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熊鹏举《世界名画》九卷《五》
2023-02-22 | 阅:  转:  |  分享 
  
《世界名画》九卷(五)熊鹏举选编2009年初稿2017年修订《世界名画》九卷(五)导读让·巴普蒂斯特·格瑞兹,《破壶 》,油画,巴黎卢浮宫收
藏。铃木春信,《雪中相合伞》,馆藏不详。托马斯·庚斯博罗,《安德鲁斯夫妇像》,伦敦国家美术馆收藏。《晨间散步》,馆藏不详。乔凡尼·
巴蒂斯塔·提埃波罗,《芝诺比阿女王向士兵讲话》,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收藏。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读书的少女》,温特图尔奥斯卡
·莱因哈特收藏馆藏;《秋千》,英国伦敦华莱士陈列馆收藏。 雅克·路易·达维特,《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巴黎梅尔梅森城堡博物馆藏;
《荷拉斯兄弟之誓》,巴黎卢浮宫藏 ;《劫夺萨宾妇女》,现藏巴黎卢浮宫;《苏格拉底之死》,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收藏。喜多川歌麿,《高名三
美图》,馆藏不详;《哺婴母亲》,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深く忍恋》,法国佳士得以745,800欧元拍卖。让巴蒂斯特·勒尼奥《美惠三
女神》,油画,现藏于巴黎卢浮宫。路易斯·利奥波德·布瓦伊 ,《桌球》,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 让·热尔曼·德鲁埃,《被囚禁的
马里尤斯》,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弗朗索瓦·热拉尔,《普赛克第一次接受爱神之吻》,巴黎卢浮官藏。康斯太勃尔 ,《干草车》,英国国家美
术馆收藏。弗朗西斯科·海耶兹 ,《路得拾穗 》,波隆纳市收藏馆藏。马尔科夫,《命运女神与乞丐》,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藏。查尔斯·爱
德华·佩鲁吉尼, 《在橘园》,馆藏不详;《采摘啤酒花 》,资料不详。查尔斯·阿玛布尔·勒努瓦 ,《冥想》,资料不详。 法国,让
·巴普蒂斯特·格瑞兹,《破壶 》,油画,约1748年创作,纵108厘米,横86.5厘米,巴黎卢浮宫收藏。 让·巴普蒂斯特·格瑞兹(
1725--1805年),是一个泥瓦匠的儿子,从小喜爱绘画,但没有被其父亲所理解,后来由画家出身的外祖父出面支持,才得以进里昂城学
画。不久,格瑞兹又从里昂转到巴黎,继续入美术学院学习,并开始了他独立的艺术创作生活。 在他21岁时,一幅带训诲剧味道的油画《给孩子
读圣经的父亲》诞生了,这给他带来了声誉。他创作了一系列油画:《乡村婚约》《小鸟死了》《父亲的诅咒》《被惩罚的儿子》《破壶》等等。这
些画的内容都是反映第三等级的道德生活的。可是这一幅《破壶》所给人的“教育作用”, 几乎是与画家原来的意图背道而驰的,画上的形象提供
不了一点道德规范的意义。“破壶”,是法国民间俗语,即少女失去童贞的象征。就这一含义来说,画上的主人公应是一个受谴责的对象。但在这个
时髦的椭圆形画框里展现的,却是一个十分可爱、秀丽多姿的妙龄淑女。挂在这位显得天真、纯洁的少女的右腕上的那只破壶,反而成了不引人注意
的细节。从背景的处理到人物衣纹的严格描绘来看,这幅肖像画是一幅十足的学院派风格的古典油画。《破壶》的模特儿是画家追慕中的少女,名叫
安勒·卡弗列娥尔。她是一个旧书商的女儿,长得娇小活泼。格瑞兹在与她热恋时,曾在一幅《鸽子与少女》上,画下了这位姑娘的美丽、稚气,展
出后大获好评。于是,在狄德罗的启蒙思想影响下,他又以她为模特儿,画了这幅《破壶》。《破壶》的主题原是为了进行道德教育,而画家用古典
肖像表现这种具有谴责性质含义的形象,就事与愿违了。出于订户需要,另一方面又喜爱这个已获成功的模特儿,只在少女的手腕上添了那只企图作
为主题象征的破壶。这幅画没有达到说教的目的。当这幅画展出时,却又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应,从而提高了他在画坛的地位。不久,他正式娶了这位
使他一举成名的姑娘。 日本,铃木春信,《雪中相合伞》。铃木春信,(1725--1770年),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画家。本名穗积次郎兵
卫,号长荣轩。致力于锦绘(即彩色版画)创作,以描绘茶室女侍、售货女郎和艺妓为多。受中国明末清初“拱花”印法的影响,在拓印时往往压出
一种浮雕式的印痕,自成风格。他以茶女、歌舞伎为题材,创造出独特可爱的美人画样式,呈现诗一般的韵律,被称为春信式。他的代表作有《座敷
八景》、《雪中相合伞》、《夜雨美人图》等。在《吉原美人集》等画册中也有他的一些优秀作品。《雪中相合伞》,这幅作品是日本江户时代浮世
绘画家铃木春信于1764年作的。它还有一个别名儿《乌鸦与白鹭》。画中的男士身着黑衣,女士则衣着洁白,这一黑一白的对比很难说是偶然,
而恰恰暗示他们是一对恋人。这对情侣身着相同纹饰衣服,关切地注视的对方,同撑一把绢伞,微小的细节中透露出沉重情谊。英国,托马斯·庚斯
博罗,《安德鲁斯夫妇像》,布面油画,约1748--1749 年,纵69.8 厘米,横119.4厘米,伦敦国家美术馆收藏。 托马斯·
庚斯博罗(1727--1788年),英国著名的肖像画家和风景画家。出生于萨福克郡的一个羊毛商家庭。他的母亲是位静物画家,他自小就受
到了良好的美术教育。13岁去伦敦学画。1746年庚斯博罗回到家乡,开始独立接受绘画订件。一次去森林写生,在林边邂逅了一位名叫玛格丽
特·布尔的少女,两人一见钟情。但这爱情遭到父母反对,只因姑娘系波弗特公爵的私生女。庚斯博罗不能屈从父母的意志,便与玛格丽特一起出走
,来到伊普斯威奇定居。两年后父亲去世,妻子正因是贵族所生,每年可领到200镑年金,这笔可观的收入给庚斯博罗提供了生活的保障,从此他
可以专心致志于他的艺术了。他把肖像画和风景画很好地融为一体,于风景画中画肖像,在肖像画中加上美丽的风景。笔触奔放,充满活力。代表作
有《蓝衣少年》《令人尊敬的格雷厄姆夫人》《西敦夫人》以及《安德鲁斯夫妇像》等。《安德鲁斯夫妇像》,表现的是一对夫妇在午后打猎休息的
情景。在这幅画上,一对贵族夫妇悠闲地在旷野的一棵大树下,树旁还有特为他们摆设的舒适靠椅。男的扶着猎枪,站在妻子的身旁,穿戴整齐。女
的身穿华贵的撑裙、塔夫绸、蝉翼纱和打褶的缎带。如此盛装打扮,哪里象是在行猎。这是一种流行肖像画,打猎是贵族们最时髦的乐趣。大地在他
们右边向远方延伸,从捆绑成束的谷物可以看出这是在秋天。英国,托马斯·庚斯博罗《晨间散步》,别名:《晨间散步:威廉·哈利特和他的妻子
伊丽莎白》,布油画,1785年创作,纵236.2厘米,横179.1厘米,馆藏不详。《晨间散步》,描绘了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中,威廉·哈
利特和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在林间散步。男士衣着考究,英俊的脸上略带思虑的表情。他的漂亮的妻子温顺地挽着她的手。这位雍容华贵的少妇带着时
髦的羽帽,肩披透明的白纱巾,华贵的撑裙使她体态显得修长。他们侧身凝望着左方,被风吹拂的树木强调了他们这一姿势。他们的宠物小狗仰头讨
好地望着女主人。整幅画给人清新明快的感觉。意大利,乔凡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芝诺比阿女王向士兵讲话》(注:有些画册介绍是“泽诺
比皇后对士兵发表讲话”),布油彩,约1730年,纵222厘米,横366厘米,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收藏。《芝诺比阿女王向士兵讲话》,
画家借历史故事题材,让画中人物穿起古代罗马军人服装。女王一身武士打扮,她一只手依靠在柱子上,另一只手做出手势,她在鼓舞将士的斗志。
将士们或站或坐,有的侧耳倾听,有的低头沉思,他们表情严肃,威武健壮。画家想通过这种庄严的英雄人物和情节唤起意大利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
,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来侵略。法国,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读书的少女》,油画,1776年 创作,纵60厘米,横45厘米,温特图尔
奥斯卡·莱因哈特收藏馆藏。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1732--1806年),法国18 世纪最具代表性的洛可可画家,以描绘风流社会的
爱情见长。他出生于法国南部的香水之乡,6岁时随父亲移居巴黎,15岁进一位律师家当学徒,曾师从夏尔丹学画,后来又转到布歇门下学习。2
4岁时获得皇家奖学金赴罗马法兰西学院深造两年,尔后游历考察意大利艺术史迹,仔细地研究过提埃波罗等大师的成就,29岁返回巴黎,不久即
被选为皇家美术学院院士。弗拉戈纳尔的艺术有布歇和意大利的艺术影响,还有鲁本斯的色彩和伦勃朗的明暗法,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
代表作品有《秋千》《浴女》《蒂布尔瀑布》《瞎子摸象的游戏》《为情人戴花冠》《狄德罗》《读》《舞蹈家吉玛尔》等画,至今仍以其潇洒奔放
的手法而脍炙人口。《读书少女》据传,画中少女是弗拉戈纳尔妻子的妹妹,年近十四岁的玛格丽特·热拉尔,因母亲去世前来巴黎投奔姐姐。此时
弗拉戈纳尔与结婚六年妻子感情淡漠,而天生丽质、窈窕迷人、多才多艺的小姨子的到来,使家中宛如增添了一朵娇艳盛开的鲜花,自然强烈地吸引
着充满激情和才华的画家的创作欲望。因此,当玛格丽特到来不久,画家便以她为模特儿,用清新自然的写意笔调,描绘出对少女的爱意与温情,构
图,造型和色彩都表现出读书少女端庄、文静与专注,弗拉戈纳尔通常喜爱的黄色在这里不但没有轻浮之嫌,反而犹如洒在少女身上的一绺温暖而耀
眼的阳光,使少女的美更加自然纯情,又如春天复苏萌动的生命,闪耀着青春的活力。少女侧面而坐,仪态大方,典雅而又文静。画家巧妙运用黄、
白两色区分明暗,以红色系晕染出少女脸颊的光彩。他的这幅代表作对印象派绘画技巧有深远的影响,堪称绘画史上重要的杰作。法国,让·奥诺雷
·弗拉戈纳尔,《秋千》,木板油画,约作于1766--1768年间,纵83厘米,横66厘米,英国伦敦华莱士陈列馆收藏。《秋千》是弗拉
戈纳尔最著名的代表作。作品描绘的是一对贵族夫妇在茂密的丛林中游玩戏耍。年轻的贵妇人正在荡秋千,浮华贵族少年藏在树丛里偷看小姐荡秋千
,秋千上的小姐一只高跟鞋不慎脱落并甩了出来,这位浪荡公子准备伸手去接。眼光中充满挑逗,她故意把鞋踢进树林中,其夫被引得四处忙乱地寻
找,她反而恣情大笑。作品趣味虽然轻佻俗艳,却很符合当时贵族的口味,无论题材与形式,都体现了典型的洛可可风格。画得十分细致,花园的景
色与树丛画得很美。轻佻的内容与高超的色彩技巧,是弗拉戈纳尔继承布歇“向妇女献殷勤”的一种绘画传统。 法国,雅克·路易·达维特,《拿
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1800年创作,画布油画,纵260厘米,横221厘米,巴黎梅尔梅森城堡博物馆藏。雅克·路易·达维特(1748
--1825年),法国著名画家,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画风严谨,技法精工。曾任公共教育委员会和美术委员会的委员。早期作品以历史英
雄人物为题材,如《荷拉斯兄弟之誓》《处决自己的儿子布鲁特斯》等。拿破仑掌握政权后,达维德做了拿破仑一世的宫廷画家。这时期创作了歌颂
拿破仑的《加冕式》《授旗式》《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拿破仑在办公室中的像》等作品。此幅作品是达维特第一次刻画现世的英雄,此前,作
者只塑造和歌颂古代和已故的英雄,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拿破仑的崇拜之情。本画的妙处在于,远景的简约和近景的细腻,色彩的冷暖对比极为强烈,
人物和战马的细节刻画非常到位。对于这个理想化的形象,拿破仑本人也十分满意。 法国,雅克·路易·达维特,《荷拉斯兄弟之誓》布 油彩,
1784年创作,纵330厘米,横425厘米, 巴黎 卢浮宫藏 。 荷拉斯,是古罗马时代的一个家族。古罗马共和制时期,罗马人与比邻的
伊特鲁里亚的古利茨亚人发生了战争,但双方的人民却有着通婚关系。为了避免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厮杀,双方统领达成协议,各选三名勇士来进行格
斗,以胜败来判定罗马城与阿尔贝城的最高统治权属谁。在这场战争中,荷拉斯兄弟被选出来与敌人进行格斗。老荷拉斯将武器分发给三兄弟,三兄
弟伸出右手向宝剑宣誓……格斗以罗马的荷拉斯三兄弟战胜而告终。它的主题思想是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利益。作者以荷拉斯三弟兄伸出右手在接受
父亲授予武器时向着宝剑庄严宣誓的场面为中心,人物表情刚毅、动作激昂。画面的右下角落是三勇士的母亲、妻儿和秭妹。母亲担心这次出征凶多
吉少,哀痛得心如刀绞;一个女人搂着自己的孩子泣不成声;而勇士的那个秭妹(最右侧一个)的心情,此时更为复杂,她已经许嫁了古利茨亚人。
画家在此采用多侧面揭示人物心理状态的手法,使这幕悲壮的戏剧场面具有丰富的可读性。妇女的哭泣与前面三个勇士的激昂气概形成强烈的对比,
加强了主题的思想性。为了祖国与民族的存亡,只有牺牲家庭和个人的利益。正是这幅画使他在1784年一举成名。法国 ,达维特 ,《劫夺萨
宾妇女》,油画,1799年创作,纵385厘米,横522厘米 ,现藏巴黎卢浮宫。 达维特 的《劫夺萨宾妇女》,这幅作品一直被人视为是
希腊艺术的再现。在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两个场面。一个场面是在战火之中,一个萨比诺女人站在画面的中心,伸出双臂把战士分开。多年内战之后,
一封邀请和解的信,其意寓在叙述之中,因此这幅画特别受新的政治团体的欢迎。他也很快成了宫廷画家。这个题材正好符合抒发某种妥协、容忍与
和平的哀吟心声。《劫夺萨宾妇女》的题材源自罗马神话传说。罗马人在邀请邻邦萨宾人参加自己的宴会同时,悄悄地打入萨宾城,抢去了那里许多
年轻美貌的妇女。萨宾人是居住在阿比奈斯山脉中央的一支古意大利民族。而罗马帝国的缔造者、一位部落领袖罗穆吕斯早就觊觎萨宾女人。在萨宾
城正在欢庆的节日里,他们冲进城去,掠夺萨宾妇女和她们的财产。从此,双方展开了长期的战斗。这种连绵不断的战争引起萨宾妇女的恐惧,为了
不使自己的父兄和已经与她们成婚的罗马人继续牺牲,萨宾妇女抱着幼儿奔到战场上来阻止这场厮杀。画上站在中央用双手挡开激烈鏖战的敌对双方
的萨宾妇女名叫爱尔茜里。她奋不顾身走到前面,孩子已从她的怀里掉落在地,左右几个妇女抢步上来搂住幼儿;前景上右侧一个正欲投枪的武士即
是罗马王罗穆吕斯,他背朝观者,与对方另一持盾拿剑、胸朝观众的萨宾王都斯,构成势均力敌的一对。画上所有人物都以裸体或半裸体展现,这是
古典主义绘画的特点。法国,雅克·路易·达维特,《苏格拉底之死》,油画,1787年创作,纵129.8厘米,横196.2厘米,纽约大都
会美术馆收藏。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雅典人抓住苏格拉底的学生克里底亚成为傀儡政权首领这个把柄,以不敬
神和败坏青年两项罪名把他送上法庭。最后被判处服毒自杀。当时苏格拉底的亲友和弟子们都劝他逃往国外避难,他严正拒绝。他的理由:我是被国
家判决有罪的,如果我逃走了,法律得不到遵守,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效力和权威。当法律失去权威,正义也就不复存在。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
。只有法律树立了权威,才能有国家秩序与社会正义的存在。在这惊心动魄的瞬间,苏格拉底镇静自若,左手高举,表明信仰不变!画面描绘亲人们
有的陷入深深的悲哀,有的扶墙悲痛欲绝,为了突出苏格拉底不屈不挠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画家有意在画面前景地面置一打开的镣铐和散落的手卷
本,这引起人们对苏格拉底铁窗生涯的想象,增加了对英雄的认识和崇敬。同时镇静地伸出右手从弟子手中接过毒药杯,面临死亡毫无畏惧。弟子们
个个聚精会神地倾听老师的演讲,竟忘了老师死亡将至。 日本,喜多川歌麿,《高名三美图》,资料不详。喜多川歌麿,1753--1806年
,是“大首绘”的创始人,也就是有脸部特写的半身胸像。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画家。与葛饰北斋、安藤广重有浮世绘三大家之称,他也是第一位在
欧洲受欢迎的日本木版画家。以描绘从事日常生活或娱乐的妇女以及妇女半身像见长。著名的有《妇人相学十体》和《青楼美女》。还研究自然,出
版了插图书籍《虫撰》。因《军事统治者的妻妾》木版画,触怒了政府而被监禁50天。作为浮世绘美人画家,他与当时的文学名人结交,以新的时
代感觉,在绘画中追求合乎理想和社会风尚的美,对社会地位低下的歌舞伎乃至妓女也充满同情。他的画以准确的线条和单纯的色块,描绘女性的官
能美,刻画女性的心理活动。歌麿完全靠自学成才,一生描绘女性,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喜多川歌麿的《高名三美图》,是其代表作品。中间是富
本丰雏,右为阿北,左为阿久;丰雏是花街吉原艺妓,阿北与阿久是浅草观音堂随身门下茶室的姑娘。这一幅即是喜多川歌麿创立的“肉色线描”、
与服饰“没线式”相结合的“大首绘”范例之一。有人称这种浮世绘为“锦织歌麿形式模样”,运用灰、紫、淡黄几种色调,色泽柔和、淡雅,与其
他浮世绘格调迥异。画上三美人,虽像三姐妹,但她们双眸微开,似乎各在憧憬自己的幸福未来,给人以神秘的艺术感染力 。日本,喜多川歌麿,
《哺婴母亲》,锦绘,约1790年后,纵 38厘米,横25.5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喜多川歌麿的《哺婴母亲》,这一幅《哺婴母亲
》的和服,不顾传统画法,减去外轮廓,先是去掉面部轮廓,后来连身体的轮廓也免去了,只以颜色来构成形体。此幅画上婴儿的后脑勺只反映在镜
子里,光秃的小脑袋仅在末梢留了一撮发尾。这是歌麿时代进入商业版的锦绘作品。 喜多川歌麿《深く忍恋》,属于其诗歌画册《歌撰恋之部》,
云母底色木版画,带印刷商蔦屋重三郎印章款;背面有收藏家Guy Portier印章款。波特尔珍藏的这幅日本版画,巴黎,德鲁奥中心,2
016亚洲艺术品主题周,Beaussant-Lefèvre拍卖行和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以745,800欧元创下日本版画拍卖世界纪录。
法国,让巴蒂斯特·勒尼奥《美惠三女神》,油画,1759年创作,纵204厘米,横153厘米,现藏于巴黎卢浮宫。让巴蒂斯特·勒尼奥 ,
(1754--1829年) , 是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法国著名新古典主义画派画家。出生于巴黎,小时候在海上的一艘商船上生活。1
5岁的他的绘画才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他的第一个老师是历史画家Jean Bardin,1768年老师把他带到罗马,于1772年又回到
巴黎。1776年,以《亚历山大和底奥日纳》一画获法国“罗马奖”。 1782年,荣获法国美术学院院士学位。他早期热中于古代希腊罗马题
材,法国大革命期间,热心投入革命宣传,创造了大型作品《不自由毋宁死》,参加1795年巴黎艺术沙龙展。拿破仑帝制时期,也创作过歌颂法
国对外军事胜利的作品。 他一生画了许多大型历史画。美惠三女神,最普遍的说法来自于赫西俄德的《神谱》,认为美惠三女神,罗马神话中的卡
里斯是众神之王宙斯和泰坦女神欧律诺墨生下的三个女儿,从小到大分别叫作阿格拉伊亚、欧佛洛绪涅和塔利亚。美惠女神专司美丽和快乐。她们共
有三位:欧佛洛绪涅(快乐)、塔利亚(花朵)和阿格拉伊亚(光辉)。美惠女神住在奥林匹斯山上。她们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她们往往
以同一个姿势出现在艺术作品中:三位女神中的两位面向观众,另一位处于两者中间,面向里,露出柔美的背,手扶在两位同伴的肩膀上。既有古典
的气息又带有时尚的风尚。 勒尼奥的这幅三美神画,将他们描绘得身材修长,体态匀称,三种姿态分别显露女性身体曲线的和谐流畅,展示出一种
生命之美,作品色彩单纯,素描关系微妙,造型准确。画家将三个不同情绪、不同姿态、不同角度的女裸体组织起来,谓之三美神,其实是对女性裸
体美感的肯定,是对艺术美的肯定。 法国,路易斯·利奥波德·布瓦伊 ,《桌球》,布油彩,1807年创作,纵56厘米,横81厘米,圣
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布瓦伊(1761--1845年),不仅是位油画家,而且是石版画家。他因画过一幅《马拉的胜利》,而成为共和
派艺术家协会会员。作为肖像画和风俗画家而著名画坛的布瓦伊,善画小型群像和风俗画,由于他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和具有熟练的古典艺术技巧
,使他的人物造型纤巧、真实生动而受到巴黎人的欢迎。《桌球》是一幅大场面的风俗画,可谓法国一个阶层生活的缩影,画中人物神态自如且真实
,富有生活情趣,人物个性鲜明且生动,连小动物都可爱如真,运用古典细腻的造型方法,描绘一个桌球俱乐部里,数十人集中在一起,打球,聊天
,玩耍。其场景被画家处理得井井有条,人物刻画体现出新古典主义画风的完整细致。色彩严谨,素描一丝不苟,成为一幅古典风味极浓的风俗画。
法国,让·热尔曼·德鲁埃,《被囚禁的马里尤斯》,画布油彩;1786年创作,纵271厘米,横365厘米,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让·热尔
曼·德鲁埃(1763--1788年),法国18世纪下半期新古典主义画家,深受达维德艺术思想和画法影响,不幸过早去世,只活了25年。
学院派新古典风格,历史题材为主,罗马大奖获得者。在《被囚禁的马里尤斯》画中,描绘一位英雄在囚室将被刺客暗害时所表现出的毫不畏惧的英
雄气概,而那个刺客却无颜面对英雄,在正义的威力下他退缩了,这是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被囚禁的马里尤斯》,作者把这一冲突性的场
面,处理成象舞台剧一样,呈平面性展开:马里尤斯身披红袍,斜坐在椅子上,凛然地面对欲行刺的刺客,刺客掩面提剑欲刺之。马略是公元前1世
纪活跃在古罗马政界的平民出生军事统领,凭多年征战积累的军威与贵族代表苏拉之间展开了一波三折的党争。公元前89年马略虎落平阳,被困于
沼泽地,遇士兵前来行刺,他咆哮道“谁够胆杀本帅”,士兵胆颤惊呼“臣妾做不到呀”而退下。右侧的将帅马略,身旁放着代表他军事地位的头盔
,右腿呈反方向斜线,张开手掌的右臂与地面平行,充满强势力量;左侧行刺士兵左腿和右手上的剑呈平行斜角,左手掩面处于暗光位置,形成鲜明
对比。画家捕捉的就是这一瞬间,并把它定格在画布上,体现了明显的新古典主义手法;大块面的造型,色彩整体凝重,背景处理为帷幕状,突出前
面两人的紧张气氛。法国,弗朗索瓦·热拉尔,《普赛克第一次接受爱神之吻》,布油彩 ,1798年创作,纵186厘米,横132厘米,巴黎
卢浮官藏。 弗朗索瓦·热拉尔(1770--1837年),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雅克·路易·达维特的得意弟子之一。他以《
奥斯特里茨村之战》与《亨利四世进入巴黎》两画受到皇家学院赞赏,供职于拿破仑的宫廷。拿破仑垮台后,他又做了路易十八的宫廷画师,法兰西
学院的代表人物。他的《贝利萨里》、《伊萨贝及其女儿》是90年代的代表作。1819年,他受封为男爵。晚年,得到查理十世的庇护,183
0年,受聘为巴黎先贤祠作天顶画。《普赛克第一次接受爱神之吻》,讲的是:普赛克是一个国王的女儿,她长得很美,引起维纳斯的嫉妒,便派她
的儿子厄洛斯去惩罚这个美女,让他在心中产生一种奇怪的爱情,专爱下贱的男人。当厄洛斯见到普赛克时,也为她的美貌所倾倒。她便将他带进自
己的宫里,每夜与他幽会,只是不给他看到自己的面容。普赛克的姐妹心怀醋意,说她幽会的是个妖怪,要她无论如何去看看厄洛斯是个什么样子。
一天夜里,普赛克趁厄洛斯睡熟,便秉烛去偷看,不慎一滴蜡油落到厄洛斯的脸上,厄洛斯被惊醒并马上逃走。普赛克非常想念情人,她历经千辛万
苦去寻找厄洛斯,甚至甘为维纳斯女奴,从事繁重和危险的劳动。最后终于与厄洛斯相会,情侣从此再不分离。画上所描绘的,正是普赛克初次被厄
洛斯所爱的时刻。热拉尔在这里则着重于表现两个纯洁的少年男女的光洁细嫩的裸体美。法国,康斯太勃尔 ,《干草车》,布面油画,1821年
创作,纵130.2 厘米,横 185.4厘米,英国国家美术馆收藏。 约翰·康斯太勃尔 (1776--1837年),生于英国萨福克郡
斯陶尔河畔的一个风景优美的村庄。他被称为最伟大、最具影响力的英国风景画家,是忠实的写实主义画家。他的风景画技法自然,追求真实的视觉
感受,许多风景画都是对家乡真实风景的忠实描绘。他的创作成了法国后来风景画家们学习的楷模。 《干草车》是约翰·康斯太勃尔田园风景画的
代表作,1824年法国巴黎参加沙龙展览金奖。该油画描绘了英国萨福克郡阿尔河畔一个小村庄的优美风景,被称为典型英国式的农村风景。画面
大部分为天空所占据,表现的是平淡的乡间场景。其中一只循声而望的狗引领着视线,一辆干草车正在过河,河水平静温和,静静地伴随着正在河边
淘洗的农妇以及其身后颇具特色的乡间小屋。沉着的色调给画面平添了几分静谧与安逸。远处萨福克起伏平缓的地平线被明媚的阳光笼罩,生动和活
力由此而生。这一切是如此自然、清新、真实,充满爱与美感,没有一点矫揉造作。 意大利,弗朗西斯科·海耶兹 ,《路得拾穗 》,布上油画
,纵139厘米,横101厘米,波隆纳市收藏馆藏。弗朗西斯科·海耶兹(1791--1881年),曾在意大利米兰学院从事绘画教学达3
0年之久,画家。他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意大利人,法国画界说他是法国画家,意大利说他是意大利画家。 他生于威尼斯,家境贫寒,由叔父
,艺术爱好者和经营者乔万尼.毕纳斯科抚养长大,跟着学素描和油画,并热中于阅读历史、神话中的人物故事。1805年他的人体素描作品在威
尼斯美术学院赢得一等奖。1817年和罗马姑娘维倩察.斯卡绮亚结婚。此后创作了很多知名油画。海耶兹的《路得拾穗 》,表现了一个犹太寡
妇的善良表情。路得的上身显得尤其成熟,裸露的乳房和粗壮的胳膊,体现出少妇的寂寞和吃苦耐劳的体格。左手抱着的麦穗更象是一束朴素的花,
似乎象征了无助者的贫穷与孤独。路得在丈夫死后,和婆婆一同来到了伯利恒。她们那个时候穷到了极点,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正好赶上收获季节
。路得就跟着那些拾麦穗的人拾麦穗。路得在伯利恒的犹太女人中是个陌生人,她拾麦穗的故事传到了地主波阿斯的耳中,他借口检查自己田里的活
过来和她谈谈。 吃午饭时他邀请路得跟自己和其他干活的人一起坐下来吃饭,而且她要多少面包就给她多少。路得只吃一点点,把其余的带回了家
给婆婆吃。波阿斯不愿意伤害路得的感情,就吩咐收割麦子要多留些麦穗在田里让路得捡。路得回去告诉了婆婆。婆婆希望波阿斯能娶路得为妻。波
阿斯赎回了堂兄弟路得已故丈夫以利米勒家的田地。然后,他就向路得求婚。 路得接受了求婚,婆婆搬来和他们住在一起,一直到她去世。波阿斯
和路得生了儿子俄备得。俄备得成人后,生了个儿子叫耶西,孙子就是大卫。大卫后来成了犹太人的国王,而且还是拿撒勒木匠约瑟的妻子马利亚的
直系祖先,耶稣就是路得的后代。 俄国,马尔科夫,《命运女神与乞丐》,布油彩 ,1836年创作,纵 215厘米,横162厘米,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藏。 马尔科夫(1799--1836年),是俄国19世纪著名的肖像画、风俗画、学院派画家,他曾赴意大利学习。他大多按着贵族社会的审美趣味作画,其作品充满神秘感,具有沙龙美术的一般特征。 《命运女神与乞丐》,命运女神是希腊神话的人物。是宙斯和第二个妻子代表正义和法律的女神忒弥斯所生的第二胎三胞胎女神,最小的克罗托掌管未来和纺织生命之线,二姐拉克西斯负责维护生命之线,最年长的阿特洛波斯掌管死亡,负责切断生命之线。她们掌握着神和人的命运,是冥王哈得斯在人间的代理人。画中描绘的是命运女神降临,施给乞丐以大量金币,以至于金币都从乞丐的袋子里漏了出来。画面充满了古典主义的魅力,裸体的命运女神婀娜多姿,向衰老的乞丐撒着金钱,老乞丐正在用袋子接着。远处是文艺复兴式的背景,较强的透视增加了空间感。这幅画体现了画家对贫苦人民命运的同情与关注,反映了画家的艺术观与人生理想。查尔斯·爱德华·佩鲁吉尼, 《在橘园》,布面油画,纵36厘米,横50厘米。资料不详。查尔斯·爱德华·佩鲁吉尼,是一名画家,主要作品有《采摘啤酒花》、《在橘园》等《在橘园》这幅画很美,画中橘园正是收获的季节,绿树荫荫,挂满了果实。白衣女子坐在橘园石凳上看书,手中橘树花和放在身边的橘果给画面增添了一股清香。查尔斯·爱德华·佩鲁吉尼,《采摘啤酒花 》, 油画,资料不详。 啤酒花,用于啤酒酿造时的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佩鲁吉尼的这幅绘画作品,描述的是一个年轻姑娘在啤酒花种植园内采摘啤酒花。 查尔斯·阿玛布尔·勒努瓦 ,《冥想》,资料不详。现在学习、健身等都提倡冥想。
献花(0)
+1
(本文系天山老熊40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