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这四位是可以称之为大师的人物06
2023-01-20 | 阅:  转:  |  分享 
  
这四位是可以称之为大师的人物黄宾虹有时还将浑厚华滋释为“山水浑厚,草木华滋”,这是从描绘对象的生命特性和艺术家的感受性方面讲的。浑厚的山水和
华滋的草木显示着大自然的生机,人从这自然生机中可以感受到生命的运行。艺术正是这种生命意识的对象化手段。如果忘却与丧失了它,艺术就可
能丢掉它的本性,流于形式主义或者机械复制。黄宾虹特别注重从写生、观察体验中寻找浑厚华滋的理想,正是鉴于那些摹古作品只要笔墨技巧而忽
略了创造生命、表现生命的状况而采取的纠正措施——“补天”的措施而不是反叛的措施,传统的师造化方式而非外来的模写自然方式。在他看来,
丢掉笔墨而去寻找对自然生命力的表现是不可思议的(他从未作此想),而只能想办法赋予笔墨以新的力量和创造新生命的活力。这就是从传统中(
如宋人画)、从写生观察中发掘、充实,用艺术家的丰富的心理与视觉感受去综合、改造业已僵化的笔墨公式,而不是抛却它。概言之,黄宾虹追求
的浑厚华滋,是以浑厚的笔墨层次、笔墨效果表达他对山水自然的丰富的视觉印象与内心感受,并达到蕴含力量而不粗疏、高雅文气而不纤柔的境地
。或者说,浑厚华滋不只为了表达丰富的内心感受,且是为显示艺术家所直觉到的人与自然的生命力。新安派画家渐江等偏重于把善的内涵——由家
国之痛所凝结的孤愤、高洁等精神因素转化为人格化的笔墨风格,黄宾虹关注的是自然生命本身,以及人在观照那自然生命时所肯定的人自己的生命
力量如何化作独特的笔墨风格。前者多隐喻、象征性与人格化意味,后者多意趣性、抒泄性与自然美。黄宾虹说“江山本如画,内美静中参“这里指
的“内美”,就是对象化的人格与生命力量。浑厚华滋的笔墨风格更宜于传达出人对自然生命的审美观照,是无疑问的。黄宾虹的浑厚华滋,在“黑
”上破格,与他晚年喜画夜山有关。“余游黄山、青城,尝于宵深人静中启户独领其趣”据王伯敏回忆,黄宾虹的四川之行对画夜山深有所悟,“以
为夜山雄奇、黑密、幽深、沉静、可赏亦可画”他说在宵深月下“怪石如兽,青松则如美人”以为“夜行山尽处,开朗最高层”黄宾虹的夜山感受,
可以说是一种发现——发现了人对夜山审美感受的独特与价值,并由此开拓了自己的艺术天地和山水画的审美时空。这里有一个偶然因素起了作用,
就是晚年的黄宾虹因患白内障渐失视力,直至九十岁他作白内障切除术,眼睛复明。大约十年间,他在视力极弱的情况下作画,画面更趋向黑、不似
。视弱使得画家更多的凭感受作画,用笔反而更自由,有时款题也歪歪斜斜,反而更耐人寻味。八十九岁那年眼睛最不好,作品最富特色。复明后的
作品依然沿着这一年的面貌变化,达到了他艺术生命的巅峰。洪再新说黄宾虹一度失明有似贝多芬晚年的失去听力,凭借着已经得心应手的技巧抒写
心灵之曲——得到的是艺术境界的升华,但这不是偶然的。视力的衰退实际是加速与强化了他对夜山境界的追求,使他走向了“黑”的顶端,而这是
早已开始的进程。在近于失去视力的情况下,支配着他作画的是“内在视力”——胸中山水即“意象”,其结果是愈加净化了物象、愈增强了抽象性
、愈情感化、心理化了。黑与不似的特色与黄宾虹的理论主张亦有关,他对绘画形象与对象关系的理解,是“绝似又绝不似物象”,这与齐白石”妙
在似与不似之间”不尽相同。绝似又绝不似,这如何统一?我以为“绝似”这里指的是某种内在东西,即由内视所把握的意象,而不是表面形象的逼
真。所谓“绝不似”,不应是指画面形象与对象毫无共同之处,乃是说绝非那种成为俗套的、缺乏内在感受的不似。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