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纪录电影脚本.doc
2023-02-18 | 阅:  转:  |  分享 
  






纪录电影(脚本)







根 据 地

——冀鲁豫的民族记忆





李延国 李庆华





















2015年3月20日







纪录电影(脚本)







根 据 地

——冀鲁豫的民族记忆







(片头曲)



第一单元:到敌人后方去(20分钟)



第二单元:根据地的根据(35分钟)



第三单元:永远的冀鲁豫(35分钟)



(片尾曲)





注:单元与小标题,是编剧创作时为分层次而列,可删之。











根 据 地

——冀鲁豫的民族记忆











片头曲:

这里是祖先留下的土地,

我们世代在这里生息。

血肉组成的平原人山,

抗击着凶残的顽敌。



共产党领导着八路军,

和人民血肉相连,生死相依,

铁骨铮铮中华魂,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



一寸土地一寸血,

一座村寨一面旗,

冀鲁豫啊,我们的根据地,

你是炎黄子孙光荣的记忆。





























第一单元:到敌人后方去



1、一枚纽扣牵出的历史



1964年的一个秋日,一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巡逻在威海的海滩上,突然发现沙滩上闪烁着一道金光,他上前俯身拾起,原来是一枚金色的纽扣,后面刻着一个令他震惊的名字:邓世昌。



经故宫文物专家鉴定,此纽扣为七十年前甲午海战邓世昌的遗物。



此时,甲午战争已过去整整七十年。日月轮转,潮起潮落。当年北洋水师在与日军战舰鏖战中,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全身着火,日寇吉野号恃其坚船利炮,横行无忌,邓世昌毅然指挥受伤的致远舰撞向吉野,决意与之同归于尽。日军大惊,集中炮火向致远舰射击。致远舰右侧被鱼雷击中,引起大爆炸。全舰官兵除七名获救,邓世昌和其他官兵壮烈殉国。

致远舰在黄海海面缓缓沉没,壮士们在国人心中傲然升起。



这是一枚历史的纽扣。

它见证着中华民族近代史的屈辱与悲壮。

这枚纽扣,从邓世昌的战衣上被弹片或海涛撕裂下来,沉入海底。

七十年的潮汐,又将它推到了他的子孙面前。难道它是为了给后来的中国军人某种警示吗?



我们试图解开这枚历史的纽扣。

甲午海战是日本侵华史的前奏。它用炮火试探了貌似强大的大清王朝的脆弱和枯朽,开启了西方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掠夺、瓜分中国的先河。



2、和服下的野心



甲午海战之后,日寇在旅顺实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数万同胞死于无辜。

之后这个身穿和服的民族,派出一个个武装到牙齿的陆军师团,像一枚枚罪恶的纽扣,缝上了中国的版图。从日寇踏上这片肥沃的大陆后,他们就没有想过再离开。他们大量移民东北,以“农垦团”的形式实行殖民主义。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挑起了“卢沟桥事变”,也即“七七”事变,日本军队撕下了遮羞布,侵略中国的战争正式打响。



1937年7月28日上午,日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在100余门大炮和装甲车配合、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向驻守在北平四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国第29军第132、37、38师发起全面攻击。第29军将士在各自驻地奋起抵抗。南苑是日军攻击的重点。第29军驻南苑部队约8000余人浴血抵抗,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淞沪会战、华北沦陷、山东沦陷、中条山会战、南京大屠杀、武汉会战,日寇的铁蹄肆意践踏着华夏大地。



3、窑洞对话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早在“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三天,中国共产党就发表宣言主张抗日,并在其后派遣杨靖宇等干部赴东北组织抗日。在红军长征出发前3个月,红7军团便作为抗日先遣队北上。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虽身处逆境,仍坚定地站在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线,及时地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和政治上的战略转变紧密联系起来,把红军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



1937年5月中下旬,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先后召开了全国党代表会议和白区工作会议。与会代表,中共直(冀)南特委书记张霖之会前向总书记张闻天汇报了在华北平原南部冀鲁豫区域,我党领导平原人民地下斗争的情况。

张霖之说,党中央经过二万五千里长途跋涉,千辛万苦来到陕北,定居延安,是党的一大幸事。但陕北是黄土高原,地贫人稀,十年九旱,人口不过三十万,年产粮食仅三万担,今后如何发展呀!我们华北大平原物华天宝,也是新文化、新思想的广泛传播地,群众有一定基础,党有一定影响,平原人民渴望工农红军挺进平原,领导他们求解放。



张闻天与张霖之彻夜长谈。

第二天鸡鸣天晓,张闻天说:你给中央出了一个好主意。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得冀鲁豫者得天下。不过,此事事关重大,我要和毛泽东、朱德诸同志商量一下。待条件成熟时,可以分期分批把工农红军派往平原去。

今天我们已无法考证张闻天与毛泽东朱德商议开辟冀鲁豫根据地的具体情况。我们只知道历史后来发生的真实事实。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迫于全国人民和各民族党派一致要求团结抗日的呼声,和共产党达成了团结抗日的共识。红军被改编为三个师,统称为第八路军。1937年9月25日,林彪和罗荣桓率领的一一五师,首战平型关,取得大捷,歼敌一千多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一九三八年五月,毛泽东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文中写道:游击战争的根据地是什么呢?它是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没有这种战略基地,一切战略任务的执行和战争目的的实现就失掉了依托。无后方作战,本来是游击战争的特点,因为它是同国家的总后方脱离的。然而,没有根据地,游击战争是不能够长期地生存和发展的,这种根据地也就是游击战争的后方。



4、到山东去



早在“七七事变”后,直南、豫北的共产党组织一方面发动群众抗日救亡,扩大抗日武装;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统战工作,争取河北第十区(濮阳)专员丁树本合作抗日。此后,在直南特委的推动下,各抗日救亡团体纷纷建立,并经过民主民生斗争建立了一些村政权。



山东、河北平原游击战争的初步发展,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并给予高度评价,党中央决定派主力部队开赴冀鲁两省,大力发展游击战争和建立根据地。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六届六中扩大会议在延安召开,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强调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战区和敌后的战略方针。这次会上,毛泽东正式提出“派兵去山东”。



同年12月,刘伯承、邓小平派李聚奎为司令员兼政委、王幼平为政治部主任,到鲁西北组建一二九师抗日先遣纵队,给在日伪顽夹击下的鲁西北地方党及十支队以极大的支持和鼓舞。12月14日,陈赓率六八八团进抵张鲁集,这是莘县人民第一次见到八路军主力部队。



山东省鲁西和鲁西南地区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带。对此,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专门做了论述:

抗日游击战争的根据地大体不外三种:山地、平地和河湖港叉地。

山地建立根据地之有利是人人明白的,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或准备建立的长白山、五台山、太行山、泰山、燕山、茅山等根据地都是。这些根据地将是抗日游击战争最能长期支持的场所,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我们必须到一切处于敌后的山岳地带去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起根据地来。



平地较之山地当然差些,然而决不是不能发展游击战争,也不是不能建立任何的根据地。河北平原、山东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经发展了广大的游击战争,是平地能够发展游击战争的证据。



5、罗荣桓挥师鲁西南



1939年初,春寒料峭。一支穿着灰色粗布军装的队伍,穿行在历史之页。

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遵照党中央指示,在代师长陈光、师政治委员罗荣桓同志的率领下,遵照中共中央打到敌后去、开辟抗日根据地的指示,从山西出发,越过一道道封锁线,挺进山东鲁西南平原,以策应华北抗日战场。



当时日军主力主要在华北和山东胶济线一带。鲁西南没有铁路,公路也不多,不便于机械化作战。日军在每个县城驻军不多,主要依靠伪军进行统治。



杨勇率领的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开进到鲁西鄄城扎营。这是我八路军正规军第一次踏上这片黄色的土地。当地的群众和一些开明绅士,听说平型关打鬼子的一一五师来了,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日寇1938年秋侵占鲁西南的重镇郓城,并极力向外扩展其势力范围。当时,驻郓城日军有200多名,日军采取了“以华治华”的政策。原韩复榘部下,郓城日伪县长刘本功,派其弟刘玉胜团驻郓城西北之樊坝。这伙伪军全部是日式装备,自盘踞樊坝以来,催粮、要款、拉牲口,把鲁西南变成了日寇的后方基地。日伪军奸淫、抢掠,无恶不作,当地人民恨之入骨。



樊坝位于郓城县城西北,距城十八华里。樊坝据点驻伪军1个团,约500余人,装备有小炮1门,轻机枪13挺,步枪400余支。伪团长刘玉胜亲率主力驻守樊坝,警戒森严。



杨勇率领六八六团接受打樊坝任务后,立刻进行了战前准备。当时,我军始终在山区作战,缺乏平原作战的经验。战前会议上,杨勇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指出了我军的最有利条件是有我地下党和老百姓的支持。一定要打好建立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仗。



樊坝战斗共击毙伤伪军200余人,日军100余人,活捉伪团长刘玉胜及官兵300多人,缴轻机枪11挺,小炮1门,步枪400余支,解放被掳妇女30余人,村干部20多人,大大振奋了冀鲁豫边区的民心。



6、梁山水泊会议之争



这年八月,一一五师师首长和鲁西军政委员会,在鲁西南的梁山水泊召开联席会议,鲁西区各地委书记参加了会议。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在冀鲁豫创建平原抗日根据地?

会议上议论纷纷:

“我党我军的根据地大部分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平原无险可依,建根据地不容易。”

“当年捻军起义,曾在这里大败清军,杀死了清朝名将僧格林沁。最后因这里无险可守,退出鲁西南。”

“日军有飞机、汽车、坦克,在平原作战有优势,我们只有11号(双腿),打起仗来,无处隐蔽。”

“这里除了是平原,还兵多为患,日军、伪军、中央军、红枪会、民团,他们相当一部分,并非真抗日,只为占山为王。我八路军在此创建根据地,几乎没有同盟军,必受排斥。”

“这里民风彪悍,民智未开,群众工作不好开展……”

“兵多民贫,这里的群众已不堪战争的重负,部队的后勤得不到保障……”



一直没有说话的罗荣桓发言了:“你们讲的都有一定道理,但这些并不是能否在这里建立根据地的根本理由。”

这时,罗荣桓把一本小册子举起来:“这是毛泽东同志刚刚写成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我们大家应该好好读一读,毛泽东同志在这本书中指出:井冈山游击战争得以发明,并不因为有树林、有山,而是因为有人民。”



会场顿时静了下来。

罗荣桓说:“游击战,是与人民共存共生的一种战争。哪里有人民,哪里就可以开展游击战争。平原虽无山地做屏障,但成千上万的群众,就是御敌的最强大屏障,只要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和群众生死与共,就可以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创建和坚持平原根据地完全是可行的。”



人民就是山,人民就是御敌的屏障!人民永远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会议形成决议:按中央指示,在冀鲁豫平原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

会议后,一一五师及地方党组织和地方武装立即分赴冀南、豫北、鲁西南地投入了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的斗争。



1940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清平县(今山东长清、平阴)召开了冀鲁豫边区工作会议,正式成立了冀鲁豫边区委员会,王从吾任冀鲁豫边区书记,黄克诚兼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一年后,杨得志接替了黄克诚的职务,成为冀鲁豫边区军事最高领导人。



7、打鬼子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



抗日战争的年代,能打鬼子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就能得民心。



八路军刚到鲁西南时,“日伪顽匪杂”,五鬼闹鲁西。当时山东省主席兼战区司令长官韩复渠,刚刚被蒋介石以丢失国土的名义枪毙。新任省主席沈鸿烈带着残兵败将驻守曹县,他手下有各类武装十五万人,却不敢对日寇放一枪。民间各类土匪,顽军,杂牌军,会道门等乘机拉队伍,扩地盘,鱼肉百姓,民不聊生。一些真正想抗日的民间武装反而受尽了排挤,生存困难。



罗荣桓首战郓城后,杨得志纵队又在曹县缪堤圈歼灭日军200多人,夺取了崭新的平锡重炮,至今陈放在北京军事博物馆。这是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第一门重炮。



接着,杨勇又率部激战潘溪渡,全歼日军一个中队,威震鲁西。不久,罗荣桓又指挥梁山战斗,歼灭了从济南前来扫荡的日军坂垣师团的一个中队。



八路军浴血奋战,打起了抗日的大旗,大大振奋了冀鲁豫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和信心。郓城的抗日自卫军“窝窝队”和一些民间的武装纷纷投奔八路军。就连在樊坝战斗中被俘的伪团长刘玉胜经教育后,也四处张贴《告同胞书》,表示将功赎罪,并带着原部下200多人加入八路军。曹县的一家地主的寡妇周姜兰,卖掉了500亩土地,买了枪支,拉起了200人的武装,投奔了杨得志,被任命为抗日自卫团团长。后来成为冀鲁豫赫赫有名的“小脚女团长”。



八路军的抗日队伍迅速壮大。杨得志支队刚到鲁西南时仅有一百多人,一年后,就壮大到一万七千多人,这让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大为惊讶。



8、兵民是胜利之本



日寇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单县,两个日本鬼子乘坐一个热气球勘探地形,飞到一个村子上空时,被一个农民用打兔子的长杆土枪打了下来,两个鬼子被赶来的农民用农具当场打死。





1939年初秋的一天,盘踞在单县县城的日伪军到城西葛君庙一带抢粮。

我抗日武装埋伏青纱帐英勇阻击,日伪军仓皇往老窝方向回撤。刚刚到日军任顾问的日本青年横健慌忙爬入高粱地的沟沿上指挥日伪兵还击。在失败溃逃途中,横健鬼使神差地藏匿临近村庄的秫秸垛,被巡逻的村民发现。村民张二白等将其诱出。横健凭借,张二白凭借土丘沟壑躲避还击,将嚣张之极的横健砍死在茫茫青纱帐内。注:该诗镌刻于曹县烈士陵园的石碑。





8、血亲



毛泽东曾说:一切游击战争的根据地,只有在建立了抗日的武装部队、战胜了敌人、发动了民众这三个基本的条件逐渐地具备之后,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来。



毛泽东同时强调:就是用一切力量,包括武装部队的力量在内,去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要从这种斗争中去武装人民,即组织自卫军和游击队。要从这种斗争中去组织民众团体;无论是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儿童、商人、自由职业者,都要依据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斗争情绪提高的程度,将其组织在各种必要的抗日团体之内,并逐渐地发展这些团体。民众如没有组织,是不能表现其抗日力量的。要从这种斗争中去肃清公开的或隐藏的汉奸势力;要做到这一步也只有依靠民众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从这种斗争中去发动民众建立或巩固当地的抗日政权。



你们的安全要紧



1943年,鄄城县大捻乡堌堆寺村,万里同志的夫人边涛马上就要临产了。菏泽有个旧俗,不愿意别的女人在自己家里生孩子,怕有晦气。正在边涛为难之际,这个村的青年妇女李曼青领着母亲来了,说:不要为难,就在我家生。就这样边涛来到了李曼青家。堌堆寺村离敌人据点不远,李曼青母亲怕有闪失,就决定在屋内挖一个地道直通村外,紧急时刻可以逃命。边涛赶忙阻止:不要挖,下大雨时房子会塌的。李曼青母亲摆摆手说:这没有啥,你们安全要紧。



铁鏊子上的硬汉子



在菏泽冀鲁豫边区纪念馆里陈列着一把日军指挥刀。这是1942年八路军从日寇手中缴获的一把指挥刀,当时藏在了郓城王沙窝村农民王雪南的家。敌人打探到了消息,突然包围了王沙窝,抓住了王雪南,逼他交出指挥刀,严刑拷打后把王雪南推上了烧得通红的铁鏊子。一步一缕青烟,一步一层焦肉,直至牺牲。

时隔60年,我们问王雪南妻子:为了一把刀牺牲一条命值吗?80多岁的老人泪流满面的告诉我们:雪南说过,对不起共产党、八路军的事咱不能做。



捂死娃儿保八路



1939年5月11日,日军纠集济南、泰安、兖州、汶上等10余市、县的日伪军5000余人,在山东日军最高指挥官尾高次郎指挥下,兵分9路向我泰肥山区合击。于11日凌晨,敌将我一一五师机关、鲁西区党委机关、泰西特委机关、六八六团、冀鲁边七团等,包围在肥城县陆房村一带方圆20里的狭小地区。

陈光代师长命令部队迅速突围。危急的时刻,有6个八路军战士(四男两女)跑到三区妇救会长刘克林家里说:“日军包围了村子,要赶快转移。”说完就想往村外跑。这时炮弹已打过来,妇救会长刘克林不容分说,就领着六个战士和家里人赶紧爬上山,躲避到一个岩洞里。她让战士躲进里面,自己和婆婆守在洞口,可是她九个月的儿子这时突然直哭。她想到敌人正在山下,如听到孩子哭声,全家人被捕不要紧,可六个战士掩护不住了。她毅然对婆婆说:娘,把孩子捂死吧。”婆婆流着泪没有说话。刘克林用手把孩子的嘴捂住……直到敌人过去,他们才从洞里出来。虽然孩子憋得小脸紫青,差点丧命,但却保住了6个战士的安全。



儿子,我真不愿杀你啊



1943年夏秋之交,鲁西南古城定陶沦陷后,残无人道的日伪军加紧了对我抗日根据地“清剿”、“扫荡”,汉奸地痞恶及反动帮会组织也乘机肆虐,为虎作伥。河东岸的观堂吴庄,村头烟树萋萋,村中断壁残垣。临街处有一烟酒杂货铺,柜主名叫孙祥斋,40多岁,识文断字。孙祥斋和二儿子孙学义秘密参加了共产党,杂货铺成了我党的秘密联络点。



联络站的活动虽然组织得非常严密,但是,狡猾的敌人从多次的失利中也嗅到了一些蛛丝马迹。起初,敌人怀疑这一带村子里隐藏着八路军武工队,搞了几次清乡,什么也未捞到。后来,孙祥斋父子发现村里有各种各样的陌生人转悠,有讨饭的,有挑货郎担的,有背粪筐的。他们感到有点蹊跷。一连几天孙祥斋感到好像有个影子跟着自已。他进城时,不论走到哪里,往后一瞧,远远都有人跟在后边。夜里,村里人已进入梦乡,孙祥斋听到一阵急剧的狗吠,悄悄起来向外张望,看到不远处一个朦胧的身影一晃而逝。不久,传来更坏的消息。联络站一名交通员在城里被敌人抓住杀了。城里两个有内线关系的杂货铺突遭敌人搜查。孙学义和父亲孙祥斋认真分析原因,从外到内对知情人逐个排查,认定身边有鬼。

孙学义说,最近,哥哥孙学福有些反常,经常不着家,有时酗酒,还有人见他在城里和流里流气的人来往。

有一次,孙学福喷着酒气,边挪动脚步边胡乱嘟嚷着:“私通,八路,小心,脑袋。”

不久,内线关系也送来了情报,说孙学福当了保安队的爪牙。

孙祥斋和孙学义以商量分家的名义把孙学福骗到了村外。孙祥斋跟在后面,一阵莫名的感情涌上心头,看着前边那熟悉的背影,他简直不敢相信,亲眼看着长大的儿子,竟变得那么陌生。

古代有数不清的民族英雄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而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其高风亮节传颂千古。眼下,民族安危到了紧要关头,对危害民族利益的不肖子女,难道能以父子亲情掩盖民族大义吗?如果一时姑息手软,不知将有多少人要掉头。他抹掉泪水,紧走几步,赶到学福背后,悄悄地拔出短枪。“叭”,一声响,孙学福摇晃了一下,扑通栽倒了。孙祥斋沉痛地扭回头,蹲了下去。双手捂住脸哭喊:“儿子,我真不愿杀你啊!”



认“亲”



1942年2月,日军两个师团及伪军共3万余人对我南乐、滑、卫河等县进行“扫荡”。我卫河县大队被敌人堵在了合围圈中。由于战士都穿便衣,妇女们就到敌人那里去认“亲”,老年妇女领回自己的“儿子”,青年妇女认回自己的“丈夫”。通过认“亲”,基干大队的绝大部分队员冲出包围圈归了队。当时卫河县县长刘子良,干部谢宝山、靳长印,也都是这样被掩护下来。1942年3月8日,抗日民军的一个团被日伪军2000余人包围在卫河县瞿固附近,团长万连友手持机枪率部突围时,壮烈牺牲。由于民军身穿军装不能突出包围圈,群众就给民军换便衣,男人的便衣不够,就换妇女的。有的妇女把新婚的衣服拿给民军,有的妇女宁愿赤身盖被子也把衣服脱给民军。赵庄的3个老大娘不顾头上横飞的子弹,肩背上扛着便衣送给战士。这次用换便衣的办法掩护民军300多名战士突出重围。



9、民主民生运动



毛泽东说过:抗日游击战争战略问题的第三个问题,是建立根据地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随着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而来的。同时敌人为了确保占领地的利益,必将日益加紧地对付游击战争,特别在其战略进攻停止之后,必将残酷地镇压游击队。这样,长期性加上残酷性,处于敌后的游击战争,没有根据地是不能支持的。



走进莘县大张家镇红庙村,穿过一条平坦的小道,能看到一片绿树成荫的广场。在广场一侧,有座围墙拱卫的中式大门,浸染着先辈热血的“平原长城”四个大字,赫然镶嵌在正中门墙上,这里就是原中共中央冀鲁豫(平原)分局所在地。



就在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进入最艰苦、最困难的关健时刻,中共中央北方局将时任中共冀中区党委书记的黄敬同志调任冀鲁豫边区党委书记。



1942年11月12日,冀鲁豫边区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刚刚走马上任的黄敬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做了题为《边区的形式和任务》的报告,提出边区的中心任务是:确实开展民主民生运动,发动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斗争。



会后,全边区都把开展民主民生运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放手发动群众,在全区开展了以减租减息、合理负担、反对贪污、查黑地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运动,减轻农民负担,改善群众生活,清查地主富农藏匿不负担田赋的土地,改造群众团体,吸纳党员,建立群众主导的民选政权,创造了一整套群众工作体系、原则和方法,巩固扩大根据地。



10、万里鄄城搞“豆选”



1942年冬,地委书记万里和组织部长纪登奎来到鄄城,开展民主民生运动。



万里亲自主持召开了座谈会,精辟地论述了开展民主民生斗争与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系。要求加强民主思想教育,采取民主方式建立村抗日政权。

不久,旧城集即开始了民主建政试点。



民主建政首先从直选村长开始。第一次行使民主权力的农民不会写票,于是用黄豆作选票,瓷碗作票箱。村长候选人整齐的坐成一排,每个人背后放着一个大瓷碗。



在鄄城县旧城村,笔者见到了原村支部书记、时任旧城村儿童团团长的已经88岁的仪瑞庭老人。70多年过去了,老人依然记得当年的情景:

土台上被选举的人在前边坐着,每人背后搁个碗,选举的人排着队,从候选人身后走过,谁愿意选谁,搁到谁背后碗里一个黄豆。那当时是纪登奎和万里在这里主持的。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真正的民选村政权,就在这旧瓷碗中诞生。

旧城村的邢淮濯当选第一任民选村长,常海波为副村长。选举结果公布,群众像过节一样沸腾起来,他们抬着自己选的当家人,吹着唢呐走遍全村。最后村长、副村长向全村人宣誓:誓死为全村老百姓办事,为人民做牛做马。



仪瑞庭老人告诉我们:这就是改造村政权,就是叫群众选举当家人,选举大公无私,为人正派,抗日立场坚定,群众拥护的人当村干部,

人民群众自己决定自己的当家人,这在中国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共产党的解放区,农民群众第一次真正成了主人。



这历史性的一幕,有谁会怀疑旧城集人民、中共鄄城县委,运西地委、冀鲁豫边区党委、乃至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在从根基上建设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呢?!



11、两任县长的故事



今天,在曹县民间,仍然流传着当年根据地两任县长的故事。

第一任县长刘齐滨,是北京大学文学系的高材生,1938年8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8月,他被选为曹县抗日人民政府第一任县长。

刘齐滨家境殷实,为了资助革命,他卖掉了全部土地和房产,最后一贫如洗。由于过度劳累,加之营养不良,年仅34岁就不幸病逝。



1941年5月,青黄不接,鲁西南抗日军民最困难的时刻,王石钧出任曹县抗日政府第二任县长。

次年春,灾荒更重,许多人家揭不开锅,连树叶都吃光了。王石钧一方面组织群众生产自救,一方面发动干部、党员节省粮食,请示地委在缺粮最严重的几个村子里垒起了大锅,他亲自煮粥赈灾。

这个时候,王石钧的家中也是多少天一直以野莱充饥。后来,实在揭不开锅了,饥肠辘辘的孩子对母亲说:“娘,俺爹是县长,听说在不远的村里给大家发粥,咱也去给他要碗粥喝吧?”

妻子深知丈夫的脾气,一声没吭,泪珠一滴滴落在孩子的脸上。后来在大伙的劝说下,她才领着孩子找到王石均说:“我能忍,孩子实在饿得忍不住了。”

王石钧看着骨瘦如柴的母子,半天没有说话,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说:“这些村受灾比咱村重,救济粮食只有这一点,这粥咱能吃吗?”妻子再没有说话,背着孩子回家了。



不久,王石钧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被捕,经受了严刑拷打没吐过一个字,趁黑夜敌人把他往城里送时,他跳车逃跑,伤上加伤。

被大伙救回来己经奄奄一息,苏醒过来时,他问:“杨槐花开了没有?”

大伙告诉他,槐花已经开了。

他断断续续地说:“这就好了,群众有吃的了……”他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永远闭上了双眼。

槐花开了,杨得志下了一道命令:部队一律不准打槐花……







12、父子抗日齐捐躯



古城延安。

原中共中央研究院附近的黄家坪山顶上。

有一座用青石砌成的坟墓。这是梁仞仟同志长眠之地。



在延安中央机关工作过的老同志,很多人都了解梁仞仟。

在抗日战争时期,冀鲁豫根据地的男女老少,一提起“窝窝队”(鲁西抗日自卫团)的创建人梁仞仟,没有不知道的。



梁仞仟,1912年出生在山东省郓城县洪王庄。1935年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6月,遵照中共山东省委指示,梁仞仟返回郓城开展党的工作。同年9月,建立郓城县第一个党支部——洪王庄党支部,梁仞仟任书记。

11月,中共山东省委又指示梁仞仟负责筹建中共郓城中心县委。1938年底,中共郓城县委在郓(城)鄄(城)巨(野)菏(泽)四县结合部地区建立,梁仞仟任书记。



为了组建抗日武装,培训骨干力量,郓城中心县委先后在郓城城南飞哲集等地举办了三期训练班。梁仞仟亲自担任教员,向参加训练的民先队员、进步青年和农民抗日积极分子,讲述抗日救亡的形势和任务。

训练班每期三四十人,先后共有100多人参加。训练班学员的吃住条件都很差,梁仞仟和学员全都挤在三间破屋里,他们铺麦秸、枕砖头。梁仞仟动员父亲梁秀松筹集了许多高梁,做训练班的口粮。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学员们的情绪却异常高涨,个个生气勃勃。

训练班轰动了全村,每天都有前来打听观望的群众。群众见他们讲的话、唱的歌都是打日本鬼子的事,又见他们顿顿吃黑窝窝,便亲切地称训练班为“窝窝队”。

从此,“窝窝队”的名称,传遍了鲁西南。



1939年1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罗荣桓政委和陈光代师长领导下挺进郓西北,梁仞仟组织地方力量积极配合,于农历正月十四,一举粉碎了郓城北部黄河岸边的伪军据点樊坝。

1939年9月,郓城县各界代表召开大会,正担任地委书记的梁仞仟被选为郓城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梁仞仟的父亲梁秀松被选为区长。父子同时被民选为抗日干部,一时传为佳话。



正当抗日蓬勃发展的时候,国民党于1939年11月掀起反共高。冀鲁豫地区的国民党各部队蠢蠢欲动。12月底,郓城县国民党县长张培修突然抓捕了梁秀松老人。老人就义前,威武不屈,大义凛然,高喊:“要杀就杀,要砍就砍,头可断,血可流,精忠报国不能丢!”28日,老人在于阁村壮烈牺牲。



1940年梁仞仟被选为党的七大代表。他同杨勇、徐运北等同志,奔赴党中央驻地延安。到延安不久,梁仞仟积劳成疾,得了肠胃病,经医治无效,于1941年9月不幸逝世。父子二人不到一年时间,双双为国捐躯。



人民把信任的黄豆投给了他们,他们把生命献给了人民。



1943年冀鲁豫根据地快速发展,从领导18个县委时称的小冀鲁豫发展到了领导116个县、12个地委、12个专署、12个军分区的大冀鲁豫,成为敌后最大、也是全国唯一的平原抗日根据地。



边区开展的群众运动,拉近了与群众的关系,建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谊,人民群众给了革命最大的支持。“村村是后方,家家住八路”是那时的真实写照。



当时在冀鲁豫地区,同时存在着三个政权——日伪政权、国民党政权、共产党的民主抗日政权。每个政权都需要“供粮”。日伪政权是抢粮,国民党政权是逼粮,而老百姓却悄悄地把粮食送给共产党的抗日民主政权。



民主民生运动对冀鲁豫边区的壮大产生了重要影响,觉醒了的人民,掌握自己命运的人民,是根据地的根据。









第三单元:永远的冀鲁豫



三个老人牵出的故事



2013年春天,山东省曹县刘岗村三位86岁的耄耋老农,联名给《菏泽日报》写了一封信,要求给70年前冀鲁豫边区一位叫秦兴体的八路军立一座碑,信文朴实恳切:



“我们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我们心中的英雄——秦兴体的事迹,不能发扬光大,不能给这样的英雄树碑立传,这种精神不能弘扬,我们觉得愧对英烈,愧对历史……这是我们人生暮年最后的牵挂,办好这件事,我们可以无憾瞑目了……”



鲁西南的小延安



苦难的鲁西南,抗日战争期间,受尽了日寇的蹂躏和屠杀,鲁西南人民奋起抗争,但每一次反抗都会迎来另一次更大的杀戮。



曹县有个著名的“红三村”,它是刘岗、曹楼、伊庄联合体,鲁西南的日寇屡袭不克,日军指挥官便在军用地图上把三个村子用红笔围起来,并赠名“赤三村”。



“赤三村”的百姓无一参加伪军,无一当汉奸和叛徒,坚持与日伪军浴血奋战八年。以后就被根据地的人民称为“红三村”。



由于“红三村”分布成掎角之势,敌人来扫荡,可以互为联络,互为支援,人民群众基础好。冀鲁豫边区第十一行署、冀鲁豫支队的指挥部便设在这里,号称鲁西南的“小延安”。



秦兴体的故事



1943年秋天,鲁西南抗日根据地五分区领导接到情报,商丘、兰考等地上万日军正在秘密部署,准备对鲁西南地区进行军事扫荡,“红三村”是重点。

接到情报后,根据地领导决定对军队和行署机关进行转移。

当时,秦兴体25岁,任五分区根据地供给部被服厂保管股股长。按照组织要求,秦兴体将边区货币、缝纫机、棉花和布匹等物资就地掩埋妥当。这时,敌人已在夜间将刘岗村团团围住,秦兴体已无法转移,换上农民衣服留下来。

10月6日拂晓,1500多名日伪军把“红三村”全部包围,决心找到八路军后勤物资。秦兴体一边组织民兵阻击敌人,一边掩护群众突围撤离。由于敌众我寡,敌人很快攻占了刘岗村,秦兴体与1000多名群众,一起被赶到村外的“寨海子”里。

寨海子,是村民防盗、防偷、防日寇,在村围子外挖的水塘。日寇让一千多名群众统统进入“寨海子”,冷水没胸,四周架起机枪,寨海子变成了一个大水牢。

一个日本翻译官,用嘶哑的喉咙对水牢里的群众说:“乡亲们,皇军大大的爱护老百姓,今天你们只要说出谁是共产党,谁是八路军,八路军的军用物资藏在哪里,皇军就会放了你们。要是不合作,马上统统拉出去枪毙!”

一千多群众哑然无声。

日军翻译官见没有人说话,就从人群里拉出两个青年人,逼问:“谁是八路军?”

二人一齐回答:“不知道!”

站在旁边拄着指挥刀的日军指挥官一呶嘴,日本兵立即举起枪打死了他们。随后,日本兵又把一个叫杨二孬的青年拉出来吊在树上,挥舞着棍子猛打,一边打一边问:“谁是共产党?谁是八路军?”

杨二孬强忍着疼痛,坚决地回答:“不知道!”

残忍的敌人将杨二孬活活打死。

日本翻译官指着3个青年人的尸体,发狠对群众说:“你们看到了没有?要是不说,统统跟这三个人一样的下场!”

那时,刘效民刚满15岁,他和父亲紧紧拉住秦兴体的手。目睹日军的残暴,秦兴体心如刀绞,他几次想冲出去和敌人拼命,但都被刘效民父子和群众扯住。群众泡在水中,默默地坚守着一个信念:一定要保护八路军的安全。

更加残酷的审讯又开始了。敌人在坑边放了一张刑床,不时从水坑里拉出群众捆在刑床上,进行严刑拷打,群众被敌人折磨得惨不忍睹。但不管怎么审讯,受刑的群众都咬定“不知道”。

“统统的死了死了的!”日军指挥官多喜成一恼羞成怒,挥舞着指挥刀,大声叫嚷着。

秦兴体再也忍不住了,猛然在水牢中高喊:“我是共产党!我是八路军!”

多喜成一脸上露出一丝奸笑,用生硬的中国话说:“你的出来出来!”

秦兴体挤出群众的保护圈,大义凛然地站到矮小的多喜成一面前。

“你真的是共产党、八路军?”

秦兴体回答:“我就是共产党、八路军!”

“你们八路军的军用物资放在什么地方?说出来大大的奖赏!”

“你先把群众放了!”秦兴体坚定地说。

日军指挥官命令把大家从寨海子里赶出来,然后又凑到秦兴体身边:“八路的军用物资到底藏在哪里?”

秦兴体拍拍胸脯:“我告诉你,它全藏在这里!”

“你的,这样的不好。谁是共产党?谁是八路军?谁是村干部?你统统地给我说出来,我不会杀你!”

秦兴体铁塔一样站立着,开口大骂日军的暴行。

多喜成一“嗖”地一声抽出日本大洋刀,放在秦兴体的脖子上。秦兴体还是泰然自若,昂首不语。日军指挥官把军刀一挥,用日语吼叫了一阵,日军翻译官立刻带领几个汉奸,把秦兴体绑在刑床上,用皮鞭抽打他,并向他身上滴特制的黑色硫酸液体,秦兴体顿时浑身烧起了许多血泡,疼得昏死过去。

日本兵往秦兴体头上泼了一盆冷水。待秦兴体苏醒过来以后,多喜成一又问道:“你说不说?”

秦兴体沉思了一会:“我说。”

日本翻译官喜出望外,立即让人把秦兴体放下来,年青英俊的秦兴体满脸的血水,转过身来,向群众大声说道:“乡亲们,抬起头来,不要伤心难过,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抗战一定会取得胜利!我们的大部队马上就要回来,他们会给死难的群众报仇!血债终要血来偿!我们要坚持到底,和日寇汉奸斗争到底……”

多喜成一被气得哆嗦着手,指着秦兴体大喊:“快!快!把他的喉咙卡住,别让他搞赤色宣传!”

日本翻译官立即领着几个鬼子,急忙上前去掐秦兴体的脖子,秦兴体扬起一脚,把他踢了个仰面朝天。几个鬼子扑上来把秦兴体拖到墙根,像耶稣受难样用长钉把他钉在木板上,秦兴体大骂日寇不止。

为了堵住他的嘴,日军用匕首从他身上割下肉,塞进秦兴体的嘴里。

秦兴体大声喊道:“狗日的小鬼子,肉,你拿去吧,骨头是我的!”

日军把门板倒过来,下面生上火,对秦兴体用上了中日历史上最残忍的酷刑——凌迟死,用刀一块块切下他的肉……

群众忍无可忍,纷纷冲上去和敌人拼命,敌人机枪开火,一百多群众倒在血泊中。

日寇什么也没有得到。恼羞成怒,烧毁了全村群众的房屋。

秦兴体啊,你是人民的好儿子,你是中华民族的真壮士,你是冀鲁豫边区为中华民族留下的世纪的英雄记忆!

刘岗的乡亲们啊,你们家境贫穷,可你们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你们出身低微,可你们却是世界上最侠义的人!

你们在强敌面前显得弱势,可你们却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

一千多名群众为了救一个八路军泼洒热血,一个八路军为了救一千多名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人间什么样的血缘关系?

这天是中国传统的九月九重阳之夜,刘岗村的百姓没有一个进食的。他们用门板制了一副棺木,把烈士掩埋在刘岗村边上,秦兴体永远成了刘岗人。



根据地的第一法宝



把世界普遍认为最落后的中国农民群体,看作是拯救中国最伟大的力量,这是共产党人的英明。

但是要把几千年来一直处于统治阶级残酷压迫下最散漫的农民发动起来,使其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怎样去实现呢?

共产党人找到了最佳法宝——



〔同期声:

原冀鲁豫边区的老战士、88岁的侯存明老人:

“这个法宝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在冀鲁豫边区,人民群众就是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认识八路军和共产党的。



棺材、枪声、遗言



鲁西南司令多如牛毛。日伪军、中央军、东北军、民团、红枪会、韩复榘的 散部……许多军队打着“抗日”旗号骚扰百姓,许多老百姓见兵就躲。八路军进村,常常是空村、空寨。为了迅速打开局面,边区首长重申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宣布了三个不准:不准私拿群众财物,违者杀头;不准向受蒙蔽群众开枪,违者杀头;不准污辱妇女,违者杀头。



由于水土不服,冀鲁豫军区骑兵团许多战士得了病。团卫生队军医助理袁天祥十分着急,到处找药。最后找到了一家药铺,老板早就逃跑了,情急之下,袁医助拿走了一些中药,为战士们医好了病。



外逃的群众见八路军不烧房子、不抢东西、不杀牲畜,逐渐又回到村里来。

部队和群众打成一片,帮群众扫院子、挑水、修篱笆、收庄稼。

药店老板跑到军区机关,跪着说:“我知贵军有‘三个不准’,可你们有人偷了我养家糊口的药,请长官给我作主!”



当时军区首长说:“你先回去,我们一定会调查清楚,如果是真的,我们一定会按军法处置,并赔偿你的损失。”



军区党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对袁医助执行铁的纪律。

团、营、连的指战员们纷纷来求情:“袁医助救了我们多少干部战士,虽然他违犯了纪律,但不是为了个人发财。”



军纪无信,必失民心。

特殊的情况下必须执行特殊的纪律。

死刑命令下达了,可全团的干部战士谁也不愿意去枪毙一个曾经为革命立过功的同志。



为难之际,袁医助说:“我侵犯了群众利益,应该执行纪律,不为难大家了。”他让卫生队的同志找来一把安眠药,毅然吞下。

团里为袁医助准备好了一口棺材。袁医助自己爬进去,躺好等死。



一边是公审大会上,群众等着死刑的执行。

一边是躺在棺材里的袁医助一直死不了——

因为卫生队的战友不愿意他死,在安眠药里混了维生素片。公审大会形成僵局。



最后,七个团党委委员现场商定,由团长亲自执行枪决。团长作战时曾受过伤,是袁医助从战场上把他背下来。此时,团长打开手枪的保险,眼含泪花,看着才二十出头的袁医助。



袁医助望着团长亲切的面容,主动地说:“团长,送我上路吧。十八年后我回来再参加八路军。”团长说:“你的父母我来照顾,你还有什么要求吗?”袁医助说:“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保留我的党籍和军籍。”“砰”、“砰”两声枪响,袁医助闭上了眼睛。



枪火变成了一道闪电,却照亮了鲁西南边区的夜空。



〔同期声:

北京军区干休所90高龄的杜连达含泪叙说:

“袁医助真不应该死啊,那么忠诚的一个人,可是在当时条件下,不那么做也不行啊……”



与此同时,驻扎在安陵集的吴法宪部,一位司务长违反群众纪律,给群众要鸡不付款,亦被执行了军法。



6、喝群众的开水也付钱



1938年,刚刚被任命为344旅代旅长的杨得志,奉命从太行山进军冀鲁豫平原。



杨得志的部队走一路打一路。



1个月之后,杨得志指挥的部队基本上肃清了平汉路东、漳河以南、卫河两岸近百里地区内的伪军和土顽部队,开辟了一大片根据地,建立了安阳、汤阴、内黄等县的抗日政权。

杨得志和崔田民带领100多人的队伍,于1939年3月9日进入东明地区。



东明县隶属于菏泽,位于鲁西南的边缘。当时这里的共产党组织已建立了游击队。杨得志经上级批准,将自己带的部队和两支游击队编在一起,共约2000多人,称为八路军冀鲁豫支队,杨得志任支队长。



可是,受到敌、伪、顽反动宣传影响,人民群众并不了解八路军,他们一见到八路军就往土围子里跑,把围子门关得紧紧的。这些土围子筑得高,墙也厚。躲在围子里的男男女女都操起大刀、梭镖,架起土枪、土炮,大喊大叫着不许八路军靠近。

“不让靠近就不靠近,更不许攻打!”杨得志给部队下达了命令。



杨得志下令:部队除了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之外,还要加上三条:群众不在家,开门就犯法;过路不住房;喝水要付钱。

有的战士说,从来没听说当兵的喝碗水还要付钱的,老百姓和咱们不是一家人吗?

杨得志回答:“井,是群众出力挖的,开水是群众用柴火烧的,柴禾也要花钱买,喝水不付钱就是侵占群众利益。”



部队在村外埋锅做饭,睡在野地里,秋毫无犯。



围子里的群众把这些都看在眼里。他们知道,八路军凭着手里的武器装备,攻打寨子是不成问题的,但却没有这样做。逐渐,他们白天把围子门打开,让八路军通过;后来又让八路军在围子里休息,还送开水。八路军喝了水竟然还付钱,这使他们更感到惊讶。休息的时候,八路军官兵就对群众说:“我们是来和你们一起打鬼子、打汉奸、打土匪的。喝水交钱,损坏东西赔钱,是八路军的纪律。”

由于杨得志的军队爱人民,讲纪律,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青壮年积极参军,各路民间武装争相投奔。一年多的时间,这支不到200人的部队,迅速壮大到一万七千人。



小脚女团长传奇



冀鲁豫支队到达鲁西南后,拥有20人武装的周姜兰,听说杨得志的部队喝群众的开水也付钱,所到之地,秋毫无犯。难道世上真有这样的部队?



周姜兰找到当了八路军的亲戚唐金轩说:“你们能领我见见八路军的领导吗?”唐金轩很高兴地回答说:“可以,我回去就请示首长。”



周姜兰很快得到了杨得志司令员的邀请。第二天天还没亮,她就上了路。到了八路军驻地后,冀鲁豫支队司令员杨得志,政治部主任崔田民,地委书记戴晓东亲自接见了周姜兰,对她倾家抗日作了很高的评价。杨得志说:“你真是咱鲁西南抗日人民群众的妇女之光。”这支武装被编为五大队第二团,周姜兰被委任为团长。随后,她带领二团到家乡一带进行抗日斗争。



饭后,首长们又领她到练兵场,看了战士们的训练。她又走访老百姓家,看到八路军战士,帮助群众挑水、扫地,还到地里帮助做农活,跟群众亲如一家,心里很高兴。周姜兰对宋励华说:“你们真是打鬼子的队伍,我回去要卖地买枪,跟咱们八路军打日本。”



周姜兰回到家里,一次就卖了40多亩地,买了30多支枪,子弹上千发。一下子集合了百十名青壮年,壮大了她的抗日队伍。

周姜兰骑战马,挎双枪,参战必冲在前。她有知识、有智谋,打伏击、拔据点,连战连捷。日伪军恨死了这个八路军女团长。



一次,驻曹日军得到情报:周姜兰回到了袁辛庄。小队长松本,带领日军一个小队和伪军一个中队向城北开去。周姜兰刚从曹西北开会回来,得到日伪军向袁辛庄扫荡的报告,猛的一惊,因为二团的战士都随大部队执行任务去了,她只带着一个警卫班,硬拼是不行的。周姜兰考虑了一会,命令警卫班长:“你带领战士迅速出村,迂回到敌人背后南边几个村庄。过午之后,见敌人不走,你们向袁辛庄打一阵枪,随即向东转移。我留在村子里,给老百姓做个主心骨。”



中午时分,敌人进了村,没有受到任何阻击。松本命令鬼子和伪军把全村的老百姓集合在一块。一个戴着墨镜的翻译,气势汹汹地站在石磙上,粗声粗气地说:“你们村的周姜兰,是八路的女团长,回到袁辛庄来了。周姜兰,你快站出来。”



群众中无有一人答应。

一个鬼子从人群中拉出一个70多岁的老大爷:“周姜兰在哪里?说出来大大的有赏!”老大爷摇了摇头,装成哑巴。鬼子接着又审问了几个群众,没有一个人回答。



日伪军又把男女分开,对妇女一个一个地进行搜查、辩认。一个个农妇从敌人的尖刀前走过,轮到周姜兰了,群众都为她捏一把汗。只见她毫无惧色,泰然地出现在敌人面前。鬼子问:“你的,八路女团长的干活。”“我是袁辛庄的老百姓,不信,你问村上的人。”“她不是。”群众异口同声地说。



松本望着这位小脚女人,不像个女团长。又指着周姜兰问:“周姜兰在哪里?”周姜兰说:“周姜兰昨天晚上带着队伍来了,没有停就开走了,在什么地方,我不知道。”



正在这时,埋伏在村外的警卫班战士打起了枪,敌人怕被八路军包围,撤回了县城。



周姜兰机智、沉着地对付敌人,在群众中的声威更大了。周姜兰戎马倥偬,带领部队同冀鲁豫支队一起,转战曹县、东明、濮阳一带,足迹遍及黄河南北。她许多动人心弦的故事,在鲁西南广为流传。





8、 战地医院在农家



1941年鲁西与冀鲁豫两区合并之后,成立了冀鲁豫军区野战医院。冀鲁豫边区平原抗日根据地,与山区不一样。不仅在县城有日军的据点,而且在一些大一点的集镇上也有日本的碉堡。我军的医院就设在敌人的据点、碉堡之间,离敌人碉堡远的30华里左右,近的只有几华里。冀鲁豫军区野战医院有一个领导机关一一院部。还有一个手术队,管辖3个野战医疗所。医院就在老百姓家里。伤病员分散在各家各户。群众很关心照顾子弟兵,一般好点的也就能吃上高粱、包谷窝窝头、小米稀饭或粉浆酸汤。



1941年4月12日,日伪军向沙区进行合围“扫荡”后,冀鲁豫医院第一所迁到濮县、范县、观城连成一片。这三个县除敌人扫荡临时到过外,平时很少来。当时成了冀鲁豫根据地的中心,边区的党政军后方多住在这里。医院第一所伤病员住在范县的三、五个村庄。一有敌人“扫荡”消息,伤病员就很快分散到各个村庄老乡家里去。



医院坚定地依靠群众,人民群众保护医院。“九·二七”大扫荡时,医院的人就没有被敌人捂到那“口袋”里去,损失比较小。不少的群众被日军逼迫屠杀,宁死不屈,没有人说出伤病员的所在。



冀鲁豫日报的干部杨步胜,在战斗中负伤。他被安排在一个姓黄的农民家养伤,黄家有五口人。黄大爷和他老伴、儿子和儿媳,还有一个十八九岁的闺女。他家当时有四五十亩地,生活算是富裕。在那兵荒马乱,敌人占领城镇,我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敢于收容一个八路军的伤员,是非常难得的。



杨步胜养伤住在他们西屋,用麦草垫起的一个床,非常软和暖,黄大爷白天夜里陪着他。听说敌人来扫荡,黄大爷就用手推车推着杨步胜到他亲戚家躲了几天。为了应付敌人,黄大爷给杨步胜起了个名字叫黄进喜,说是他二儿子。

因朝夕相处,黄大爷对杨步胜产生一种特别的亲近感。在闲谈中几次问杨步胜结婚了没有,杨步胜都以战争期间不考虑个人问题来敷衍过去。后来他通过另外一个姓李的大娘向杨步胜表白他女儿对杨步胜的好感。李大娘说,东家的大闺女很喜欢你。当你同他父亲闲聊时,她在屋外边听。当听到你家是读书世家时,她很崇拜。说她家没有一个读书的,都是文盲,她想请你教她读书识字。杨步胜知道她的用意,但他想战争是残酷的,不知哪一天就要牺牲,不要给人家姑娘家带来不幸。他拒绝了。但是,姑娘仍继续追求,通过李大娘,今天送双袜子,明天送块烤白薯。不论她如何追求,杨步胜感激老百姓的真情却丝毫不敢动摇,见面时,仍像以前一样,作为一个小妹妹对待。



杨步胜回武工队的前一天,黄大爷安排了一顿好饭,他把全家人都叫来,一起吃饭。姑娘以泪惜别。

1993 年 4月,已在贵州工作近五十年的杨步胜去菏泽参加牡丹花会时,抽出时间到了单县去寻找这位房东。单县杨副县长陪杨步胜找了几个村庄,都没找到。

这成为杨步胜一生的遗憾和思念!



9、巾帼浩歌



中共八大,作出要开除刘少奇党籍的决定,当时的中央委员中唯一没举手的,是一位女委员,她的名字叫陈少敏。她来自冀鲁豫根据地!



1937年秋,陈少敏受中共河北省委的委派,以妇女代表名义到冀鲁豫鲁西南边区的沙区工作。她和沙区的妇女党员一起,启发妇女觉悟,组织妇女群众为反对封建压迫.争取妇女解放而斗争。



至此,边区的妇女工作普遍开展,妇女救国会会员迅速发展到15万余人。各地妇女培训班相继开办,大批妇女积极分子经过培养、训练、提高,充实到抗日救国斗争和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线。



1939年3月,为防止敌人误解和破坏,把妇女培训班改为识字班,组织妇女学文化,结合扫盲讲解抗日道理,以发动妇女参加抗日。这一形式受到妇女群众的欢迎。



妇女培训班是直接培养、训练、选拔,输送抗日斗争和妇女解放运动人才的园地,经过培训的妇女为冀鲁豫边区事业奋战;有的同志分配到部队,随军转战南北;有的同志为革命英勇牺牲。大多数同志回到本乡本土,担任区、村妇救会干部,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为抗日战争和妇女解放事业日夜奔波。



10、再寻丁二嫂



1942年丁西武负伤被安置在鄄城小丁庄丁二嫂家养伤。一天拂晓,敌人突然进村抢掠,几个日伪军闯进丁二嫂家的院子。这时丁西武正躺在东间床上,已来不及转移了。危急时刻,住在西间的丁二嫂猛地从自己的床上爬起来,一下子钻到丁西武的被窝。敌人进屋后,指着丁西武问:“他是什么人?”丁二嫂撩撩头发,镇静地回答,“他是我男人,得了重病。”



丁二嫂的丈夫刚好头一天夜里给八路军带路去了,敌人盘问了半天,没有发现可疑的地方,走了。



在20世纪40年代,一个农村青年媳妇能够做出这样的举动,该有怎样的勇气和情份!2001年,我们曾到鄄城小丁庄寻访过丁二嫂。



“咱村上有没有一个姓丁的?”

“这个庄上都姓丁。”

“她的名叫丁二嫂,大家都称她丁二嫂,掩护过一个八路军。”

“掩护八路军的事多了。”



来到这里我们才知道,村里的人几乎都姓丁,许多结了婚的妇女都被人称为二嫂,可问起这件事,人们都说不知道。快60年了,谁能记起这样一件发生在丁二嫂家里的事情呢?再说这件事当时也不好张扬啊!

有位村民说:可能是二大娘吧,啥事她都行,一听说有八路军伤员,她就去救。

最后大家推测,丁二嫂可能是两年前去世的丁二奶奶,她家过去住的八路军伤员最多。

她的丈夫在一次支前中失踪了。她为婆婆养老送终以后,又一个人生活了40多年,活到今天也有99岁了。



我们没有找到丁二嫂,可我们又真真切切的感到,在冀鲁豫边区的老村,到处都有丁二嫂。



11、官四大娘



四大娘本名李二趁,濮阳郎寨人。和滑县汴村的雇工李昌邦结婚后,便定居在汴村。

1933年,李昌邦参加了共产党,四大娘便成为李昌邦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在这一年,李昌邦带领汴村的雇工、佃户拿起长矛、大刀向地主进行夺粮斗争。胜利了,地主勾结国民党官府把李昌邦抓入监狱。



四大娘变卖了所有家产才把李昌邦营救出狱。此后,夫妻俩借居在一间破草房里。在上级党组织指示下,破房稍加收拾变成了小酒馆,夫妻俩以卖酒为名,做地下工作。



李昌邦当时是四区党组织负责人,四大娘是四区的地下联络员,酒馆就是地下联络站。



残酷的斗争,把四大娘锻炼得机警沉着。党组织在她家开会,她就让外甥女孙大娥趴在房顶放哨,自己坐在门口做针线活,机智地保护党的干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年已51岁的四大娘,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秘密串联群众,建立了妇救会、儿童团等抗日群众组织。李昌邦担任区长。



1941年农历五月初一,汉奸带着皇协军闯进汴村,再次抓走李昌邦。四大娘为了鼓舞亲人的斗志,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探监。李昌邦看到四大娘,想到党,想到自己未竟的事业,凝视着四大娘,重心长地问:“我死之后,你的日子咋过?”

四大娘十分明白这句话的含意,她咬住仇,咬住恨,坚强地回答:“你尽管放心,你的事我都能办到,天塌下来我也顶得住。”李昌邦含笑点点头。

李昌邦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到汴村,四大娘化悲愤为力量,在敌人眼皮底下为党传送情报、贴传单,机智勇敢地掩护同志。



四大娘从血的教训中认识到“枪杆子”的重要性。在上级党组织的支持下,她着手组织自己的武装。四大娘先发动雇工、佃户组织一个合法的“护青队”,以给地主看庄稼为借口,动员地主买枪。开始,枪让狗腿子扛着,“护青队”不答应,对地主说:“地是我们种,庄稼是我们看,枪应该我们扛!”提出要枪换肩。



“护青队”逐渐扩大,变成了民兵组织模范班。接着农会、儿童团、姐妹团等抗日组织相继建立。在四大娘身边成长的共产党员孙大娥担任姐妹团长。



汴村地主不甘心失败。大地主赵九经等串连八里营等几个村的反动地主武装“天门会”等2000多人,向汴村反扑。四大娘得到情报后,临危不惧,她说:“决不能叫敌人称王称霸,休想砍下汴村的红旗,要叫他们尝尝我们的厉害!”



四大娘后来终落敌手,受尽酷刑,但她没有低头,没掉过一滴泪。敌人无计可施,最后把四大娘架到村南一口水井边,在她的脖子上坠上块大石头。敌人指着井口威胁她:“你要死要活?”四大娘面不改色,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敌人惊慌失措,把四大娘推下井。



四大娘一家三口为革命壮烈牺牲,人民群众对她无限崇敬,无限怀念。四大娘生前,冀鲁豫边区的战士和群众都称她四大娘,牺牲后人们更称她为“官四大娘”。



当年在鲁西南,“官”字是指“公”的意思,比如公路称为官路。只要沾了“官”字就姓公,就要为老百姓做事。



12、老大娘的米汤



汪宝进是昆山县大队一连的一位班长,一天夜里连续拔掉伪军的几个据点之后,在押送俘虏的途中,遇上日军,遭到包围。在他朝黄河大堤冲击时,两腿负伤,右臂又中了一枪,由于流血过多,躺倒以后就昏迷过去了。苏醒过来之后,先是听到稀稀落落的枪声和断断续续的呻吟声,慢慢睁开眼睛一看,见到身边躺着十多个负伤的同志。远处日本鬼子的“太阳旗”还在晃动,他费力地向一个村庄爬去。



当汪宝进苏醒后,一位老大娘带着哭泣和颤抖的声音,连续地呼喊:“同志,喝口米汤吧!”一二十个同志,不管活着的还是死去的老大娘都喂过米汤。



这时,张秋县政府的人员,带着医生、护士和担架赶到了。老大娘帮着把伤员抬上担架,帮着对伤者进行料理。最后,汪宝进被抬上了担架,回头看见她老人家还一个人站在那里,一直望着我们很久很久,我们甚至连她的名字还不知道……



13、女杰李冉



1941年8月,郓南县政府抗日基干队中出了叛徒。13日夜,国民党顽固派二区保安队卞区保安队卞九团将我郓南抗日民主政府、县委暴露。



郓南区抗日救国会主任李冉发现敌人后,为了使在北屋的同志脱险,急中生智地高喊:“同志们,敌人来了出了叛徒,快冲出去。”她一边喊一边扑向敌人,与敌人扭打在一起,将进入院内的敌人全部引向自己身边。



这时住在北屋救国会主任罗琳及王延芳等人,乘机冲出院子脱险,但李冉落入敌手。当夜,敌人将她绳捆索绑,押解到菏泽插花楼顽军专员孙秉贤处。李冉被打得遍体是伤,血肉模糊,还是不说一句软话。



孙秉贤装出笑脸对李冉说:“你一个青年女子何苦呢?还是自首了吧。自首书我已给你写好了,你签个字,我就放了你。我可以给你找一个称心如意的丈夫,当姨太太,要官有官,要钱有钱。”



李冉一听大怒:“收起你这一套,共产党抗日干革命一不为官,二不为钱,我不会向你们自首。”孙秉贤气急败坏地说:“你真的不怕死吗?”李冉:“我们共产党人为了抗日,为了救国,绝不怕死!”



孙秉贤杀相毕露,大喝一声:“拉出去活埋!李冉毫无畏惧,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刑场。刑场上已挖好了几个坑,突围时被捕的邵思淮等几个同志已被推入坑。孙秉贤走到李冉面前,指着几个行将就义的同志问她:“怕不怕?自首不自首,这是最后几分钟了。”



李冉怒视着敌人:“少罗嗦!我怎样死?”

孙秉贤恶狠狠地说:“一个样!”

李冉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打倒国民党顽固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然后从容跳进深坑。牺牲时,她年仅22岁,花样的年华!



千年的妇女悲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血与火的洗礼,竟然演绎成了波澜壮阔的巾帼浩歌!



我们冀鲁豫的母亲们、姐妹们,是你们的热血,换来今天少女们的时尚与爱情;是你们的牺牲,换来了人们今天的富足与梦想。



你们仍然活在油绿的青纱帐和金色的麦田里,活在黄河奔腾的波涛里,活在后代幸福的生活和笑容里。你们传递情报的泥泞小路,今天已变成了高速公路,你们的子孙驾着汽车在没有碉堡、没有战壕的高速路上奔驰;你们毅然跳入的土坑,已变成了美丽的公园,婴儿车里躺着你们可爱的重孙和孙女……



因为你们,冀鲁豫边区的血性得以传承,你们养育了子弟兵和共和国,你们是亿万华夏子孙共同的母亲和姐妹!





14、最后的胜利



这是一幅当年冀鲁豫根据地的区划图。当时全国19个解放区中,冀鲁豫解放区人口达2000多万,占全国解放区的五分之一,面积12万平方公里,是最大的解放区。



1945年1月23日毛泽东代表党中央起草了给北方局的指示。

北方局:

最近冀鲁豫根据地有极大发展,人口将近二千万,超过太行、太岳数倍,为敌后最大根据地……提议你们即时进至冀鲁豫根据地……使冀鲁豫根据地进一步巩固……



   中央 子梗 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三日



按照毛泽东的指示,3月初,邓小平和北方局组织部部长刘锡五、宣传部长李大章等率领北方局机关从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出发,于下旬到达冀鲁豫根据地。从此到抗日战争胜利,北方局把大本营放在了冀鲁豫,工作重点也放在了冀鲁豫。



毛泽东于1945年8月9日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1945年8月11日,冀鲁豫行署和军区联合发出命令,号召全区军民总动员,解除盘踞在鲁西南边区的日伪军武装。冀鲁豫军区组成三路反攻大军向日伪军发起全面进攻。



1945年8月14日至24日,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宋任穷、副司令员杨勇,指挥部队攻克敌占县城18座,大小据点数10处,歼日伪军9000余人。接着又攻克长垣县城,收复定陶县城,攻克曹县县城。解放菏泽是鲁西南地区抗日战争的最后一仗。



菏泽城解放后,鲁西南地区的日伪军全部肃清,冀鲁豫区党委、行政主任公署、军区和群团体机关移驻菏泽城内。



冀鲁豫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八年浴血抗战,进行重大战役数十次,大小战斗6363次。拔掉日伪据点376个,军民共消灭日伪军19万人,出动战勤民夫无数。更有几十万优秀儿女,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



而根据地军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最后一碗米,

送去做军粮;

最后一尺布,

送去做军装;

最后一床被,

盖在担架上;

最后一个儿,

送他上战场。









15、不朽的丰碑



鲁西南两区八县,都有烈士陵园。



曹县烈士陵园朱程碑前,本片全体制作人员默哀。



从井冈山毛泽东和朱德创建的第一块红色“苏维埃”根据地起,共产党人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中建立过大大小小几十块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养育了共产党人,根据地养育了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根据地的人民献出米汤、军鞋、门板、平安车,以及自己的儿女和自己的生命,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根据地是共和国血染的基石。



日伪军、国民党及其军队,也曾经占领过大片的地盘,但他们却没有“根据地”。他们贪腐成性,奢侈无度,垒起炮楼,拉起铁丝网,抓壮丁,抢夺粮食和牛羊,屠杀百姓,他们用暴力控制的地方,只能称之为敌占区。他们占领了地盘,却不能占有民心。



民心才是真正的根据地!

在根据地的疆域里,只留住着她们最亲最亲的人。不论凶残的敌人如何血腥屠杀,不论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扫荡和还乡报复,根据地人民永远将她的儿女藏在心里。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比母亲的心房更安全、更温暖?



根据地,已经不是一个年代概念、军事概念、政治概念,她是“人民”的化名,是永不落选的“人民代表”!是共产党人执政的根基!



在黄河滩区在骑兵团战斗过的地方我们见到七十多年前的八路军的战马坟。每逢清明节,群众自发到这里添坟除草,悼念功勋马,追忆骑兵团。当年,农民群众在食不裹腹的情况下,省下粮食支援部队,慰问战士,饲养战马。

部队的战马牺牲了,群众象掩埋烈士一样为战马修坟造墓,忍饥挨饿也绝不吃一口马肉。



〔同期声:

河南省长垣县后金寨村村民金文德:

中午12点钟赶到这儿,黑马团在北面,白马团在东面,在俺这里打几个回合,黑马团、白马团在俺这个前街打死四个马,都埋那儿了,那是为国家出力报效的马,那马好不好,就在俺那后头,那个马,咱这个兵打伤了,咱解放军打伤了,打伤以后,这个马就卧到他跟前,最后又骑上,它又站起来了,它又驮走,你看那马,那马好着呢。



殡葬改革中,许多坟子都平掉了,独独留下了这些不同寻常的战马坟。

这是冀鲁豫边区党和人民血脉相连的历史见证。



16、奉献到永远



李凤英原籍河南省滑县,现籍山东省鄄城县姬庄。她两年前去世,当地群众至今仍传颂着这位“无私老太”的故事。



这位冀鲁豫边区的“小八路”,因病未能随部队南下,被当地群众救治并养大。她铭记救命之恩,甘为孺子之牛,先后赡养了18位孤寡老人并为他们送终。她收养了11名孤儿,将他们培养成人。孤儿姬健民多病,她花去全部积蓄,自己靠拾荒糊口。人们疑惑:“她是老革命,难道一点待遇都没有?”



姬庄拆迁,人们从李凤英家发现盖有县政府大印的“功臣薄”,记载着她11岁参加革命、14岁任姐妹团团长、16岁入党、多次遭敌人逮捕、3次被活埋的经历,是颇具传奇色彩的“抗日女英雄”。全国解放后,她辞去进城当干部的安排,隐功埋名50余载。



当组织上为李凤英办理离休手续时,她已进入古稀之年。



记者曾在李凤英生前采访过她。当我们问及她是不是把自己的“功臣薄”连同那烽火岁月一起忘掉了时,老人一笑:“那能忘吗?可每次提起那些事,心里几天都过不来。”



英雄不问得失。李凤英隐功埋名,展现出一名老红军、老党员的大家风范和崇高境界!她“不愿提及”的往事,或是战争年月的惨烈,或是与老区群众的深厚感情,或是……

爱,是不能忘记的。党的培养,恩重如山;人民群众的关爱,情深似海。铭记这些难忘之情,将自己的所谓“功劳”归零,像李凤英老人这样任劳任怨默默奉献——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品格和选择。





17、永远的红三村



拥有邓世昌纽扣的老兵,庄重地把盛在金丝绒盒子里的金纽扣,放在秦兴体的碑前,三位老兵向秦兴体墓碑深深三鞠躬,向红三村的父老乡亲三鞠躬。



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八路军壮士秦兴体,你的鲜血没有白流,你的血性将世代传递,你在捐躯中获得了永生!

今天,我们要感谢感谢根据地的父老乡亲,当年,是你们用米汤、粗布、平安车,以及鲜血和生命,托起了新中国。



历史不是易碎品。

因为它有记忆。

建筑、书籍、碑刻、墓葬、壁画、传说、葬礼、歌曲、民俗,都会留下历史的投影。

但是,这一切都不能代替另一种记忆的载体,那就是有情感的人。





18、最后的敬礼



威海甲午海战纪念馆。

武警战士迈着方步,护送捧着邓世昌纽扣盒的老兵,举行捐赠仪式。

金纽扣放在邓世昌的雕像前。



如果说,这枚纽扣是甲午海战的历史见证,那么,抗日战争的胜利,则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见证!



国歌响起。

全体默哀。

军人敬礼!



今天,我们可以告慰为国捐躯的邓世昌大人,和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的官兵英灵,你们的子孙已经为祖国报仇雪耻,日本法西斯挑起的甲午海战,犯我中华,八年浴血奋战,魔鬼的罪恶已得到了正义的惩罚!



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了!

根据地万岁!



















































































片尾曲:





捧一掬泪水献给你,

你用鲜血染红了大地;

捧一束鲜花献给你,

你的牺牲崇高无比;

唱一曲颂歌怀念你,

你的脊梁高山一样挺立;

我的父老乡亲,

我的黄土地;

共和国从你的泥泞中走来,

你是共产党人永远的根据地!









(全文完)































1

















献花(0)
+1
(本文系aigo云天外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