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青藏高原“三兄弟”,都有谁?
2023-01-17 | 阅:  转:  |  分享 
  
青藏高原“三兄弟”,都有谁?2022年10月10日,西宁野生动物园发布讣告:中国唯一一只圈养雄性兔狲“狲思邈”,不幸窒息死亡,终年7岁半。2
015年出生的“狲思邈”在几个月大时,被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从西宁市一户市民家中救护,人工育幼长大后,一直生活在西宁野生动物园
。2018年初,它初次交配时间较短,被命名为“狲思邈”,后逐渐成为国内知名度和影响力最高的兔狲。“狲思邈”。图源:西宁野生动物园官
方微博“狲思邈”与3只雌性兔狲孕育了十多个孩子,但最终只有与“狲尚香”(2019年救护)的孩子存活了下来,名为“狲大娘”(生于20
21年)。“狲大娘”也成为国内第一只人工繁育成活的兔狲,填补了国内空白。正如讣告中提到的:“狲思邈的一生,未曾享受过辽阔的野外高原
,未曾呼吸过凛冽的自由,但是他用自己的一生,让无数人知道、了解、关注、关心兔狲这一物种,并在我国兔狲人工繁育研究的道路上,立下了不
朽的丰碑。”在青藏高原上,除了“小猫”兔狲,还有另外两种重要的猫科动物——“大猫”雪豹、“中猫”猞猁,在藏族传说中,它们甚至是三个
“亲兄弟”。此前,我们曾介绍老三雪豹何以成为“雪山之王”。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另外两位“兄弟”的故事。图文 | 《中国大猫》编辑
| 谢芳 瞭望智库本文为瞭望智库书摘,摘编自《中国大猫》(中国国家地理·图书2022年7月出品),原文有删减,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不常见的“小猫”在分类上,兔狲(Pallas''s Cat)介于豹猫支系和猫支系之间,与豹猫支系关系略近,因此被划分于豹猫支系,
但它与豹猫属的关系要比豹猫属内几个成员间的关系远得多。大约在600万年前,兔狲就从豹猫支系中独立出来,这比豹猫祖先的出现早了300
多万年。这种演化关系在其斑纹上略有体现:兔狲的额头是斑点,身体和尾巴则是条纹,看上去就像是豹猫和狸花猫糅合在一起的产物。图源:山水
自然保护中心兔狲有三个亚种:指名亚种(O. m. manul)、西亚亚种(O. m. ferruginea)和高原亚种(O. m.
nigripecta)。兔狲的分布区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断裂或分界,但不同地区的兔狲毛色差异较明显,这些亚种的划分或许需要进一步的遗
传学研究。兔狲看上去犹如一只胖乎乎的小家猫。它的体长为46~62厘米,尾长约为体长的一半,但是非常粗。雌性兔狲体重为2.5~5千克
,雄性为3.3~5.3千克。兔狲面部平坦,鼻子很小,眼睛很大,瞳孔在白天常收缩为两个小圆点。它的头侧长有明显的“鬓角”和一对明显的
圆耳朵,额头布满黑色的小斑点,脸颊部位有一道黑白相间的粗条纹,从眼角向后下方延伸。兔狲身上有类似狸花猫的横纹,大多数并不明显,但也
有横纹很明显的,如中亚地区的兔狲。兔狲尾巴上有较为明显的环纹,尾梢呈黑色。兔狲拥有猫科动物中最长、最柔软致密的毛,每平方厘米皮肤有
多达9000多根毛发,这是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它腹部的毛尤其长,显得体型肥胖、腿很短,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不同地区的兔狲毛色不同,
总体可分为灰色系和黄色系,其中黄色系还会产生一些红棕色的个体。指名亚种以深灰色为主,但也有不少个体为土黄色;西亚亚种整体为黄色,也
有不少红棕色的个体;高原亚种毛色多为灰色或灰黄色。这种颜色的差异应为兔狲对当地环境的一种适应。生活在多岩石和土坡环境中的兔狲。图源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大学、猫盟兔狲的适应能力很强,能适应从海拔400米的草原至海拔5000米的高山,这让它成为亚洲分
布最广的猫科动物之一。从分布区北部的蒙古高原向南,跨越中国的河西走廊进入青藏高原,一直到西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都有它们的身影。兔狲
主要分布在草原、荒漠、戈壁或丘陵山地环境中,会避开完全的沙漠和没有遮蔽的草原地带,也基本不会出现在成片的森林里,但会在森林边缘活动
。兔狲喜欢在草原、荒漠地带有大片岩石的环境中生活,它们灰色、黄色的毛色,正是适应岩石或荒漠环境的体现。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兔狲被认为是
高原亚种,它们往往选择有大片岩石的草原或者多岩石的山地环境,并善于利用岩石和土坡上的坑洼和阴影来隐蔽自己。生活在蒙古国至中国内蒙古
、甘肃北部的兔狲为指名亚种,大体可归为荒漠种群,喜欢在荒芜的荒漠或戈壁环境中生活。它们会利用狗獾、赤狐、沙狐或旱獭等动物的洞穴,并
充分利用灌丛、沟壑、石头堆等环境。生活在阿富汗、伊朗、哈萨克斯坦等地的西部种群被归于西亚亚种。该亚种分布区小而破碎,它们和指名亚种
一样,在干燥的荒漠环境里生活。兔狲主要以小型鼠类和兔类为食,沙鼠、鼠兔是目前观察到的兔狲最主要的两类猎物,田鼠、仓鼠、黄鼠等也是其
喜欢的食物。除此之外,遍布于草原和荒漠地区的鸟类也是兔狲会捕捉的猎物,野兔、刺猬、两栖爬行类偶尔也会成为它们的食物。兔狲会采取多种
不同的捕猎策略:有时候会像猛禽一样,置身于高高的山坡或其他制高点上,寻找下方的鼠类或鼠兔,然后隐蔽地潜伏接近并捕捉猎物;有时也会采
取一路小跑惊起猎物并追逐捕捉的策略;有时则像家猫捕鼠那样蹲伏在鼠洞口,等待猎物出现。兔狲在白天和黑夜都会活动,但它体型较小,容易被
其他竞争者抢走食物,或者自身成为更大的捕食者的猎物,如日行性猛禽、狼、雪豹、猞猁等。因此,它会采取一些时间上的回避策略来避开这些威
胁,比如,在青海和甘肃的一些观察表明,黄昏以后一直到夜间,兔狲有一段活动高峰期。捕食鼠兔的兔狲。图源:班春民与其他北方草原-荒漠地
带的动物类似,兔狲的活动范围可能很大。蒙古国的一些跟踪项圈调查显示:雌性兔狲的家域可大至125.2平方千米,平均为23.1平方千米
;雄性可至207平方千米,平均为98.8平方千米。这几乎达到了一些大型猫科动物的家域大小。兔狲有时会放弃原有领地向外扩散,这通常发
生在秋季,可能是因为一些竞争者,如赤狐、沙狐或猛禽的数量在此时达到峰值。食肉动物间的竞争加剧,迫使兔狲转移阵地。兔狲的家庭结构与其
他大多数猫科动物类似:一只雄性的家域可能覆盖几只雌性的家域。寒冷地区兔狲的繁殖有显著的季节性,它们通常在冬季及初春发情,发情期很短
,在春季产崽,一胎通常产3~4只幼崽。小兔狲在6~8个月大时开始独立生活,但大多数幼崽都活不到离家的年龄。兔狲在野外的死亡率较高,
天敌的攻击是主要的致死因素之一。兔狲的免疫系统也比较脆弱,很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侵扰。直面镜头的兔狲,圆圆胖胖的脑袋显得憨态可掬。图
源: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大学、猫盟兔狲虽然分布广泛,但并不常见,尤其是与同域分布、生态位也接近的犬科动物相比——无论是
藏狐、沙狐还是赤狐,都比兔狲更容易见到。历史上,兔狲曾经因为其柔软保暖的毛皮而惨遭猎杀,许多地方的兔狲数量因此锐减。虽然没有证据,
但广泛的灭鼠活动可能也是导致兔狲在一些地方变得极为罕见的重要原因。在内蒙古和甘肃,很多地方的牧民表示,过去这种灰色的小猫很常见,但
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此外,现在很难评估放牧对于兔狲的影响。在青海的一些牧场上,可以看到兔狲和羊群一起活动,在那里兔狲仍然可以捉到很
多鼠兔。但放牧的规模与当地鼠类、鼠兔数量的关系,将会影响兔狲的生存。目前,兔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无危;在中国,它
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驱赶金雕的勇者在藏族传说中,猞猁、兔狲和雪豹这三种青藏高原最重要的猫科动物其实是亲兄弟:由于父母早逝
,老大兔狲含辛茹苦地养育两个弟弟,老二猞猁成长为占据亚欧大陆广袤的北温带地区的“北境之王”,老三雪豹娇生惯养,长得高大英俊,气质高
贵,十足的公子哥派头,被称为“雪山之王”,而老大自己则缺衣少食,最后落得四肢短小的模样。而在真实、残酷的自然界中,兔狲是凶猛的肉食
者。猫盟在追踪兔狲的过程中曾见到这样一幕:远处山脚下的草场上,有一群大型猛禽挤作一堆,鸟群里似乎有一只动物在跑来跑去地驱赶它们。在
高原上,猛禽聚集很可能是好兆头,有些猛禽,如高山兀鹫经常会捡拾雪豹、猞猁、狼等猛兽杀死的猎物,而此时捕食者可能并未远离,它们往往会
在附近守着猎物,并且在傍晚回来把兀鹫们赶走继续进食。研究组决定走近一点儿,从一条沟里慢慢接近。最终,他们发现聚集的是一群金雕。这非
同寻常,作为“猛禽之王”,金雕通常独来独往,一击必杀,到底是什么吸引了它们?这里没有尸体的痕迹,那只驱赶金雕的勇者也不见踪影。这让
大家感到非常诧异,一般一只大猎物才能吸引来这么多金雕。但现在看来,并不存在一只雪豹或者狼群在此进行猎杀。于是大家沿着山坡向高处爬去
,以便寻找那个跑来跑去的勇者。刚爬几十米,一只灰色的、胖乎乎的、拖着一条粗长尾巴的小动物忽然从大家前面十几米处跑过。是一只兔狲!换
个视角,兔狲也可以显得威风凛凛。图源:猫盟作为猫科动物,兔狲跟其他大猫、小猫一样也是优秀的猎手,但在大型食肉动物聚集的高原上,它显
得非常弱小,雪豹、狼、金雕甚至家犬都会成为兔狲的天敌,这让其成为野外平均寿命最短的猫科动物之一。一些研究表明兔狲在野外寿命通常只有
三四年。只见这只小胖猫跑了几步就停在一块石头边,扭头看人。在望远镜里,它看上去似乎比动物园里的兔狲大一些,灰色的皮毛质感十足,看起
来非常柔软。它非常警惕,待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像一块石头,眼神里毫无情感。如果不是它刚才跑动了起来,大家根本就看不见它。大家往前走了
两步,打算给它拍照。但是人一动,它就跑了起来,像个灰色的肉球悬空漂浮,后面拖着一条粗尾巴。它的腿看上去实在有点儿短,甚至基本看不到
腿的存在,只能在某个姿势看到金黄色的踝部。那身灰色带点儿黄的皮毛和枯草、土地、碎石混为一体,以至于放下望远镜就看不到它在哪里了。它
远远地跑上了山坡,在一个小小的土台阶前停了下来,那里似乎有个鼠兔洞。它嗅了嗅,然后在洞口伏下身体。它还在警惕着人类,也在提防金雕的
袭击。在青藏高原上,除了兔狲,还有一位因长相奇特而走红的网红——藏狐。猫科的兔狲和犬科的藏狐,共享这片家园,免不了狭路相逢。到底谁
更胜一筹?曾经拍摄藏狐旱獭大战并因此获得大奖的鲍永清老师,给猫盟讲述了不少兔狲的故事:它会像猫头鹰一样站在山坡上往下看,挑选自己喜
欢的鼠兔,然后下来捕捉;在求偶期,两只兔狲会在一起互相对视,一看就是一天;兔狲和藏狐可喜欢打架了,几乎每天都打,藏狐打不过兔狲,经
常被赶走,但是过一会儿气不过,还会回来继续打。青海省都兰县沟里乡,狭路相逢的藏狐被兔狲追得落荒而逃。图源:梁海宏希望兔狲们可以一直
无忧无虑地生活。3被低估的“北境之王”作为青藏高原“三兄弟”,雪豹和兔狲分别靠卖酷和卖萌走红网络,猞猁却“默默无闻”。猞猁是中国唯
一一种猞猁属(Lynx)成员,但在世界上,为区别于猞猁属的其他成员,也将其称为欧亚猞猁。具体来看,猞猁是一种中型猫科动物,雌性体重
为13~21千克,雄性则为11.7~29千克,体长为85~110厘米,尾长约为体长的1/3,属于尾巴很短的猫。除了标志性的短尾巴,
猞猁的面部也非常有特点——两颊长有明显的“络腮胡”,耳朵上有明显的簇毛。猞猁的腿较长,而且后腿比前腿长,看上去总是撅着屁股。它们四
足宽大,趾间有连接的皮瓣,脚底在冬季时会覆上长绒毛,有助于它在雪地活动。这种身体结构,加上较轻的体重,使得它们能够在雪壳上行走而不
陷进雪里,不但有利于捕猎,也能避免受到虎、豹的压制,因为这些大猫会避免在积雪过于深厚的地方活动。祁连山河谷灌丛地带的猞猁,大长腿、
小短尾和耳尖簇毛让其辨识度极高。图源: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北京大学、猫盟可以看出,猞猁的造型一点儿也不差,尤其是明亮中带些狡
黠的眼神,以及竖立并且尖部带着一小撮毛的耳朵,完全具备成为“偶像派”的潜质。所以,猞猁“默默无闻”原因很简单——实在太神秘了。北京
大学的肖凌云博士来到三江源后便很快目击到12次雪豹,其爆棚的“猫运”让同伴们艳羡不已,但她的猞猁目击记录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停留在“
1”这个数字上。在昂赛大峡谷里,基本上每走一步都可以看到高原兔,这为猞猁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因此可以推测这里的猞猁并不少,但是要见到
却不太容易。雪豹经常因为行踪隐秘而被称为“幽灵猫”,相比之下,猞猁显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三江源布设的红外相机的记录中,猞猁的出镜
频率远低于雪豹。现今世界上猞猁家族一共有四位成员:伊比利亚猞猁是欧洲现存最大的野生猫科动物,也是家族里混得最惨的,数量一度跌到10
0只上下,目前仅在西班牙南部的安达卢西亚有繁殖种群;加拿大猞猁和短尾猫一北一南分享了北美大陆,在美国-加拿大国境线一带有共存,它们
都被IUCN评估为无危;分布在中国的则是家族中个体最大、分布最广的“老大哥”——猞猁,也叫欧亚猞猁。灌丛中的猞猁。图源:张承皓在欧
洲中世纪黑暗时代以及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猞猁由于耳尖上有一小撮明显的簇毛,被人们臆想为魔鬼甚至“撒旦”的化身,被大量捕杀。此后
,猞猁又因为毛皮制品的风行而成为捕猎目标,生存受到很大威胁。在人类影响较大的区域,猎物和栖息地丧失也压缩着猞猁的生存空间。尽管如此
,得益于强大的适应能力,猞猁仍然占据了亚欧大陆广袤的北温带地区,在猫科动物大多种群数量下降、岌岌可危的背景下,维持着稳定而庞大的种
群。欧洲到亚洲北部大部分地区的猞猁都生活在森林里,从冬季积雪很厚的针叶林,到大兴安岭-长白山的白桦林和针阔叶混交林,都能看到它们的
身影;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的猞猁生活在海拔3000~5000米的复杂环境里,从河谷布满沙棘的灌丛地带,到由云杉、青冈组成的混交林
,再到高山草甸和草原地带,都有它们的踪迹;在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新疆的一些荒漠和崎岖的山地,也能发现它们。在栖息地进一步破碎化、顶
级食肉动物举步维艰的今天,虎、豹已经退出了大多数山林,猞猁逐渐成为北方森林中的王者,是当之无愧的“北境之王”。在红外相机镜头前回眸
的猞猁,背景的高山峡谷更衬托出其王者的威严。图源: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猞猁强大的适应能力还体现在其多元的食性上。作为一种中型猫科动物,
猞猁拥有可以媲美大猫的捕猎能力,在不同的地区它总能找到最优的捕猎策略。比如,在三江源地区,猞猁进可以和雪豹一样,捕猎岩羊和白唇鹿等
有蹄类的幼崽,退则可以和兔狲一样,以高原鼠兔等啮齿类为食,但它主要以高原兔为食,这样就能避开雪豹等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在寒温带森林里
,猞猁是顶级捕食者,主要猎物则是狍。不过,作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中型猫科动物,猞猁依然神秘莫测,难得一见,对于猞猁的研究还有
许多空白需要填补。总有人问,猞猁和佛教有啥关系?显然,这是把“猞猁”和“舍利”联系到了一起。猞猁在古代曾被称为“猞猁狲”,据考证,
这是蒙古语中对猞猁称呼的音译,最初存在“舍列孙”“失剌孙”“舍利孙”等多种译法,后来居上的“猞猁狲”中“猞猁”二字显然正来自“舍利
”。不过,这里的“舍利”跟佛教的“舍利”虽然同字但不同义。在古代,“舍利”(又作含利)是指善于幻化的西方神兽,曾频繁出现于汉代画像
和文学作品中,如张衡在《西京赋》中写道:“含利颬颬,化为仙车。”蔡质在《汉官典职仪式选用》中称:“舍利兽从西方来,戏于庭极,乃毕入
殿前,激水化为比目鱼,跳跃嗽水,作雾障日。”虽然画像中舍利兽的形象与猞猁相去甚远,但其善于幻化的特性跟神秘的猞猁不谋而合,因此在文
字演化过程中,按照“飞禽安鸟,水族着鱼”的“新谐声字”传统,给“舍利”加上代表兽类的反犬旁而创造的“猞猁”一词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在五花八门的音译形式中后来居上,成为主流。冰雪中从灌丛后探出头来的猞猁,看起来十分狡黠,颇有几分传说中的狡猾善变的气质。图源: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无独有偶,在西方的传说中,猞猁同样以善于变化著称。法国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写过一本《猞猁的故事》,着重分析在兽人时代传说中以文化英雄身份亮相的猞猁的角色。在这些传说中,猞猁时而扮演负面角色,通过制造浓雾或将所有动物关起来而使狩猎无法进行,进而导致饥荒;时而又扮演正面角色,创造新人类和各项文明艺术。斯特劳斯评价道:“在几乎所有的神话版本中,猞猁都具有双重性——一开始又老又丑、病魔缠身,最后变得年轻、英俊,但脸上还是会留下一块疤痕。猞猁既是创世造物的文化英雄,又是狡猾善变、贪图美色的兽人。”猞猁多变的形象以及在兽人时代扮演的重要文化英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其变幻莫测的神秘性以及早期人类对其强大生存能力的崇拜。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