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共富方舟”,舟山有戏
2023-02-18 | 阅:  转:  |  分享 
  
“共富方舟”,舟山有戏一个离海零距离、在全国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城市,在共富蓝图下是什么样子的?舟山,东海之滨一隅,海面错落着2000多个岛屿,
群岛而立,向海而兴。用经济视角看,这里不仅海洋资源禀赋优越,由此衍生发展的海洋经济前景广阔,相关产业如能源、渔业、港航物流等的活力
和潜力,其他城市地区难以比拟。难题是,如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突破,如何让生活在大大小小岛屿上的老百姓携手共富。正如浙江对舟山的定
位和期待:要打造海岛共富样板,加快打造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加速弥合偏远海岛公共服务落差,推动共富示范岛建设,在扎
实推进共同富裕上走出新路。舟山正在用实践验证这条“新路”,多层次、多方位建造属于舟山人民的“共富方舟”。(普陀区庙子湖岛航拍图,拍
摄于2019年9月28日)1夯实支柱产业“家底”海洋特色产业是舟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不断做强产业夯实“家底”,以产业兴旺助力
共同富裕,舟山积攒了不少经验。如当地传统支柱产业之一,舟山渔业。素有“东海鱼仓”美誉的舟山,渔业发展史可谓波澜壮阔。百年渔港沈家门
,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渔港和海产品集散地、世界三大渔港之一,早在二十世纪初,已作为专业性渔港著称中外。时间推近至三十多年前,1989年
,舟山国际水产城鸣锣开市。从零散到成规模成体系,从小舟成长到巨轮,如今这里已成为年交易额171.5亿元的国内海鲜批发零售领头羊,6
60米海岸线,三大分场,年投售船只逾3万艘次。这几年在共同富裕战略引领下,舟山国际水产城进一步从渔业生产交易实际出发,围绕“一条鱼
”全产业链,不断完善市场管理机制,积极尝试数字化转型,扩大渔业文化影响力,逐步探索出一条独特的渔业共富之路。(舟山国际水产城全新改
造落成,拍摄于2015年8月15日)码头靠泊、卸货、装运管理流程不断优化,统一实施船只靠泊预约制,码头出入证制度,让卸货效率不断提
升;场内车辆分类分区定点停放,建立场内短驳运输车辆管理的“统一调度、统一运价、统一保险”的运行管理机制,让码头交通更有序;文明、卫
生城市管理建设持续推进,进一步落实环保主体责任,与城管部门一起严控“抛洒滴漏”源头,改善市场环境……此外,舟山还通过将数字化改革践
行在全产业链中,升级传统产业,赋能新兴产业,提供了“数字兴业”的具体样板。“中国渔业看舟山”的后一句是,“舟山渔业看普陀”。普陀拥
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产业链基础庞大,各种作业渔船2311艘(国内渔船1964艘,远洋渔船347艘),从业人员10余万人,渔业服务
市场潜力巨大。(沈家门渔港“千帆进港”俯瞰图,拍摄于2022年7月3日?)“普渔乐”平台应运而生——根据普陀区数字化改革总体要求,
探索建立了普陀特色数字化渔农业产业服务体系。该平台围绕渔业生产全产业链,搭载渔需物资采购、供应链金融服务、顶级鱼货等多个数字化应用
模块,通过船与船、船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一站式解决渔民物资采购、资金筹措等渔业生产痛难点问题。让更多人熟悉的场景是,舟山海鲜正
乘着数字化改革的春风,通过直播间、网购走入千家万户。这颠覆了从前船来船往、千帆林立、人声鼎沸的线下鱼市交易场面,据了解,舟山国际水
产城的新电商产业园已有30余家当地头部电商企业入驻,400余家入驻商户中,有超过100家涉及电商项目,每到销售旺季,在园中为各类海
产品卖力吆喝的带货主播不在少数。2打通海岛健康服务“最后一海里”“以前体检得坐船去普陀本岛,来回要折腾上两天,想想都心烦。现在可好
,家门口就能免费体检,省时又省钱。”六旬村民翁柳君没有想到,“共富方舟”真的开上岛了。去年7月,一艘名为“共富方舟”的行动船稳稳靠
上舟山普陀葫芦岛码头,两辆装有先进医疗设备的体检车缓缓开上岛,一同登岛的还有近30名专业医护,他们此行专程来为岛上百余名老年人进行
免费健康体检和义诊。(搭载专业医护队伍的共富方舟驶向首站——舟山市普陀区葫芦岛,拍摄于2022年7月16日)一同启动的是普陀区的“
共富方舟·健康守护”行动,葫芦岛是首站。该行动紧紧围绕区域内海岛居民最急需的健康需求,依托配备专业医疗团队的船只开展服务,以数字化
手段贯穿实现闭环管理,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海岛群众看病难、管理难、急救慢等痛点难点问题。具体来说,“共富方舟”为偏远海
岛居民提供巡回医疗、健康管理、数字药房、健康监测预警、应急救治等健康守护服务;计划覆盖辖区内16个离岛、悬水小岛,每月登临2个岛送
服务。据统计,该行动2022全年共服务15个偏远海岛,惠及群众5385人次。(共富方舟登临普陀区白沙岛,专业医护队伍为当地老年居民
提供免费体检服务,拍摄于2022年7月29日)这是普陀区为解决海岛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就医不便问题,探路海岛共同富裕的具体举措。普陀有
大小岛屿743.5个,其中住人岛屿45.5个,是浙江省海岛数量最多的区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离岛、悬
水小岛居住群众老龄化比例持续攀升,海岛医疗服务矛盾日益突出。以葫芦岛为例,岛上常住人口167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48人,常住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21人。但目前岛上只有一位全科医生,平时工作以量血压、血糖以及配基本药物为主,病人要看稍复杂的病只能坐船去本岛
。“这次‘共富方舟’带来的体检和义诊科室齐全,包括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可提供B超、心电图、X光等全面检查,老百姓求医问诊
热情高涨。”葫芦村党总支书记翁勤健说,许多老年人一大早就跑来码头等候了,腿脚不便的老人,医生还会逐一上门服务。普陀白沙岛三级渔港码
头上同样排起了长龙。这是“共富方舟”的第二站。普陀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体检结束后,他们会根据体检结果来建立“健康档案”,并通过
数据归集和模型分析,形成海岛老年人的标签和健康画像体系。“我们还将向老年人提供数字家医和守护在线服务,满足海岛老年人实现体检信息管
理、慢病随访服务、远程生命体征监测等健康服务需求。”据悉,借力数字化改革,普陀区正在量身打造2.0版“海上医疗船”,参照二级医院标
准建设配备医疗设施设备,成为“流动的海上医院”,不仅服务偏远海岛群众,还将服务舟山海域的渔民和国际船员,让海岛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
病。3有和美小岛,更有星辰大海回到最初的问题,舟山在探路共同富裕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挖掘发展潜力,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新路
子?“共同富裕最终体现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协同发展上。”普陀区委书记孙志龙如是表示。海岛是推动共同富裕的“主战场”。普
陀的打法是,坚持一岛一定位、一岛一功能,开发产业岛、打造人居岛、保护生态岛,在党建统领下,以“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为抓手,最大程
度改善小岛的基础设施,提升优质公共服务,使小岛风貌更加美丽,产业加速落地。如以“精神高地·海上红岛”为定位建设蚂蚁岛,以“东海极地
·逅会如期”为定位建设庙子湖岛,以“咫尺佛光·福禄禅乡”为定位建设葫芦岛等。(普陀区蚂蚁岛全岛俯瞰图,拍摄于2021年6月)其实,
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竞逐海洋中心城市的“选手”并不少,国内多个沿海城市都在发力海洋经济,不乏上海、深圳、青岛、天津、厦门等热门城市。
相比之下,城市体量较小的舟山,应该如何突围?优势在哪里?一是靠机遇。这些年,从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到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
心,再到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舟山融汇了海洋强国、“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布局,
具有极强的机遇优势。二是靠创新。有区域经济专家建议,舟山要着眼于一个“小”字,向“小而美、小而精、小而活、小而强”目标发展。而这个
“小”字应理解为凝聚力、包容力,集中全球资源在这里爆发。(位于普陀区小干岛的万邦船舶重工(舟山)有限公司里,沿海岸线码头上排满等待
修理的船舶,一台台高空作业平台车环绕着万吨巨轮加紧运转作业,拍摄于2023年1月28日)舟山也正是如此规划的。“我们计划通过3年行
动,打造30个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小而活、小而富、生态优美、各具特色、令人向往的美丽海岛,打造中国的‘海岛版’诗与远方。”舟山
市发改委主任毛铁年介绍,舟山各小岛将推进观光度假休闲类、海岛文化体验类、活力运动娱乐类、特色渔农产业类、蓝碳经济发展类五大发展类型
,实施小岛风貌综合整治、小岛产业导入更新、小岛基础设施提升等八大重点工程。据了解,自去年6月启动实施“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以来,
相关部门已完善形成包含4大类36项具体指标的“小岛你好”示范岛创建指标体系。如岛内经济活动总产出增速要达到12%,医疗服务便民利民
点覆盖率要达到100%,整体风貌协调度要达到80%等。三是靠协同。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推动宁波舟山共建海洋中心城市。这是一项1+1远大于2的战略谋划,立足港口“最大资源”,厚植开放“最大优势”,两地海洋资源禀赋显著,宁波舟山港如今已是全球第一大港,“宁波舟山”连续两年跻身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全球十强。总的来说,做强优势,补足短板,舟山的“小岛”小而和美,四周的“大海”则是生生不息的动力源。建造“共富方舟”,舟山,有戏。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