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水土保持管理制度
2023-02-06 | 阅:  转:  |  分享 
  
水土保持管理制度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的程度,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
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参建职工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进程,保护国家珍贵的土地资源,保障我
项目沿线农田安全。我分部特制定本项目水土保持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水土保持法》,强化全社会水土保持国策
意识和法制观念,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的,面向项目各级管理人员、面向项目各级技术人员、面向项目各
施工队伍,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在流域组织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使广大参建人员认识到水土流失的状况和危害,了解水土保持在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所起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营造广大参建人员自觉防治水土流失,
保护水土资源,关心支持水土保持的良好氛围。二、基本目标与主要任务(一)基本目标从2015年开始,至项目建成结束,通过对本项目内的建
设项目开展监督和检查、开展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宣传以及普及预防水土流失的知识,在本项目范围内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
,增强全体职工保护水土资源的意识,增强各参建职工履行水土保持法律义务的自觉性,推动本项目内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二)主要任务1.向
项目员工大力宣传水土保持的战略地位与作用。2.向项目员工宣传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及项目工程建设的成就和经验。3.向项目员工推广水土
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标准的应用。4.向项目员工宣传水土保持工作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建立起全面、高效的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体系。三、实施内
容(一)宣传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的传播优势,同时积极探索依托网络媒体等新型宣传形式,全面开展水土保持法的宣传,
报道本项目区域内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进展情况、重大举措及成效,唤起全全体参建员工对水土流失防治问题的关注与支持。1.开展“本项目水土
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成效和经验宣传”围绕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紧扣水土保持主题,大力宣传本项目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在治理水土流失,减轻水旱
灾害,保障农田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带动本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改善和服务民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开展水土流失危害性宣传
重点反映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对造成的土地退化、耕地毁坏、江河湖库淤积、洪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生存环境恶化、生态系统退化、
面源污染加重等危害,以及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3 在本项目内大力开展项目施工对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
义大力宣传建设项目对水土流失造成的伤害,加强舆论监督,使本项目因施工建设对水土流失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二)开展技术交流为更好的降
低因施工对本区域水土流失的伤害,我项目将加强与相关兄弟单位进行有关降低水土流失的技术交流和治理经验,加快辖区水土流失的治理进程,推
动本项目水土保持技术的发展。(三)国策教育宣传通过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法制教育和生态理念教育。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要,结合
当地实际,编写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寓教于乐的水土保持宣传材料,达到提高治理工作水平,普及水土保持知识,宣传水土保持法律和相关政策方
针的目的。面向本项目所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开展水土保持法制教育,深入项目一线加强检查,加大宣传,提高全体所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贯彻
执行《水土保持法》的自觉性。四、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一) 项目安质环保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活动和宣讲组织活动,制定
本辖区内水土保持国策的宣传教育行动实施方案和年度宣传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重点内容,协调做好本区域内水土保持的宣传教育活动。(二)建
立水土保持宣传工作报告制度和考核制度,把宣传教育工作与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重点治理等工作同时布置、同时落实、同时检查,并将水土保持国
策宣传教育行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每年年初和年底将宣传活动的工作计划和开展情况向项目管理层汇报。五、建立水土保持新理念从
保护生态、保护自然景观、水土保持的角度论证,从主体工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查找缺陷,补充和完善水土保持制度,以达到最大限度地保护生
态、控制扰动范围、减少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快速有效修复生态系统的目的。六、树立保护优先的理念(一)保护地貌。原始的地貌是大自然鬼斧
神工的结果,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它不仅有视觉效果,给人以美感、多样化,还具有生态功能,如会集雨水、控制径流、维护小气候、形成特色生物
和生态系统等,如果随意破坏原始地形地貌,就会打破稳定,甚至产生滑坡、泥石流、洪涝干旱灾害。我国在建筑方面,传统上就有建吊角楼的做法
,这种依山就势的建筑风格对保护地貌、降低成本、减少灾害等意义重大,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积累。尽管目前的科技手段、工程规模、资
金投入、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以往,但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影响下,保护地貌的科学理念还是应该继续发扬光大的
。(二)保护植被。我们要时刻警惕原生态的脆弱、生态破坏容易恢复难等特点,吸取铁路建设就近取土破坏沿线景观和破坏植被、改变生态条件引
起沉降毁坏工程的经验,提出:第一,要严格保护原生态,草皮剥离后要专门存放并进行养护,等土方工程完成后覆盖到路基边坡和取弃土场表面,
以控制和减少风蚀,增加植被覆盖度;第二,要对施工便路进行专门设计并提高设计标准,变临时道路为永久性道路,提高施工道路的服务期,避免
因道路毁坏另辟西经而扩大草甸植被占压面积。实践下来,用剥离的高山草甸覆盖裸露的土地,有效控制了风蚀的扩展,使植被得到快速覆盖,并且
取得草甸移植实验成功。根据以往建设项目的成功经验,将淹没区需要砍伐的树木提前移植出来进行假植,为将来建设区植被恢复准备苗木,即保护
了林木,又节约了购买苗木的资金。(三)保护土壤。土壤是万物生长之母,其形成过程极其缓慢,形成1公分土壤大约需要300-400年时间
,因此,保护土壤,是对我单位更高境界的要求。将表层土壤剥离单独堆放并进行防护,为将来施工迹地的恢复提供土源,避免复垦时增加建设区外
取土量,产生新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也可节约建设资金。七、建设生态工程的理念以往修工程,追求整齐、线形、光滑、美观、壮观,突出人造
奇迹。如河道整治、引水渠等工程边坡建得三面光、直线型,不利于地表、地下水分交换、动植物繁衍,陡滑的坡面不利于乔木、灌木生长和人、水
、草相近相亲。在稳定的前提下,开挖面凸凹不平,便于土壤和水分的保持,有利于植物生长,恢复后的景观自然和谐;所以,要改变过分追求安全
、整齐、人造景观的保守设计思想,树立自然、生物链、长效的理念。(一)增加乔灌的理念随着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生态意识逐步深入人心,重视
了边坡的绿化美化,采用挂网、喷拨等技术大面积种草,短期景观效果很好,由于草的根系较浅,遇到长时间强降雨时,会出现滑坡问题,而且草的
需水量很大,管理成本很高,随着时间延长,管理跟不上,草皮出现退化现象。改变边坡植物措施以草为主的做法,扩大乔、灌的比重,多种当地土
生土长的植物,与原生植被景观和谐,即可减少人工植草容易退化带来的重复种植和管护费用,又可增加生物多样性,避免景观的单一性和植物群落
的不稳定性。(二)充分利用雨洪资源的理念各类工程建设增加了硬化面积,改变了土壤入渗能力和径流状况,增加了河道水的流量,从而加大了行
洪压力,也降低了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随着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大家越来越重视绿化美化工作,大量栽种高当林木和花草,用拉水车
和铺设管道办法进行浇灌,运行成本太高,常常因线长面广,很难保证所有的地段都按时供水,致使一部分林草保存率低。因此,在建设工程的同时
,建设集雨工程,利用路面、场地等作为集雨面,收集汛期的雨水,在干旱的时候,抽水浇灌林草,即保证植物成活率,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一
举两得。八、水土保持工程1.本项目坚持先挡后弃的原则。开发建设活动必然会产生弃土弃渣,先弃后拦、边弃边拦,还是先拦后弃,从经济的、
技术的角度是看是有差异的,水土保持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过去传统的施工方式是就地堆弃,不做拦挡工程,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根据调查,不做
拦挡的弃土弃渣流失量约20%,如果,堆放在河道内,遇到洪水,流失量更大,因此,挡护工程是减少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2.深化施工组织水
土保持工作。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时效性很强,水土流失主要产生在施工期,施工期各个阶段的水土保持注意了、措施落实了、标准达到了
,水土流失就会得到有效控制和减少,反之,工程完成后水土保持工作做得再好也是亡羊补牢,造成了水土流失无法挽回。因此,在施工组织体系中
,融入水土保持理念,就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三)保证工程质量一般对主体工程的质量、技术、工艺、和管理等都比较重视,但是,对植
被保护、取弃土场防护、施工场地恢复、施工道路的处理等附属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则存在着投资水平低、工程标准低、技术手段落后、思想观念陈
旧、管理制度不严等问题,因此,从技术方面加强工作力度是十分必要。九、水土保持注意事项(一)施工征地范围内林木的砍伐要遵循审批制度,
严禁乱砍乱伐,随意破坏植被。(二)临时工程的修建不得切割或阻拦地表径流。(三)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弃渣" 弃土应及时清运至弃土地点,
避免堆弃河滩或侵占河道。(四)弃土弃渣必须做到先拦后弃,分层碾压、有序堆放,避免弃渣外溢,同时要做好弃土(渣)场的截排水措施,排
弃结束后要及时恢复整治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或植物措施。(五)路堑开挖、路基填筑、隧道临时弃渣堆放等要做好截排水措施和坡面临时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六)工程用水不得在环保部门批复的禁止区内拉运。(七)加强施工管理,规范施工行为,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范围,必要时设置警示标志或警戒线,尽量减少对地表的扰动和破坏。总之,施工过程中,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支撑保持水土无流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更能体现本项目部的施工能力和科技水平,所以本分部将依据以上的科学理念,推动本项目水保工作的进行。
献花(0)
+1
(本文系知识资料圈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