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铁路】铁路桥梁冬季施工要点方案
2023-02-09 | 阅:  转:  |  分享 
  


XX铁路成都至兰州线XXX标



冬期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1 -

二、工程气象特征 - 1 -

三、编制范围 - 1 -

四、冬期施工项目安排 - 1 -

五、冬期施工技术要求 - 2 -

六、冬期施工组织机构 - 2 -

七、施工准备 - 4 -

八、拌合站冬期施工措施 - 4 -

九、连续梁冬季施工措施 - 7 -

十、混凝土温度测试 - 8 -

十一、冬期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 11 -

十二、冬期施工雨雪和大风天气应对措施 - 13 -

XX铁路成都至兰州线XXX标冬期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铁路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3、成兰铁路CLZQ-3标段施工图纸

4、四川省当地气象资料

5、我单位多年施工经验

二、工程气象特征

本标段位于四川盆地湿热气候带,年平均气温15℃—1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年平均日照时数1000—1300小时,日平均气温终年高于0℃,≥0℃积温5500—6000℃。极端最高气温38.4℃(2013年8月24日),极端最低气温-7.6℃(1976年12月21日)。

序号 巡查时间 巡查领导 巡查人员 备注 1 周一 韩东明 李云之 傅秀国 2 周二 田辉 董怀书 彭昊 3 周三 薛家旺 于勇 黄健 4 周四 王艳飞 韩静兵 娄从文 5 周五 仝占武 张森 李有伟 6 周六 李云之 吴浩斌 梁占场 7 周日 董怀书 扬利波 刘志奇 七、施工准备

1、对管段内工程进行科学分析,不适宜在冬期施工的项目避开不利季节,因工程需要必须在冬期施工的项目则采取必要的保温,确保施工质量。

2、排除施工便道积水、对施工便道进行必要的修整,截断流入便道的水源,做好排水措施,消除现场施工用水造成便道结冰现象。

3、根据冬期施工项目的安排进行保温材料的准备。

4、施工前对机械设备全面进行一次检查,机械车辆更换低温燃料及添加防冻液,在冰雪天安装防滑链等措施。对机械传动部位要及时检查,如有缺陷,及时维修、调整。

5、收集工地气象台(站)历年气象资料,收听每日气象预报并做好记录,及时掌握气象变化情况。

6、对有关人员进行冬期施工教育培训,组织有关各工种操作人员学习有关冬期施工的理论、规范、规定和施工技术。

7、备足备齐冬期施工用的煤炉、电热毯、保温篷布及保温棉毡等各种保温周转材料。

8、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施工期间的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专项交底,使施工顺利进行。

八、拌合站冬期施工措施

8.1 拌合站保温措施

1、施工用水:在水池内加入10~20个6KW的电热管对水池进行加热,水池外面用彩钢瓦四周密封。

2、主机房的保温:每个电磁阀旁加100W场地射灯,保证机器正常运转。另门窗挂棉门帘封闭严实,确保主机房温度保证零度以上,以保证拌料系统正常运转。

3、外加剂罐使用岩棉(8cm厚)包裹进行保温。

4、机械及输送车冬施:更换冬期燃油及润滑油,冷却系统用防冻液,制动系统加入酒精,加工棉保温套等措施确保车辆冬期正常运转。

5、砂石合格仓采用棉布进行覆盖。

6、定时进行砼出机温度、拌合水温及骨料温度的检测监控,并作好记录以便及时调整。

7、砼运输采用搅拌车运输,为减少拌制好的砼在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在搅拌车的筒体外侧应增加保温的棉罩或其它保温罩,使砼在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减少,进场下料时逐车检测砼温度。

8.2拌合站施工场地要求

1、所有粗、细骨料均堆置在场棚内,地坪设置反坡不得积水,严禁雨雪进入棚内,疏通拌合站各储料仓、拌合场地排水设施。

2、搅拌混凝土时,对施工用水进行加热,所有粗细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结团块,在拌制前事先将最外层含有冻结团块的粗细骨料用装载机清除掉。

3、排除现场积水、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修整,截断流入现场的水源,做好排水措施,消除现场施工用水造成场地结冰现象。

8.3混凝土拌和

1、冬期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原则: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扩展度、粘聚性、保水性)、足够的强度、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耐久性(抗冻性、抗渗性、耐腐蚀性)和经济性。指挥部试验室针对冬期施工,考虑到混凝土入模前温度损失过快,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如掺入速凝剂、早强剂等外加剂的方法来避免冬期施工温度过低混凝土受冻,强度达不到设计的要求。

2、砼的拌制

①原材料预热

水泥、粉煤灰、矿粉储罐进行检查罐体的密封性并做好防水防潮措施。

通过电热器加热设施将拌合水加热,加热温度60~80℃。

外加剂的存放库也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受冻结冰。

砂石料确保砂石料内不含有冰块、雪团。暖棚体积应足够大,保证加热后砂石料的储存量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并有一定的余量。

②设备保温

搅拌楼门窗挂棉门帘封闭严实,运输车采用篷布包裹,防止散热。外加剂的输送管道采取棉毡包裹的保温措施,防止散热降温。

拌合站的砂石材料堆放区进行覆盖,防止雨雪造成含水率的不均匀性。

③拌制

砼搅拌站严格按照试验室发出的配合比通知单进行生产,不得擅自修改配合比。搅拌前先用热水冲洗搅拌机10min,搅拌时间为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搅拌时投料顺序为石→砂→水→水泥和掺合料→外加剂。生产期间,派专职人员负责骨料仓的下料,以清除砂石冻块。从拌和水中扣除由骨料中带入的水分,严格控制粉煤灰最大取代值。搅拌站要与气象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对预报气温仔细分析取保险值。拌制时随时测量拌和水的温度,保证水泥不与温度≥80℃的水直接接触。

8.4混凝土的运输及输送

1、混凝土搅制好后,采用混凝土罐车及时运到浇灌地点,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热量散失、表层冻结、混凝土离析、水泥砂浆流失、坍落度变化等现象。冬期混凝土罐车上需包裹棉毡和皮套(必要时雨雪天气佩戴防滑链条),以加强运输过程中的保温覆盖,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大于10℃,同时合理组织,要求工序安排紧凑,车到卸料,不等车,减少混凝土等待入模的时间。

2、冬期混凝土采用泵送混凝土时,砼输送管用岩棉包裹保温,并在施工前对管道用热水冲洗加热,预热温度不能超过40℃。

3、加强运输便道维护力量,及时清除积雪,防止路面结冰,确保道路畅通无阻,避免出现堵车现象。

九、连续梁冬季施工措施

1、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要进行冬期施工就必须进行混凝土的保温保湿,现场采用搭设保温暖棚的有效措施。

①根据我公司以往连续梁冬施的经验,对挂篮底部、四周和顶部范围采用棚布进行封闭,形成保温暖棚。

②根据施工需要,在暖棚的适当位置开设窗口和门洞,如在暖棚的侧面开设混凝土进料窗口(汽车泵输送),在暖棚的后端开设钢筋等材料和人员进出门洞,在暖棚前端开设预应力穿束门洞等。开设的窗口和门洞开合方便,封闭严密,棚内按要求设置安全防火设施,并设专人管理。

③在已浇注的箱梁口,设置隔热挡板或保温挂帘,减少热量向已浇的箱梁内散失。

④梁体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暖棚处于未完全封闭的状态,暖棚内采用热风机取暖,使暖棚内保持适宜的工作温度。

⑤待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封闭暖棚,采用煤火炉升温,在箱梁内箱里和两翼板下各安装2-3台煤炉。每台煤炉顶安装一个水桶,起到加湿作用,采用火炉加热必须将火炉的排气管引出棚外,将烟气排到棚外。以防止煤气中毒和防止氧化碳浓度过高加速混凝土的碳化。混凝土终凝后采用土工布覆盖并适量洒水养护。升温速度控制在小于10℃/h以内,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大于60℃。

⑥在外模封闭暖棚内设2个温度和湿度测点,在底模暖棚内设3个温度和湿度测点,在室内设3个温度和湿度测点。混凝土浇注后,应每2小时检测一次,确保暖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均匀。

⑦当混凝土强度达到张拉要求的强度后,使暖棚内的温度以小于10℃/h的速度下降至10~15℃时,只用热风机供暖,保持适宜的工作温度,进行预应力施工。

2、混凝土预应力张拉及拆模

①冬期混凝土预应力张拉强度和拆模强度应满足混凝土正常温度下强度的要求,并同时满足抗冻要求的规定。非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拆模。预应力张拉时梁体混凝土达到95%设计强度及100%弹性模量并不小于5天龄期后方可进行张拉。

②压浆料应具有良好的可灌性、不泌水、早强、塑性微膨胀等性能,压浆时和浆液达到设计强度前的梁体温度不低于5℃,如果低于5℃时,应停止压浆作业。

③采用暖棚法养护的混凝土,当养护完毕后的环境气温仍在0℃以下时,应待混凝土冷却至5℃以下后,方可拆除模板。

④当混凝土养护期快到时,使暖棚内的温度降至棚外温度后方可拆除暖棚。

⑤冬期施工接缝混凝土时,在新混凝土浇筑前对结合面进行加热,新浇筑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温差不得大于15℃。

十、混凝土温度测试

混凝土冬期施工,按时测量水和骨料、外加剂加入搅拌机时的温度,以及混凝土搅拌、浇注时的温度和浇注后混凝土温度的变化情况,使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混凝土表面温度平均保持在15℃左右,最低处不低于5℃,降温速度不超过5℃/h。尤其要注意加强混凝土养生期的温度观测。

设计温度量测记录表,测量混凝土原材料、出料、进模温度。

10.1测温仪器

外界气温和棚内气温均用自动温度记录仪观测,混凝土出罐入模温度用普通温度计测定,原材料及混凝土内外温度用电子测温仪测定。

10.2观测点位置

1、在浇注后的混凝土设测温孔,测温孔设在温度容易发生变化的地方。

2、在结构隅角、突出、迎风和细薄部位应均匀留置测温孔,孔深根据养护方法及结构尺寸确定。测温孔应编号并绘图。

3、测温孔设在易于散热的部位,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孔在表面及内部分别设置。

10.3观测次数及时间

1、检查水、骨料的温度,每一工作班至少检测4次。

2、检查混凝土从入模到拆除模板时的温度,每4小时检查一次,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后每6小时检查一次。

3、室外气温及施工环境温度应在每天8时、12时、16时和20时4个时间观测记录。

4、检查混凝土从出罐到入模时的温度,每工作台班4次。

5、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检查次数要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蓄热法养护时,在养护期间至少每6h检测一次。

(2).当采用电热法养护时,在升、降温期间每1h检测1次,在恒温期间每2h检测1次。

10.4观测方法

1、对测温孔进行编号并绘图。

2、在测温时,将温度计与外界气温隔绝,避免冷空气影响,温度计在孔内停留时间在3min以上。

3、设专人负责测温工作,若发现温度变化异常,立即汇报并采取措施,避免发生质量事故。

10.5热工计算

混凝土拌和物的理论温度,根据组成材料的温度,按热平衡原理推导的公式进行计算。各项材料的温度,应满足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合成后所需要的温度。当材料原有温度不能满足需要时,采用一座2T锅炉和热水器对拌合水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80度以内。

为了便于控制混凝土质量,必须对配合比进行了冬期施工热工计算。

现场对砂、石进行含水量的测试,获得平均值:Ps=3.5%, Pg=0.7%。

C40砼配合比如下:

水泥:砂:碎石:粉煤灰:矿粉:水:外加剂=257:722:1107:80:80:155:5.42

下面根据施工配合比进行热工计算:

?取混凝土入模温度T2=5℃,并考虑拌和站封闭料仓内有加热设备,料仓环境温度平均在夜间-3白天5℃,如果浇筑混凝土的天气情况较差,按最不利条件:气温为-12.8℃。

通过公式:T2=T1-(aT+0.032N)(T1-Ta)

N—混凝土转运次数;T—混凝土运输时间;a—温度损失系数;Ta—运输时环境温度;

取N=1?? a=0.25?? T=1/2 h?? Ta=-12.8℃

可得混凝土的出机温度T1=8.3℃

通过公式:T1=T0-0.16(T0-Tb)

如果浇筑混凝土在白天进行施工,并用热水对拌合机进行预热,取搅拌机温度 Tb=0℃

可得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 T0=9.9℃

通过公式:

T0=[0.92(WcTc+WsTs+WfTf+WkTk +WgTg)+4.2Tw(Ww-PsWs-PfWf- PkWk-PgWg)+c1(PsWsTs + PgWgTg)-c2(PsWs+PgWg)]÷ [4.2Ww+0.92(Wc+Ws+Wf+Wk+Wg)]

将数据代入上面公式得:

T0=[0.92(2575+7225+805+805+11075)+4.2Tw(155-7223.5%-802%-802%-11070.7%)+4.2(7223.5%5+802%5+802%5+11070.7%5)-0(7223.5%+11070.7%)]/[4.2155+0.92(257+722+80+80+1107) ]=9.9℃

?Ww、Wc、Ws、Wf、Wk 、Wg——水、水泥、砂、粉煤灰、矿粉、石的用量(㎏)

?Tw、Tc、Ts、Tf、Tk、 Tg? ———水、水泥、砂、粉煤灰、矿粉、石的温度(℃)

?Ps、Pg———砂、石的含水率(%)

?c1、c2———水的比热容(KJ/㎏·K)及溶解热(KJ/㎏)

?按砂、粉煤灰、矿粉、石、水泥都在同一最低温度考虑,取Tc=Ts=Tf = Tk=Tg=5℃

当骨料温度>0℃时,公式中的c1=4.2? c2=0

可得混凝土搅拌时所需要的水温Tw=42.5℃

如果在晚上浇筑混凝土,按最不利条件:料仓环境温度平均在-3℃?????   

取Tc=Ts= Tf =Tk=Tg=-3℃?? Ta=-3℃?? Tb=0℃

当骨料温度≤0℃时,公式中的c1=2.1? c2=335

T0=[0.92(257(-3)+722(-3)+160(-3)+1107(-3))+4.2Tw(155-7223.5%-11070.7%)+2.1(7223.5%(-3)+11070.7%(-3))-335(7223.5%+11070.7%)]/[4.2155+0.92(257+722+160+1107) ]=9.9℃

通过计算,可得混凝土搅拌时所需要的水温Tw=65℃

由上面计算结果可知,混凝土搅拌时所需水温均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要求拌和水温度≤80℃的条件;当白天气温在零上时,水温≥28.2℃就能够满足冬期施工混凝土的要求;当夜间气温在零下,料仓环境温度平均在-3℃时,水温≥65℃才能够满足冬期施工混凝土的要求,故夜间尽量减少施工。经过计算得到结果表明,通过对料仓采取保温围围护措施和使用锅炉对水进行加热能够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对冬期混凝土施工入模温度的要求。

十一、冬期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1.1安全管理措施

1、对全体职工定期进行技术安全教育,配备好安全防护用品。

2、加强季节性劳动保护工作。冬期要做好防滑、防冻、防煤气中毒工作。

3、冬期施工时,要采取防滑措施。生活及施工道路、架子、坡道经常清理积水、积雪、结冰,斜跑道要有可靠的防滑条。

4、采取电热取暖设备取暖时切实注意用电安全,禁止乱拉乱扯电线,禁止超负荷运转取暖器。电源开关,控制箱等设施要统一布置,加锁保护,防止乱拉电线,设专人负责管理,防止漏电触电。

5、施工时如接触汽源、热水,要防止烫伤。

6、现场火源,要加强管理;使用煤炉时,应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煤气中毒。

7、施工现场水源及消火栓应设标记。

8、冬期施工中,凡高空作业应系安全带,穿胶底鞋。

9、要备好适用低温施工的机具并加强施工机械保养,对水箱、油路管道等润滑部件勤检查,勤更换,防止设备冻坏。

10、及时清扫施工便道的积雪,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施工场地清扫的积雪,不应放在机电设备、构件堆放场地附近。

11.2冬期安全预案

1、指挥: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及时报告指挥部并保护现场,及时急救处理,联络报警。

2、联络:应熟悉掌握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联络渠道。报警电话119,急救中心电话120。

3、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

(1).火灾事故

及时报警,组织补救,当火灾发生时,当事人或周围发现者应立即拨打“119”并说明火灾部位的简要情况,同时报告值班干部和施工现场的领导进行补救。

集中力量控制火势,根据就近原则,利用周围消防设施,可燃物的性质、数量、火势、燃烧速度及范围作出正确判断进行灭火。消灭飞火,组织人力密切监视未燃飞火,防止造成新的火源。

疏散物质,安排人力物力对没破坏的物品进行疏散,减少损失,阻止火势蔓延。

注意人身安全,在补救过程中,防止自身及周围人员的人身伤害。

积极抢救被困人员,视情况送医院。

配合消防人员,最终将火扑灭。

(2).触电事故

立即切断电源,用木棒等绝缘工具,将电线断开,放置适当位置,以防再次触电。

伤害人员被救后,应立即观察其呼吸、心跳情况,必要时可以采取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术。

在处理电击时,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而做相应处理。

局部电击时应对伤员进行早期清创处理,创面宜暴露,不宜包扎,由电击而发生内部组织坏死时,必须注射破伤风抗菌素。

(3).坠落事故

a、事故发生后,迅速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更多人员受到伤害。

b、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叫救护车到现场。

c、急救,对受伤人员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止血治疗、休克措施要适当,并对骨折进行固定和包扎伤口。

d、同时作好送往医院抢救的准备工作,组织人员献血,协助医院抢救伤员。

e、查找分析事故原因,教育广大职工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十二、冬期施工雨雪和大风天气应对措施

指挥部及时准确了解天气情况,做好防雨雪大风各项准备。加强值班和信息沟通,在雨雪、大风、降温天气期间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畅通联系渠道,随时了解和掌握有关情况,随时报告。如遇强风雨雪等特殊天气可暂停混凝土施工。对雨雪大风天气在工作人员进场前必须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清扫道路积雪、结冰,保持道路清洁。并做好以下应对措施:

1、冬期雨雪大风天气防机械伤害应对措施

(1)加强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同时对现场机械设备进行加固处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2)雨雪大风过后及时检查机械设备,及时对机械进行积雪、冰碴清理作业,应遵守停机断电挂警示牌制度。

(3)施工前再进行进一步检查,确保施工机械工况良好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4)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现场作业人员应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现场急救人员应迅速到达对伤者进行初步救治。如出现重伤等情况,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与医院取得联系,将伤者送至医院进行救治。

2、冬期雨雪大风天气防触电伤害应对措施

(1)及时听取天气预报,对事故现场的电闸箱等提前做好防雨雪大风的保护。雨雪大风天气之前必须对不使用的设备拉闸断电。

(2)雨雪大风过后要及时清理积雪、冰碴,检查电源、电线是否损坏漏电。如发现用电设备存在损坏,及时修复,避免发生触电伤害事故。

(3)当施工现场有人触电时,应及时通知现场电工及急救人员,必须在确保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抢救,或使用干燥的木棒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3、冬期雨雪大风天气坍塌应对措施

(1)雨雪大风过后,及时清理基槽、方沟上方的积雪,防止积雪过多发生基槽坍塌现象。

(2)对当发现有坍塌迹象时,发现人应立即招呼其他人员及时撤离坍塌区。

(3)如发生坍塌事故,立即封闭现场,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立即组织人员清理坍塌土方,并对土体脆弱部位加固。

(4)如发生人员伤害,应立即联系现场急救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救治,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4、冬期雨雪大风天气交通事故应对措施

(1)雪后发现路面有积雪、结冰现象,立即组织施工人员,清理事故道路,并对重要路口路段进行清理。保证施工道路通畅的同时,确保社会交通的安全,避免发生社会交通事故而影响工程施工。

(2)根据现场情况,主要路口路段要安排交通疏导人员,指挥交通,防止发生交通事故。

(3)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应立即组织交通疏导人员,将交通恢复,避免影响施工及社会车辆通行。

(4)如发生人身伤害,现场急救人员应立即进行初步救治,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 11 -







献花(0)
+1
(本文系昵称3746332...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