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2023-02-13 | 阅:  转:  |  分享 
  


100多年的非凡奋斗历程证明,中国式 现代化这条道路,

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 好

一 接续奋斗,追求千年梦想

二 立足国情,开辟全新道路

三 凝心聚力,推进复兴伟业

接续奋斗,追求千年梦想

第一章

太平天国 运动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自 1840年鸦片战争起 ,

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 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我国 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

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

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

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

上的先进水平 。

—— 毛泽东

1956年 6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 等党和

国家领导人 ,接见参加 制定 《 十二年科技远景规划 》 的科学

家与工作人员

在 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

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

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

技术的社会主义 强国。

—— 周恩来

1964年 12月 21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周恩来作 《 政府工作报告 》 ,首次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

的目标

1964年 10月 16日,中国第一 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57年 10月 15日 ,“ 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 大桥建成

新中国成立后,在 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

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

中国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我们 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

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

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

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 而是“小

康之家 ” 。

—— 邓小平

1979年 12月 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 ,

第一次 提出了“小康” 概念

温饱第一步

从 1981年到 1990年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一番,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小康第二步 到 20世纪末

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富裕第三步 到 21世纪中叶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 富裕,基本实现 现代化

党的十五大,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大, 惠及十几亿人口的 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七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1年 11月 11日 ,中国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字仪式现场

自 2010年起,中国 GDP位居世界第二改革开放 以来的巨大成就, 为 中国现代化提供了

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到中国共产党成

立 100年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到新中国

成立 100年时

党的十 八 大

党的十九 大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

第一步 本世纪中叶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

第二步

党的 二十 大

以中国式 现代化

全面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 标准

只要 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走好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够实现 现代化

立足国情,开辟全新道路

第 二 章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4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3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5

2

现代化 西方 化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全新路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

探索提供了 中国方案 、贡献了 中国智慧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 目前全世界实现 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 人口 总数

我国 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 ,将 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 版图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更满意的收入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 一个很小的问题,

乘以 14亿,都会

变成一个大问题

大有大的 难处

? 劳动力超过 9亿

大有大的 优势

? 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

? 14亿多人口的内需市场

? 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超过 2亿

?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

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 是国家走向现代

化必然需要解决的难题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的关系,

把“蛋糕”切好分好

首先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

把“蛋糕”做大做好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脚踏实地、

久久为功,持续推进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 解放和发展社会 生产力

? 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明 ? 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

?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

物质富足

精神富有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2020年 3月 15日 晚,武汉市 江汉区西北湖附近高层建筑

外墙打出“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字样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党 的十八大以来 , 党 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

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 , 意识形态领域形

势发生全局性 、 根本性转变 , 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 、 精神

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 不断 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 着力保持经济平稳

健康发展 , 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 条件

? 大力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和文化 产业

图为 东航 全球首架 C919飞机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新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

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积极评价

“ 中国 生态文明理念走向 世界 ”

入 选 联 合 国

“ 基 于 自 然 的

解决方案 ” 全

球精品案例

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 1/4来自中国 ,

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崇尚和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上活字印刷 表演 中展示的“和” 字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世界潮流

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

人民的愿望

要 和 平

要 发 展

要 稳 定

不要战争

不要贫穷

不要混乱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

方案

中国

智慧

中国

担当

中国 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力度参与全球治理,

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正能量

凝心聚力,推进复兴伟业

第 三 章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实现高质量发展3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4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5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6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7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8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9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能,关键在于中国

共产党能 !

中国共产党 所具有的无

比坚强领导力,是中国

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实现高质量发展

量的扩张

? 大 不大

? 快不快

质的提高

? 好不好

? 优不优

推动高质量 发展是未来我国在国际竞

争中赢得优势 的 制胜 法宝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 过 程 人 民 民 主

人民是民主行使的

主体,民主权利由

人民享有并实践

全链条、全方

位、全覆盖的

民主,是最广

泛、最真实、

最管用的社会

主义民主

合作治理的过程,

强调共治共建共享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只有人民 的精神世界日益丰富

发展 , 中国式现代化才具有底

气 、 朝气和充沛丰盈的精神力

量 、 民族气象

图为 2022年 6月 2日 ,“龙腾虎跃” 2022海峡两岸赛龙舟

活动现场, 来自厦门集 美学村体协队的队员在龙舟拔河

比赛中奋力划桨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 , 是物质生活 和

精神生活都富裕

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 、 同等富裕 ,

也不是同步富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协调统一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传统大国崛起的翻版 , 更不是国强必霸的再版 ,

而是 造福中国 、 利好世界的正道

2020年 5月 10日拍摄的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首个多跨连续梁合龙

现场。雅万高铁项目是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生产链走

出国门的“第一单”,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 工程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 主张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

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探索 创立具有包容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全国 人民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 “ 一块坚硬的钢铁 ” , 心往一处想 、

劲往一处使 , 矢志不渝沿着中国式现代化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 , 必将

续写激荡人心的东方传奇 , 赢得令人惊叹的大国荣光 。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韩正 《 人民日报 》 2022年 11月 1日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中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 《 求是 》 2022年第 23期

◆中国 的现代化建设为什么不能走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老路 ?

◆谈谈 你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理解。

思考题





















献花(0)
+1
(本文系红色亚细亚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