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走马观花与含英咀华
2023-02-22 | 阅:  转:  |  分享 
  
走马观花与含英咀华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 蔡宏伟“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不错的愿望。世界很大,大到一个人穷其一生也很难看遍。于是,有人致
力于“看得多”,在有限的生命里,尽可能多地旅游各地,饱览风光,丰富经历。也有人致力于“看得深”,在心仪的几个地方,作沉浸式体验,两
次、三次,甚至多次前往,驻足停留,细细品味,切切感受。前者是走马观花,用沿途的风景,熨平起皱的肺腑,获取心灵的舒展。后者则是含英咀
华,将身心与所爱的风景融合,在一次次的相聚与离别里,得着精神的慰藉。这两种对于旅游的态度,我都喜欢。走马观花可以扩展我们生命的广度
,含英咀华则能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丰子恺先生一向不喜欢“旧地重游”,认为重复去一个地方旅游,前番的回忆感慨会影响尔后的游览赏玩。所
以,他认可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时时去新的景点,可以多些新奇的感受,多些不同于过往的体验。有讨厌“旧地重游”的,自然也有热衷“旧地重游
”的。喜欢含英咀华的旅游者,大多属于这类人。1082年秋冬,贬谪在黄州的苏轼两度游览赤壁。年少有为的周瑜的破曹功勋刺激着他,踌躇满
志的曹操月盈则亏的命运悲剧感染着他,雪浪滔天的长江惊涛裂岸的无尽气势震撼着他。他像着了魔一样,流连于赤壁的江水江岸间,于一水一石一
草一木里细细寻觅昔人的生活遗迹,聆听那时那刻的刀砍剑鸣马嘶人吼。“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曾几何时,“故国”已成重游之地
,华发未必早生,自家内心的悬切却变得更为深重。含英咀华,重游旧地,就是要将一个地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反复观赏体味,像牛反刍那样,
来来回回咀嚼,非要把其中的营养成分尽情吸收不可。我们可以想见苏轼当年在赤壁反复游赏的情景。他是那么专注、那么投入啊!空中飞过的一匹
玄鹤,都让他魂牵梦萦!世界那么大,我们每个人能去看看的地方的数量都是有限的。珍惜当下,惜缘的人必有福报。所以,苏轼在黄州赤壁的含英
咀华,最终有了丰厚的硕果。他一生的杰作“前后赤壁赋”和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均诞生于彼时彼地。当然,正因为个体生命的渺小短暂,面
对那么大的世界,走马观花,争取多看几处风景,这样的旅游也是有意义的。《徐霞客游记》《马可·波罗游记》……这些走马观花得来的见闻,不
仅揭示了世界的丰富,也唤起我们认知探索的激情。所以,无论是含英咀华执着于旧地重游的旅游,还是走马观花不断探寻新景点的旅游,我都喜欢
,都愿意身体力行。(载《未来作家》2022年5月中学版)
献花(0)
+1
(本文系枫泾蔡宏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