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淮安:我的前生今世02
2023-02-19 | 阅:  转:  |  分享 
  
淮安:我的前生今世?民国时期拍摄的庆成门照片,当时的城门叫钥匙弯的城门,也就是城门前建有瓮城,瓮城的城门与城门不在一条直线上,主要是防止敌人
长驱直入,照片虽然有些年代,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有箭楼、雉堞等防御设施。现在这里只留下一小部分城墙城砖?离庆城门南边一点,还有一个城墙
水关,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运河水从文渠源头矶心闸流向西水关的浩浩荡荡的场景。我们耳熟能详的巽关其实也是当时城墙的一个水关。 1945年
张爱萍将军拍摄的新城南门,也就是前面构成图上所说的第二个迎薰门,它是夹城进入新城的入口。夹城中有大片水面。?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
在其所著《马可.波罗行记》中,记载了“淮安州城”,称其“是一甚大城市”,“其城有船舶甚众,并在黄色大河之上”,“此城为府治所在,故
有货物甚众,辐辏于此”,“有不少城市运货来此,由此运往不少城市,惟意所欲”。这张图是清朝时期的河下湖嘴的景象,明初大学士邱浚路过河
下时,写下了:“十里朱旗两岸舟,夜深歌舞几曾休。扬州千载繁华景,移在西湖嘴上头。”讲的就是湖嘴。当时称萧湖为东湖,湖嘴所在的管家湖
为西湖,它是清江浦清江的源头。?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在淮安也留下了不少真迹,上图第一块“雪作须眉”是康熙第4次南巡淮安时,当时迎銮的
老人刘谦吉须眉全白,康熙感动亲笔书了“雪作须眉”赐给刘谦吉。第二块是康熙十一年南巡淮安时康熙临摹董其昌《龙虎台赋》的帖子。地方官员
在管家湖边勒石纪念。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