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考点 06 中考真题化学知识 氧气制取(解析版)
2023-02-16 | 阅:  转:  |  分享 
  
考点 06 氧气制取(解析版)★考点归纳【有笔记归纳、易错点、容量大试题、随时可用】归纳1 氧气实验室制法归纳2 氧气工业制法归纳
3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归纳4 分解反应归纳5 解题知识技巧和易错点归纳 归纳6 一至二单元的重要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及
现象归纳归纳7 核心知识学霸笔记 归纳8 化学用语提前记忆归纳9 2018年、 2019年、2020年、2021年、202
2年五年化学中考试题《氧气制取》汇编(容量大、一次下载、值得拥有)(可供考生、教师:暑期自学、学霸笔记、备课、新课、期中复习、期末
复习、重点高中自主招生考试、中考备考复习、组卷等等所用)归纳1氧气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及装置①常温下:_2H2O22H2O+O
2↑__;可选用装置_b或c__。②加热时:_2KClO32KCl+3O2↑__或_2KMnO4K2MnO4+MnO2+O2↑__
;可以选用装置_a__。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氯酸钾是白色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过氧化氢溶液(又叫双氧水)是无色液体。(2)实
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步骤(以加热KMnO4制取氧气为例):①查:检查装置的_气密性__,将导管的末端插入水面以下,用手紧握试管,如
果_导管口冒气泡__,说明装置不漏气。②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内。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要夹在试管_中上部__,试管口_略向
下倾斜__。④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对试管_均匀加热__,然后对准_药品部位__集中加热。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_连续均
匀__冒出时开始收集;当_瓶口外有大气泡冒出_时,氧气集满。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将瓶子移出水槽,_正放__在桌面上。⑥离:将导
气管撤离水槽。⑦熄:熄灭酒精灯。注意事项:①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_略向下__倾斜,防止_冷凝水倒流进试管底部_
_,引起试管炸裂。②在实验装置中,导气管应_刚刚露出__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③停止反应时应先_把导气管移出水面__,再_熄灭酒精
灯__,否则易使水槽内的水倒流回试管,引起试管炸裂。(3)检验氧气方法:把带火星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复燃则是氧气。(4)收集方法①
O2_不易溶于水__,所以可用_排水__法收集。②O2_密度比空气略大__,所以可用_向上排空气__法收集。(5)验满方法①若用排
水法收集时,当看到_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外中冒出__时,表明氧气已收集满(注意:集气瓶应竖直正放于桌面上)。②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集气瓶口__,若_木条复燃_,说明氧气已集满。归纳2 氧气工业制法工业上常采用分离_液态空气__的方法制
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_物理__变化。归纳3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_改变_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_化学性质__和_质量__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_改变化学反应速率__的作用。3.催化
剂的特点:一变:__改变化学反应速率__;二不变:__反应前后质量不变__、__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__。归纳4 分解反应由_一种
__物质生成_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__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它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归纳5解题知识技巧和易错点归纳 1、制取氧
气的实验装置、操作方法、各装置优缺点评价、注意事项及其原因:棉花⑴记住不同药品所对应的制氧装置(每套装置的左半部负责制取气体叫发生
装置,右半部负责收集气体叫收集装置):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可选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可选B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
气可选CDE装置。ECBA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D或或 ⑵组装
上述装置时的注意事项及优缺点:①伸入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左端要伸入胶塞中刚刚露头,伸入太长不好,原因是不利于排气。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
,导管右端不能伸入集气瓶中过长。③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右端要伸入集气瓶底部,原因是尽可能排净瓶内空气。④C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
入液面下,原因是防止氧气从长颈漏斗跑掉。⑤AB装置中的试管必须: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⑥用高锰酸钾制氧
气时应注意: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原因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有可能堵住导管,也有可能进入水槽中使水槽中的水染红了)。⑦E
装置中,分液漏斗有活塞控制,下端无须伸入液面下,而且,其优点之一是可控制反应速率 / 方便添加液体药品等。C装置使用长颈漏斗,其优
点之一是方便添加液体药品 / 可控制加入液体的量和液体的浓度来控制反应的速率等;当用C装置制取氧气时,若反应太快,为减慢反应速率,
可用的方法是向长颈漏斗加水来降低双氧水浓度。⑶会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及各装置的选择依据:棉花 A B
C D E F G H J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
装置应选B,若用氯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应选A,选择上述两个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物是固体且需要加热;若用双氧水制氧气发生装置可选CDE
F,选择的依据是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收集氧气时应选GH,选择的依据是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⑷实验室内用高锰酸
钾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及其原因: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ABC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放入水中,手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
出则不漏气;检查DEF气密性的方法是夹住导管,向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中加水,水流入一定量后不再流下,则气密性良好。②装药品后,把试管
固定到铁架台上并连接好仪器。③加热:先使试管预热,方法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一会儿酒精灯,然后再把火焰放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④收集:
注意事项: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原因是此时的氧气中混有空气而不纯。当气泡连续而均匀的冒出时再开始用排水法收集。当瓶口有大
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已满,在水下盖上玻璃片,拿出集气瓶正放在实验台上,原因是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正放可防止瓶内氧气很快逸散。⑤实验结
束时,要先从水中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冷却后水槽中的冷水倒流炸裂试管。 ⑥小结:下列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过
程,正确操作顺序为cbaedgf。 a.装药品,固定、连接,b. 检查装置气密性,c.连接仪器,d.收集,e.加热,f.熄灭酒精灯
,g.从水中取出导管。2、明辨多功能装置:右图所示的装置有许多用途:BA⑴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氧气应从B端通入。⑵用排水法收集
氧气时,瓶中先装满水,氧气应从A端通入。⑶瓶中储存氧气,欲用水将氧气排出时,水应从B端通入。⑷用于干燥氧气时,瓶中装浓硫酸作干燥剂
,氧气应从B端通入。(注: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所以常作干燥剂。)⑸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瓶中放约半瓶蒸馏水,这时氧气从B端通入。归纳6
一至二单元的重要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及现象归纳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 :石蜡 + 氧气 水
+ 二氧化碳现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燃烧发黄光,集气瓶的内壁有水珠出现,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2、红磷在
空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 :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P + O2 P2O5现象:(1)发出白
光(2)放出热量(3)生成大量白烟。3、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文字表达式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符号表达式:S
+ O2 SO2 现象:A、在纯的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在空气中燃烧(1)
发出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文字表达式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C + O2 CO2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铁在氧气中燃烧:文字表
达式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符号表达式:Fe + O2 Fe3O4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
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6、实验室常温下用混合物制取氧气:
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符号表达式:H2O2 H2O + O2 7、实验室常温下用混合物制
取氧气: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符号表达式:KMnO4K2MnO4 + MnO
2 + O2 8、实验室常温下用混合物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 氯化钾 + 氧气符号表达式:KCl
O3 KCl + O2 9、镁在空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 :镁 + 氧气 氧化镁符号表达式:Mg + O2 Mg
O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10、铜在空气中受热:文字表达式 :铜 + 氧气 氧
化铜符号表达式:Cu + O2 CuO现象:铜丝变黑。11、(铝在空气中燃烧): 文字表达式 :铝 + 氧气
三氧化二铝(氧化铝)符号表达式:Al + O2 Al2O3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归纳7 核心知识学霸
笔记核心知识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制取方法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所用药品高锰酸钾(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粉末
)、二氧化锰(黑色粉末)过氧化氢(无色液体)、二氧化锰(黑色粉末)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2KClO32
KCl+3O2↑2H2O22H2O+O2 ↑发生装置固体加热型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向
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选择依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各成分反应优点稍加热就分解,不用催化剂;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收集。反应
速度适中,便于收集;和高锰酸钾相比,药品白色,仪器容易清洗;相同质量的KClO3和KMnO4,KClO3生成的氧气多不用加热,节约
能源;生成物只有水,利于环保;二氧化锰容易回收缺点需要加热,操作麻烦、浪费能源;使用紫色的高锰酸钾,不易清洗仪器和桌面。需要加热,
操作麻烦、浪费能源;反应中生成刺激性气味、污染空气的氯气作为反应物的过氧化氢不宜长时间保存且浓度太大时反应速度太快,不宜控制。检验
方法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的气体是氧气。验满方法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如果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氧气已收集满。②用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口出现大气泡时,说明已收集满氧气。总之,从是否节约能源、是否利于
环保、操作是否简单等方面综合比较,最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易错警示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要在试管口放
一团棉花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加热时粉末进入导管,而不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刚开始冒气泡时不立即收集
,因为开始冒出的气泡是加热膨胀出的空气。当气泡连续而均匀地放出时,开始收集氧气。3.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
束时,应先从水中移出导管,然后在熄灭酒精灯,否则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知识拓展1、制取装置(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根据反应物、
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如果选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型的装置。如果选用加热高锰酸钾(加热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用固体加热型装置。。2、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如水溶性、密度等。收集的方法具
体分为三种:排水法:适合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
应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方法技巧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如何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确
定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如下:一般来说,“固体加热型”常用A装置;而“固-液不加热”型,
常用B或C装置(其中,C装置中的长颈漏斗便于随时添加液体,也可以用分液漏斗或注射器代替,可通过添加液体的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过氧
化氢制氧气是实验室用“固-液不加热”装置制气体的典型,该发生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氢气和二氧化碳;而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氧气是“固体加热
型”装置制取气体的典型。核心知识二、催化剂(1)定义: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
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物质(又叫触媒)。(2)特点:“一变两不变”①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即可加快也可减慢。②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
化学性质不变。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易错警示1.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
产率。2.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不改变,其反应过程中有可能改变。3. 不同的化学反应有不同的催化剂,同一化学反应也可能有几种催化剂
。4. MnO2不一定是催化剂,如2KMnO4K2MnO4+MnO2+O2↑中MnO2是生成物,在MnO2+4HCl(浓) Mn
Cl2+2H2O+Cl2↑中MnO2是反应物;催化剂也不一定是MnO2,如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中,氧化铁、硫酸铜、红砖粉末、动物肝
脏等也可以作催化剂。知识拓展①催化剂有专一性,也就是说某一催化剂只对某个特定的反应起作用;②催化剂的种类繁多,其中酶就是日常生活中
常见的一种;③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其物理性质可能发生变化;④对于某些特定的化学反应,没有催化剂并不意味着该反应不能进行
,只是速度较慢。方法技巧①催化剂不能决定化学反应能否发生;②催化剂不能改变产量;③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核心知识
三、分解反应1. 概念: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2. 反应特点:“一变多”3. 反应通式:A
B→A+B4. 比较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反应类型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概念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表达式AB→A+BA+B→AB特征“一变多”“多变一”实例如:双氧水分解如:红磷燃烧共性都是化学变化,都属于化
学基本反应类型。核心知识四、氧气的工业制法1.原料:原料是空气。2.原理: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的原理。先将空气在低温条
件下加压变为液态,再将液态空气缓缓升温至左右,氮气首先达到沸点从液态空气里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了。3.方法:分离液态空气
,其过程可以简单地表示如下:4.贮存:氧气贮存在蓝色钢瓶中。注意:工业上以空气为原料制取氧气,原料来源广泛,所制得的氧气价格较低。
工业上在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知识拓展近年来,出现了利用膜分离技术富集空气中氧气的方法。方法技巧氧气的工
业制法是物理变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则是化学变化。归纳8 化学用语提前记忆请读出写出1~20号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五年真题2022年
中考真题1. (2022年黄冈市中考)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
____。(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3)若用装置D收集H2,气体应从_______(填“m”或“n”)端通入。【答案】(1)试管 (2)①. B ②.
(3)n【解析】【小问1详解】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小问2详解】实验室制取氧气选用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和固固加热型两种
,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所以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应选择B;实验室
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即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由于氢气
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收集氢气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用装置D万能瓶内部盛满水收集H2,为使万能瓶内的水完全排尽,应选择从
短管进,长管出,则气体从n端通入。2.(2022年福建省中考) 为做好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活动和评价,某班级师生讨论并确定如下评价
标准。评价标准1.是否根据实验条件选择实验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论证2.是否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活动,并善于与同学合作3.是否规范取用药品
,节约药品,保持实验台整洁4.是否客观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并交流实验成果5.是否体验到实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你是某小组成员,参与完成下列
实验活动。(1)选择实验方案。实验室可提供三种制取氧气方案。A.加热高锰酸钾B.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C.催化分解过氧化氢你所选
方案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小组讨论决定选用A方案。(2)进行实验活动。小组同学分工协作完成如下任务①同学甲负责选择
组装制取气体装置的仪器。她选择了铁架台、带有导管的橡胶塞、水槽、试管,还应根据下图所提供的仪器,选择_____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②同学乙负责取用药品。他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用纸槽小心地把高锰酸钾粉末送至试管_______(填“中部”或“底部”
)后直立试管,抽出纸槽。③同学丙负责组装仪器。他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组装制取装置,固定试管时注意到试管口应略______
_。④你负责排水法收集氧气。开始收集的时机是_______。收集到两瓶气体,均呈红色。⑤实验结束,待试管冷却,将残余物倒入指定容器
,用_______(填仪器名称)洗涤试管;整理实验台,报告老师后离开实验室。(3)评价与反思。小组同学都认为体验到了实验活动的乐趣
,但因实验过程存在不足,同意本次活动表现评价为“有待改进”。针对存在的不足,你提出的一条实验改进意见是_______。【答案】(1
)(或或) (2)①. 酒精灯②. 集气瓶(两空可互换顺序)③. 底部④. 向下倾斜⑤. 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⑥. 试管刷(
3)装入药品后,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解析】【小问1详解】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
件下分解出水和氧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任选其一;【小问2详解】①根据题意选择加热高锰酸
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用固体加热型,除题中所选装置外还需要热源即酒精灯,收集气体时需要集气瓶,固体:酒精灯;集气瓶;②将固体粉末装
入试管时要将药品送至试管的底部,便于稍后加热反应,故填:底部;③为防止固体加热时由于药品潮湿或是生成的水从试管口倒流使试管受热不均
而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固体:向下倾斜;④加热初始,生成的氧气混有空气所以导管口处的气泡不能连续冒出,此时氧气不纯,待导管口气
泡连续均匀冒出时说明此时氧气纯净可以收集,故填: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⑤洗涤试管的仪器是试管刷,故填:试管刷;【小问3详解】
根据收集到两瓶气体,均呈红色,说明该实验未在试管口堵棉花,这样会使固体粉末进入导管污染气体,故实验改进意见是:装入药品后,在试管口
放一团棉花。3. (2022年广东省中考)具备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在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小明和小英分别抽取了I
、Ⅱ两组试题。可供选择的实验药品有大理石、KC1O3、MnO2、稀盐酸、NaOH溶液、H2O2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等,相关实验
装置如图所示。 I组:O2和CO2的实验室制取(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2)小明想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O2和CO2,应选
用发生装置______和收集装置______(填字母)。其中,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Ⅱ组: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和酸、碱的
化学性质(3)为了鉴别稀盐酸和NaOH溶液,小英要测定溶液的pH,正确的操作是______。测得pH=1的溶液为______。(4
)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使该反应“可视化”,小英向NaOH溶液中滴加______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观察
到溶液由______色变为无色。【答案】(1)试管 (2)①. B ②. C ③. (3)①.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体,
滴在pH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②. 稀盐酸(4)①. 酚酞②. 红【解析】【小问1详解】仪器a的
名称是试管;【小问2详解】实验室制取O2的发生装置为固固加热型和固液不加热型,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若用用同一
套装置分别制取O2和CO2,则该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应选择B;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
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故该收集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应选择C;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固液
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该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为了鉴别稀盐酸和Na
OH溶液,测定溶液的pH,正确的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体,滴在pH试纸上,然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当测得pH=1的溶液为稀盐酸;【小问4详解】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无明
显现象,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显酸性,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则观察
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4. (2022年邵阳市中考)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A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2)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在向试管内装入药品之前,应该先_______;(3)实验室制备
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装置来进行实验。【答案】(1)酒精灯 (2)①. ②. 检查装置气密
性(3)BC【解析】【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A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小问2详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向试管内装入药品之前,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浪费药品;【小问3详解】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
(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
装置可选C,故填:BC。5. (2022年盘锦市中考)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活动。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用加
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于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3)向装置A中加入少量氧
化铜作催化剂,再向其中加入68g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结束后,共产生1.6g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所用过氧化氢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4)实验小组同学用石灰石和6%的稀盐酸制取CO2时,发现固体仍有大量剩余,但不再产生气泡,请写出一
种可能的原因______,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______。(5)以下反应均可生成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①②③结合以上
装置,适合作为实验室制取NH3的反应原理有______(填序号)。【答案】(1)长颈漏斗(2)BE (3)①. ②. 5% (4
)①. 稀盐酸已经完全反应②.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铁粉,无气泡产生或(稀盐酸的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反应不再进行取6%的稀
盐酸于烧杯中,加水稀释后倒入装有少量石灰石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或(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取部分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6
%的稀盐酸,无气泡)(其他合理答案均可)(5)①③【解析】【小问1详解】仪器a是长颈漏斗。小问2详解】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
取氧气,应选固固加热型装置,则选B装置为发生装置,收集的氧气用于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由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要在集气瓶底留少
量水防止高温熔融物炸裂集气瓶,故用排水收集法收集氧气,可以直接将水预留在集气瓶中,所以选BE。【小问3详解】过氧化氢在氧化铜催化条
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设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x=5%即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小问4详解】
由题目可知稀盐酸的浓度为6%,固体有大量剩余,但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稀盐酸已经完全反应。要验证稀盐酸是否完全反应,加入试剂能与
稀盐酸反应并能产生现象即可。故可以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铁粉,无气泡产生,则证明稀盐酸已完全反应。【小问5详解】①中反应应选
择固固加热型装置,且生成物只有氨气一种气体,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符合题意;②中反应应选择固体加热型装置,但生成物有两种气体,不
能制取纯净的氨气,不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氨气,不符合题意;③中反应选择固液不加热型装置,且生成物只有氨气一种气体,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
氨气,符合题意。故选①③。6. (2022年百色市中考)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
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 (填字母
序号)。(3)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时,装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
4)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__,证明瓶中已充满氧气。(5)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
碳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口应伸入液面下,原因是__________。【答案】(1)水槽 (2)①. ②. E##F (3)①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4)带火星的木条复燃(5)防止反应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解析】【
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水槽;【小问2详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不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E或F,不选择C装置,是因为C装置中导管未伸到集气瓶底部;【小问
3详解】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时,装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浪费药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
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小问4详解】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证明瓶中已充满氧气;【小问5详解】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口应伸入液面下,原因是:防止反应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
端逸出。7. (2022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 a的名称______。(2)写出实验室
用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应将气体从导管口______(填“m”或“n”)通入,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
操作为______。(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加热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水和一种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选择的
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你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______。【答案】(1)铁架台 (2)①. ②. m③. 将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n处,观察到木条复燃 (3)①. ②. A③. 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解析】【小问1详解】仪器 a是铁架
台;【小问2详解】装置B是固液常温型,则使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的作用下产生氧气和水,方程式是:;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C装置收集
氧气,应将气体从导管口m通入;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n口,氧气具有助燃性,木条复燃,则氧气已经收满;【小问3详解】反应物氯化铵
、熟石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物有水、氨气,缺少的元素是氯、钙,则推出产生的盐是氯化钙,则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
钙、水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的条件是加热,则使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8. (2022年辽宁省营口市
中考)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1)A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B实验现象说明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________(“高”或“低”);(3)C实验中小灯泡发亮,说明石墨具有_________性;(
4)D实验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答案】(1)不能 (2)高(3)导电 (4)缓冲气
压,以防气压过大冲出橡胶塞【解析】【小问1详解】A实验所用药品为木炭,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为气体,集气瓶内无法形成气压差,因此不
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问2详解】B实验中燃着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很快熄灭,则说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
中的高。【小问3详解】C实验中小灯泡发亮,说明石墨具有导电性。【小问4详解】D实验中红磷燃烧会放热,导致锥形瓶内气压变大,因此气球
的作用是缓冲气压,以防气压过大冲出橡胶塞。9. (2022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正确选择实验装置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图所示装置常用于
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2)实验室用一种固体药品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并用于铁丝
燃烧实验。请从A~E中选择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通常选择的药品是___
_______(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4)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使用仪器a优点是__________
_;(5)若要用F装置收集CO2,CO2应从__________(填“b”或“c”)端通入,检验收集满CO2的方法是_______
___(方法、现象,结论)。【答案】①. 长颈漏斗②. AC ③.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④. ⑤. 可随时添加药品⑥. b ⑦
. 将燃着木条放在c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CO2已经收集满【解析】【详解】(1)仪器a即长颈漏斗;(2)用一种固体药品制取较纯净的
氧气,则是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加热分解产生氧气,其属于“固体加热”型反应装置,故反应装置选A,因为要制取较纯净的氧气,而氧气又不易溶于
水,故应该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且收集过程中集气瓶可留少量水,避免铁丝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故收集装置选C,制取和收
集氧气的装置即AC;(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通常选择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其反应方程式为;(4)仪器a即长颈漏斗,其优点是长颈漏斗的漏斗颈很长,操作非常简单,长颈漏斗可在反应过程中随时添加药品;(5)因二
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应该从b口通入二氧化碳;检验收集满CO2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c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CO2已经收集满。1
0. (2022年河南省中考)实验案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 (1)写出利用A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2)若利用B制取CO2,
请将开始时所加的药品分别填写在图中相应的虚线框内。(3)若利用C收集到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猜想一种气体并用简单方法加以验证。【答案
】(1)(或 2KMnO4K2MnO4+MnO2+O2↑) (2) (3)猜想是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
气;猜想是二氧化碳,将适量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解析】【小问1详解】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
制取气体,适用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加热高锰酸
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小问2详解】实验室通常用石灰
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液体盛放在分液漏斗中,固体药品盛放在锥形瓶中,故填: ;【小问3详解】C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气体,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C装置收集,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
气大,也可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将适量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11.
(2022年抚顺本溪辽阳市中考)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2)用高锰酸
钾并选择A、E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当观察到导管口有________时,开始收集。(3)制取二氧化碳
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4)实验室里,常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药品是_________(填
物质名称)。【答案】(1)长颈漏斗(2)①. ②. 连续均匀气泡冒出(3)BD (4)浓硫酸【解析】【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仪器
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小问2详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观察到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
冒出时,开始收集,因为一开始排出的是空气;【小问3详解】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
,发生装置可选B,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D,故填:BD;【小问4详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且与二氧化碳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12. (2022年吉林省中考)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
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_____。(4)用C装置收集O2时,集满氧气的标志是___________。【答案】(1)集气瓶 (2)B (3) (4)
气泡由集气瓶口逸出【解析】【小问1详解】仪器a的名称为集气瓶;【小问2详解】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
生装置B;【小问3详解】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发水反应是出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4详解】用C装置收集
O2时,集满氧气的标志是气泡由集气瓶口逸出。13. (2022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神舟上九天揽月,蛟龙下五洋捉鳖”,充分展现了中
国科技实力。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向同学们演示了“泡腾片太空溶解实验”—“太空水球”内产生大量气泡等奇妙现象,凸显了化学等自
然科学的魅力。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泡腾片、蒸馏水、相关实验仪器,结合图1泡腾片说明书,进行实验与探究,请你参与。 【
提出问题】泡腾片太空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产生该气体的反应原理是什么?【作出猜想】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①氧气②二氧化
碳③氢气④一氧化碳⑤氮气(1)大家一致认为作为药品,因一氧化碳有毒,应无一氧化碳。(2)为保证太空实验安全,小智同学认为不可能为氢
气,理由是___________。(3)大家通过认真阅读和分析泡腾片的说明书,认为无氮气,理由是___________。【实验验证
】图2是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按要求完成猜想①和②的相关实验。 (1)图2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2)若要随时取用
①或②气体,其发生装置应选用图2中的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用G装置干燥该气体,气体应从___________端(填
m或n)通入,收集该气体应选用图2中的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3)同学们利用上述装置收集了两瓶该气体,作如下验证实
验。检验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或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一瓶中。________猜想①不正确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的气体为二氧
化碳。向另一瓶中注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________猜想②正确【深入探究】图2是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反应微观示意图。结合上述实
验结论回答问题。(1)泡腾片溶于水的过程中,柠檬酸(H3Ci)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2)从图3分析H
3Ci和NaHCO3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答案】①. 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
②.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③. 试管④. C⑤. m⑥. E⑦. 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⑧.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⑨. ⑩. 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解析】【详解】作出猜想:(2)氢气具有可燃性
,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为保证太空实验安全,该气体不可能为氢气;(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
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故该气体不可能是氮气;实验验证:(1)图2中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2)若要随时取用①或②气体,其发生
装置应选用图2中的C装置,该装置可将固体置于多孔隔板上,关闭止水夹,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固液接触,生成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液
体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气体导出,固液接触,反应开始,该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随时取用气体;用G
装置干燥该气体,洗气应“长进短出”,这样干燥的充分,故气体从m端通入;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可选E;(3)实验结论为: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二氧化
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一瓶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向另一瓶中注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
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深入探究:(1)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2)由图可知,H3Ci和NaHCO3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14.(2022年
湖北省十堰市中考)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较纯净氧
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若用实验室制取CO
2的装置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3)制取CO2时,检验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答案】(1)酒精灯 (2)①. ②. AE ③. (3)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满了【解析】【小问1详
解】仪器a的名称:酒精灯;【小问2详解】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择A,氧气
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收集气体较为纯净,收集装置选择E;若用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来制取氧气,则反应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反应,反应为过氧化
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小问3详解】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检验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木条熄灭说明满了。15.(2022年安徽省中考)某小组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仪器,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
是______。(2)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组装氧气的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填序号)。(3)某同学用排
水法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是未使用______(填实验用品名称)。若该同学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
写出1点即可)。【答案】(1)烧杯(2) ②④⑤或③⑤(3)???? 棉花???? 开始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或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
始收集等【解析】(1)仪器①是烧杯。(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可用③⑤组装。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可用②④⑤组装。(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说明高锰酸钾
通过导管进入水槽,溶于水。则可能是未使用一团棉花放在试管口,导致固体粉末随气流通过导管进入水槽。该同学使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纯,可能
开始集气瓶中未装满水,导致收集的气体中混有集气瓶中的空气。也可能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气体,导致混有开始排出的装置内的空气
。16.(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如图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 (1)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如下,正确的
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①装入药品,开始加热?②停止加热?③收集气体?④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4)硫在氧气中燃烧的
现象是_________。(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制取0.96g氧气,至少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是______?【答案】(1)防止加
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3)④①③②(4)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放出有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5)9.48g。【解析】(1)高锰酸钾为粉末状,加热时会形成烟,试管口放棉花可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2)氧气具有助
燃性,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收集满;(3)硫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放
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制取氧气时按照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添加药品,开始加热,收集气体,停止加热的顺序进行,故正确的顺
序是④①③②;(5)解:设至少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是答:至少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是9.48g。17.(2022年陕西省中考B卷)下图是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2)实验室制CO2和O2均可使用的气体发生装
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向装置中加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需加
入少量二氧化锰,其作用是___________。(4)能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其密度应该比空气___________。(5)用E装置
收集CO2时,观察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使其变红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答案】(1)铁架台(2)????
B???? 气密性(3)催化作用或加快反应速率(其他合理答案均可〉(4)小(5)H2CO3【解析】(1)如图所示标有字母a的仪器
是铁架台,故填:铁架台;(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都是固液
常温型,故都能选B装置,故填:B;气体的发生装置反应前都要做气密性的检查,故填:气密性;(3)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需加入少量
二氧化锰,二氧化锰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其作用是:催化作用或加快反应速率;(4)如图D装置是向下排空
气法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故填:小;(5)用E装置收集CO2时,观察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
酸,碳酸显酸性,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故填:。18.(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A中一种实验仪器的名称_______。(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发生装置
中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用排空气法收集CO2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3)实验室选用高锰酸钾和装置A制取
O2,装置A的试管口还缺少_______。用C装置收集O2,当导管口的气泡_____放出时,再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检验O2
的方法是_____。【答案】(1)试管##酒精灯##铁架台(2)???? BE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3
)???? 棉花???? 连续均匀????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是氧气【解析】(1)图A中一种实验仪器的名
称是试管或酒精灯或铁架台;(2)实验室制取CO2原理是大理石或是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
,应选B,犹豫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应选择的收集装置为E,故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用的装置是BE;制取二氧化碳的
原理是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
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3)实验室选用高锰酸钾和装置A制取O2,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装置A的试管口还缺少棉
花;用排水法C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导管口处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故应填:连续均匀;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O2的方法
是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是氧气。19.(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
实验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2)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采用_______收集(填
收集方法)。(3)图2实验点燃氢气前,需_______。点燃后,烧杯壁上出现水雾,说明水是由_______组成。(4)图3实验测得
V(a):V(b)=1:2,要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_____(填序号)。a.水的相对分子质量?b.氢气、氧气
的密度?c.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5)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水分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是____【答案】(1) 置换反应(2)向下排空
气法(3)???? 检验其纯度???? 氢元素和氧元素(4)bc##cb(5)每个水分子分解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
合成1个氢分子,2个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解析】(1)图1实验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由一
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3)图2实验点燃氢气前,需检验其纯度,以防氢气不纯,点燃发生爆炸;氢气是由氢元素成
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点燃后,烧杯壁上出现水雾,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4)图3实验测得V(a):V(b)=1:2,要
确定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还需要的数据有氢气、氧气的密度以及氢原子、氧原子的质量;故选:bc;(5)如图4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水
分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是每个水分子分解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2个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20.(2022
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通常状况下,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实验室用块状的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硫
化氢气体。①制取H2S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__(填字母序号)。②若用C装置来收集H2S,气体应从_______端(填a或
b)进入集气瓶。(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2装置探究MnO2、CuO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设计的方案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
序号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剂收集50mLO2所用时间实验130mL2%粉末状MnO2 0.2g21s实验230mL2%粉末状CuO ag
47s①表格中a的值为_______。②实验1中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③结论: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
比CuO好,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答案】(1)酒精灯(2)???? B???? b(3)???? 0.2 相同条件下
在MnO2催化过氧化氢产生50mLO2所用时间反应更少【解析】(1)仪器a是酒精灯。(2)①制取H2S气体用块状的硫化亚铁与稀硫酸
,是固液不加热反应,其发生装置可选用B。②H2S密度比空气大,用C装置来收集H2S,应从长管b端进气。(3)①实验1、2利用了控制
变量法,则表格中a的值为0.2;②实验1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产生水和氧气,方程式是:;③结论:分析表中数据,收集50mL
O2所用时间,二氧化锰催化时,用的时间少;故填:相同条件下在MnO2催化过氧化氢产生50mLO2所用时间反应更少。21.(2022
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块状石灰石、稀硫酸、稀盐酸、浓盐酸、棉花以及下列仪器及装置。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
①的名称是______。(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利用装置A制氧气还需改进的地方是____
__。在上述收集气体的装置中,不能用于收集氧气的是______(填代号)。(3)实验室常用装置B和______(填药品名称)制取C
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使用装置F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与装置B比较,除了利用废物的优点外,请写出其他一个优
点______,该装置使用铜丝网面不使用铁丝网盛放固体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若用装置G来干燥制取的二氧化
碳,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口进入。【答案】(1)长颈漏斗(2)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D(3)????
块状石灰石、稀盐酸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b【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题目中给出的药品能制取氧气的是高锰酸
钾,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高锰酸钾制氧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粉末状的物质进入导管,故利用装置A制氧气还需改进的地方是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在上述收集气体的装置中,不能用于收集氧气的是D,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无法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实验室常用
装置B和块状石灰石、稀盐酸制取CO2,该反应为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装置
中的铜丝网中装的药品是块状石灰石,则可以通过上下移动铜丝网控制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的接触,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该装置不能使用铁
丝网盛放固体,因为铁也会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故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G装置为装有浓硫酸的万用瓶,干燥二氧化碳需要将气体通入到溶液中
,则气体应该从b口进入。22.(2022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仪
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
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用制得的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要留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
_____。(3)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检验CO2是否收集
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4)将收集到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答案】(1)试管(2)???? A???? D???? 2KMnO4K2MnO4+MnO2+O2↑ 防止生成的高温的融化物炸裂
瓶底(3)???? B???? C???? 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处,如木条熄灭,证明已经集满(4)CO2+Ca(OH)2=Ca
CO3↓+H2O【解析】(1)由图可知,A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故填试管。(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加热固体生成气体的反应,
应选择固体受热发生装置,即装置A,故填A;氧气不溶于水,收集氧气可选择排水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还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
集纯净的氧气应选择排水法,即装置D,故填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
气瓶中要留少量水的原因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的融化物炸裂瓶底,故填防止生成的高温的融化物炸裂瓶底。(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石灰石
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生成气体的反应,应选择固液常温发生装置,即装置B,故填B;二氧
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收集二氧化碳只能选择向上排空气法,即装置C,故填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验满二氧化碳的
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处,如木条熄灭,证明已经集满。(4)将收集到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
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O2+Ca(OH)2=CaCO3↓+H2O。23.(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
)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C装置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2)实验室某小组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
取氧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根据该反应原理,从控制反应速率的角度考虑,请从上图中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制取一瓶干燥的氧
气,所选装置接口字母连接顺序为_______(连接顺序全对才得分)。【答案】(1)长颈漏斗(2) b-g-h-e(或bghe)【解
析】(1)①是长颈漏斗。(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不需要加热,选择固液不加热型装置。使
用分液漏斗可以通过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所以发生装置选择B,通过浓硫酸可以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干燥氧气,洗气长进短
出,所以从g进,h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较干燥,所以使用E收集。所以连接顺序为b-g-h
-e。24.(2022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回答下列问题:I、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仪器。 (1)
图中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根据此反应选择图中仪器______(填仪器下对
应字母)与H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3)用H装置收集(2)中制得的O2,则O2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Ⅱ、探究一
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的组成。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可能为NaCl、Na2CO3和Na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小明同学设计以下实验
探究其组成。取少量白色固体于两只试管A、B中,加蒸馏水使其溶解,向A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
稀盐酸,沉淀全部消失,同时有气体生成;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HNO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并
有气体生成。(4)由此证明这瓶白色固体的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向A试管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答案】(1)酒精灯(2) ABE(3)a(4)???? NaCl、Na2CO3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D的名称是酒
精灯;(2)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
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中仪器可选ABE;(3)用H装置收集(2)中制得的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从a端通入;(4)取少量白色
固体于两只试管A、B中,加蒸馏水使其溶解,向A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消失,
同时有气体生成,说明固体中含碳酸钠,不含硫酸钠,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钡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
化钡、二氧化碳和水,而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难溶于酸,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HNO
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说明固体中含氯化钠,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难溶于酸的氯化银,故沉淀部分溶解,故这瓶白色固体的
成分是NaCl、Na2CO3;向A试管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为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5.(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X,X可能为氢气、氧气或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用
于加热试管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②诺将装置A和E连接制取气体X,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③
诺用装置B和F制取气体X,装置中a和c相连,则气体X是____________。(2)长途运输活鱼常向水中加入过氧化钙(CaO2)
固体。某探究小组对过氧化钙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操究活动1】①将一定量的过氧化钙加入水中,缓慢产生气泡(经检验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②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据此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探究活动2】另取①中上层清液,加入N
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有沉淀生成,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
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NaOH?猜想二:___________?猜想三:NaOH、Na2CO3【实验探究】取少量滤液,向其
中加入足量稀盐酸,__________(填写实验现象),猜想三成立。【反思交流】根据以上探究事实,你认为过氧化钙的用途有_____
___(写一条即可)。【答案】(1)???? 酒精灯 H2或者氢气(2) NaOH、Ca(OH)2 产生气泡???? 水产运输/养
殖供氧(或植物根系供氧、调节水的PH值等)【解析】(1)①酒精灯是用于加热试管的;②诺将装置A和E连接制取气体X,为固体加热型发生
装置且管口放有一小团棉花,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故为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反应,故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
诺用装置B和F制取气体X,装置中a和c相连,为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且气体为短进长出,故气体密度应该比空气小,则气体X是氢气;(2)
探究活动2:碳酸钠与①中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方程式为:;作出猜想:猜想一: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滤
液中只有NaOH;猜想二:碳酸钠不足时,滤液中有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和没有反应的氢氧化钙;猜想三:碳酸钠过量时,滤液中有NaOH、N
a2CO3;实验探究:证明猜想三成立,即为滤液中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验证碳酸根的存在,故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说明滤液中一定有碳酸钠,证明猜想三成立;反思交流:根据以上探究事实,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
成氢氧化钙和氧气,则过氧化钙可用于水产运输/养殖供氧(或植物根系供氧、调节水的pH值等)。26.(2022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化学
兴趣班的同学准备分组进行气体的制取与性质的探究实验,实验员准备了以下仅器,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请写出上图中对应
字母编号为“e"的仪器名称_______。(2)甲小组的同学准备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得较多量的氧气,同时便于添加液体试剂,应选择上图
中的_______(选填字母编号) 来组成发生装置。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乙小组的同学利用甲小组组装的发生装
置制得了二氧化碳气体。并将气体从图a端通人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其中1、4为湿润的石蕊棉球,2、3为干燥的石蕊棉球。同学们观察到2
、3棉球不变色,1、4棉球变红,且4棉球先变红,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_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2)???? be或者eb(3)???? 密度比空气大【解析】(1)字母编号
为“e"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2)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得氧气,同时便于添加液体试剂,应选择锥形瓶和长颈漏斗,故填be;过氧化氢制取氧
气的方程式为。(3)1、4棉球变红,下方的4棉球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让干燥棉球变色,而湿润棉球变色,是
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呈酸性,使紫色石蕊棉球变色,故化学方程式为。27.(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
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试管中所盛的药品是 _____,若用装置D收集
产生的氧气,气体应从 _____(填“a”或“b”)端进入。(2)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如
果用装置E检验氢气,现象是 _____。(3)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装置C也可作为实验室制
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装置B相比,选用装置C的优点是 _____。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用装置F检验其酸性时的现象是 ____
_,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 _____。【答案】(1)????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a(2)???? Zn+H2SO4=Zn
SO4+H2↑???? 烧杯内壁变模糊,有水珠生成(3)???? CaCO3+2HCl=CaCl2+H2O+CO2↑???? 能够
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点滴板【解析】【分析】(1)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氧气;根据氧气
的性质进行分析;(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氢气燃烧生成水进行分析;(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
写化学方程式;根据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进行分析;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
称和用途进行分析。(1)装置A属于固、固加热型,可用作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也可用作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但用高锰酸钾时
要在试管口处放团棉花,所以装置A试管中的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若用装置D收集产生的氧气,气体应从a端
进入;(2)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氢气燃烧生成水,如果用装置E
检验氢气,现象是烧杯内壁变模糊,有水珠生成;(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
O3+2HCl=CaCl2+H2O+CO2↑;C装置带有止水夹和多孔隔板,关闭止水夹,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回多孔隔板之
下,返回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多孔隔板之上,固液接触,反应发生,故与装置B相比
,选用装置C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用装置F检验其酸性时的现象是紫
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点滴板。28.(2022年江西省中考)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
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可从图一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使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口_____
_(选填“a”或“b”)通入。(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图一中,与装置A相比,选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的优点是
______。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图二装置,观察到试纸Ⅰ不变色而试纸Ⅱ变红,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玻璃管中的现象可知二氧化碳的化
学性质是_______;若试管中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但饱和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答案】(1)酒精灯(2
)???? C???? b(3)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或盐酸有挥发性等)
【解析】(1)图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选C;使用装置D排空气法收集时
,由于氧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氧气时应长进短出,应从导管口b通入;(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化
学方程式为;图一中,与装置A中的长颈漏斗相比,选用装置B使用的是分液漏斗,分液漏斗上有旋塞,可以通过控制旋塞来控制液体滴加的速率,
从而可以起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图二装置,观察到试纸Ⅰ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条不变色,而试纸Ⅱ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条
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纸条变红,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试管中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但饱和澄
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或盐酸有挥发性等)。29.(2022年江西省中考)学习了“过氧化氢制氧气使用二氧
化锰作催化剂”,化学社团在“寻找新的催化剂”的活动中,对“硫酸铜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探究】甲同学按如
下方案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①木条不复燃;步骤②产生气泡,溶液变蓝色;步骤③_______。硫酸铜能作过氧化氢分解
的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评价改进】大家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若要确定该实验结论正确,还需证明硫酸铜的
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继续探究】乙同学补做以下实验,进而确认了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中m1:m2=___
______,证明反应前后铜离子没有发生变化;将实验方案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_______溶液,再次实验,证明反应前后硫酸根离
子也没有发生变化。【讨论交流】大家认为还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获取上述实验结论:在甲同学实验的基础上,将乙同学实验时烧杯B中的溶液蒸发
、干燥得到白色固体,再称其质量为______g,然后将固体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仍然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拓展延伸】比较硫酸
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效果,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_(填序号)。A.溶液的起始温度?B.催化剂的质量?
C.溶液的浓度?D.反应起始时间【答案】???? 木条复燃 质量和化学性质???? 160∶98##80∶49???? 氯化钡(或
硝酸钡等)???? m1 D【解析】实验探究:步骤①中未加入硫酸铜,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步骤②中加入硫酸铜,产生气泡,溶液变蓝色,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硫酸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在硫酸铜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评价改进: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且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还需证明硫酸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
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继续探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即,参加反应的硫酸铜与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比为:(64+96
):(64+34)=160:98=80:49,说明硫酸铜中的铜离子完全转化到了氢氧化铜中,反应前后铜离子没有发生变化;硫酸铜能与钡
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可将实验方案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根据生成硫酸钡的质量,证明证明反应前后硫
酸根离子也没有发生变化;讨论交流: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还可在甲同学实验的基础上,将乙同学实验时烧杯B中的溶
液蒸发、干燥得到白色固体,再称其质量为m1g,说明反应后质量不变,然后将固体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仍然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说
明反应后,化学性质不变;拓展延伸:比较硫酸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效果,除了催化剂的种类不同,其它因素均应相同,故溶液的
起始温度、催化剂的质量、溶液的浓度应相同,反应起始时间不需要控制。故选D。30.(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
验的重要内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2)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
碳,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_______→_
______。(4)某气体只能用C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_______。a.能与水反应?b.能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
应?c.密度与空气接近(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B、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B装
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答案】(1)分液漏斗(2)B(3)???? F???? E(4)bc(5)【解析】(1)仪
器名称:①分液漏斗;(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为固体不加热反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3)要得到干燥的氧气,则
生成氧气首先要通过浓硫酸干燥装置F进行干燥,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较为干燥,收集装置选择E;故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
为:B→F→E;(4)某气体只能用C装置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不溶于水、不和水反应,密度可能与空气密度接近或能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
生反应;故选bc;(5)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则生成气体为氧气,氧气有助燃性,蜡烛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H
装置中溶液石灰水变浑浊,故B装置中反应为固液不加热生成氧气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31.(2022年
新疆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数字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2)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装置有一不足之处,应
怎样改进_______。(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该反应是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_______。若要制取干燥的氢气,需要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F装置,气体应该从_______(填“a”或“b”)导管口进入
。【答案】(1)???? 酒精灯???? 试管(2)???? A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3)???? 置换反应???? BD或者BE
???? a【解析】(1)由图示可知,仪器①为酒精灯,仪器②为试管。故填酒精灯;试管;(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固体加热型反应,所以
发生装置选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为 ;故填:;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了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气管,
堵塞导管,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故填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3)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
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该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型反应,所以发生装置选B;应为氢气密度
小于空气且不溶于水,则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故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可选BD或BE,故填BD或BE;若要收集干燥的氢气,则需要
用干燥装置进行干燥,用F装置进行干燥时,因为氢气密度小于浓硫酸密度,则氢气需要从a口进,b口出,故填a;32.(2022年云南省昆
明市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为基础的科学。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选择的
发生装置为______(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将产生的气体通
入澄清石灰水,可用于检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常温下不与空气成分反应。若用C装
置收集时,气体应从______(填标号)端通入。【答案】(1)酒精灯(2)???? A(3) (4)m【解析】(1)由装置图可知仪
器a是酒精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是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是固体加热型,所以发生装置选B,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检验CO2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某气体的相对分子
质量为46,大于29,说明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故应从C装置的m端进入。33. 某创新小组的同学,在用MnO2
,作催化剂制取O2的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困惑,通过老师点拔,他们厘清了思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华将图像绘制在黑板上,并将方法分享
给其他同学。(1)观点分享:b曲线始终不变的原因是______。(2)展示交流:结合黑板上的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写出解题过程(最
后结果精确到0.01)。实验室用KC1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其中MnO2为2g,它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25%,求K
ClO3完全反应后生成O2的质量。【答案】(1)没有加热、加热温度太低(合理即可)(2)2.35g。【解析】【小问1详解】b曲线始
终不变则,证明该反应未发生,可能原因是未加热、温度不够等,合理即可。【小问2详解】已知二氧化锰质量为2g,它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
数为25%,则氯酸钾质量为2g÷25%-2g=6g,再结合方程式即可计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35g。解:KClO3的质量为:2g
÷25%-2g=6g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x≈2.35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35g。2021年中考真题一、选择题(共21道题
):1.(2021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大试管、铁架台B.烧杯、玻
璃棒C.集气瓶、酒精灯D.导管、单孔塞【答案】B【解析】解: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
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如果用高锰酸钾
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因此需要的仪器有:大试管、铁架台、集气瓶
、酒精灯、导管、单孔塞;故选:B。【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选择、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
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2.
(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
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C.微粒观: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的D.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水【答案】C【解析】A、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过
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
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可以转化为水和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
掌握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等是正确解析本题的关键。3.(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B.装置②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C.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D.装置②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答案】A【解析】解: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
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
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
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
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装置①的试管中没有棉花团,因此是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
法和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B、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
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
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
排空气法收集,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长颈漏斗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
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
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4.(2021年宁夏中考化学试卷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握住试管底部,再将导气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B.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
倒入烧杯中,再将蒸馏水慢慢沿烧杯内壁注入烧杯中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气管移出水面D.
测定小苏打溶液的酸碱度时,先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涂抹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答案】D【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
握住试管外壁,会导致试管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再将导管放入水中不会出现气泡冒出现象,无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
,应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时产生的热量扩散;错误;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否
则冷水会倒吸致使试管炸破,错误;D、测定小苏打溶液的酸碱度时,先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涂抹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正确;故
选:D。【点评】掌握正确的实验先后操作步骤顺序,能使实验顺利达到实验目的,否则实验不但出现失败,甚至会造成危险.5.(2021年内
蒙古通辽市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或方法A粗盐提纯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除去硝酸钾
溶液中的硫酸钾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过滤C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燃烧,闻气味D检验实验室制取的氧气已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观察木条是否复燃A.AB.BC.CD.D【答案】C【解析】解:A、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判断。B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C、根据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的鉴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A、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
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硫酸钾能与过量硝
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燃烧,
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产生特殊气味的是合成纤维,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
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
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6.(2021年内
蒙古通辽市中考)如图所示四个图像对应的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A.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B.浓硫酸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C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D.向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和镁固体混合物【答案】D【解析】解:A.气体的溶解度随着
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图示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溶液的质量慢慢变大,图示错误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图示错误;D.镁、铁、铜的活动性顺
序为:镁>铁>铜,所以向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和镁固体混合物时,镁先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镁,由化学方程式Mg+CuSO4
=Cu+MgSO4可知,每24份质量的镁参加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减少;当镁完全反应后,铁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
酸亚铁,由化学方程式Fe+CuSO4=Cu+FeSO4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参加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减少,但减少的幅
度变小,当加入的镁和铁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再减少,图示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
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7.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典型装置之一,能用这一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该装置适合固液不加热反应制取气体,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说明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由分析得:A、氢气密度小于空
气,错误;B、发生、收集装置均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正确;C、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错误;D、该反应制取氨气需要加热,且氨
气密度小于空气,错误。故选B。8. (2021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 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
固体制取氧气B. 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C. 一定质量的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
Fe粉D.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变化曲线,X表示氢氧化钠溶液【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图像问题。A、根据质量守恒,反
应前后钾元素和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固体中钾元素和锰元素的质量比是个不变的值,故A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所以开始没
有沉淀产生,随着反应结束氢氧化钠和氯化铁生成沉淀氢氧化铁,故B不符合题意;C、铁先和硝酸银反应,,刚开始溶液的质量要减小,因为硝酸
铜没反应,所以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先变大,随着铁继续加入,铁要和硝酸铜反应,导致硝酸铜的质量逐渐减小,因此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故C不符合
题意;D、X是氢氧化钠溶液,因此溶液的pH应该逐渐增大,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适中,注意在图像问题中量的拐点,结合
具体的方程式进行分析。9.(2021年杭州市中考)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O2具有助燃性B. 铁生锈属于物理变化C. 金属活动
性Cu比Mg强D. KClO3属于氧化物【答案】A【解析】A、O2具有助燃性,故A说法正确;B、铁生锈,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
化,故B说法不正确;C、金属活动性Cu比Mg弱,故C说法不正确;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KClO3由
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A。10. (2021甘肃省兰州市中考)下列图像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A. 用两份
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C. 向足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Zn粉、Al粉、Mg
粉D.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至过量【答案】D【解析】A、有催化剂时,反应速率更快,加热时间短,都是加热一段时
间后才能够产生氧气,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说法错误;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水时,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
于7,说法错误;C、等质量Zn粉、Al粉、Mg粉与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时,镁最先反应结束,锌最后反应结束,其中铝产生的氢气
最多,锌产生的氢气最少,说法错误;D、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烧碱溶液至过量,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开始时不会生成
沉淀,硫酸消耗完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
,说法正确;故选:D。11. (2021年荆门市中考)类比、迁移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推理正确的是:A. 二氧化
锰在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都作催化剂,所以二氧化锰可作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B.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
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所有的合金一定是混合物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
蕊溶液变蓝,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答案】B【解析】A、在某些反应中二氧化锰可用作催化剂,但不是所有反应二氧化锰都
可以做催化剂,故选项错误;B、合金是指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经过混合熔化,冷却凝固后得到的具有金属性质的固体产物,一定
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与碳酸氢盐,故选项错误;D、碱溶液能使紫
色石蕊溶液变蓝,本质是溶液中有氢氧根离子,很多盐溶于水也会形成氢氧根离子,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故选项错误。故
选B。12.(2021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B.稀释浓硫酸C.加入大理石块D. 氧
气验满【答案】D【解析】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
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
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装大理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
误。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
,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析此类试题的关键。13.(2021年广西百色市中考)分析推理
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B.可燃物
在有限空间燃烧能发生爆炸,面粉粉尘在仓库内遇明火也可能发生爆炸C.氧气、氢气只含一种元素均属于单质,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任何分解反应都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答案】B【解析】解:A、溶液具有均一性,试剂瓶中的溶液在
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推理错误。B、可燃物在有限空间燃烧能发生爆炸,面粉粉尘具有可燃性,在仓库内
遇明火也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推理正确。C、氧气、氢气只含一种元素均属于单质,但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
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推理错误。D、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并不是任何分解反应都可用二氧化锰做催
化剂,如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需要催化剂,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析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
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14. (2021年广西北海市中考)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客观
事实相符,且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 用稀硫酸除铁锈:D.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
碳:【答案】D【解析】A、生成物错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错误;B、生成物错误;铁和
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错误;C、生成物错误;用稀硫酸除铁锈反应为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正确的化
学方程式为,选项错误;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选项正确。故选D
。15. (2021年广西北海市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B.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变化一
定是化学变化C. Na+、C1-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D. 一定温度下,将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
饱和溶液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可能增加【答案】D【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物质,错误;
B、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析出而变浑浊,错误;C、最
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都是离子,例如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也是8,错误;D、一定温度下,将某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时,溶液中溶
质质量可能增加,例如同时加入溶剂和溶质进行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正确。故选D。16. (2021年黑龙江牡丹江、鸡西地区中考)下列图示
的“错误”操作,与相应选项“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 标签受损B. 不会产生氧气C. 引起火灾D. 读数不正确【答案】B【解
析】A、倾倒液体时,掌心对标签,否则药品容易腐蚀标签,A正确B、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试过口需略低于试管底部,否则冷凝水倒流试管炸裂
,B与相应选项“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符合题意。C、酒精灯熄灭需要用灯帽盖灭,否则容易引起火灾,C正确。D、俯视读取液体体积,体
积偏大,D正确。故选:B。17. (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为保证实验的安全、顺利完成,要特别
注意一些操作事项。下列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事项,其中描述不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
棒不断搅拌B. 粗盐提纯中蒸发结晶,要边用酒精灯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将水蒸干为止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将点燃的过量红磷迅
速伸入集气瓶(或广口瓶)中,并塞紧橡皮塞D.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待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才能把导管伸入集气瓶中【答
案】B【解析】A、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散失掉,正确;B、粗盐提纯中蒸发结晶,要边
用酒精灯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当出现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错误;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将点燃的过量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或广口
瓶)中,并塞紧橡皮塞,防止气体逸出引起误差,正确;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待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才能把导管伸入集气
瓶中,防止收集到装置排出的空气导致气体不纯,正确。故选B。18. (2021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
B. 检查气密性C. 点燃酒精灯 D. 氧气验满【答案】B【解析】A、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
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用手握住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
气密性良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19. (2021年四
川省泸州市中考)化学与健康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水果上市可往水果上喷洒农药B. 过氧化氢溶液可作消毒剂C. 霉变食物
洗后可继续食用D. 坏血病是因为汞元素缺乏所致【答案】B【解析】A、农药有毒,水果上市后,不可往水果上喷洒农药,不符合题意;B、过
氧化氢具有氧化性,可作消毒剂,符合题意;C、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D、缺乏维生素C,易得坏
血病,不符合题意。故选B20. (2021年重庆市中考B卷)氧气是人类活动的必需的物质之一,下列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装置图错误的是A
. 制取B. 干燥C. 收集D. 验满【答案】C【解析】A、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且长颈漏斗下端应在液面以下,图中
正确,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洗气应“长进短出”,这样反应比较充分,图中正确,不符合题意;C、氧气的密度比
空气大,收集氧气,应“长进短出”,符合题意;D、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不符
合题意。故选C。21.(2021·宁夏)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握住试管底部,再将导气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
中B.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再将蒸馏水慢慢沿烧杯内壁注入烧杯中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后先熄灭
酒精灯,再把导气管移出水面D.测定小苏打溶液的酸碱度时,先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涂抹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答案】D【解析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要先将导气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握住试管底部,否则现象不明显;稀释浓硫酸时,先将蒸馏水倒入烧杯中,再将浓硫酸
慢慢沿烧杯内壁注入烧杯中,否则会液滴飞溅,发生危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后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故选D。二、填空题(简单填空题、实验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工艺流程图题)、(共60道题):1.(2021年北京市
中考)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2)加热KMnO4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收集O2的装置是  (填序
号)。(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瓶中已充满O2。【答案】(1)酒精灯;(2)2KMnO4K2MnO4+MnO
2+O2↑;(3)B;(4)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解析】解:(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2)加热KMnO4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3)因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应该选择向上排空气发收集氧气,故选装置B;(4)氧
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答案为:(1)酒精灯;(2)2KMnO4K2MnO4+MnO2+O2↑;(3
)B;(4)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点评】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2.(2021年北京市中考)H2O2溶液常用作的消毒剂。(
1)H2O2溶液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H2O2不稳定,易分解。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3%的
H2O2溶液对不同金属进行腐蚀性实验,结果如下:金属种类不锈钢片铝片铜片腐蚀速度(mg/h)0.0010.0100.404下列金属
制品用该溶液浸泡消毒时,最易被腐蚀的是  (填序号)。A.不锈钢锅B.铝盆C.铜火锅【答案】(1)混合物;(2)2H2O2=2H2
O+O2↑;(3)C。【解析】解:(1)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H2O和H2O2,则H2O2溶液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2)过氧化氢
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填:2H2O2=2H2O+O2↑。(3)分析用3%的H2O2溶
液对不同金属进行腐蚀性实验的数据可知,铜片腐蚀速度最快,则最易被腐蚀的是铜火锅,故填: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物质
类别的判别,主要是利用实验数据及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3.(2021年湖北省黄冈市
中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装置D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实验室制取氢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4)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
填“m”或“n”)端通入。【答案】(1)水槽 (2) (3)BD(或BE) (4) m【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仪器a的
名称是:水槽。(2)装置B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
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应该用装置B作为发生装置;氢气密
度比空气小,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可以用装置E收集;氢气不溶于水,选择排水法收集氢气,可以用装置D收集。故填:BD(或BE)。
(4)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长进短出”,即气体应从m端通入。故填:m。4.(2021年辽宁省抚顺市
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 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用B装置制取氧气所
需的药品是 ______ 。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时,若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可将仪器更换成 ______ 。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若需随时控
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______ 。【答案】(1) (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分液漏斗或注射器 (3)CE
【解析】装置的试管中没有棉花团,因此是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分液漏斗或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分液漏斗或注射
器;实验室制取,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C装置随时控
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CE。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
种,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如果用双氧水和
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分液漏斗或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实验室制取,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
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本考点主要考查了
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
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5.(2021年湖北省十
堰市中考)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方法,从“低碳”角度
分析,最佳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为: ;(3)在实验室可以用加热固体无水醋酸钠和固体碱石灰
的方法制取甲烷。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
从  口进入(填“a”或“b”)。【答案】(1)锥形瓶 (2)2H2O22H2O+O2↑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
,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3)A;b。【解析】解:(1)仪器的名称和用途;(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
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和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验满;(3)在实验室可以用加热固体无水醋酸钠和固体碱石灰的方法制取甲烷,因此需要加热;若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
应从短管进入,因为甲烷的密度比水小。(1)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锥形瓶;(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
,“低碳”环保;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
燃,证明氧气满了;故答案为:2H2O22H2O+O2↑;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3)在实验室可以用
加热固体无水醋酸钠和固体碱石灰的方法制取甲烷,因此需要加热;若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短管进入,因为甲烷的密度比水小;故答案为:
A;b。【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验满等,综合性比较
强。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6.(2021年广州市)多种物质都可催化过氧化氯分解,如MnO2、CuSO4等。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漂白液(主要
成分是NaClO和NaCl)、FeCl3、K2SO4能否催化过氧化氢分解。(1)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多次加入5%过氧化氢溶液,每次2mL
,如有气泡产生,?则将_________伸入试管,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结果如下表。研究对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漂白液大量气泡较
多气泡少量气泡无气泡FeCl3溶液②③较多气泡较多气泡较多气泡较多气泡K2SO4溶液________实验结论i.实验中产生的气体都
是氧气。(查阅得知:NaClO+H2O2==O2↑+NaCl+H2O)ii.K2SO4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iii._______
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iv.……(3)下列物质中,也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的是________ (填标号)。A.CuCl
2 B.Fe2(SO4)3 C.Na2SO4 D.KCl(4)探究不同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实验方案:将等体积5%过氧化氢溶液加到不同催
化剂中,比较用排水法收集50mL氧气的快慢。请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每种仪器限用一次),组成该探究的完整实验装置,不需要用到的是
__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E F
G H【答案】(1)2H2O2 2H2O + O2↑ ①带火星的木条 ②无气泡(或没有明
显现象) ③FeCl3(3)AB;(4)AE。 【解析】(1)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 +
O2↑。(2)①过氧化氢溶液,如有气泡产生,即是氧气,而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常常使用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有氧气生成,
故填带火星的木条。②第2次后,没有填写,即第1次为无气泡或没有明显现象。③每次均能使过氧化氢随即产生气泡的只有FeCl3,故填Fe
Cl3(3)漂白液中含有Na+和Cl-,不具备催化作用;FeCl3溶液含有Fe3+和Cl-,即Fe3+具有催化作用;K2SO4中有
Na+和SO42-均不具有催化作用。即CD均不具有催化作用,不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B可以作为催化剂;Fe3+为重金属离子,
Cu2+也为重金属离子,故A也可以作为催化剂,故填AB。(4)按题目要求,选取题目中给出的仪器组装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故
不选的是AE。7.(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实
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在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3)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
其验满的方法是  。【答案】(1)集气瓶 (2)A 气密性 (3)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解析】解:(1)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集气瓶;(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在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故答案为:A;气密性;(3)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
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检查装置的气密
性、气体的验满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8.(2021天津市中考真题)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为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
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试管 (2)AC或AE 2KMn
O4K2MnO4+MnO2+O2↑(3)BC CaCO3+2HCl═CaCl2+H2O+CO2↑【解析】解:(1)
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故填:试管。(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AC或A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
2MnO4+MnO2+O2↑。故填:AC或AE;2KMnO4K2MnO4+MnO2+O2↑。(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
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BC;CaCO3+2H
Cl═CaCl2+H2O+CO2↑。【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9. (2021湖北省黄石市中考)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
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2)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用此法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则装
置的连接顺序为B→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装置A、F进行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为了检验反应的产物,装置F中应盛
放的试剂是_______,反应过程中该装置内的现象为_______。【答案】(1)锥形瓶 (2) F D (3)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解析】【详解】(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锥形瓶。(2)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反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
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较干燥,故收集装置选择D;若用此法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需要首先将生
成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干燥剂的装置F干燥(氧气长进短出,从左端导管进入),再收集,故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F→D。(3)实验室用装置A
、F进行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为了检验反应的产物,装置F中应盛放的试剂是澄清石
灰水,反应过程中该装置内的现象为溶液变浑浊。10.(2021年福建省中考)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用装置甲制取氧气,采用该收集方法的依据是  。用收集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应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  。(3)用装置乙制取
气体,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应采取的操作是  。(4)在加热条件下,用醋酸钠(CH3COONa)固体与碱石灰中氢氧化钠
反应制取甲烷,同时生成碳酸钠,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甲”或“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长颈漏斗 (
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水或细沙 (3)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4)乙 CH3COONa+
NaOHNa2CO3+CH4↑ 【解析】解:(1)①为加入液体的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2)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说明氧
气密度比空气大;铁丝燃烧产生高温熔融物,若直接接触瓶底,造成局部过热,引起集气瓶炸裂,因此在底部加入少量的水或者细沙,吸收热量,避
免集气瓶炸裂;故答案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水或细沙。(3)反应后若先熄灭酒精灯,内部温度降低,压强减少,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入导管,造
成倒吸,引起试管炸裂,因此需要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故答案为: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4)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
选择固体加热发生装置,甲烷难溶于水,利用排水法收集,故选乙为制备装置;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甲烷,书写化学方
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H3COONa+NaOHNa2CO3+CH4↑;故答案为:乙;CH3COONa+NaOH
Na2CO3+CH4↑。【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析。11.(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
中考)下列图示中,A~E为实验装置或仪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E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__ ; (2)实验
室里用A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3)实验室里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请选择图中装置或仪
器,组装一套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该装置从左至右的顺序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答案】(1)集气瓶 (2)2KMn
O4K2MnO4+MnO2+O2↑? (3)CaCO3+2HCl=CaCl2+H2O+CO2↑? B、D、C【解析】E图中仪器①的
名称是集气瓶。故填:集气瓶。(2)实验室里用A装置制备氧气,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应该是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
MnO4K2MnO4+MnO2+O2↑。故填:2KMnO4K2MnO4+MnO2+O2↑。(3)实验室里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该装置从左至右的顺序是B、D、C。故填:CaCO3+2HCl=CaCl2+H
2O+CO2↑;B、D、C。(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为
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
,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2.(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
的H2O2溶液(MnO2作催化剂)制取少量氧气。(1)配制6%的H2O2稀溶液①计算:市售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通常为30%。配
制100g 6%的H2O2溶液,需要30%的H2O2溶液质量为  g。②配制:量取所需H2O2溶液和水于烧杯中,用  (填仪器名称
)搅拌,充分混合。(2)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如图)①实验室用H2O2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
字母)。②若用C装置干燥氧气,则C中盛放的试剂为  。③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导管  (填“a”或“b”)端通入。(3)拓
展延伸若直接用30%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如图所示发生装置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 (填字母)。【答
案】(1)20;玻璃棒;(2)2H2O22H2O+O2↑;B;浓硫酸;a;(3)G。【解析】(1)①溶液稀释前后区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配制100g 6%的H2O2溶液,需要30%的H2O2溶液质量为=20g,故填:20;②为了让溶液混合均匀,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故
填:玻璃棒;(2)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方程式为:2H2O22H2O+O2↑,发生装置应该选择固液不加热型
,即B装置,故填:2H2O22H2O+O2↑;B;②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来干燥气体;故填:浓硫酸;③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用D装置收集时,气体应该从a端通入,故填:a;(3)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可选用分液漏斗,并且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水中,可以起到稀释作用
,减缓反应速率,因此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G,故填:G。【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
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13.(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可以选择的气体制取装置是
 (选填“A”或“B”)和C。(3)选择气体制取装置时,需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 和气体的性质。【答案】(1)试管 (2)
2H2O22H2O+O2↑ B;(3)反应条件 【解析】(1)仪器a为试管,故填:试管;(2)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
成为水和氧气,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填:2H2O22H2O+O2↑;②过氧化氢为液态,二氧化锰为固态,反应不需要
加热,故发生装置应该选择B,故填:B;(3)选择气体的制取装置时,发生装置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考虑气体的性质,故填
:反应条件。【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仪器的名称,考查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需要学生利用已学知识灵活运用。14.((2021年浙
江省衢州市中考)科学发现往往源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研究。(1)如图甲进行白糖溶解实验,根据图中现象判断:溶液② (填“是”“不是”
或“可能是”)白糖的饱和溶液。(2)如图乙所示,小科利用集气瓶收集从导管导出的氧气时,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取出导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
放在瓶口验满。可是他始终没有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小科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  。【答案】(1)可能是;(2)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取
出导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解析】(1)将白糖加入100g水,静置后有白糖存在,经充分搅拌后,白糖全部溶解了,无法确定
溶液②是否能继续溶解白糖,溶液②可能是白糖的饱和溶液,也可能是白糖的不饱和溶液。(2)小科利用集气瓶收集从导管导出的氧气时,每隔一
段时间,他就取出导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可是他始终没有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小科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每隔一段时间,他
就取出导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应每隔一段时间,直接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故答案为:(1)可能是;(2)每隔一段时
间,他就取出导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验满。【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的特征、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析本
题的关键。15.(2021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考)请同学们用如图装置完成相应气体的制取。【资料】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
易溶于水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以下两个反应均可产生氨气:①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H2O+CO2↑+NH3↑②熟石灰与氯化
铵固体共热:Ca(OH)2+2NH4ClCaCl2+2H2O+2NH3↑【解决问题】(1)实验室若用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
方法制氨气,其发生装置可选用上述装置中的 (填字母代号),在用D装置收集氨气时可在a端放置一团蘸有酚酞试液的湿棉花,以便 。在选择
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时,选用反应②而不选用反应①的理由是 。(2)上述装置中X仪器的名称为 ,请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答案】(1)A;观察氨气是否集满;反应①生成氨气的同时生成二氧化碳,使收集到的氨气不纯;(2)集气瓶;2KClO32KC
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解析】(1)实验室若用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氨气,属
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氨气溶于水生成的氨水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在用D装置收集氨气时可在a端放置一团蘸有
酚酞试液的湿棉花,以便观察氨气是否集满;在选择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时,选用反应②而不选用反应①的理由是:反应①生成氨气的同时生成二氧
化碳,使收集到的氨气不纯;(2)上述装置中X仪器的名称为集气瓶;装置A属于固、固加热型,可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
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也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
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答案为:(1)A;观察氨气是否集满;反应
①生成氨气的同时生成二氧化碳,使收集到的氨气不纯;(2)集气瓶;2KClO3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
2+O2↑)。16.(2021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仪器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
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  (从A~G中选择,填字母序号,下同)组合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为了便于控制反应速率,组合发生装置应选择  。将气体通入H装置(从m口进入),还可以进行许多实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填序号)。①收集二氧化碳;②H中盛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③H中盛满水,n口连接量筒,测二氧化碳的体积;④H中盛氢氧化钠溶液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3)小明同学设计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如图I),其突出优点是  。该发生装置  (填“
能”或“不能”)用于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答案】(1)BEF;2KClO32KCl+3O2↑;(2)AC;④;(3)能够控制反
应的发生与停止;能。【解析】(1)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
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所需的仪器有:BEF;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
32KCl+3O2↑;(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为了便于控制反应速率,组合发生
装置应选择AC;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H装置收集,应该长进短出,故①能达到预期目的;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澄清
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检验时二氧化碳必须和要澄清石灰水接触,应该长进短出,即从m口进,n口出,故②能达到预期目的;③排出水的体积就是
产生气体的体积,H中盛满水,n口连接量筒,可通过测量排到量筒中水的体积确定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故③能达到预期目的;④二氧化碳和氯
化氢气体都和氢氧化钠反应,H中盛氢氧化钠溶液,不能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故④不能达到预期目的;(3)装置I能通过控制固体和液
体的分离和接触,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能用于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故答案为:(1)BEF;2KClO
32KCl+3O2↑;(2)AC;④;(3)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能。【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
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
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2021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中考)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
列问题: △ 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______ ,仪器b的用途: ______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的
氧气所需的装置为 ______ 填字母,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用 ______ 检验该气体。 、C装置均可作为实
验室制取的发生装置,与B相比,选用C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 ,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还需要使用装置E,则E中盛放的物质为 ___
___ 填物质名称。 若用装置E收集,气体从 ______ 填或端进入。【答案】(1)试管 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 (2)AD 2K
MnO4===K2MnO4 + MnO2 + O2↑ 带火星的木条 (3)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浓硫酸 (4)【解析】解:仪器a的名称
是试管,仪器b的用途是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故填:试管;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所需的装置为A
D,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 + MnO2 + O2↑,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该气体。故填:AD; 2
KMnO4===K2MnO4 + MnO2 + O2↑;带火星的木条。、C装置均可作为实验室制取的发生装置,与B相比,选用C装置的
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速率,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还需要使用装置E,则E中盛放的物质为浓硫酸,用来吸收水蒸气。故填:能够控制反应速率;浓
硫酸。若用装置E收集,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气体从端进入。故填:。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
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8.(2021年山西省中考)右图是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的装置。(1)
仪器组装完毕,下一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 。(2)制得所需气体后,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气体的一个化学性质。 温馨提示:从①实验操作
②实验现象 ③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④实验结论 四个方面进行简述。【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2)若制取的气体是二氧化
碳,①实验操作: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②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实验原理: CO2+ Ca(OH)2== CaCO
3↓+H2O;④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二氧化碳能与碱溶液反应【解析】(1)制取气体时,仪器组装完毕后应该检查装置气密
性;(2)图中所给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可以用于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和实验室制氢气,任选一种气体进行验证即可。如可
以选择氧气验证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进行木炭、硫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也可选择二氧化碳验证其能和水反应或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也可选择
氢气验证可燃性,合理即可。19.(2021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某兴趣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探究气体的制取方法和性质。已知:白色的无水硫酸
铜与水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1)小清同学整理部分装置(如图1)。请你帮他完成下表: 图1实验室制取气体反
应原理(写化学方程式)发生装置(填字母)收集装置(填字母)二氧化碳(干燥) 小华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2)
,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Ⅰ. 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①、②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过氧化氢溶液
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Ⅱ. 实验Ⅰ中制得的气体不纯,小明同学认为杂质可能为水蒸汽,这是科学探究中的 。
提出问题 B. 做出假设C.进行实验 D. 获得结论打开K2 ,关闭K1,利用
①、③装置来验证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汽,此时仪器甲中盛放的物质是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Ⅲ. 仪器甲具有多种用途,小亮同学
利用它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对反应后固体残渣(二氧化锰)进行回收,你认为需要用到的一种操作是
。【答案】(1)CaCO3+2HCl=CaCl2+2H2O + CO2↑ B ED。(2)B B 无
水硫酸铜 白色固体变为蓝色 有气泡冒出,带火星的棒香复燃 过滤【解析】(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常用大理石
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原理为CaCO3+2HCl=CaCl2+2H2O + CO2↑。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
定,此反应为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进行,故发生装置选固液不加热型,即选发生装置为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一般用向上排气
法,不用排水法,此反应有水生成,且生成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二氧化碳气体中会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想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需除去水蒸气,
所以要加盛有浓硫酸的装置(浓硫酸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故收集装置填ED。(2)Ⅰ. 当打开K1,关闭K2时,①装置是固液
发生装置实验室过用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两种均可。②装置相当于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进入口端导气管短
,只能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故填B 根据提给信息,白色的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中是否含有水蒸
气,故填无水硫酸铜,可观察到观察到的现象是白色固体变为蓝色。Ⅲ.小亮同学利用仪器甲制取氧气时,装置竖立使过氧化氢溶液流向底部与二氧
化锰接触,二氧化锰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产生氧气,生成的氧气有助燃性使带火星的棒香复燃,故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有气泡冒出,带火星的棒
香复燃 。二氧化锰为黑色难溶于水的粉末固体,若要回收二氧化锰可用过滤复燃方法,得到二氧化锰。 故填过滤。20. (湖北省荆州市20
21年中考)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稀盐酸、锌粒以及下列仪器及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
品制取CO2,选择的仪器是______(填序号)。(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O2,还缺少一种仪器,其名称为______。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如果用装置⑨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从导管口______进入(填“a”或“b”)。【答案】 (
1) ①②③⑥ (2) 试管 (3) b【解析】(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CO2,反应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
氧化碳气体,为固液不加热反应,且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收集装置选择向上排空气法装置,导管需选⑥不能选⑤;故需要仪器有①盛
放药品、②添加盐酸、③收集气体、⑥导出气体。(2)利用药品制取O2,反应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为
固体加热反应,故还缺少一种仪器,其名称为试管。(3)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如果用装置⑨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应短进长出,从导管口
b端进入。21.(2021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里常用H2
O2和MnO2来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图中的  。(填字母)(3)实验室若用装置D收集H2,则气体应从导管  (填“a”或“
b”)端进入。(4)工业常需分离H2、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装置E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如下:步骤1:关闭活塞
B,打开活塞A,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  。步骤2;然后, (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答案】(1)铁架台。(2)A。(3
)b。(4)氢气。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解析】解:(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2)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
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3)氢气难溶于水;(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
水和二氧化碳。(1)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铁架台。故填:铁架台。(2)实验室里常用H2O2和MnO2来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图中的A。故填:A。(3)实验室若用装置D收集H2,则气体应从导管b端进入。故填:b。(4)步骤1: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混
合气体,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可收集到氢气。故填:氢气。步骤2;然后,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
水和二氧化碳,又可收集到二氧化碳。故填: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
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22.(202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研究
活动中,实验员提供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供同学们设计制取气体的装置,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1)小华选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进行实验,
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你认为他应该选择的仪器组合中除了①②⑥⑧?外还必需的两种仪器是  (选填图中的仪器编号),反应原理用化学方
程式表示为  。收集完气体后,应将装满气体的集气瓶  (选填“正放”或“倒立”)在桌面上。(2)小明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时,
选择③⑦⑨仪器组合作为发生装置,老师提醒他操作过程中长颈漏斗应伸入液面以下,理由是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
方法是  。【答案】(1)⑤?;2KClO32KCl+3O2↑;正放;(2)防止生成的气体由长颈漏斗下端逸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
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解析】解:(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制备气体所需仪器、根据气体的性质确定收集气体
的方法、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2)根据防止漏气的做法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与验满方法来分析。(1)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下,加热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仪器①②⑤?来组装氧气的发
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来收集较为纯净氧气,所需仪器为⑥⑧?;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完气体后,应将装满气体的集气瓶
正放在桌面上;故填:⑤?;2KClO32KCl+3O2↑;正放;(2)为防止生成的气体由长颈漏斗下端逸出,所以操作过程中长颈漏斗应
伸入液面以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故填:防止生成的气体由长颈漏斗下端逸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点
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实验室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和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取原则。以及常用的气体验满方法。23. (2021年辽
宁省阜新市中考)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实验装置。 (1)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以选用装置B,理由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常在试管口放______。(3)实验
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二氧化碳,选用装置依次是______(填字母)。(4)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答案】(1
)都是在常温下用固体和液体的反应制取气体 (2) 一团棉花 (3)BFE (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解析】(1)装置B适用于固体加液体且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的实验,所以适用于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氧气,也适用于稀盐酸与石灰石制二氧化碳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常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制取二氧化碳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B,干燥选择装置F,可除去二氧化碳带出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所以选择向上排空法收集,故可选择装置BFE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4)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将带火星的木条
伸到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即可证明该无色气体是氧气。24. (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1)如图所
示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写出:①仪器a的名称_____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③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④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⑤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_。(2)下图描述的是:酸溶液使指示剂变色的实验,发现萦色石蕊溶液均变为红色,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这两种酸溶液都含有_____
__。 (3)在探究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比较等量硫酸铜在水中溶解的快慢时,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完全溶解所需时间/s603555请你回答下列问题①对比实验1和实验2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②设计实验2和实验3进
行对比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4)化学课上,教师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图乙所示的现象,用初中阶段所学化学知识不能解释
的现象是_______,由此可见,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答案】(1) ①. 集气瓶 ②. 氧气
的密度比空气大 ③. ④.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⑤. 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
氢离子 (3)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硫酸铜溶解速率越快 探究接触面积对硫酸铜溶解快慢的影响 (
4) 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球燃烧【解析】(1)①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集气瓶;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③过氧
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
明已经集满;⑤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稀盐酸和稀硫酸均能使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这两种酸溶液中均含有氢离子;(3)①实验1和实验2中,除了温度不同,其它因素都相同,温度越高,完全溶解所需
时间越短,说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硫酸铜溶解速率越快;②实验2和实验3除了硫酸铜的形状不同,其它因素都相同,故设计实
验2和实验3进行对比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接触面积对硫酸铜溶解快慢的影响;(4)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而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球燃烧
,无法用初中化学知识解释。25. (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实验室现有大理石、高锰酸钾、稀盐酸等药品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
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Ⅰ、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实验室通常选用的
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3)若制取较干燥的二氧化碳,需要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E装置,气体应从____
_______(填“b”或“c”)导管口进入。(4)B装置中,当反应开始后,锥形瓶内气体增多,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导致长颈漏
斗内液面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锥形瓶内液面。Ⅱ、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5)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__。(6)良好的实验习惯及合理的做法,是实验安全、环保和顺利进行的保证。①A装置开始加热时,应先使试管___________受热
,然后再对药品所在的部位加热。②为减少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在集气瓶中预留_________
__。【答案】(1) (2) C (3) b (4) 高于 (5) 酒精灯 (6)均匀 水【解析】Ⅰ(1)实验室
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物是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
气大,实验室通常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3)若制取较干燥的二氧化碳,需要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连接E装置,气体应从b导管通入,二氧
化碳与浓硫酸充分接触,干燥效果好;(4)B装置中,当反应开始后,锥形瓶内气体增多,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导致长颈漏斗内液面高于
锥形瓶内液面;Ⅱ(5)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6)①A装置开始加热时,为防止加热时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
对药品所在的部位加热;②为减少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在集气瓶中预留水,因为硫与氧气点燃生成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且二氧化硫能溶于水,在集气瓶中预先放些水,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26.[2021·呼和浩特]化
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相关问题。A B C
D E(1)仪器①名称____________;用A装置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略
向下倾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
_____(填字母);选择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净,原因可能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种)。[答案]15.(1)集气瓶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2
)2H2O22H2O+O2↑ B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导管口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未装满水)[解析]仪器①的
名称是集气瓶。用A装置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
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选B;氧气不易溶于
水也不与水反应,故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若用E装置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净,可能的原因是导管口刚出现气泡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未装满水。27.
(2021?温州)小明查阅资料得知:除二氧化锰外,许多水果对过氧化氢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为了探究苹果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影响,用
如图甲所示装置(固定装置未画出)进行以下实验。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称取1g苹果,切成小块放入烧瓶中,量取10mL溶质质量分数为5%
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烧瓶中,迅速塞紧塞子,当液滴移至A点时开始计时。③当观察到液滴恰好移至B点时(AB间玻璃管容积为6mL),记录所
需时间。④依次用不同质量的苹果重复步骤②和③,记录并处理数据,结果如图乙。(1)小明把烧瓶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进行实验,目的是为了保
持温度不变。温度升高会导致液滴移动变快,原因是 (例举一个)。(2)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3)若用20 mL 5%的过氧化
氢溶液与6g苹果重复上述实验,预测实验中步骤③记录的时间是 秒。【答案】(1)温度升高导致生成气体体积膨胀,体积变大(其他合理答案
也可) (2)过氧化氢溶液用量一定时,其分解速度随苹果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大得越来越慢(3)100(时间不超过150秒,合理即
可)【解析】过氧化氢分解会生成氧气,温度升高导致生成气体体积膨胀,体积变大,会使液滴移动速度变快,所以需要保持温度不变。根据图乙中
信息可以看出,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苹果的质量越大,产生氧气的速度越快,但是苹果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速度增大幅度变小,说明
增大得越来越慢。(3)加入6g苹果,分解速率可达0.04mL/s,若不改变反应物的用量,收集6 mL氧气需要的时间为150秒;而此
时加入反应物用量变大,也会提高反应速率,所以收集时间小于150秒,因此可推断为100秒。28. (2021年贵州铜仁市中考)根据下
列图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______。(2)实验室制取O2的反应原理为______(用化学方程
式表示),你选择的发生装置______(填字母)。(3)实验室制取 CO2反应原理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得的CO2中
通常含有少量的HCl和水蒸气,若要制取干燥纯净的CO2,正确的装置链接顺序是______(填字母),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
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答案】(1)长颈漏斗 (2)
A BFEC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解析】(1)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
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发
生装置A来制取。(3)实验室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其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则其发生装置可选择装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与水发生反应,则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
氧化碳,即选择装置C;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氯化氢,浓硫酸可以做干燥剂,
应该先制取二氧化碳,接着除杂,然后干燥,最后收集,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是:BFEC;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氯化
氢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4)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
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9. (2021年黑龙江牡丹江、鸡西地区中考)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如图是初
中化学常见实验装置。(1)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
程式为___________。(2)装置B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正确的连
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____(填字母)。将制得的氧气通入装置G中,发现只有白磷燃烧,对比通氧气前后白磷与红磷的现象,
说明可燃物燃娆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答案】 ①. B ②. 2H2O22H2O+O2↑ ③. 可以控制反
应速率 ④. F→E ⑤. 与氧气接触,并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析】(1)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固液不加
热型制取气体的装置,故填:B;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氧气和水,故填:2H2O22H2O+O2↑;(2
)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故填:可以控制反应速率;(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发
生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 故填:F→E;通入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娆需要与氧气接触;通入氧气后白磷
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娆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与氧气接触,并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0.(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
考) A—K及X、Y均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其中A、C在常温下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
相同,X、E均为黑色固体且为氧化物,I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_______,物
质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A与X作用生成B和C:___________;②G和H作用
生成蓝色沉淀和J:___________。【答案】 ①. CuO ②. 作食品干燥剂或食品加热剂(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③. 2H2O2O2↑+2H2O ④. 2NaOH+CuCl2=Cu(OH)2↓+2NaCl【解析】根据提示,A、C在常温下均为液
态且组成元素相同,则A是过氧化氢,C是水,B是氧气;X黑色固体且为氧化物,则X是二氧化锰;I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则I是碳酸钙;I高
温生成D,CD反应生成F能与碳酸钠反应,则D是氧化钙,F是氢氧化钙;那么H就是氢氧化钠;E为黑色固体且为氧化物,可能是氧化铜或四氧
化三铁,但是后面有蓝色沉淀,说明E是氧化铜,则Y是铜;G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J能与硝酸银反应出现白色沉淀,则J中含有氯离子,则G为
氯化铜,J为氯化钠;代入验证,正确。【详解】(1)E是氧化铜,化学式CuO;D是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或食品加热剂等;(2)①A
与X作用生成B和C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②G和H作用生成蓝色沉淀和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化
学方程式为2NaOH+CuCl2=Cu(OH)2↓+2NaCl。31. (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中考)下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
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2)若使用高锰酸钾制
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如用E装置来测定制得氧气的
体积,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______(填“有影响”或“无影响”)。(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____,某同学为了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选择C装置来制二氧化碳。小组同学讨论后发现此装置有一处错误需改正后才
能进行实验,该错误是___________。改正后制得的二氧化碳如用D装置收集,应从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答
案】(1酒精灯 (2) A 无影响 (3) C装置中的多孔隔板不应该用铁质材料(其它合理答案均可)b【解析】(1)根据图示
信息,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
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装置。用E装置来测定制得氧气的体积,则排出水的体积便是生成氧气的体积,植物
油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分别填: ;A;无影响。(3)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
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装置中用的是铁质多孔隔板,铁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
铁和氢气,会使得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氢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该选择“短进长出”,使二氧化碳在集气瓶底
部慢慢聚集,即气体应从b端通入。故分别填: ;C装置中的多孔隔板不应该用铁质材料(其它合理答案均可);b。32. (2021年江苏
省宿迁市中考)下图为实验室常用仪器和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2)实验室用装
置A制取CO2的原料为____(填物质名称)。若将装置A改为装置B,其优点是__。若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_(填
“a”或“b”)端通入。(3)FeS固体和稀硫酸之间可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H2S。H2S气体有毒,能溶于水,其水
溶液为氢硫酸。①写出制取H2S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②某同学用D、E、F装置组合收集H2S。E装置的作用是防倒吸,则虚线
框内最合适的装置是____(填“甲”或“乙”,请从图2中选择);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答案】(1)分液漏斗 (2)
石灰石 稀盐酸(或大理石、稀盐酸)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a (3) 乙 吸收多余的H2S气体,防止H2S污染空气【解析】(
1)由图可知,标号①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若将装置A改为装置B,可通
过开关止水夹,控制固液的接触和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用装置C收集C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从a端进入;(3)①
FeS固体和稀硫酸之间可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化氢,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FeS和稀硫酸反应
生成硫酸亚铁和硫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E装置的作用是防倒吸,则虚线框内最合适的装置是乙,液体无法通过导管进入D装置;硫化
氢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硫化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F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H2S气体,防止H2S污染空气。33.(202
1年湖南省益阳市)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H2O2溶液制取O2时,选取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可以是 ____
_(填字母代号);a①与④b①与⑤c②与④d②与⑤(2)写出实验室用发生装置①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3)已知CH4
难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H4时,应从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数字序号)。【答案】(1) cd (2) 2KClO32
KCl+3O2↑ (3)③【解析】(1)实验室用H2O2溶液制取O2时,由于发生装置属于液固常温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
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故选取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可以是②与④或②与⑤。(2)实验室用发生装置①制取氧气,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应该
是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3)已知CH4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实
验室制取干燥的CH4时,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故应从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③。34.(2021年随州市中考)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
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仪器g的名称_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所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4)如
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进入。(填“a或b”)【答案】 (1). 试管 (2). CaCO3+2HCl=
CaCl2+CO2↑+H2O (3). C (4). b【解析】(1)由图可知,g为试管,故填:试管。(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
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故填:CaCO3+2HCl=CaCl2+CO2↑+H2
O。(3)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C。(4)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气体短进长出,故选:b。35.
(2021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
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若用B装置制取O2,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O2,气体应该从____
_____口通入(填“a”或“b”)。(3)已知SO2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备并收集SO2的装
置为_________(填字母)。【答案】①. 锥形瓶 ② H2O2、MnO2 . b ③.BC【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
是锥形瓶;(2)A装置需要加热,试管口有棉花,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B装置不需要加热,使用H2O2、MnO2制取O2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比水小,用E装置收集O2,气体应该从b口通入;(3)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制备SO2,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
B;SO2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运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择C。36. (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
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仪器___________加热(填“能”或“不能”)。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从导管
口___________进(选填“a”或“b”);(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答案】 (1). 集气瓶 不
能 (2). b (3). (4). BD或BE【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是集气瓶,该仪器不能加热,只能用于收集或贮存气
体。(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
则气体应短进长出,从导管口b端进。(3)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实验室用锌与稀
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B;氢气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收集装置选择向下排空气法装置D或排水法装置E(气
体应短进长出,从导管口b端进)。37. (2021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实验室需要1.2g氧气,若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这些氧
气,消耗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答案】11.85g【解析】解:设消耗高锰酸钾的质量是xx=11.85g答:
消耗高锰酸钾的质量是11.85g。38. (2021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a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里可选择装置A用于制备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如图F,用制得的氧气做硫燃烧的
实验,集气瓶要留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3)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选择此发生装置的突出优点是___
___;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为______。(4)上图G装置在化学中有“万能瓶”的美称。若用该装置收集H2,则H2从____
__端进入;若用排水法收集H2,将装置装满水,则H2从______端进入。【答案】 (1). 酒精灯 (2) 吸收二氧化硫
减少污染 (3). BC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满了 (4).b b【解析】(1)仪
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2)实验室里可选择装置A用于制备氧气,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且试管口没有棉花,反应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
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如图F,用制得的氧气做硫燃烧的实验,生成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溶于水和水反应,集气瓶要留少量水的作
用是吸收二氧化硫减少污染。(3)实验室制取CO2反应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
置选B;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收集装置选择向上排空气法装置C;故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BC;选择此发生装置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
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为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
满了。(4)氢气密度小于空气,若用G装置收集H2,则H2应短进长出,从b端进入;氢气难溶于水、密度小于水,若用排水法收集H2,将装
置装满水,则H2应短进长出,从b端进入。39. (202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O2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制取O2的方法很多。请
回答下列问题: (1)KMnO4分解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2)KClO3分解法:应选用上图中_____
______(填图中装置对应的字母)作发生装置;(3)H2O2分解法:常温下H2O2分解缓慢,通常加入少量MnO2,则MnO2的作
用为___________;(4)可以用C所示装置来收集O2,体现了O2___________的性质;(5)已知N2的沸点为-19
6℃,O2的沸点为-183℃。工业上在低温下加压,先使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则O2为___________(填“先”或“后”)蒸发出
来的气体。【答案】 (1). (2). A (3). 催化作用 (4). 不易溶于水 (5). 后【解析】(1
)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2)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故选
择A作为发生装置;(3)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加少量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起催化作用;(4)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说明气
体不溶于水,故体现了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5)因氮气的沸点低,液化空气后蒸发时沸点低的物质会先分离出,故氧气比氮气后蒸发出来。4
0. (2021年湖北恩施州中考)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相应问题。(1)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A制氧气,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用装置B收集气体,气体应该具有性质是______。 (2)下图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其正
确操作顺序是______;指出图中错误的操作步骤并加以改正:______。(3)配制过程中,假设其他步骤都正确,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
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 2H2O22H2O+O2↑ 密
度比空气大 (2). ④②①⑤③ 称量时应左物右码 (3). 偏小【解析】(1)过氧化氢制氧气不需要加热,可用A做发生
装置,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B为向上排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故填:2H2O22H2O+O2↑;密度比空气
大。(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步骤,分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其正确操作顺序是④②①⑤③;图中②错误物码放
反,应左物右码,故填:④②①⑤③ ;②称量时应左物右码。(3)配制过程中,假设其他步骤都正确,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水体积
偏大,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故填:偏小。41. (2021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厉害了,我的国!5月15日,“天问一号”巡视器
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器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运载“天问一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四”常用氢氧燃料提供动力
。结合以下装置探究氢气、氧气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的仪器甲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2)在实
验室用高锰酸钾做原料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__(填标号),选用装置F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从________(填
“h”或“i”)通入。(3)采用锌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达)____________,选择上述恰当的装置
,组装一套制取、除杂、并收集一瓶氢气的装置,所选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a→( )( )→(
)( )→h(填接口标号)。【答案】 (1). 酒精灯 (2). A i (3)
g f d e【解析】(1)上图的仪器甲的名称为酒精灯。(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做原料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应选择A,
选用装置F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应从i通入。(3)采用锌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选择上述恰当的装置,组装一套制取、除杂、并收集一瓶氢气的装置,先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气体,再通过浓硫酸干燥,氢气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法收集,所选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a→(g)→(f)→(d)→(e)→h。42. (2021年成都市中考)实
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并回收产物。 (1)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收集气体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
______(填操作),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3)将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溶解、过滤、洗涤、蒸发,以上操作都用到的仪器名称是_
_____。蒸发时需铁架台和______(填序号),当______时停止加热。(4)产物KCl可作化肥,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____
____(填序号)。a促进叶色浓绿 b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c增强抗倒伏能力【答案】 (1). 2KClO32KCl+3O2↑ (2)
.在水下用玻璃片磨砂一面盖住瓶口 (3).玻璃棒AHG 出现较多固体 (4). c【解析】(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
作用和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故填:2KClO32KCl+3O2↑;(2)排水
法收集氧气,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下用玻璃片磨砂一面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故填:在水下用玻璃片磨砂一面盖住瓶
口;(3)溶解、过滤、洗涤、蒸发,以上操作都用到的仪器名称是玻璃棒,蒸发时需铁架台和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当较多固体析出时停止
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滤液蒸干,故填:玻璃棒;AHG;出现较多固体;(4)产物KCl可作钾肥,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抗倒伏能力,
故选c。43. (2021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
名称:②_______。(2)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实验室制取CO2时,收集装置通常只选择E的原因
是_______,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应在E之前连接装置_______(填字母);(4)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固体和浓盐酸在常
温下反应制取氯气(C12),用该方法制取氯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如果用G装置收集氯气,气体应从_______
(填“a”或“b”)口进;氯气有毒,可与水反应生成酸,为防止其污染空气,应选择______性溶液吸收尾气。【答案】 ①. 锥形瓶
②. ③.能溶于水,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F ④.B a 碱【解析】(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②锥形瓶;(2)用A装
置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没有棉花,实验室用氯酸钾加热,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取氧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室
制取CO2时,收集装置通常只选择E的原因是:能溶于水,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且与二氧化碳不反应,可以干燥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常用作干燥剂,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应在E之前连接装置F;(4)实验室常
用高锰酸钾固体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氯气(C12),该反应在常温下进行,用该方法制取氯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用G装置收集氯气,
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氯气沿a导管通入,空气沿b导管逸出,用G装置收集氯气,气体应从a口进入;氯气有毒,可与水反应生成酸,为防止其污
染空气,应选择碱性溶液吸收尾气,因为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可以吸收更多的氯气。44. (2021年海南省中考)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
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若含6.8g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最多可制得氧气多少克?【答案】3.2g。【解析】过氧化
氢在二氧化锰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过氧化氢的质量可计算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设最多可制
得氧气的质量为x68 326.8g xx=3.2g答:最多可制得氧气
3.2g。【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化学式可表示物质的质量关系,根据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由已知物质的质量可以计算反应中其他物质的质量。
45. (2021年本溪辽阳葫芦岛市中考)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的部分装置。请回答。 (1)用A装置制取氧气有一处明显
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写出用改正后的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_____
_。将B、E装置组合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验证后加热E试管中的液体,观察的到的现象是______。(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
应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氢气,请填写所选装置导管口字母的连接顺序______。【答案】(1) 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2)大理石(或石灰石
)和稀盐酸 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3) befdc【解析】(1)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
,炸裂试管;该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且试管口没有棉花,适用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
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
酸,碳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加热后,碳酸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3)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反应
制取气体,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B,浓硫酸具吸水性,且与氢气不反应,要想制取干燥的氢气,可用浓硫酸干燥氢气,可选择装置D
,且“长进短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择C装置,从d端进入,故所选装置导管口字母的连接顺序befdc。46
. (2021年陕西省中考)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______。(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
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上图中装置______(填字母)可用来收集氧气。(4)将反应生成的氧气通入D中,使其接触底部的
白磷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答案】 (1). 集气瓶 (2). (3)
. B (4). 白磷燃烧(或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与O2(或氧气)接触【解析】1)根据实验室仪器的认识,标有字母a的仪器的
名称是:集气瓶;(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是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固液混合常温下进行生成氧气和水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收集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因此应选B装置;(4)观察到D装置热水中的白磷燃烧,产生
白烟,由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或氧气)接触,故填:白磷燃烧(白磷燃烧,产生白烟),与O2(或氧
气)接触。47.(2021年中考重庆A卷)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常用___
___ (填“内焰”“外焰”或“焰心”)加热。(2)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室里欲制取和收
集一瓶干燥的O2,需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3)装置E中水的作用是______。(4)若将铁丝改为少量木炭进行实
验,为了检验产物,可将水换成______(填名称)【答案】 (1). 外焰 (2). (3). AC (4). 防止
集气瓶底炸裂 (5). 澄清石灰水【解析】(1)仪器a为酒精灯,酒精灯常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
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制取氧气,可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制取,
固体加热法制取的氧气比较干燥,故发生装置应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
比较干燥,故收集装置可选C,故填:AC;(3)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故装置E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热量,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
裂瓶底;(4)若将铁丝改为少量木炭进行实验,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可
将水换成澄清石灰水。48.(2021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如图装置,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需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结束后,发现收集的氧气
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1)试管 (2)AC或BC 2KMnO4K2MnO4+MnO2+O2↑或2H2O22H2O
+O2↑(3)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收集、集气瓶中的水没有装满等【解析】解:(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试管;(2)
装置A的试管中有棉花团,因此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要注意配平;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
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
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答案为:AC或BC;2KMnO4K2MnO4+MnO2+O2↑或2H2O22H2O
+O2↑;(3)实验结束后,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收集、集气瓶中的水没有装满等;故答案为:没
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收集、集气瓶中的水没有装满等。【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
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
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49.(2021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实验室常用下列A、B、C装置制
取气体,D、E、F装置收集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是  。(2)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在D、E中需选择  集氧气,选择的依据是  。(3)实验室常以氯酸钾、二氧化锰为原料,用C装置制取、F装置收集氧气。实验前需检查装
置的气密性:连接装置C、F,微热C中试管,若F中产生气泡、且恢复常温后玻璃管内水面  水槽的水面,就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反应后剩
余固体溶解、过滤、洗净、干燥后又得到二氧化锰固体,其质量与反应前相比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若以高锰酸钾为原料
、用C装置制取氧气,需要在  塞一团棉花。【答案】(1)长颈漏斗;(2)2H2O22H2O+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3)高于
;不变;(4)试管口。【解析】解:(1)A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B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作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
生装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装置D
收集;(3)实验前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装置C、F,微热C中试管,若F中产生气泡、且恢复常温后玻璃管内水面高于水槽的水面,就证明
装置气密性良好;二氧化碳在该反应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4)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时候,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2H2O22H2O+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3)高于;不变;(4)试
管口。【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
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
题中。50.(2021年广西百色市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  。(2)实验室用过氧
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3)实验室用大
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较为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  
。【答案】(1)集气瓶。(2)2H2O22H2O+O2↑;B。(3)A;E;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
收集满。【解析】解:(1)仪器a的名称为集气瓶。故填:集气瓶。(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2H2O+O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故填:2H2O22H2O+O2↑;B。(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
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较为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收集装置是E,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把燃烧的木条放在
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故填:A;E;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51. (2021河北中考)根据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用该装置收集气体,气体应满足的
条件是_______;实验时导管接近集气瓶底部的目的是_______。(2)乙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__
_____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实验时瓶底有水,若集气瓶炸裂,操作上可能的错误是_______。【答案】(1)长颈漏斗
密度大于空气,且与空气中的物质不反应 便于排净装置内的空气 (2)火柴快燃尽 铁丝挨集气瓶内壁太近,或高温物质溅到集气瓶
内壁上【解析】(1)由图可知,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由图可知,该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故气体应密度比空气大,且与
空气中物质不反应;实验时导管接近集气瓶底部的目的是:便于排净装置内的空气;(2)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将铁丝伸入集气
瓶内,防止火柴燃烧消耗氧气,影响实验结果;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实验时瓶底有水,若集气瓶炸裂,操作上可能的错误是:铁丝挨集气瓶内壁太
近,或高温物质溅到集气瓶内壁上,使集气瓶受热不均,炸裂。52. (2021河北中考)茶垢清洁剂能快速清除茶具上附着的茶垢,某小组同
学对茶垢清洁剂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如图所示是某品牌茶垢清洁剂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说明书中碳酸钠的俗称有误,应改为_____。〖
提出问题Ⅰ〗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过氧化氢,是否生成氧气?〖实验1〗在盛有茶垢清洁剂固体的小烧杯中,加适量常温水,完全溶解后得到无
色溶液,观察到有小气泡缓慢冒出,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实验 2〗取三份等量的实验1中的溶液,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
,按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都较快产生气泡,且温度越高产生气泡越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都复燃。〖表达交流Ⅰ〗通过实验证明,茶垢清
洁剂溶于水时生成氧气。(1)实验1中“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2)实验2中丙试管内不再产生气泡后,其中溶液所含溶质与
加热前溶液的不同是_______。〖提出问题Ⅱ〗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是否生成氢氧化钠?〖实验 3〗取实验2丙试管内溶液,
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表达交流Ⅱ〗(1)加入试剂X的目的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不新增试剂,检验加入的试剂X已
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3)溶液M呈_______色,说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没有生成氢氧化钠。〖反思总结〗(1)茶垢清洁剂溶
于水生成了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碳酸钠溶液有较好的去污效果,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活性氧,可深层带走污垢。(2)使用茶垢清洁剂时应选择___
____的水进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答案】查阅资料: 纯碱或苏打 表达交流Ⅰ: 产生氧气速率较慢,氧气浓度过低,不足以使带
火星木条复燃;无过氧化氢 表达交流Ⅱ: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试剂X(CaCl2
)过量 无色 反思总结: 硬度较小【解析】查阅资料1:碳酸钠俗称苏打、纯碱;表达交流Ⅰ:(1)实验1中“木条不复燃”的
原因是常温下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很慢,产生氧气的速率慢,氧气浓度低,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过氧化氢受热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
实验2中丙试管内不再产生气泡后,其中溶液所含溶质与加热前溶液的不同是无过氧化氢;表达交流Ⅱ:(1)由于溶液中存在碳酸钠,碳酸钠显碱
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会影响氢氧化钠的检验,故加入的试剂X可以是氯化钙,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可将碳酸钠
除尽,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故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
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试剂X(CaCl2)过量;(3)说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没有生成氢氧化钠,则溶液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
试液变色,故溶液M呈无色;反思总结:(2)使用茶垢清洁剂时应选择硬度较小的水进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否则硬水中的可溶性含钙化合物可
能与碳酸钠反应,消耗碳酸钠。53. (2021年广西北海市中考)下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标号①
仪器名称是______。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______。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
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2)用装置F和装置______(填序号)收集并测量O2体积,实验时气体应从装满水的装置F中的
导管______(填“a”或“b”)端通入。(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3)。若要制取并
收集于燥的氨气,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是______(填字母代号)。【答案】 ①. 酒精灯 ②. ③. 氧气不易溶于水
④. 正 ⑤. I ⑥. b ⑦. AHE(或AHF)【解析】【详解】(1)图中标号①仪器名称是酒精灯。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
应为固体加热反应且试管口没有一团棉花,故反应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择C装置收集氧
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密度大于空气,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2)氧气密度小于水,实验时氧气应从装
满水装置F中的导管b端通入,水被排出,排出水的体积就是收集到氧气气体,测量水的体积还需要使用装置量筒I。(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
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A;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收集装置选择向下空气法装置E或万用
瓶装置F(氨气短进长出,从b端进入)。若要制取并收集于燥的氨气,氨气能和硫酸反应,不与碱石灰反应,故在制得氨气后应首先通过碱石灰干
燥装置H干燥后再收集,故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是AHE(或AHF)。54.(2021?深圳)如图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1)X的名称
 _________。(2)用固体混合物制取O2,选用  ____________装置(选填“A”“B”“C”);(3)用B装置制
O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用如图装置制取干燥CO2气体。(4)制取干燥CO2气体,导管口a接  _
_______________(选填“b”或“c”);(5)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答案】(1)铁架台(2)C(3)2H2O2MnO22H2O+O2↑(4)b(5)CaCO3+2HCl
=CaCl2+H2O+CO2↑【解析】X是铁架台;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试管口不用塞棉花,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适合用装置C
制取。B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二氧化碳
的密度比空气大,制取干燥的CO2,导管应该a接b。(5)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为CaCO3+2HCl=CaCl2+H2O+CO2↑。55. (2021年哈尔滨市中考)为测试学生的实验和计算能力,老师准备了一瓶
没有贴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同学们取部分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_______。(2)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3)根据生成氧气的质量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x)的
比例式___________。(4)计算上述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并填写在答题卡的标签上(标签样式如图)_________
。(5)若配制上述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300g,需要30%的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____g。【答案】 ①. ②. 2.
4 ③. ④. ⑤. 51g【解析】【分析】【详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102g+5g-104.6g=2.4g;(3)根据生成氧气的质量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
量()的比例式;(4)由比例式可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并填写在答题卡的标签上(5)设需要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
m,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需要30%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为51g。56. (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
氧化氢溶液60.0g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反应完全(假定过氧化氢全部分解,产生的氧气全部逸出,水的蒸发忽略不计)。请分
析并计算:(1)上述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2)若测得上述反应后锥
形瓶内物质的质量为59.8g,根据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可知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应为 g。【答案】(1)1.4g (2)1.
2【解析】(1)解:设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是x答:产生氧气的质量是1.4g(2)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加入二
氧化锰的质量应为59.8g+1.4g-60g=1.2g。57. (2021年随州市中考)化学来源于生活,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产
生兴趣,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系列探究实验活动:活动一:红砖粉末能做催化剂吗?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解释小明A试管装有5mL的5%
过氧化氢溶液B试管装有5mL的5%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a克的红砖粉末。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1)
产生的气体是______(2)红砖粉末能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小红待反应停止时,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1)又产生
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红砖粉末的______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反思】小明和小红通过上述实验,一致认为红砖粉末可
以做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但小强认为小明和小红说法不严谨,理由是______。活动二:水壶内部的白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水
在加热或长久放置时,溶于水中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生成沉淀(水垢)【假设与猜想】猜想Ⅰ:CaCO3猜想Ⅱ:Mg(OH)2猜想Ⅲ:_
_____(填化学式)【实验与探究】取少量白色固体样品(不考虑杂质和微溶物对实验的影响)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现象:白色
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根据以上现象,小华认为:猜想I正确。小雪却认为小华的结论不严谨,经过两人反复讨论,进一步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
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上述实验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______猜想Ⅰ成立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Ⅲ成立验证猜想Ⅲ成
立时产生白色沉淀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活动三:验证NaOH变质有方法?【方法归纳】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认为验证氢氧化钠变
质可以从验证反应后的生成物入手,例如:加足量稀盐酸等出现气泡,加氯化钙溶液等出现白色沉淀等来判别;也可以通过反应过程中温度、压强等
变化来判别。【学科渗透】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液面_
_____。据此,小明同学得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小红认为小明结论证据不充足,理由是______。【再次实验
】同学们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水或等量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甲图和乙图所示。图乙中______(填“Ⅰ”
“Ⅱ”)表示等量NaOH溶液吸收CO2的曲线。【答案】 (1). 氧气 (2). 化学性质 (3). 没有对比两
次实验反应前后红砖粉末的质量; (4). CaCO3和 Mg(OH)2 (5). 无明显现象 (6). (7). 左
高右低 (8). 由于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且还可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也可以引起气体体积减少造成装置内部压强降低 (9).
Ⅱ【解析】活动一、小明:过氧化氢能分解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小红:待反应停止时,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
过氧化氢溶液 ,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说明红砖粉末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反思:没有对比两次实
验反应前后红砖粉末的质量,如果反应前后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则红砖粉末可以做催化剂;活动二、假设与猜想: 猜想Ⅲ:CaCO3和 Mg(
OH)2 ;实验与探究:若猜想Ⅰ成立,溶液中没有氯化镁,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水,取上述实验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
足量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若猜想Ⅲ成立,溶液中存在氯化镁,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活动三、
学科渗透: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
钠和水,气体减少,装置内部压强降低,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向左侧;由于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且还可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也可以引起气体体积减少造
成装置内部压强降低,因此不能得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由曲线Ⅱ反应后的压强变化,曲线Ⅱ说明CO2和NaOH溶液反应
后,容器内气压下降得更低。58. (2021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实验室提供H2O2溶液、MnO2、KClO3和KMnO4四种药品及
如图装置。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提供的药品,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选择装置B和
C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将导气管移出水槽;②加热;③装药品;④收集;⑤熄灭酒精灯;⑥检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
____(填序号)。【答案】 ①. 或 ②. ⑥③②④①⑤【解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高锰酸
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但装置中无棉花不适合;氯酸钾找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填:或。(2)选择装置
B和C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⑥检查装置气密性;③装药品;②加热;④收集;①将导气管移出水槽;⑤熄灭酒精灯;故填:⑥③②④①⑤。59.
(2021年贵州铜仁市中考)北京3号卫星于 2021 年 6 月 11 日发射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实验室用氯
酸钾和MnO2(MnO2作催化剂)反应制取氧气,为了不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对完全反应后的固体进行回收,请写出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
。【答案】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滤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加
足量水溶解、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滤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60. (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小嘉用H2O2溶液制
取氧气时,在烧瓶中加入50毫升水及0.5克MnO2,再往分液漏斗中加入30毫升15%的H2O2溶液。为什么要加入50毫升水呢?查阅
资料发现:在不加入水时,若注入H2O2溶液速度过快,反应会过于剧烈而引发事故。【提出问题】水是如何减缓该反应速度的呢?【建立假设】
水可以降低H2O2溶液浓度,从而减缓反应速度。【实验方案】他利用如图装置,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30毫升的1%、3%和7%的H2O2
溶液进行实验,观察并比较。【实验结论】加水降低了H2O2溶液的浓度,使反应速度变慢。【交流反思】(1)为了更好地比较反应的快慢,需
控制三次实验中滴加H2O2溶液的______相同。(2)判断产生氧气的速度时,可以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还可以比较______。
【继续探究】针对提出的问题,他又利用如图装置,用3%的H2O2溶液分别在0℃、20°C和60℃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进行该实验所基于的
假设是______。【答案】 (1). 速率 (2). 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时间(或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
(3). 降低温度,可以使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变慢【解析】交流反思:(1)根据控制变量法,为了更好地比较反应快慢,需控制三次实验中滴
加H2O2溶液的速率相同;(2)判断产生氧气的速度时,可以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还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
的氧气所需时间;继续探究:用3%的H2O2溶液分别在0℃、20°C和60℃的条件下进行实验。除了温度不同,其它因素都相同,故该实验
基于的假设是:降低温度,可以使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变慢。2020年中考真题一、选择题1.(广东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实验室用氯酸
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⑤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
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属于固体混合需加热型,发生装置是①,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法(装置④)或排水法(装置③
)收集,故装置组合正确的是①③或①④,观察选项,只有A选项正确。故选:A。2.(湖北省荆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下列实验操作正
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氧气验满C.取用固体粉末D.滴加液体【答案】C【解析】A、闻气体气味时,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应采用
扇闻法,故选项错误;B、验满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不能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故选项错误
;C、取固体粉末时,要先使试管倾斜,然后用纸槽或药匙小心地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再将试管慢慢地直立起来,故选项正确;D、用胶头滴管滴
加药品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不能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否则会污染试剂,故选项错误。故选C。3.(辽宁省抚顺市、铁岭
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验满氧气B.检查装置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D.用滴管取液体【答案】A【解析】A、
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不能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故图示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
,先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故图示正确;C、使用酒精灯时,要用燃着的火柴
或木条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故图示正确;D、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
取液体,故图示正确。故选A。4.(黑龙江省绥化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应选项“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
的是A.标签受损B.不会产生氧气C.引起火灾D.读数不正确【答案】B【解析】A、倾倒液体时,掌心对标签,否则药品容易腐蚀标签,A正
确。B、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试过口需略低于试管底部,否则冷凝水倒流试管炸裂,B与相应选项“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符合题意。C、酒
精灯熄灭需要用灯帽盖灭,否则容易引起火灾,C正确。D、俯视读取液体体积,体积偏大,D正确。故选:B。5.(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
考化学试题)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加热液体B.闻气体气味C.连接仪器D.氧气验满【答案】C【解析
】A、加热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A错。B、闻气体气味,不能直接闻,要用扇闻法,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故
B错。C、连接仪器,先将玻璃管润湿,然后缓缓转动塞进橡胶管,C正确。D、氧气验满,取带火星木条放至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D
错。故选:C。二、填空题6.(江苏省扬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空气质量意味着生活质量。(1)下表为某同学测量的呼吸前后气体组成
的实验数据(通常状况).物质吸入空气(体积分数/%)呼出气体(体积分数/%)氮气7875氧气2116二氧化碳0.034水蒸气ab①
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__(填“稳定”或“活泼”),在呼吸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中呼出气体的总体积_________吸入
空气的总体积(填“>”“=”或“<”)。②呼吸时消耗O2产生CO2,该过程______能量(填“吸收”或“释放”)。呼吸前后气体中
水蒸气含量变化较大,实验中其体积分数b_________a(填“>”“=”或“<”)。(2)汽车多以汽油为燃料,辛烷(C8H18)
是汽油中的一种成分。①每114gC8H18完全燃烧,需要消耗400gO2,生成mgCO2和162gH2O,则m=_______g。
②与完全燃烧相比,等质量的C8H18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CO,消耗O2的质量_______(填“偏大”“相等”或“偏小”),除污染环
境外,燃料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的问题是_______(写出一种)。(3)“远在高空是地球卫士,近在身边是健康杀手。”臭氧(O3)对环
境的作用需辩证地认识。①高空中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有学者认为,致冷剂氟利昂进入高空大气后会产生氯原子(C1),引发以下反应:ⅠⅡC
l加快了上述转化过程总反应的速率,但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总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其作用是_________,该转化过程总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②地面附近的臭氧是一种空气污染物,臭氧属于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O3可表示一
个_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4)有人提出:你吸入的空气中的某个氧原子可能自于若干年前恐龙的身体。该
说法表达的观点是_____(填字母)。A 分子聚集形成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C 原子内部
结构复杂,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答案】(1)①稳定= ②释放> (2)① 352 ② 偏小 会产生一氧化碳会使人中毒
(3) ①催化剂 ② 单质 分子 (4)B 【解析】(1)①通过氮气在呼吸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可知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呼出气体的总体积和吸入空气的总体积相等。②呼吸时消耗O2产生CO2,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该过程释放能;呼吸前后气
体中水蒸气含量变化较大,因为人的肺部和气管中都含有大量水,在人呼吸时,从肺中带走大量水蒸气,从而使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增加。所
以呼出的水蒸气要比呼入的水蒸气多,因此实验中其体积分数b>a。(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相等,因此m=11
4g+400g-162g=352g。②完全燃烧时产生CO2,一个碳结合两个氧,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一个碳结合一个氧,相同质量下的
碳,完全燃烧时结合的氧比不完全燃烧时结合的氧多,因此不完全燃烧时消耗的O2的质量比完全燃烧时消耗的O2的质量偏少;燃料不完全燃烧产
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对于人体是剧毒物质,因此此处填会产生一氧化碳会使人中毒;(3)①Cl加快了上述转化过程总反应的速率,但自身的质
量和化学性质在总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符合催化剂的定义,因此此处是催化剂作用;该转化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臭氧在氯原子的催化作用下转
化为氧气化学方程式为。②臭氧的组成元素只有氧元素因此属于单质,O3可表示一个臭氧分子。(4)你吸入的空气中的某个氧原子可能自于若干
年前恐龙的身体,是因为氧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发生任何改变,因此表达的观点是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既不会产生,也不会
消失。7.(吉林省长春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下列实验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E的名称是________
____________;(2)用来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组装制取装置时,除选用上图中的B、D、E、G、I、K、N、P外,还必
须选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3)按上述反应加热31.6g的KMnO4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剩余固体质量为___
___________g。【答案】(1)试管 (2) F、O (3)28.4 【解析】(1)通过观察可知仪器E的名称是试管;(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需要有热源,酒精灯F,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需要有水槽O。(3)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有,根据质量守
恒定律生成物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因此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1.6g-3.2g=28.4g。三、实验题8.(湖南省长沙市2020年
中考化学试题)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以及下列仪器:(1)请写出标号⑦的仪器名称_____。(2)利用上述仪器
和药品可以制取O2,你选择的药品是_____,不需要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序号)。【答案】(1)水槽 (2) 氯酸钾和二氧
化锰 ①和④【解析】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1)标号⑦的仪器名称是水槽。(2)仪器中没有棉花,过氧化氢制取氧
气需要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则可以通过②③⑤⑥⑦⑧组装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装置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没有棉花,适合用氯酸钾
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选择的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不需要的仪器有锥形瓶和双孔导管,序号为①和④。9.(四川省凉山州2020
年中考化学试题)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的装置图,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H所示仪器的名称_________。(2)实
验室用B、D相连接制取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若用G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端通入(填“a
”或“b”)。【答案】(1)漏斗 (2) a 【解析】(1)图H所示仪器的名称是:漏斗;(2)实验室用B、D相连接制取气体,
B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D装置是排水法收集气体,故适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
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G装置收集,则气体应从a端通入。10.(江苏省淮安市2020年中考化学
试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2)实验
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探究
石蜡燃烧的产物,应选择装置B与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组合。收集过程中,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
。【答案】(1)集气瓶 (2)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 E F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
经集满【解析】(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集气瓶;(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故适用于高锰酸
钾加热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
末进入导管;(3)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了不影响对石蜡燃烧产物的
干扰,收集的氧气应干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可用浓硫酸进行干燥,为了得到干燥的氧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应选择B
与F、E;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11.(湖南省岳阳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硫化氢(H2S
)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实验室通常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常温下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试回答:(
1)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制得硫化氢气体
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___________(填序号)。该装置在实验室还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_______________。②若用C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进气口应为__________(填“a”或“b”)。【答案】(1) (
2)① B ② b 【解析】(1)实验室通常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常温下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复分
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另一种产物是硫酸亚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①实验室通常用固体硫
化亚铁(FeS)和稀硫酸混合,常温下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B;该装置适用于过氧化
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硫化氢(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的气体,故若用C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进气口应为b。12.(河南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在实验室里可采用多种方法制取氧气。(1)写
出用如图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2)收集氧气可以采用排水法,这是利用了氧气的什么性质__
__________?【答案】(1) (2) 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解析】(1)如图装置制氧气是固体加热型,试管口没有一团
棉花,其反应原理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2)收集氧气可以采用排水法,这是利用了氧气的不
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13.(四川省泸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过氧化氢能极缓慢分解,可看成分解为水和氧原子:,其水溶液显
弱酸性。过氧化氢是实验室中重要化学试剂,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2)M
nO2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氧原子再结合成氧分子而制得氧气,MnO2在反应中作_____,下列装置可用于制取氧气的是__(选填字母编
号,下同),可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____。(3)氧原子容易与许多有机物反应而破坏其结构,所以过氧化氢溶液能杀死新冠病毒,这个过程
叫做蛋白质的_____。(4)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猜想其褪色原因可能有两种:
①H2O2显酸性消耗了NaOH,而使红色褪去;②H2O2分解产生的氧原子与酚酞反应破坏其结构,而使红色褪去。究竟哪种猜想合理?请用
本次实验用过的试剂设计实验____(补充完实验方案)。有兴趣的同学可在后续学习中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答案】(1)-1 (2) 催化
剂B ab (3)变性 (4) 向褪色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变红【解析】(1)因为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过氧化氢的
化学式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2)MnO2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氧原
子再结合成氧分子而制得氧气,MnO2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因此Mn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A装置中长颈漏斗未插入液面以下
,若用此装置制氧气,将不能收集到氧气,C装置中的MnO2加热不能生成氧气,因此可用于制取氧气的装置是B;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且氧
气难溶于水因此可以采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因此选择ab。(3)蛋白质受到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分子内部的结构和性质出现了一定的改
变被称为蛋白质变性,因此过氧化氢溶液能杀死新冠病毒,这个过程叫做蛋白质的变性。(4)向褪色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如果变红则说明不是通过破环酚酞来使溶液褪色的,也就是猜想①H2O2显酸性消耗了NaOH,而使红色褪去正确,如果不变红色,则说明猜想
②H2O2分解产生的氧原子与酚酞反应破坏其结构,而使红色褪去正确。因此检验的方法是:向褪色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14.(广东省广州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大多数化工生产都有催化剂的参与。(1)化工生产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______。(2)研
究表明氧化铜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①用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②上图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_
_____排空气法。为了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将_____放在集气瓶口。③反应结束后,弃去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充分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④为了制取较大量氧气,并便于多次添加过氧化氢溶液,请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或装置,重组一
套制取装置,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填标号)。(3)下列设想有可能通过找到合适的催化剂来实现的是______(填标号)。A
利用太阳光将水分解生产H2B 将空气中的He分解生产H2C 常温下Cu从硫酸镁溶液中置换出MgD 使一定质量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
量变多【答案】(1)改变反应的速率(或提高生产效率) (2) ① ②上 带火星的木条 ③ 黑色固体消失,溶液变蓝色
④ACFG (3) A 【解析】根据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
前后保持不变;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进行分析作答。(1)催化剂的特点是改变反应的速率,速率的改变也会提高生成效率,所以化工
生产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改变反应的速率或提高生产效率;(2)①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是过氧化氢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②图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为了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③反
应结束后,氧化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固体消失,溶液
变蓝色;④为了制取较大量氧气,并便于多次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是锥形瓶、带导管的双孔塞和长颈漏斗,氧气不易溶于水,
可用排水法收集,仪器标号是:ACFG;(3)A、水能分解产生氢气,利用太阳光和催化剂将水分解生产H2, 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
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空气中的He不能分解生产H2,不符合题意;C、金属的活动性是:Mg大于Cu,所以常温下Cu不能从
硫酸镁溶液中置换出Mg,反应不能发生,不符合题意;D、催化剂的特点是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反应进行的程度,使一定质量CH4完全燃
烧放出的热量变多不能实现,不符合题意。故选A。2019年中考真题1.【2019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关于下列装置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甲装置制取氧气B.用乙装置制取二氧化碳C.用丙装置收集氢气D. 用丁装置收集氧气【答案】C【解析】A、甲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发
生装置,可以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正确;B、乙装置属于固液混合常温型发生装置,可以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正确;C、氢
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不能用丙装置收集氢气,错误;D、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丁装置收集氧气,正确。故选C。2.
【2019年江苏省宿迁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D.空气
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答案】B【解析】A、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有时能加快反应速率,有时也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故A错误;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B正确;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则
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C错误;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D错误。故选B。3.【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氯
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KClO3KCl+O2↑B.2KClO32KCl+3O2↑
C.2KClO32KCl+3O2↑D.2KClO32KCl+3O2↑【答案】D【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
,反应物是氯酸钾,生成物是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条件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故选D。4.
(2019?江西)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B.加热立即收集C. 收满后移出集气
瓶D.结束时停止加热【答案】A【解析】A.检查装置气密性:组装好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A正确;B.为了防止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当导管口有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故B错误;C.收集满氧气后要先用
玻璃片把瓶口盖住,再拿出水面,故C错误;D.实验结束后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故D错误。故选:A。5.(2019?黄
冈)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X的名称: ;(2)要制备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
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①将导气管移出水槽;②加热;③装药品、棉花;④收集;⑤熄
灭酒精灯;⑥检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答案】(1)酒精灯;(2)BC;2KMnO4K2MnO4+MnO2+O2↑;(3
)⑥③②④①⑤。【解析】(1)仪器X的名称是酒精灯;(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B;要得到较为纯净的氧气、氧气不
易溶于水,收集装置选C;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 为:;⑥检
查装置气密性;③装药品、棉花;②加热;④收集;①将导气管移出水槽;⑤熄灭酒精灯;故答案为:(1)酒精灯;(2)BC;2KMnO4K
2MnO4+MnO2+O2↑;(3)⑥③②④①⑤。6.【2019年湖南省岳阳市】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气体的常用装置如图所示。请回
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并收集气体②熄灭酒精灯③加入药品并固定仪器④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⑤从水槽中撤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字母)。A.③④①②⑤B.④③①②⑤C.④③①⑤②D.①②③④⑤(3)若要
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气体应从F装置的_____端进入。【答案】(1)C CaCO3+2HClCaCl2+H2O+CO2↑
(2)C(3)a【解析】(1)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2)正确的操作顺序: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并固定仪器,点燃酒精
灯并收集气体,从水槽中撤出导管,熄灭酒精灯。故填C。(3)若要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气体应从F装置的a端进入。7.【2019年湖
北省宜昌市】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据图回答问题:(1)认识仪器: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2)量取液体:量取5
mL水,需要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3)制取气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该原理制取氧气时,除上述仪器外,还缺少一种仪器的名称是_
_____________,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离物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
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分离剩余的
物质需进行过滤,过滤需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答案】(1)铁架台(2)DI(3)2KMnO4K2MnO4+MnO2+
O2↑酒精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4)2H2O22H2O+O2↑ACFG【解析】(1)铁架台是常用
的夹持仪器。(2)量取5 mL水,需要选择的仪器是:量筒和胶头滴管。(3)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因此还需要酒精灯;高锰酸
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
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4)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充分反应后,分离剩余的物质需进行过滤,过
滤需选择的仪器是: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8.【2019年安徽省】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
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编号KClO3质量/g催化剂催化剂质量/g收集50 mLO2所需时间/s实验15﹣﹣171实验25
MnO20.549实验35Fe2O30.558实验45KCl0.5154(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KCl
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实验1和实
验4可知,KCl__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 mL O
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 s,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要比较KClO3分解反
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 mL 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答案】(1)对比实验(2)MnO2(3)2KClO32KCl+3O2↑(4)有 生成的KCl加快了反应(5
)收集气体的体积【解析】(1)通过对比才能知道实验2、3、4中加入药品后有无催化作用。(2)除了加入药品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根
据对比可知,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实验2所用时间最短,即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最好。(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
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有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
集收集50 mL 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 s,是因为氯酸钾分解生成的氯化钾对反应起了催化作用。(5)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
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 mL 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9.【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f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
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C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4)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有:①在试管中加入药品并固定好装置;②把导管称出水面;③点燃酒精灯加热,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④熄灭酒精灯;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则以上步骤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答案】(1)长颈漏斗(2)CaCO3+2HClCaCl2+CO2↑+H2O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3)2KClO32KCl+3O2↑ 分解反应 AC或AE(4)⑤①③②④【解析】(1)仪器f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验满方法为: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3)氯酸钾在加热和二氧化碳作催化剂的条件加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是分解反应;反应条件需要加热,可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C装置收集,又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可选用E装置收集。(4)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有: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①在试管中加入药品并固定好装置;③点燃酒精灯加热,当气泡连线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②把导管移出水面;④熄灭酒精灯。10.【2019年江苏省常州市】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实验中,点燃酒精灯后,可观察到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呈现______色火焰;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为了证明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不是由氧气造成的,在不改变装置的情况下,操作方法是________,并观察装置C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时加入6%的过氧化氢溶液51 g,理论上可生成多少克氧气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分液漏斗(2)蓝紫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2NaOH+SO2Na2SO3+H2O(4)增加硫粉的质量 溶液变为无色(5)1.44 g【解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高锰酸钾和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锰和硫酸,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2)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故可观察到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呈现蓝紫色火焰;高锰酸钾和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锰和硫酸,故装置C中的象是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4)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为了证明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不是由氧气造成的,在不改变装置的情况下,操作方法是增加硫粉的质量,消耗掉生成的氧气,装置C中的现象高锰酸钾溶液褪色。(5)设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x。2H2O22H2O + O2↑68 3251 g×6% x x=1.44 g故理论上可生成1.44 g氧气。11.【2019年福建省】实验室制取氧气并模拟氢氧焰实验。(1)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现用下列仪器组装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③欲用浓硫酸干燥氧气,应从装置F的_____(填“a”或“b”)处通入气体。(2)模拟氢氧焰实验: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①关闭K,通入氢气,点燃。为保证安全,点燃氢气之前应先__________________。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②打开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熔断,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________________有关。【答案】(1)①2H2O22H2O + O2↑②锥形瓶 ACD③a(2)①验纯 ②浓度【解析】(1)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 O2↑。②仪器A的名称为锥形瓶。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故氧气的发生装置选用的仪器为ACD。③用浓硫酸干燥氧气,应从长管进气,短管出气,故从装置F的a处通入气体。(2)①氢气属于易燃气体,为预防爆炸,点燃氢气之前应先检验纯度。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②打开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熔断,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2018年中考真题1.(2018?安徽)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移出导管【答案】A【解析】A.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故正确;B.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故错误;C.待导管口有均匀气泡产生时开始收集,不能有气泡冒出就立即收集,故错误;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故错误。故选:A。2.(2018?重庆)实验室常用2KClO32KCl+3O2↑来制取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nO2加快了反应速率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D.反应前后氯元素呈现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和﹣1价【答案】D【解析】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故正确;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产生氧气的质量。故正确;D、氯酸钾中氯的化合价为+5,在氯化钾中氯的化合价﹣1;故错误;故选:D。3.(2018山西)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2)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铁架台;(2)2KMnO4K2MnO2+MnO2+O2↑;(3)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4)将试管倾斜(或横放),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5)防止加热时高锰像钾粉末进入导管(或防止高猛配钾粉末进入水槽使水变红(合理即可)。【解析】 (1)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2+MnO2+O2↑;(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4)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将试管倾斜(或横放),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5)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像钾粉末进入导管(或防止高猛配钾粉末进入水槽使水变红)。4.(2018菏泽)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m的名称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验满方法是________。(3)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答案】(1). 试管; (2). 2KMnO4K2MnO4+MnO2+O2↑ h g e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集满 (3). D【解析】(1)据图可知仪器m是试管;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选择装置A来制取,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用装置G(长进短出)对氧气进行干燥,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较为干燥的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即可; (3)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属于固液加热型,所以选择装置D来制取。5.(2018德州)实验室中分别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1)结合图所提供装置完成下列表格 填写内容/反应物 化学方程式 气体制取装置组合(填序号) 高锰酸钾 例:2KMnO4K2MnO4+MnO2+O2↑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氯酸钾(二氧化锰) /(2)请结合图回答问题①写出甲、乙所指仪器名称:甲 ;乙 ;②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与其他两种方法的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 , (写出两条);③若用如图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答案】(1)AD 2H2O22H2O+O2↑ BD 2KClO32KCl+3O2↑(2)①酒精灯 集气瓶 ②不需加热 操作简单 ③b【解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与氧气,发生装置应该选用固体与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的B装置,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应该用排水法收集;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且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与氧气。(2)结合装置图可以判断甲是酒精灯,乙是集气瓶;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在常温下进行,反应物可从长颈漏斗随时添加,所以与其他两种方法的装置比较,具有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操作简单及节能安全等优点。集气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短导管通入,水从长导管排水。6. (2018?江苏泰州)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1)现提供下列装置①上图C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②实验室将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有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③实验室可以按照“B→F→F→真空气囊”的装置顺序制取纯净的CO2气体,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个F装置盛放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第二个F装置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1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取氯化钠、量取水、溶解、转移。①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下列操作中,可能导致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填序号)。a.称取时,将氯化钠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c.用已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d.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溅出【答案】 (1). ①长颈漏斗 ②B 2H2O2 MnO2 2H2O+O2↑ 气泡连续不断均匀放出 ③ CaCO3+2HCl=CaCl2+H2O+CO2↑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浓硫酸 (2)①搅拌加速溶解 ② b【解析】(1). ①图C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② B,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2H2O2 MnO2 2H2O+O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有气泡连续不断均匀放出,此时收集到的氧气比较纯净。③实验室可以按照“B→F→F→真空气囊”的装置顺序制取纯净的CO2气体,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2)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1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取氯化钠、量取水、溶解、转移。①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速率。②可能导致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b,量筒俯视读数比实际大。点睛∶配制一定质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取氯化钠、量取水、溶解、转移。量筒读数应平视。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制取装置,根据生成物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7. (2018?江苏扬州) 氧气是我们身边无法离开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对氧气的研究如下: I.氧气的制备: (1)写出上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2)写出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图中装置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II.氧气的收集:[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实验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实验数据:实验1实验2实验3氧气的体积分数(%)79.779.679.988.489.087.990.089.889.3氧气的平均体积分数(%)79.788.489.7数据分析:(3)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4)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Ⅲ.铁丝在氧气中燃烧(5)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经研究表明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同时生成了某种气体,推测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将燃烧后的黑色固体粉碎后,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答案】I.氧气的制备: (1). 酒精灯 铁架台 (5). .2KMnO4 K2MnO4+MnO2+O2↑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试管口向上倾斜 II.氧气的收集:(3)延长收集时间 (4). 反应物不纯(合理即可) Ⅲ.铁丝在氧气中燃烧(5) 3Fe+2O2 Fe3O4 (6)CO2 (10). Fe+2HCl═FeCl2+H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1)上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分别是①酒精灯,②铁架台;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图中装置一处明显的错误是试管口向上倾斜;(3)根据实验1、2的操作可知,实验2延长了氧气收集的时间,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有所提升。如果想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以采取延长氧气的收集时间的措施,(4)如果各项操作没有问题,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反应物不纯;(5)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Fe+2O2 Fe3O4 (6)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经研究表明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同时生成了某种气体,推测该气体是CO2;将燃烧后的黑色固体粉碎后,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原因是 Fe+2HCl═FeCl2+H2↑。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中小学知识...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