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专题16 相交线与平行线-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精讲+热考题型(专题测试)(原卷版)
2023-02-08 | 阅:  转:  |  分享 
  
专题专题16 相交线与平行线(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分数_
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四川广元市·中考真题)如图,a∥b,M、N分别在a,b上,P
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 ).A.180°B.360°C.270°D.540°2.(河北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内
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作垂线的条数有( )A.0条B.1条C.2条D.无数条3.(山东枣庄市·中考真题)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
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则∠DBC的度数为( )A.10°B.15°C.18°D.30°4
.(山东威海市·中考真题)如图,矩形的四个顶点分别在直线,,,上.若直线且间距相等,,,则的值为( )A.B.C.D.5.(贵州遵
义市·中考真题)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两三角板的斜边互相平行,每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都在另一三角板的斜边上,则∠1的度数为(  
)A.30°B.45°C.55°D.60°6.(山东济南市·中考真题)如图,ABCD,AD⊥AC,∠BAD=35°,则∠ACD=(
)A.35°B.45°C.55°D.70°7.(甘肃金昌市·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木制活动衣帽架是由三个全等的菱形构成,根据实际需
要可以调节间的距离,若间的距离调节到60,菱形的边长,则的度数是( )A.B.C.D.8.(河南中考真题)如图,,若,则的度数为(
)A.B.C.D.9.(海南中考真题)如图,已知直线和相交于点若,则等于( )A.B.C.D.10.(山东淄博市中考真题)如图
,在四边形ABCD中,CD∥AB,AC⊥BC,若∠B=50°,则∠DCA等于( )A.30°B.35°C.40°D.45°二、填空
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1.(浙江杭州市·中考真题)如图,AB∥CD,EF分别与AB,CD交于点B,F.若∠E=3
0°,∠EFC=130°,则∠A=_____.12.(湖南湘潭市·中考真题)如图,点是的角平分线上一点,,垂足为点,且,点是射线上
一动点,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13.(新疆中考真题)如图,若AB∥CD,∠A=110°,则∠1=_____°.14.(湖北
黄冈市·中考真题)已知:如图,,则_____________度.15.(山东日照市·中考真题)如图,有一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
,一顶点放在直尺的一条边上,若∠2=65°,则∠1的度数是_____.三、解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6.(江苏
镇江市·中考真题)如图,AC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1=∠B,点E、F分别在AB、BC上,BE=CD,BF=CA,连接EF.(
1)求证:∠D=∠2;(2)若EF∥AC,∠D=78°,求∠BAC的度数.17.(湖北黄石市·中考真题)如图,.(1)求的度数;(
2)若,求证:.18.(湖北荆州市·中考真题)如图,将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度得到,点C的对应点E恰好落在AB的延长线上,连接AD.
(1)求证:;(2)若AB=4,BC=1,求A,C两点旋转所经过的路径长之和.19.(山东东营市·中考真题)如图,处是一钻井平台,
位于东营港口的北偏东方向上,与港口相距海里,一艘摩托艇从出发,自西向东航行至时,改变航向以每小时海里的速度沿方向行进,此时位于的北
偏西方向,则从到达需要多少小时?20.(山西中考真题)阅读与思考下面是小宇同学的数学日记,请仔细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年×月×日
星期日没有直角尺也能作出直角今天,我在书店一本书上看到下面材料:木工师傅有一块如图①所示的四边形木板,他已经在木板上画出一条裁割
线,现根据木板的情况,要过上的一点,作出的垂线,用锯子进行裁割,然而手头没有直角尺,怎么办呢?办法一:如图①,可利用一把有刻度的直
尺在上量出,然后分别以,为圆心,以与为半径画圆弧,两弧相交于点,作直线,则必为. 办法二:如图②,可以取一根笔直的木棒,用铅笔在木
棒上点出,两点,然后把木棒斜放在木板上,使点与点重合,用铅笔在木板上将点对应的位置标记为点,保持点不动,将木棒绕点旋转,使点落在上
,在木板上将点对应的位置标记为点.然后将延长,在延长线上截取线段,得到点,作直线,则.我有如下思考:以上两种办法依据的是什么数学原
理呢?我还有什么办法不用直角尺也能作出垂线呢?……任务:(1)填空;“办法一”依据的一个数学定理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办法二”的操作过程,证明;(3)①尺规作图:请在图③的木板上,过点作出的垂线(在木板上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②说明你的作法依据的数学定理或基本事实(写出一个即可)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中小学知识...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