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生茶与生普的概念         
2023-02-12 | 阅:  转:  |  分享 
  
生茶与生普的概念在20世纪50年代,香港茶商根据地仓捂熟普洱的原理,发明了泼水发酵普洱茶。这一方法在1955年传到广东省茶叶公司,广东省公司
在他们的下属茶厂发酵普洱茶,称之为“发水茶”。?这与之前花时间储藏熬制出来的方法大为不同,港商于是把储藏到能够品饮的云南圆茶,称为
“生普”,把泼水发酵的茶叶叫作“熟普”。?我们今天常常将“生普”与“生茶”等同,两个概念混用也很常见。其实,严格地说,生普与生茶的
概念是不一样的,生普是发酵茶,而生茶是还未发酵的茶。?举个形象的例子,生普是葡萄酒,而生茶是葡萄汁,两者外形颜色相近,本质却是截然
不同。?2000年之前的内地,除开边销的其他地区是基本不消费普洱茶的,也就没有生普、生茶、熟普这样的概念之争。生茶在生产出来后,经
香港茶商存放到熟化,再把茶饼打碎拼入熟普中,以此提升茶的陈味。?也就是说,云南“省茶司”负责熟普的制作,而生普的制作则分为两段,新
茶由“省茶司”制作,生普的制作则交由香港茶商经由存放工艺而完成。?由于当时的市场一直是计划经济体系,所以这种云南生产半成品,港商接
力再仓储加工的方式延续了几十年,也就没有任何争议。?香港这种制作生普的方法也直接影响了2003年农业部的普洱茶标准。此标准中提出,
熟成的界定为生普需存放十年以上。这也是市场有十年出仓说法的原因。?所以十年出仓这一说法既受了市场的影响,也受仓储后茶叶的内涵物质大
量减少、转化的研究影响。例如茶叶在存放后,最重要的多酚类物质衰减为15%以下,便不会引起茶醉,这也是人们能接受生普的原因。?当然,
之所以定为十年,也是由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内地没有仓储的完整经验有关。?2008年,云南制定普洱茶国标,由于普洱茶在市场形态上出现表
面的一生一熟,所以,首次把生茶的说法列入讨论的范畴。?因为之前的2005-2007年由普洱茶引发的高潮,并非熟普,而是“生茶”,大
家觉得生茶有明显的增值情况,所以,“把不经熟成工艺的生茶定名为普洱”这一理论成了舆论焦点。?这种争论发展到民间市场,则发展为“生茶
是否是绿茶”,其实按照茶学的分类,生茶是属于绿茶的。?原因在于生茶未经发酵,属于零发酵茶品系列。被港商称为“青饼、青砖、青沱”的茶
属紧压茶系列,散茶则统称为“晒青毛茶”。这其中并没有将生茶视为普洱茶,也就是说当时的市场理解与茶学分类是一致的。?然而,由于生茶不
断增值,市场也在不断壮大,无论是政绩工程还是市场力量,都推动着生茶被纳入普洱一族。?而且,当时的普洱茶自马帮进京之后,已经名重天下
,普洱茶人已经觉得生茶属于绿茶体系是一件有些丢人的事。?说到底,生茶与生普的概念,其实就是年份上的差异,生普是生茶成长后的进化形态
,按年纪来讲,生普的年纪要比生茶大上那么几年。
献花(0)
+1
(本文系小建在缅甸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