配色: 字号:
第二章 声现象 期末试题选编 2021-2022学年吉林省各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023-01-16 | 阅:  转:  |  分享 
  
第二章 声现象一、单选题1.(2022·吉林吉林·八年级期末)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B.声音在真
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2.(2022·吉
林白山·八年级期末)襄阳泰凯电子有限公司生产“ViKi“智能手机,出口到南美、南亚和非洲市场,调节手机的音量是改变声音的(  )A
.音调B.音色C.频率D.响度3.(2022·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排箫又叫“参差”,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真空中可以听见箫声B.我们能区别排箫的声音是依靠音调C.排箫发出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D.竹管长度参差不齐的目的是
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4.(2022·吉林吉林·八年级期末)有一种电动牙剧,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
净又舒服,下列声音的利用与电动牙刷的声音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A.爆炸声震耳欲聋B.超声波清洗钟表C.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D.
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5.(2022·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教室安装隔音玻璃B.
工厂安装噪声监测装置C.医院病房区域禁止喧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声耳罩6.(2022·吉林松原·八年级期末)关于声现象,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声调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正在唱歌B.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二胡演奏出的优美
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7.(2022·吉林四平·八年级期末)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发声体振幅越大,音调高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声呐利用次声探测鱼群位置8.(20
22·吉林白山·八年级期末)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A.图书馆内不能大声喧哗B.教室内安装隔音玻璃C.工人带防噪声耳
罩D.考场周围汽车禁止鸣笛9.(2022·吉林四平·八年级期末)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禁止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
中减弱噪声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长啸一声,山谷回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得很远D.“隔墙有耳”说
明固体能传声二、填空题10.(2022·吉林白山·八年级期末)高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因为喇叭______而产生的鸣笛声,会通过
______传到人耳,干扰考生考试。11.(2022·吉林延边·八年级期末)小冬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而发
声;小冬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中的。12.
(2022·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龙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______;教室里的同学都听
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______传播;正在座位上静心思考的小娟没向外看就断定是小龙在唱歌,小娟判断的依据是:不同同学声音的_
_____不同。13.(2022·吉林吉林·八年级期末)小强家的冰箱在忘记关门时,会发出“滴滴”的报警声,报警声是由报警器里的发声
装置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传到人耳,提醒小强关上冰箱门,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填“信息”或“能量”)。14
.(2022·吉林松原·八年级期末)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主题活动中,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党史,她的声音是由声带__________
_产生的;同学们了解了党史,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___。15.(2022·吉林延边·八年级期末)运用3D打印技术与医用
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1∶1的3D模型,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B超发出的是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利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_____。16.(2022·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小红自己制作了
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如图甲所示。(1)这哨声是由管内的______振动而产生的。如图乙所示,A、B、C图活
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1)”、“re(2)”、“mi(3)”三个音阶,则 do(1)这个音阶与___
___图位置对应。(2)小明觉得这个哨子的声音很难听,他用手捂住了耳朵,这是在______减弱噪声。17.(2022·吉林四平·八
年级期末)人长期生活在高分贝的噪声环境下会使耳膜受损,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 ______,为此工厂里的工人带防噪声耳罩,是在 ___
___控制噪声的传播。三、实验题18.(2022·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通电后:(1)看
到电铃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此时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___________传播的;(2)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
电铃 ___________(仍在/不在)振动。铃声音量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__,说明 ___________不能传声。
四、计算题19.(2022·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5s后
听到回声,那么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多少米?(v声=340m/s)20.(2022·吉林四平·八年级期末)某人对着一口枯井大叫一声,0
.4s后听到了回声,这口枯井的深度是多少?五、简答题21.(2022·吉林白山·八年级期末)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接触发声的音叉
时,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什么?本实验将看不见的音叉振动转换为小球的振动,这种实验方法称为转换法,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什么
?22.(2022·吉林延边·八年级期末)在家中学习时,邻居播放音乐的声音过大,干扰了你的学习,请你想出一种减小干扰的办法,并说明
其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23.(2022·吉林松原·八年级期末)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响亮,这是为什么?24.(2022·吉林吉林·八年
级期末)小明在紧张的复习功课,可是楼下商铺的喇叭却大声播放音乐,请你给小明想出两种减弱噪声的办法。(方法不允许重复)参考答案:1.
D【解析】分析:(1)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m/s(3)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为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波为超声,都是人耳听
不到(4)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解答:A、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故A错误;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0m/s.故B错误;C、超声波和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都是人耳听不到
的,故C错误;D、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声音的三
个特征,声音的传播速度及人耳听到的范围等知识,综合性强,但是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2.D【解析】声音有三个特征,即音调、响
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分辨物体,使用手机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大小,即调节的是声音的响度。
故选D。3.C【解析】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音色主要由振动体的材料和结构等因素决定的,所以我们区别排箫
主要是依靠音色,故B错误;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吹排箫主要依靠竹管里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故C正确;D.音调的高低由振动的
频率决定,而振动的频率与振动体的长短有关,这里竹管的长短不同,空气柱的长短也不同,发声时音调不同,所以竹管长度参差不齐的目的是为了
改变声音的音调,故D错误。故选C。4.C【解析】A.爆炸声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具有很大的能量,会引起骨膜的破裂致使耳朵发聋,与电动牙
刷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原理相似,故A不符合题意;B.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引起钟表零件振动可以清洗钟表的灰尘,也是利用的声音可以
传递能量的特性,故B不符合题意;C.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功能,与电动牙刷对声音的利用方式不一致,故C
符合题意;D.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是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特性,可以对金属进行去除加工,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C【解
析】A.教室安装隔音玻璃,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工厂安装噪声监测装置,能够知道噪声的响度大小,但不是减弱噪
声的措施,故B不符合题意;C.医院病房区域禁止喧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声耳罩,这是在人
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C【解析】A.不同人声带的结构不同,发声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
断的,故A错误;B.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C.物体发声时一定在振动,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
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7.C【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响度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错误;C.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C正确;D.声呐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探测鱼群的,故D错误。故选C。
8.B【解析】A.图书馆内不能大声喧哗,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教室内安装隔音玻璃,阻断噪声的传播,属于在传播过
程中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C.工人带防噪声耳罩,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考场周围汽车禁止鸣笛
,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D【解析】A.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
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声音山谷中经反射形成回声,而不是表示次声波传播得很远,次声
波人们是听不到的,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墙是固体,“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
D正确。故选D。10. 振动 空气【解析】[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鸣笛声就是由于喇叭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
体、气体传播,鸣笛声会通过空气传到人耳,干扰考试。11. 振动 音调 空气【解析】[1][2][3]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用弓拉
动琴弦使琴弦振动才能发声;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振动频率即音调;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日常生活中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的。12. 振动 空气 音色【解析】[1]小龙发出的声音是由于他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所以会感
觉到喉头在振动。[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3]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小娟
没向外看就断定是小龙在唱歌,依据是不同同学的音色不同。13. 振动 空气 信息【解析】[1][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那么
报警声是由报警器里的发声装置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个报警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3]这声音传到人耳,小强意识到要关上
冰箱门,小强收到这个信息,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4. 振动 信息【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讲解员说话的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2]声音传递了党史的信息,所以声音能够传递信息。15. 超声波 信息【解析】[1]B超发出
的是超声波,次声波对人体有伤害。[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利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16. 空
气 B人耳处【解析】(1)[1]吹哨子时,是由于管内空气柱因发生振动而产生的。[2]当用嘴向容器内吹气时,容器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空气柱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音调越来越高,因此“do(1)”、“re(2)”、“mi(3)”三个音阶对应的容器分别是:B、C、
A,所以do这个音阶与B图位置对应。(2)[3]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为,“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 此处用手捂住耳朵,
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7. 能量 人耳处【解析】[1]人长期生活在高分贝的噪声环境下会使耳膜受损,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能量。[2]
工人带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的传播。18. 空气 仍在 逐渐变小 真空【解析】(1)[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生活中看到电
铃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此时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2)[2][3][4]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在抽气的过程中,电铃通
有电流,电铃不停振动,逐渐抽掉钟罩内的空气,钟罩内空气越来越稀薄,铃声越逐渐变小,推知如果把空气都抽完,就不能听到铃声了,说明真空
不能传声。19.255米【解析】解:一个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声,声音在1.5s内通过的路程为该同学距山崖
距离的两倍,那么该同学距山崖距离为答:该同学距山崖大约是255米。20.68m【解析】解:声音传播到井底的时间已知在空气中15℃时
声速,由,可得,井底深度答:这口枯井约有68m。21.见详解【解析】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这种实验方法称为转
换法,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把音叉的振动放大,方便观察音叉在振动。22.见解析【解析】在我学习时,邻居播放的音乐干扰了我的学习,对于我
来说属于噪声,可以通过戴耳塞来减小邻居播放音乐产生的噪声干扰。减弱噪声可以从声源处减弱,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还可以在人耳处减弱,
戴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噪声。23.在屋子里说话,说话的声音传到墙壁上又反射回来,时间差太短,我们不能分辨出回声与原声,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原声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增强,因此我们听到的响亮;在空旷地方说话,声音传播出去,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物,不能反射形成回声,我们听到的只是原声,因此听起来就没有屋子里响亮【解析】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人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是因为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0.1s,此时原声与回声重合混合,使声音增强)24.见详解【解析】把门窗关紧了,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并且带上耳塞,这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同时,他还可以请邻居把音响关小声一点,这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1
献花(0)
+1
(本文系新智慧教育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