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密度》教案
2023-02-08 | 阅:  转:  |  分享 
  
《密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一种特性。

2.能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3.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初步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物质密度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学会用实验数据列表和绘制图像,进一步认识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2.学会用查表的方法,了解各种物质的密度。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同种物质的密度是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感悟密度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2.在生活中有应用密度知识的意识,感受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密度”是在学习了“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个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铺垫。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同样也是本节教学的重要内容。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可以从物体的颜色、气味、软硬等鉴别,如果从表面无法鉴别时,启发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数据,用科学的方法测出物质的密度。通过查密度表来鉴别是什么物质。本节课重点是探究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列表分析、画图像得出结论。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用到物理中来,理解比值的物理含义。通过实验探究,不仅使学生学习到知识,而且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三、教学策略

应通过直观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所以,组织学生做好“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突破此难点的方法是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类比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回顾利用比值定义电功率的方法来建立密度的概念。对于密度的公式、单位。要注意公式书写的规范和变形公式的教学。但密度的单位属于组合单位,教学时应让学生弄清密度单位的组成、符号、读法、写法,kg/m3与g/cm3之间的关系学生易混,也要加以强调。在后面的例题教学时,也要注意强调统一单位。关于密度的应用,可以用教材上的例题来进行教学,也可以补充习题,为了让学生熟练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解题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学生“一题多解”。通过对密度的认识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关心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悟科学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体积不同的长方体铁块、铝块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分钟) 大家是否喜欢爆米花?爆米花是由玉米粒变成的。仔细观察爆米花和玉米粒的结构,它们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得出:玉米粒的结构紧密,爆米花的结构疏松,即它们的疏密程度不同。

老师:物质的疏密程度物理中用密度来反映,“密”是疏密的意思,“度”是程度。玉米粒的疏密程度比爆米花大,也就是玉米粒的密度比爆米花大。

出示海绵、铝块和铁块。让学生比较:

海绵和铝块比较,哪一个密度大?

铝块和铁块比较,哪一个密度大?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

学生回答:海绵松散,密度小。铝块结构紧密,密度大。铝块和铁块结构都比较紧密,无法比较它们密度的大小。 从熟悉的实例入手,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为下面理解密度概念做好了铺垫。

让学生知道只凭眼睛观察,不能准确判断密度大小。 新课教学(30分钟) 一、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物质的密度有大小,只凭观察行,用什么方法科学地反映密度大小呢?

我们知道玉米粒的数量增大一倍,质量也增大一倍,如果每粒玉米的体积相等,我们可以猜想,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那么,由其他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是否也成正比呢?

◆实验──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提出问题: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存在怎样的关系?

2.实验方案:

几个不同体积的铁块和几个不同体积的铝块,用天平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与体积相关的长度,计算它们的体积。

一部分小组测量铁块,一部分小组测量铝块。

数据记录在教材所示的表格中。

3.实验器材:天平、砝码、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

4.实验步骤:

(1)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分别称量不同体积的铁块(铝块)的质量,并记入表格。

(3)用刻度尺测量铁块(铝块)的边长,计算铁块的体积,并记入表格。

实验过程中教师重点指导:天平、刻度尺使用规范;学生的分工协作是否合理。

5.数据分析与归纳结论

(1)分析各组实验数据表,请学生观察并说明数据反映的规律。

学生讨论得出:物体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倍,也就是说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既然成正比,就有比值,大家算一算每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看有什么发现?

现在综合我们实验中的两种物质的数据,再来比较,你能得出了什么结论?

思考:对于刚才的数据处理过程,同学们会感到运算量大,数据比较繁琐。除了这种方法,大家看有没有不用计算的数据处理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作图像的办法。)

(2)用图像描述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指导学生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看看它们是否大致为一条直线。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画出的图像,会发现把所有的点连起来,得到近似的一条直线。大家结合数学中的正比例函数图像知识思考:图像为一条直线能说明什么?

请思考:一粒玉米和由它爆出的爆米花,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吗?哪个大?

老师讲述:完全正确。前面我们已经知道,玉米粒的密度比爆米花大。这样我们就找到了反映密度的好方法,那就是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

?

?

?

?

?

?

?

?

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的过程。

?

?

?

?

?

?

学生进行实验。

?

?

?

?

?

学生计算后回答:每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相等。

?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等。

?

?

?

?

学生按要求操作。图像为一条直线能说明质量m与体积V成正比。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代表比例系数,大小不变。

?

?

学生:比值不同。因为一粒玉米和爆米花的质量相同,但爆成米花后体积变大,因此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变小。 ?

?

?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

?

?

?

?

?

?

?

?

进一步学习天平、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

?

?

?

?

?

?

?

?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用表格和图像的方法研究分析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二、密度

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密度”内容,多媒体出示自学指导题目:①为正确反映“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物质不同,其比值也不同”这一结论,物理学中引入了什么物理量?它是如何定义的?其定义方法跟我们前面学过的哪个物理量相似?其公式、单位如何?

②其国际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何?你会换算吗?

指出:密度是反映物质疏密程度的物理量,密度的计算公式是。可以看出,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单位与体积单位相除得到的。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那么密度的国际单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符号kg/m3或kg·m-3。如果质量的单位用克,体积的单位用立方厘米,那么密度的单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符号g/cm3或g·cm-3。密度还有其他单位,如kg/dm3等。

思考:密度的单位一个是千克/米3,一个是克/厘米3,它们谁大谁小?

方法一:可以从单位的表示意义来判断。1克/厘米3表示体积1厘米3的物体质量是1克,按这样计算1米3(=106厘米3)的物体质量是106克,合103千克。而千克/米3表示体积1米3的物体质量是1千克。所以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方法二:根据以前学过的速度单位的换算,可以把分子、分母的单位分别进行换算:所以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对密度公式的理解:

(1)要理解公式中ρ、m、V的物理意义,记住公式。

(2)明确ρ、m、V的关系,同一种类物质m和V的比值不变即ρ值相同,不同种类物质的ρ值一般不同。

(3)是密度的定义式、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某一种物质的ρ(密度)值与m及V无关。物质的密度由物质的种类(本身特性)决定。

对于物质的密度,科学家已经测量出了常温、常压下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值。大家观察“小资料”的密度表,找出水的密度,看还能发现哪些规律?

师生归纳:

(1)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表示1m3水的质量为1.0×103kg。

(2)固、液、气体中,气体密度最小,固体的密度一般比液体大。

(3)水和冰的密度不同,说明物质的状态变了,密度改变。

(4)冰、蜡和植物油的密度相同,说明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

(5)表中的密度都是在常温、常压下测得的,说明密度与温度的高低、压强的大小有关。 ?

?

?

?

?

学生自学并思考。

?

?

?

?

?

?

?

?

?

?

?

?

?

学生思考并回答。

?

?

?

?

?

?

?

?

?

?

?

?

?

?

?

?

?

?

?

学生阅读密度表,回答问题。

? ?

?

?

?

?

?

?

?

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培养学生从密度表获取知识的能力。会查表,并由密度表找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例1.一块实心金属块由同种材料制成,它的质量是1.97t,体积是0.25m3,它的密度多大?这是什么金属?

解:==7.9×103kg/m3

查表可知:此金属为铁块。

例2.有一烧杯内装有质量是55g、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盐水的体积是多大?

解:∵

∴V===50cm3

答:盐水的体积为50cm3。 分析已知条件,运用密度公式计算,查密度表,确定物质种类。 培养学生物理解题规范化的意识和习惯。 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 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梳理本节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

《密度》同步试题

江苏丰县初级中学 徐钦连



1.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

A.被“嫦娥三号”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

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

答案:A

解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形状、位置、状态等外界因素而改变,A、B中物体的质量不变。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一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与其质量、体积无关。但若物质的状态改变,密度随之改变。B、D中物质的状态改变,密度改变。C中物体的质量减小一半,体积也减小一半,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即密度不变。

2.对密度定义式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答案:D

解析:对于物质的密度,可以通过两个途径理解。一是密度是由物质本身决定的,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一桶水与一滴水密度相同,所以密度与质量、体积无关。二是从公式理解,从公式看,密度与质量、体积有关。但我们知道,对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变,密度不变。如:两个铁块,如果大的质量是小的2倍,则大的体积也是小的2倍,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样的,密度一样。

3.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款微型无人侦察机──“峰鸟”。为了减轻其质量,该侦察机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

A.硬度高

B.熔点低

C.密度小

D.导热性好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判断,侦察机的质量要减小,但体积应该保持不变,所以侦察机材料的密度应该较小。

4.两个实心物体,它们质量之比是2:1,体积之比是2:3,则这两物体密度之比是(  )

A.3:1    B.4:3

C.3:4    D.1:3

答案:A

解析: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m=2,物体的体积V=2:3,求密度ρ。

根据,所以两物体密度之比是3:1。

5.医用氧气瓶的容积为0.2m3,装入质量为20kg的氧气。当病人吸氧,瓶内氧气用去一半后,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200kg/m3

B.100kg/m3

C.50kg/m3

D.50g/cm3

答案:C

解析:气体总能充满容器,瓶内氧气用去一半后,剩余氧气的质量为10kg,体积仍然为0.2m3,所以剩余氧气的密度为5kg/m3。

6.小华同学在探究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1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图1

A.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有关

B.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体积无关

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

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答案:A

解析: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可以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之间的关系获得,还可以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图像,结合数学知识获得。观察图像可知,两种物质的图像都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只有正比例函数才有这样的图像,这说明两个物理量成正比。即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这个比值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但与物质种类有关。当然,本题直接应用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也能得出正确结论。

7.李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

水 1.0×103 水银 13.6×103 冰 0.9×103 干松木 0.5×103 煤油 0.8×103 铜 8.9×103 酒精 0.8×103 铅 11.3×103 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答案:C

解析:注意到表中煤油与酒精的密度相同,因此A错误。水银常温下是液态,其密度值相当大,所以B错误。水和冰是同一物质,但状态不同,它们的密度不同。因为铜的密度比铅小,根据,质量相等时,密度小的体积应该大。

8.把一壶水由20℃加热到80℃的过程中,水的密度(  )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一直不变

D.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A

解析:我们通常说各种物质都有各自一定的密度,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一定是不变的,要看不同的情况。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是与温度无关的,由公式看出,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9.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就压接在一起了。其原因是(  )

A.铝膜与钢罐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结冰时铝膜与钢罐间的冰把它们粘牢了

C.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D.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答案:C

解析:水结冰时质量不变,由于密度变小,使冰的体积变大,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铝膜与钢罐压接在一起。

10.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

A.1.0×10kg/m3

B.1.16×10kg/m3

C.1.75×10kg/m3

D.1.2×10kg/m3

答案:D

解析:注意到液体和水都是用同一个玻璃瓶“盛满”的,液体和水的体积相等。由玻璃杯的质量m0=0.25kg,盛满水的质量m1=1.5kg,可求得水的质量为:

m水=m1–m0=1.5kg-0.25kg=1.25kg

又由水的密度ρ=1.0×10kg/m3可求得水的体积为:



又由液体和玻璃杯的质量m2=1.75kg可求得液体的质量为:

m液=m2-m0=1.75kg-0.25kg=1.5kg

被测液体的密度为:



二、填空题

11.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读作________,它的意义是________;体积为0.5m3的实心铜制零件的质量是________kg。若将它截去一半,则其质量为________,体积为________,密度为________。

答案:8.9×103千克每立方米 1m3铜的质量是8.9×103kg 4.45×103 2.225×103kg 0.25m3 8.9×103kg/m3

解析:“kg/m3”是密度的单位,其中的“/”表示“除”的意思,读作“每”。8.9×103kg/m3表示的意义是每m3铜的质量是8.9×103kg。计算质量利用公式,计算体积利用公式。将铜块截去一半,其质量减小一半,同时其体积也减小一半,比值未变,即密度不变。

12.体积为1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___kg,水的体积是______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答案:900 0.9

解析: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状态变了,质量不变。所以水的质量等于冰的质量。再利用水的质量和密度,可求出水的体积。

13.甲物质的密度为2.5t/m3,乙物质的密度为2.5kg/dm3,丙物质的密度为2.5g/cm3,丁物质的密度为250kg/m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丁

解析:几种物质的密度单位不同,要比较大小,必须把单位统一。2.5t/m3=2.5×103kg/m3,2.5kg/dm3=2.5×103kg/m3,2.5g/cm3=2.5×103kg/m3。因此密度最小的是丁。

14.如图2所示,一密闭容器内装有空气,活塞与容器壁密合不漏气,当把活塞向左推的过程中,空气的质量和密度与原来相比将质量___________,密度___________。(选题“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2

答案:不变 变大

解析:把活塞向左推的过程中,空气的多少未发生改变,所以质量不变。由于体积变小,所以密度变大。

15.如图3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像。观察这个图像,可以得知,水在___________时的密度最大。



图3

答案:4℃

解析:从图像看出,一定质量的水,4℃时体积最小,因此此时的密度最大。

三、实验与计算题

16.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物质 实验次数 体积/cm3 质量/g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g/cm3 ?

甲 1 10 18 1.8 2 20 36 1.8 3 30 54 1.8 ?

乙 4 10 8 0.8 5 20 16 0.8 6 30 24 0.8 (1)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实验次数__________________可归纳得出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同种液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1与4、2与5、3与6。

(3)同种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同。

解析:(1)在实验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对于甲液体来说,还是对于乙液体来说,其体积都随质量增加相同倍数,所以说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1与4、2与5、3与6中的液体体积都相同,但质量不同。

(3)比较实验1、2、3和4、5、6,可知:甲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都是1.8,而乙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都是0.8,所以可归纳得出:同种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17.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ρ钢=7.8×103kg/m3)制造,耗钢130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质量为多少

答案:50.1kg

解析:此题的关键点是要理解“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这就告诉我们“气凝胶”的体积等于钢的体积。因此,要根据先求钢的体积,再用可求出“气凝胶”的质量。当然求解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钢的体积

“气凝胶”的质量

18.一个质量为0.25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求:

(1)玻璃瓶的容积;

(2)玻璃瓶最多能装酒精的质量(酒精的密度ρ=0.8×103kg/m3)。

答案:(1)玻璃瓶的容积就等于瓶内盛满水的体积



(2)



解析:玻璃瓶的容积就等于瓶内盛满水的体积,也等于瓶子最多能装酒精的体积。这两个关系题目没有明确告诉我们,但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需要让我们根据题目意境去挖掘,这种题目没有明确告诉,但对解决问题必须的条件称为隐含条件。本题只有挖掘出了这个隐含条件,再灵活运用密度公式的两个变形公式才能解决问题。

19.一个铁球,它的质量是624.1g,体积是100cm3,试问这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如果空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答案:解法一:根据密度公式

?



∵ρ铁=7.9g/cm3

∴ρ球<ρ铁,故球是空心的

设空心部分体积为V空



解法二:若铁球是实心的,则



∵m球<m铁

∴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体积为



解法三:若球为实心的,则



∵V球>V铁

∴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体积V空=V球-V铁=100cm3-79cm3=21cm3

解析:判断物体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是运用密度知识来解答实际问题的一类典型题,一般有三种判断方法:

(1)比较密度:用求出物体的密度,然后用该物体的密度同该类物体的密度相比较,如果两者相等,则ρ物体是实心的,如果物体的密度小,则物体是空心的。

(2)比较质量:用m=ρV求出在假设物体为实心时的质量,然后与物体的质量(实际质量)相比较,如果两者相等,则物体是实心的,如果物体的实际质量小,则物体是空心的。

(3)比较体积:V=求出在假设物体为实心的体积,然后与物体的体积(实际体积)相比较如果两者相等,则物体是实心的,如果物体的实际体积大,则物体是空心的。题目如果再让求空心部分的体积,则这种方法求解起来最简便。所以建议大家掌握第三种方法。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