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TU905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第57期夜尿频治疗思路及总结
2023-02-10 | 阅:  转:  |  分享 
  
从零开始步入仲景之门 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二区、中医经典病房 林佳明 02月0
9日脑病科二区中医经典病房第57期 病案解析及中医经典学习 夜尿频治疗的思路及
总结经方思路治疗夜尿频多2个月,三诊而愈主诉:夜尿频多2个月。现病史:患者诉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夜尿频多。刻下:夜尿2-3次每
晚,无尿频尿急尿痛,平素怕冷,汗出,大便稀烂,口干,脉沉细,舌淡润,苔略腻。六经辨证:太阳太阴少阴合病拟方:五苓散,真武汤,四逆汤
炒附片15g先煮1小时,干姜15g,茯苓45g,白术30g,白芍15,,桂枝15g,盐泽泻20g,猪苓15g,中药3付,每天一剂,
水煎,口服。05.23上症,夜尿好转,刻下:夜尿偶尔有1次,口干减轻,舌暗苔白,脉沉细。炒附片15g先煮1小时,干姜15g,茯苓
45g,白术 30g,白芍 30g,桂枝15g,盐泽泻20g,猪苓15g,炙甘草30g,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05.28上
症已,入睡明显好转,刻下;大便稀,不粘,纳差,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炒附片15g 先煮1小时,干姜15g,茯苓45g,白术30g,
白芍30g,桂枝15g,盐泽泻20g,猪苓15g,炙甘草30g,龙骨30g,牡蛎30g,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06.08
上症,已无夜尿,睡眠好转,大便好转,纳可。一诊时患者主症是夜尿多,频繁起夜导致睡眠不好,且有汗出、口干、夜尿频可辨为太阳病之五苓散
证,平素怕冷、脉沉细考虑少阴虚寒,大便稀、苔白腻考虑太阴病。《伤寒论》第71条原文: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
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第156条: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
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五苓散多用于体内水湿泛滥,膀胱气化功能失常,而导致小便不利。此案中夜尿频多何而用之?只因病机
相同。夜尿频多,大多责之肾阳亏虚,寒踞下焦,按六经辨证则为太阴少阴合病的真武汤方证。真武汤中的生姜换成干姜,配合附子,就形成了四逆
汤方的思路,加强温太阴的强度。《伤寒论》原文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
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二诊时患者诸症好转,守原方3剂。三诊时患者诉已不用再起夜小便,唯有大便稀一
症,守守原方加入生龙牡各30g,意在取其收敛固涩以实大便,兼镇静安神助睡眠。今日复诊时患者面露喜色,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身体状态比以前
好,之前苦恼的症状痊愈。夜尿11次,三剂而愈男性,47岁。夜尿频数10天。患者诉10天前因为服用清热解毒药物后出现夜尿频数,5-6
次,无尿急尿痛,严重影响睡眠,前面经过真武汤3剂治疗症状不减反增,夜尿10-12次,痛苦不堪。2022.05.09 :小便频,昨夜
夜尿11次,乏力,小便量多,色白,痰多,恶寒,口渴,大便偏干,舌质淡,舌苔黄腻,脉沉细。六经辨证:太阳太阴阳明合病拟方:五苓散茯苓
45g,白术30g,桂枝20g,盐泽泻24g,猪苓20g,中药3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05.24复诊:夜尿1次,咳痰消失,乏力
明显好转,无口干口渴,患者再无意愿煲药而停药。夜尿次数增多,痰多,脉沉细,考虑太阴病。便干,考虑为太阴病。口渴,苔黄腻,考虑有热,
辨为阳明病,水饮郁而化热,津液不能上承,津液不化。恶寒,乏力考虑有表证。五苓散证。《伤寒论》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
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五苓散运用很多,这次没有想到效果那
么好,今天患者复诊的时候,特别的开心,原来尿频已经严重影响他的生活,本身有脑梗,焦虑,尿频影响其睡眠,更加疲劳乏力而情绪焦虑。我在
临床中运用五苓散的经验是:口干,饮水则吐,小便不利,脉浮为主证。临床中真武汤和五苓散都用于里有饮、小便不利者。真武汤用的是生姜解表
,由于阳虚,机体功能沉衰,加附子扶正解表,所以在经方医学体系里面真武属于少阴太阴合病,五苓散,用桂枝解表,机体功能没有沉衰,水饮津
液不化,郁而化热,用泽泻化水饮清阳明之热,五苓散属于太阳太阴阳明合病。五苓散、真武汤都有表证,在临床中,无表证亦可使用,从病机角度
去认识扩大理解。夜尿多是指夜间排尿次数和量均增多(夜间尿量占24小时尿量的35%),或每夜排尿≥2次,或尿比重常低于1.018,但
24小时尿的总量并不增多,不包括各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引起的夜尿增多。夜尿多的中医病机
主要是肾阳不足,肾气亏虚。判断依据1.以夜尿多为主要症状,夜间尿量占24小时尿量的35%,或每晚排尿2次以上者,每年出现夜尿增多的
时间超过75天。2.严重干扰睡眠,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给生活带来不便。3.应排除引起夜尿增多的各种疾病,如泌尿系统疾病(下尿路
手术史、膀胱炎症、结石、慢性肾炎等)、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尿崩症、前列腺疾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还应排除药物
(如利尿药)所致的尿频。发生原因1.遭遇重大事件,如家族主要成员突然意外,或长期精神负担重,引起心理压力大,出现精神紧张、焦虑、恐
惧、失眠等。2.躯体状况不良,如消瘦,过度限制脂质摄入等。3.特殊生活习惯,如睡前饮用了浓茶、咖啡或大量饮水等。4.妇女多胎多产等
耗伤肾气,引起肾气亏虚;或年龄增长,肾气不足,肾阳亏虚等。(1)心脾两虚证主症:夜尿频多,伴有神疲倦怠,多梦易醒,心悸健忘,面色无
华。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缩尿固肾。方药:归脾汤(党参20g,白术15g,黄芪30g,龙眼肉5g,酸枣仁15
g,木香10g,当归20g,远志15g)。(2)肾阳不足证主症:腰酸腿软,畏寒肢冷,夜尿频多,面色白,精神不振。舌淡苔白,脉沉细无
力。治法:补肾助阳,缩尿固肾。方药:八味肾气丸加味(熟地黄20g,山药20g,山茱萸15g,枸杞子15g,杜仲15g,菟丝子15g
,附子15g,肉桂8g,鹿角胶10g,茯苓10g,海螵蛸15g,益智仁20g,覆盆子15g,芡实15g)。(3)肾气亏虚证主症:夜
尿频,伴有乏力,腰腿困重发冷,口渴不欲饮,五更泻。舌质淡暗,脉沉细,尺部无力。治法:温肾益气,缩尿止遗。方药:缩泉丸加味(附子10
g,肉桂10g,生地黄、熟地黄各20g,山药20g,山茱萸20g,牡丹皮15g,益智仁10g,桑螵蛸10g,五味子20g,肉豆蔻1
0g,党参20g,杜仲20g,炙甘草15g,生姜3片,大枣5枚为引)。(4)肾气阴两虚,肺胃火热炽盛证主症:夜尿多,烦渴多饮,多食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治法:滋肾益气,清泻肺胃。方药:都气丸加味(生地黄、熟
地黄各15g,怀山药30g,山茱萸18g,茯苓、牡丹皮各18g,桂枝10g,玉竹12g,黄连6g,连翘12g,党参30g,黄芪40
g,麦门冬15g,五味子6g)。栝蒌瞿麦丸:有化气、行水、润燥的作用,用于小便不利并有口渴的疾病,常用此方加减治疗消渴、淋证、水肿
等疾病。临证上无论小便量多或点滴难下,只要若渴,腰腹有冷感之水肿、淋证、消渴,均可用此方加减治之。小便不利用方秘诀真武汤《伤寒论》
附子一枚(15g) 茯苓三两(15g) 白术二两(10g) 生姜三两(15g) 芍药三两(15g)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
滓,温服七合,日三服。附子类方中的利水剂,首推真武汤。真武汤治疗的是什么病?《伤寒论》的经典方证如下:“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
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
武汤主之”。 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张仲景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因眩晕和心悸导致全身颤抖,无法站立的患者形象。同时,患者
尚有消化道症状的腹痛、大便不成形,并未服用下药却自动腹泻,所谓的自下利;也有小便少、全身浮肿等水液潴留症状。患者往往感到四肢沉重疼
痛。有的患者可以出现咳喘,往往吐痰多而清稀如水;有的患者则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这种人常常精神萎靡,畏寒肢冷,均患有大病重证。
水饮,是中医学认识的病因之一。正常情况下,体内的水液是保持一定平衡状态的,如果阳气不足,无法蒸腾水液,水液便在体内大量潴留,于是引
发疾病。水饮病的表现有精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头晕目眩,如平衡失调,如肌肉跳动;有消化道症状,如腹泻腹痛,如呕吐,如食欲不振,如腹胀;
有循环系统症状,如心悸、气短;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如气喘,如多痰;还有泌尿系统症状,如小便小利,如浮肿;还有运动系统症状,如骨关
节疼痛,如肌肉无力,如活动不利。症状很多,其所致病的范围决不亚于瘀血。治疗阳虚水饮,真武汤最有效果。其中附子是温阳的主力,能够振奋
体内阳气;白术、茯苓利水,《伤寒论》中治疗小便不利、头眩、心悸、口渴等,必用此两药;芍药通血痹,解挛急,张仲景多用于腹痛、脚挛急等
;生姜散水气,对呕吐、腹泻有效。这种方,是综合治理法,犹如在阴雨连绵的时节,既要拨云开日,又要决渎排涝,还要松土施肥,多管齐下,才
能治理涝灾。真武汤证如下:1.精神萎靡,面色黄暗,倦卧欲寐,畏寒,四肢冷,尤其是下半身、膝盖以下冰冷;2.脉微弱、沉伏、细弱;3.
眩晕,甚至身体站立不稳;4.心悸、气短,肌肉跳动;5.身体困重,嗜睡,四肢沉重疼痛,腰痛,关节活动不灵活;6.小便少,大便不成形,
腹胀腹痛,或恶心呕吐;7.全身浮肿,尤以下肢明显;8.或咳或喘,痰液清稀;9.舌淡胖,舌质淡,苔白滑或黑润。以上1、2项是必见证,
3~9项中只要见有二、三项者,就可以使用真武汤。肾气丸,又称八味地黄丸。市面上的肾气丸成药有几种名称,有些品牌称“金匮肾气丸”,有
的品牌叫“桂附地黄丸”,其实都是一种,都来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里的配方。 肾气丸可能好多人不熟悉,但六味地黄丸相信大家都听过。六
味地黄丸就是肾气丸的化裁,减掉了两味药(桂枝,附子),是钱乙为小儿肾虚而定制的。因小孩多阳气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六味地黄丸去
掉了两味补火助阳的药。肾气丸还有好多变方,比如:明目地黄丸,枸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麦味地黄丸,都气丸。。。都是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
上作了调整,兼治其它相关兼证。 【主治】 应有:排尿异常(小便过少或小便过多,如夜尿多);少腹拘急(脐下腹直肌痉挛)或脐下不仁(脐
下丹田位置有无力感)。 常伴有:腰酸背痛,肢体浮肿,精力减退,下肢麻木,下肢无力,足膝冷,尿清不黄。 尤其适合于: (1)虚弱或年
长之人,口渴,但喝水多尿亦多(喝多少水就排多少尿); (2)孕妇饮食如常,烦热少尿,不得睡卧; (3)腰痛,小便不利,少腹拘急(下
图位置)。【组成】 山药(四份),茯苓(三份),山萸肉(四份),丹皮(三份),干地黄(八份),泽泻(三份),桂枝(一份),炮附子(
一份),八味药粉之,蜂蜜炼制,和丸如梧桐子大。 【方义】 附子、桂枝补火助阳,助气化(内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
出矣);干地黄、山萸肉、山药滋阴补肾养肝益脾填精(三个补药:补益);泽泻、茯苓利水渗湿,且合桂枝温化痰饮,丹皮活血散瘀(三个泻药:
祛邪通利)。 【服药方法】 黄酒送服15丸,逐渐加至25丸。早晚服,中间不间断,连续服用15天以上。 孙思邈云:凡服补药、补酒,应
使药力不间断,才能使药力相接发挥最大效力)患者黄某,女性56岁,多年前因在某医院妇科手术后出现夜尿频多,白天小便与常人无异,夜里尿
急而频起床,为了准确记住小便次数,用农村土豆为记,每小便一次,即放土豆一枚,每夜都在十次左右,辗转多地求治,并在市医院住院检查及门
诊治疗年余,未获寸功。刻诊:患者体形肥胖、脸面臃肿、舌质紫黯少苔、脉象寸关浮弦、尺沉细。自诉:纳食如常、囗渴频饮、劳作间歇休息时即
困乏,无糖尿病及基础疾病,无尿急尿痛尿热感,白日小便三至四次,晚上睡后尿意频作,小便清长,每夜十次之多,苦不堪言。多地中西医用药,
带上多张中方及服用过的多种中成药,见缩泉丸,桑螵蛸饮,萆薢分清饮,导赤饮,补中益气汤,金匮肾气丸,八珍汤等,无功。患者尿频多年,多
处多方多药迭进,有利尿通淋,有固涩培补,有升陷提气,有补肾壮元,有补气益血等,可收效平平。思患者白天囗渴长饮为上热,夜晚尿频清长为
下寒,又结合脉象之轻按则浮,沉取则弱,而多种治法又无效,姑且试用处方乌梅丸改为汤剂。乌梅30克,花椒6克,细辛3克,黄连6克,黄柏
10克,附子10克,干姜6克,桂枝10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金樱子30克,芡实20克。7剂,煎服,每日二次。患者服完后反馈,
服完上方五剂后,口渴好转,夜尿明显减少至六、七次,效不更方,再迭进7剂,夜尿至四、五次,为了巩固疗效,又迭进7剂,口渴已无,夜尿减
至三、四次,后因资费而停药,半年后回访,囗不干,但劳累后觉疲乏,夜尿二、三次,正常劳动。乌梅丸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篇
的一张方剂,原书主“蛔厥”及“久下利”,由于此方寒热并用,辛苦相伍,清补同方,不但被后世医家诟为配伍庞杂,功效存疑,还历来为医家所
冷落,甚则有谓“乌梅丸,不通之方,不中用之方,无论属虚、属实,皆不能主也”之说在医林中误导后人。故千百年来,乌梅丸作为经方在临床中
鲜少应用。乌梅丸功能与主治:缓肝调中,清上温下。经典用途于蛔厥、久痢、厥阴头痛、症见腹痛、时发时止、心烦呕吐、手足厥冷。本案例方中
乌梅酸以生津,温以回阳,为君药;花椒、细辛性味辛温,辛可散寒,温能祛寒,黄连、黄柏性味苦寒,苦可燥湿,寒能清热,椒、辛、连、柏寒温
并用,辛苦共方,为臣药;附子、干姜、桂枝温脏祛寒,党参、当归补气养血,共为佐药;又加金樱子与芡实之益肾固尿,全方配伍,共奏补正祛邪
、缓急调中、清上温下、泻热补虚、固肾涩尿之功。乌梅丸在临床中还具有以下多种用途1、乌梅丸加枳实、使君子治疗胆道蛔虫病,症见恶寒发热
、呕吐烦燥、手足厥冷、腹痛如绞、时发时止者。2、乌梅丸加白芍、甘草治疗胃脘痛,症见口渴泄泻、腹痛不移、并呕吐清涎者。3、乌梅丸加丹
参、水蛭治疗闭经,症见形体肥腻、潮热盗汗、并神疲乏力、多方诊治而无效者。4、乌梅丸加豆蔻、诃子治疗久痢久泻,症见身材壮实而又下元亏
虚、时有腹痛拒按、大便溏簿、日次数多于三次者。5、乌梅丸加威灵仙、牛膝等治疗腰腿痹痛,症见舌苔厚腻、遇热则痛、涉冷又剧、寒热难分、正邪难辨者。6、乌梅丸加白藓皮、地肤子等治疗泛发性湿疹,症见瘙痒异常、皮损处滋水淋漓经久不愈、并舌质鲜红、口渴欲饮、大便不实者。7、乌梅丸加红花、瓜蒌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症见神经抽痛、日轻夜重、伴囗腻唇干、疲倦无神者。8、乌梅丸加茵陈、大黄等治疗阳黄,症见舌苔黄腻,时有寒热、便干结、尿短赤、而伴腹部胀满时有隐痛者。乌梅丸之所以被众多医家忽略不用,千百年来忽视其对症应用后所取得非凡之功效,主要因其组药集寒热补清于一炉,异于王道之常方。但是在临床中只要细察症状、辨证精当,则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如见寒多于热,则适当加重细辛、桂枝、附子、川椒、干姜之量;如热重于寒,则应重用黄柏、黄连之量;如虚象毕现,则加重党参之量;如血瘀血滞血虚者,则加重当归之量;如口渴口干,久咳久痢久泻者,则加重乌梅之量等。
献花(0)
+1
(本文系TU905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