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一轮复习溶质及溶质质量分数复习教案
2023-02-16 | 阅:  转:  |  分享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化学 制定日期 课型 复习课 课题 溶液及溶质质量分数 主备人 执教人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溶液的定义,理解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感受物质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增强化学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溶液的定义,理解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溶液的形成

1.溶液及其组成

定义





特征





组成





质量关系





2.乳化现象:

3. 溶解时的热现象



举例



吸热





放热





不明显





知识点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比较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定义







互相转化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

知识点3: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 。

2.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液的质量== +

3.溶液稀释的计算:溶液加水稀释时,只是溶液的 发生变化,而稀释

前后的 质量不变。即:m(浓)x a%==m(稀)x b%

考点梳理

命题点1 溶液的形成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酒精 D.植物油



1.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 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

A.无色透明

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混合物

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

2.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命题点2 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

 下列暴露在空气中质量明显增加,溶于水中温度明显降低的物质分别是( )

①氧化钙 ②硝酸铵 ③浓盐酸 ④氯化钠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④②



3.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

 

A.白磷始终不燃烧  B.小气球变瘪



   

命题点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将60 ℃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6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B.2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D.硝酸钾的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



4.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命题点4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搅拌至完全溶解(如图1),此时对相应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甲溶液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B.盛乙的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减少

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5.下图是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乙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C.t1 ℃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不考虑水分的蒸发)会有晶体析出

D.t2 ℃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P点表示t1 ℃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t2 ℃时,将30 g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 ga的饱和溶液

7.如图是对20 ℃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1)蒸发前原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________。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填字母)的。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

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形管中的液面将出现左侧高 该物质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蔗糖固体 D.硝酸铵固体20℃时取氯酸钾、硝酸钾、氯化钠、蔗糖各10g分别加入50g水中(相关溶解度数据见表)充分溶解后有( )

物质

氯酸钾

硝酸钾

氯化钠

蔗糖

20℃时溶

解度/g

7.4

31.6

36.0

203.9

A.氯酸钾  B.硝酸钾 C.氯化钠 D.蔗糖根据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从化学教材下册37页得知硝酸钾受温度影响溶解度变化明显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反常如图1。中混有少量NaCl要得到较纯净的KNO可采取的措施是;现有一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要使其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2)图2烧杯A中盛有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现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时烧杯A中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小反应消耗水后氢氧化钙结晶析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不溶于水烧杯B发生的反应与烧杯A无关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是()

A.称取5.0 g氯化钾溶解在95 mL 水中充分搅拌称取5.0 g生石灰放入95 mL水中C.量取5.0 mL浓盐酸倒入95 mL 水中充分搅拌称取5.0 g碳酸钙放入95 mL水中充分搅拌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溶液中逐渐加KNO。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变化图示正确的是()



7.现有100克10%的硝酸钾溶液。(1)若加入10;(2)若加入10克硝酸钾且全部溶解则溶解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若把原溶液蒸发掉20克水后且无溶质析出则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

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D.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欲配制6%的NaCl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10.下列是“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计算需要氢氧化钠15g、水135mL将氢氧化钠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纸上称量将称取的氢氧化钠放入量筒中溶解

将配好的氢氧化钠溶液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三位同学用不同方法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西西:用固体氯化钠和水玉玉:用20%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宾100g20%的氯化钠溶液、10g氯化钠固体和水(1)实验中三位同学共同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2)若西西同学最后配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5%可能的原因是。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配制溶液时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氯化钠晶体不纯(3)玉玉配制100g5%的溶液时应量取mL的水。(4)宾宾用100g20%的氯化钠溶液、10g氯化钠固体和水可配制成5%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镁在国产大飞机“C-919”的制造中大显身手。小亮在实验室模拟“海水制镁”的原理来25g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固体混合物全部溶解于盛有70g水的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63.6g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图像如图)。过滤称量滤液质量为147g。

求:(1)图像中m=g。(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学生自做,PPT出示答案,同桌互批。自纠。小组合作,相互解决错题。班级交流,解决都不会的问题。























































































































































































学生一坐一蹲,完成达标部分,做完后上交。

课后反思 1.溶液 2.溶质质量分数

















































献花(0)
+1
(本文系中小学知识...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