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认识品种
2023-02-12 | 阅:  转:  |  分享 
  
认识品种,茶叶风格的形成活性怎么来?关键在原料与工艺? 品种这个词,云南茶很少涉及。不过,以乌龙茶为代表的闽台茶区,讲茶,必讲品种。? 凡农
业,也必讲品种。? 市场上,多用临沧、易武、勐海三大茶区划分茶叶风格,并在此基础上谈山论寨。? 这种认知在品种面前宣告无效,因为,
并不是地域决定茶叶风格,而是品种。? 基于历史,云南可分为两大茶区:勐库大叶种茶区、西双版纳茶区。? 整个云南的茶树品种,除了西双
版纳以外,几乎都属于勐库大叶种。? 也就是说,冰岛茶与保山茶,品种其实差异不大,不过由于勐库大叶种采用有性繁殖,所以每个地区都会生
出自己的独特品种,比如冰岛最优的品种是冰岛黑大叶,这种品种在保山就没有。? (如果把冰岛黑大叶移种出去就另当别论……)? 当然,决
定冰岛茶品质的还有环境,品种只能复制风格,不能复制环境。? 品种决定了勐库大叶种茶的香气、滋味、汤质有其趋同性,并且会在后期转化中
更加明显。? 勐库种老茶,特征是清晰且高扬的木质香、陈香气息,汤水带有独特的骨感(框架感)。? 为了让学员更加理解,本次课堂还拿出
了1998年凤庆大叶种生茶? 低沸点香气随时间逸散后,高沸点香气会更加明显? 老生茶的底层香气比新茶更易于辨识? 西双版纳历史上长
期处于傣族统领,直到雍正改土归流,澜沧江东岸的勐腊才进入清朝流官系统,这个政治变革导致澜沧江东岸的普洱茶产业有了飞速的发展。? 傣
族的茶叶审美偏苦,这点可在缅甸茶区与傣族民俗考查中得知,与之相反,汉族嗜甜,嗜甜审美下驯化出来的茶叶,就偏甜。汉人进入西双版纳做普
洱茶,品种驯化随之展开。? 驯化后,易武的核心品种称为「易武绿芽茶」。? 以易武正山为核心点扩散,易武绿芽茶向心状呈现出「驯化—原
始」的品种模型:越核心,易武绿芽茶特征就越多,越边境,原始特征就越多。? 解读易武茶的多样性? 易武素有「一山一味」的说法,这个品
种现象的形成,与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气候不可分隔。按照李扬老师的说法,西双版纳属于「你砍一根树枝下来随便插到土里,都能生长」的环境。
? 西双版纳民族聚居状况复杂多样,每个村寨对茶叶的审美都不同,并且会驯化出自己喜欢的品种。由于不需要借助有性繁殖,茶树的品种可以人
为复制,久而久之便形成「一山一味」。? 在「一山一味」的基础上,加上汉人的易武绿芽茶审美,就是易武茶区的品种模型。? 西双版纳茶区
勐海? 澜沧江西岸的勐海,未在改土归流时划归流官统治,仍维持傣族统领,由于汉人影响较少,勐海茶的品种审美仍然保留了傣族的苦味特征。
? 曼兴龙、小勐宋的苦茶品种基本与缅甸一致。? 勐海茶的品种可分为苦底甜茶、涩底甜茶、苦茶三类,前两种茶市面上十分常见。巴达、南糯
以涩底甜茶为主,布朗山以苦底甜茶为主,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茶叶品种。? 著名的老班章,优异的品种是班章羽毛茶,不过,老班章的品种十分多
样,堪称「云南茶树品种大全」,市场上识别品种采摘制作的甚为少见。? 班章羽毛茶? 勐海大叶种茶的特征是滋味复杂浓郁,伴有苦底或涩底
,汤质具有果冻感,品种香不甚明显,没有易武绿芽茶或勐库大叶种的木香特征。(详情参考:《熟茶用户画像》)? 西双版纳茶区景迈? 景迈
历史上归属于西双版纳,不过景迈的茶叶品种与易武、勐海有较大不同,核心品种是「景迈细芽茶」。? 景迈茶品种的形成,源于当地布朗族的审
美,这点可与老挝等地的布朗族相互映证。? 景迈细芽茶的特点是花木香清新且高扬,橙花叔醇含量特别高。橙花叔醇是一种糖苷类物质,在口腔
中会水解成葡萄糖与香气分子。一款工艺正确的景迈细芽茶,会有唇齿留香、持久不散的感觉。? 不过,景迈还生长有其他茶树品种,如果不专门挑选细芽茶制作,就容易采摘到较苦涩的涩底茶和紫梗茶。
献花(0)
+1
(本文系小建在缅甸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