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9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
2023-02-15 | 阅:  转:  |  分享 
  
2019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3分)(2019?江西)2的相反数是  

A.2 B. C. D.

2.(3分)(2019?江西)计算的结果为  

A. B. C. D.

3.(3分)(2019?江西)如图是手提水果篮抽象的几何体,以箭头所指的方向为主视图方向,则它的俯视图为  



A. B. C. D.

4.(3分)(2019?江西)根据《居民家庭亲子阅读消费调查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扇形统计图能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B.每天阅读30分钟以上的居民家庭孩子超过

C.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的居民家庭孩子占

D.每天阅读30分钟至1小时的居民家庭孩子对应扇形的圆心角是

5.(3分)(2019?江西)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B.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交点坐标为

C.当或时,

D.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都随的增大而增大

6.(3分)(2019?江西)如图,由10根完全相同的小棒拼接而成,请你再添2根与前面完全相同的小棒,拼接后的图形恰好有3个菱形的方法共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

8.(3分)(2019?江西)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有估算方法:“方五,邪(通“斜” 七.见方求邪,七之,五而一.”译文为: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五,则它的对角线长为七.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求对角线长,则先将边长乘以七再除以五.若正方形的边长为1,由勾股定理得对角线长为,依据《孙子算经》的方法,则它的对角线的长是  .

9.(3分)(2019?江西)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则  .

10.(3分)(2019?江西)如图,在中,点是上的点,,将沿着翻折得到,则  .



11.(3分)(2019?江西)斑马线前“车让人”,不仅体现着一座城市对生命的尊重,也直接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如图,某路口的斑马线路段横穿双向行驶车道,其中米,在绿灯亮时,小明共用11秒通过,其中通过的速度是通过速度的1.2倍,求小明通过时的速度.设小明通过时的速度是米秒,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



12.(3分)(2019?江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点的坐标分别为,,,点在轴上,点在直线上,若,于点,则点的坐标为  .

三、(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计算:;

(2)如图,四边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且.求证:四边形是矩形.



14.(6分)(2019?江西)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它的解集.



15.(6分)(2019?江西)在中,,点在以为直径的半圆内.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画图痕迹).

(1)在图1中作弦,使;

(2)在图2中以为边作一个的圆周角.



16.(6分)(2019?江西)为纪念建国70周年,某校举行班级歌咏比赛,歌曲有:《我爱你,中国》,《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分别用字母,,依次表示这三首歌曲).比赛时,将,,这三个字母分别写在3张无差别不透明的卡片正面上,洗匀后正面向下放在桌面上,八(1)班班长先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放回后洗匀,再由八(2)班班长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进行歌咏比赛.

(1)八(1)班抽中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概率是  ;

(2)试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表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出八(1)班和八(2)班抽中不同歌曲的概率.

17.(6分)(2019?江西)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分别为,,,,连接,以为边向上作等边三角形.

(1)求点的坐标;

(2)求线段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四、(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0名同学,调查了他们周一至周五的听力训练情况,根据调查情况得到如下统计图表:

周一至周五英语听力训练人数统计表

年级 参加英语听力训练人数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七年级 15 20 30 30 八年级 20 24 26 30 30 合计 35 44 51 60 60

(1)填空:  ;

(2)根据上述统计图表完成下表中的相关统计量:

年级 平均训练时间的中位数 参加英语听力训练人数的方差 七年级 24 34 八年级    14.4 (3)请你利用上述统计图表对七、八年级英语听力训练情况写出两条合理的评价;

(4)请你结合周一至周五英语听力训练人数统计表,估计该校七、八年级共480名学生中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有多少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

19.(8分)(2019?江西)如图1,为半圆的直径,点为圆心,为半圆的切线,过半圆上的点作交于点,连接.

(1)连接,若,求证:是半圆的切线;

(2)如图2,当线段与半圆交于点时,连接,,判断和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0.(8分)(2019?江西)图1是一台实物投影仪,图2是它的示意图,折线表示固定支架,垂直水平桌面于点,点为旋转点,可转动,当绕点顺时针旋转时,投影探头始终垂直于水平桌面,经测量:,,,.(结果精确到.

(1)如图2,,.

①填空:  .

②求投影探头的端点到桌面的距离.

(2)如图3,将(1)中的向下旋转,当投影探头的端点到桌面的距离为时,求的大小.

(参考数据:,,,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1.(9分)(2019?江西)数学活动课上,张老师引导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如图1,将长为的铅笔斜靠在垂直于水平桌面的直尺的边沿上,一端固定在桌面上,图2是示意图.

活动一

如图3,将铅笔绕端点顺时针旋转,与交于点,当旋转至水平位置时,铅笔的中点与点重合.



数学思考

(1)设,点到的距离.

①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的长是  ,的长是  ;

②与的函数关系式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活动二

(2)①列表:根据(1)中所求函数关系式计算并补全表格

6 5 4 3.5 3 2.5 2 1 0.5 0 0 0.55 1.2 1.58    2.47 3 4.29 5.08    ②描点:根据表中数值,继续描出①中剩余的两个点.

③连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请用平滑的曲线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数学思考

(3)请你结合函数的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两条性质或结论.



22.(9分)(2019?江西)在图1,2,3中,已知,,点为线段上的动点,连接,以为边向上作菱形,且.



(1)如图1,当点与点重合时,  ;

(2)如图2,连接.

①填空:  (填“”,“ “,“” ;

②求证:点在的平分线上;

(3)如图3,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当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的值.

六、(本大题共12分)



(1)如图1,对于抛物线,,,下列结论正确的序号是  ;

①抛物线,,都经过点;

②抛物线,的对称轴由抛物线的对称轴依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

③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中,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形成概念

(2)把满足为正整数)的抛物线称为“系列平移抛物线”.

知识应用

在(2)中,如图2.

①“系列平移抛物线”的顶点依次为,,,,,用含的代数式表示顶点的坐标,并写出该顶点纵坐标与横坐标之间的关系式;

②“系列平移抛物线”存在“系列整数点(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其横坐标分别为,,,,为正整数),判断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否都相等,若相等,直接写出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若不相等,说明理由.

③在②中,直线分别交“系列平移抛物线”于点,,,,,连接,,判断,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2019年江西省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的相反数是  

A.2 B. C. D.

【考点】相反数

【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解答】解:2的相反数为:.

故选:.

2.(3分)计算的结果为  

A. B. C. D.

【考点】分式的乘除法

【分析】除法转化为乘法,再约分即可得.

【解答】解:原式,

故选:.

3.(3分)如图是手提水果篮抽象的几何体,以箭头所指的方向为主视图方向,则它的俯视图为  



A. B. C. D.

【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

【解答】解:它的俯视图为



故选:.

4.(3分)根据《居民家庭亲子阅读消费调查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扇形统计图能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B.每天阅读30分钟以上的居民家庭孩子超过

C.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的居民家庭孩子占

D.每天阅读30分钟至1小时的居民家庭孩子对应扇形的圆心角是

【考点】扇形统计图

【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中的百分比的意义逐一判断即可得.

【解答】解:.扇形统计图能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此选项正确;

.每天阅读30分钟以上的居民家庭孩子的百分比为,超过,此选项正确;

.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的居民家庭孩子占,此选项错误;

.每天阅读30分钟至1小时的居民家庭孩子对应扇形的圆心角是,此选项正确;

故选:.

5.(3分)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B.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交点坐标为

C.当或时,

D.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都随的增大而增大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分析】由题意可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由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判断求解.

【解答】解: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

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

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个角点为

,选项错误

正比例函数中,随的增大而增大,反比例函数中,在每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减小,

选项错误

当或时,

选项正确

故选:.

6.(3分)如图,由10根完全相同的小棒拼接而成,请你再添2根与前面完全相同的小棒,拼接后的图形恰好有3个菱形的方法共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考点】菱形的判定;图形的剪拼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找出各种拼接法,此题得解.

【解答】解:共有6种拼接法,如图所示.





故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

【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

【分析】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解答】解:原式.

故答案为:.

8.(3分)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有估算方法:“方五,邪(通“斜” 七.见方求邪,七之,五而一.”译文为: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五,则它的对角线长为七.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求对角线长,则先将边长乘以七再除以五.若正方形的边长为1,由勾股定理得对角线长为,依据《孙子算经》的方法,则它的对角线的长是 1.4 .

【考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数学常识

【分析】根据估算方法可求解.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正方形边长为1的对角线长

故答案为:1.4

9.(3分)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则 0 .

【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直接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

【解答】解:、是方程的两根,

,,



故答案为:0.

10.(3分)如图,在中,点是上的点,,将沿着翻折得到,则 20 .



【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和翻折的性质解答即可.

【解答】解:,将沿着翻折得到,

,,



故答案为:20

11.(3分)斑马线前“车让人”,不仅体现着一座城市对生命的尊重,也直接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如图,某路口的斑马线路段横穿双向行驶车道,其中米,在绿灯亮时,小明共用11秒通过,其中通过的速度是通过速度的1.2倍,求小明通过时的速度.设小明通过时的速度是米秒,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

【分析】设小明通过时的速度是米秒,根据题意列出分式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小明通过时的速度是米秒,可得:,

故答案为:,

12.(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点的坐标分别为,,,点在轴上,点在直线上,若,于点,则点的坐标为 或,或, .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先由已知得出,,然后分类讨论点的位置从而依次求出每种情况下点的坐标.

【解答】解:,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点在直线上,



如图:



(Ⅰ)当点在处时,要使,即使△





解得:



(Ⅱ)当点在处时,



的中点



点为以为圆心,长为半径的圆与轴的交点

设,则



解得:

,,,

综上所述:点的坐标为或,或,.

三、(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计算:;

(2)如图,四边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且.求证:四边形是矩形.



【考点】零指数幂;实数的运算;矩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1)先根据相反数,绝对值,零指数幂进行计算,再求出即可;

(2)先求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求出,最后根据矩形的判定得出即可.

【解答】解:(1)







(2)证明:四边形中,,,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是矩形.

14.(6分)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它的解集.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分析】分别解不等式,进而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

解①得:,

解②得:,

故不等式组的解为:,

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15.(6分)在中,,点在以为直径的半圆内.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画图痕迹).

(1)在图1中作弦,使;

(2)在图2中以为边作一个的圆周角.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作图复杂作图;圆周角定理

【分析】(1)分别延长、交半圆于、,利用圆周角定理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则可判断;

(2)在(1)基础上分别延长、,它们相交于,则连接交半圆于,然后证明,从而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判断.

【解答】解:(1)如图1,为所作;

(2)如图2,为所作.



16.(6分)为纪念建国70周年,某校举行班级歌咏比赛,歌曲有:《我爱你,中国》,《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分别用字母,,依次表示这三首歌曲).比赛时,将,,这三个字母分别写在3张无差别不透明的卡片正面上,洗匀后正面向下放在桌面上,八(1)班班长先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放回后洗匀,再由八(2)班班长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进行歌咏比赛.

(1)八(1)班抽中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概率是  ;

(2)试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表示所有可能的结果,并求出八(1)班和八(2)班抽中不同歌曲的概率.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分析】(1)直接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

(2)画树状图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再从中找到符合条件的结果数,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可得.

【解答】解:(1)因为有,,种等可能结果,

所以八(1)班抽中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2)树状图如图所示:



共有9种可能,八(1)班和八(2)班抽中不同歌曲的概率.

17.(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分别为,,,,连接,以为边向上作等边三角形.

(1)求点的坐标;

(2)求线段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1)由点、点,易知线段的长度,,而为等边三角形,得轴,即可知的长即为点的纵坐标,即可求得点的坐标

(2)由(1)知点纵标,已知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线段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

【解答】解:(1)如图,过点作轴

点坐标为,,点坐标为,









为等边三角形





点的纵坐标为2

点的坐标为,

(2)由(1)知点的坐标为,,点的坐标为,,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则,解得

故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四、(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8.(8分)某校为了解七、八年级学生英语听力训练情况(七、八年级学生人数相同),某周从这两个年级学生中分别随机抽查了30名同学,调查了他们周一至周五的听力训练情况,根据调查情况得到如下统计图表:

周一至周五英语听力训练人数统计表

年级 参加英语听力训练人数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七年级 15 20 30 30 八年级 20 24 26 30 30 合计 35 44 51 60 60

(1)填空: 25 ;

(2)根据上述统计图表完成下表中的相关统计量:

年级 平均训练时间的中位数 参加英语听力训练人数的方差 七年级 24 34 八年级    14.4 (3)请你利用上述统计图表对七、八年级英语听力训练情况写出两条合理的评价;

(4)请你结合周一至周五英语听力训练人数统计表,估计该校七、八年级共480名学生中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有多少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

【考点】方差;中位数;用样本估计总体;折线统计图

【分析】(1)由题意得:;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8、25、27、30、30,由中位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果;

(3)参加训练的学生人数超过一半;训练时间比较合理;

(4)求出抽查的七、八年级共60名学生中,周一至周五训练人数的平均数为50,用该校七、八年级共480名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进行英语听力训练的人数所占比例即可.

【解答】解:(1)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25;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8、25、27、30、30,

八年级平均训练时间的中位数为:27;

故答案为:27;

(3)参加训练的学生人数超过一半;训练时间比较合理;

(4)抽查的七、八年级共60名学生中,周一至周五训练人数的平均数为,

该校七、八年级共480名学生中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进行英语听力训练的人数为(人.

19.(8分)如图1,为半圆的直径,点为圆心,为半圆的切线,过半圆上的点作交于点,连接.

(1)连接,若,求证:是半圆的切线;

(2)如图2,当线段与半圆交于点时,连接,,判断和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考点】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1)连接,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推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到,等量代换得到,推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于是得到结论;

(2)如图2,连接,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求得,证得,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1)证明:连接,

为半圆的切线,为半圆的直径,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是半圆的切线;

(2)解:,

理由:如图2,连接,

为半圆的直径,



















20.(8分)图1是一台实物投影仪,图2是它的示意图,折线表示固定支架,垂直水平桌面于点,点为旋转点,可转动,当绕点顺时针旋转时,投影探头始终垂直于水平桌面,经测量:,,,.(结果精确到.

(1)如图2,,.

①填空: 160 .

②求投影探头的端点到桌面的距离.

(2)如图3,将(1)中的向下旋转,当投影探头的端点到桌面的距离为时,求的大小.

(参考数据:,,,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1)①过点作,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便可;

②过点作于点,解直角三角形求出,进而计算使得结果;

(2)过点于点,过点作,与延长线相交于点,过作于点,求出,再解直角三角形求得便可.

【解答】解:(1)①过点作,如图1,则,











故答案为:160;

②过点作于点,如图2,



则,

投影探头的端点到桌面的距离为:;



(2)过点于点,过点作,与延长线相交于点,过作于点,如图3,



则,,,,,









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如图1,将长为的铅笔斜靠在垂直于水平桌面的直尺的边沿上,一端固定在桌面上,图2是示意图.

活动一

如图3,将铅笔绕端点顺时针旋转,与交于点,当旋转至水平位置时,铅笔的中点与点重合.



数学思考

(1)设,点到的距离.

①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的长是  ,的长是  ;

②与的函数关系式是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活动二

(2)①列表:根据(1)中所求函数关系式计算并补全表格

6 5 4 3.5 3 2.5 2 1 0.5 0 0 0.55 1.2 1.58    2.47 3 4.29 5.08    ②描点:根据表中数值,继续描出①中剩余的两个点.

③连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请用平滑的曲线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数学思考

(3)请你结合函数的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两条性质或结论.



【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

【分析】(1)①利用线段的和差定义计算即可.

②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问题即可.

(2)①利用函数关系式计算即可.

②描出点,即可.

③由平滑的曲线画出该函数的图象即可.

(3)根据函数图象写出两个性质即可(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1)①如图3中,由题意,





,,

故答案为:,.



②作于.

,,









故答案为:,.



(2)①当时,,当时,,

故答案为2,6.

②点,点如图所示.

③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3)性质1:函数值的取值范围为.

性质2: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随的增大而减小.

22.(9分)在图1,2,3中,已知,,点为线段上的动点,连接,以为边向上作菱形,且.



(1)如图1,当点与点重合时, 60 ;

(2)如图2,连接.

①填空:  (填“”,“ “,“” ;

②求证:点在的平分线上;

(3)如图3,连接,,并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当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的值.

【考点】相似形综合题

【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计算;

(2)①证明,根据角的运算解答;

②作于,交的延长线于,证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证明结论;

(3)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证明四边形为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计算,得到答案.

【解答】解:(1)四边形是菱形,





故答案为:;

(2)①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是菱形,,





故答案为:;

②作于,交的延长线于,

则,

,又,



,,

为等边三角形,



在和中,





,又,,

点在的平分线上;

(3)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又,



,,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为菱形,









六、(本大题共12分)



(1)如图1,对于抛物线,,,下列结论正确的序号是 ①②③ ;

①抛物线,,都经过点;

②抛物线,的对称轴由抛物线的对称轴依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

③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中,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形成概念

(2)把满足为正整数)的抛物线称为“系列平移抛物线”.

知识应用

在(2)中,如图2.

①“系列平移抛物线”的顶点依次为,,,,,用含的代数式表示顶点的坐标,并写出该顶点纵坐标与横坐标之间的关系式;

②“系列平移抛物线”存在“系列整数点(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其横坐标分别为,,,,为正整数),判断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否都相等,若相等,直接写出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若不相等,说明理由.

③在②中,直线分别交“系列平移抛物线”于点,,,,,连接,,判断,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二次函数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抛物线与轴的交点

【分析】(1)①当时,分别代入抛物线,,,即可得;

②,的对称轴分别为,,的对称轴,

③当时,则,可得或;,可得或;,可得或;所以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都是1,

(2)①的顶点为,,可得;

②横坐标分别为,,,,为正整数),当时,,纵坐标分别为,,,,,相邻两点间距离分别为;

③当时,,可求,,,,,,,,,;

【解答】解:(1)①当时,分别代入抛物线,,,即可得;①正确;

②,的对称轴分别为,,

的对称轴,

由向左移动得到,再向左移动得到,

②正确;

③当时,则,

或;



或;



或;

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都是1,

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

(2)①的顶点为,,

令,,



②横坐标分别为,,,,为正整数),

当时,,

纵坐标分别为,,,,,

相邻两点间距离分别为;

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③当时,,

或,

,,,,,

,,,,,

,,,,,

















第1页(共1页)

















献花(0)
+1
(本文系教育启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