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课外地理 地震与地震的类型
2023-02-22 | 阅:  转:  |  分享 
  
课外地理 | 地震与地震的类型何为地震,地震危害地震是地质灾害(由地质动力作用所导致的岩土位移、地面变形以及地质环境恶化,并危及人类生命财产
安全的现象或过程)的一种,是指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的地面震动。其中,主震发生前的小震叫前震,后者称为余震。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
巨大的自然灾害。除了原生灾害外,还可以引起水火灾害(如堰塞湖)、放射性物质泄漏(扩散)、滑坡崩塌、海啸及地裂缝等次生灾害,从而进一
步加重灾害损失。?地震大小用震级(与地震释放出的能量多少相关)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般来说,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
的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常造成极大的破坏。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四周)传播,形成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
。纵波传播速度快,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可传播;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其中,地震活动对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用烈
度(共12度。震级越高,震源越浅,烈度越大。震中所在地区为当次地震烈度最高区,距离震中越远,烈度总的趋势越低)表示。一次地震,可以
有多个烈度。地震发生的地方(地下)叫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地表坐标)称为震中,而震源到震中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深度在0—60千米
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深度在60—300千米的地震称为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地震称为深源地震。通常而言,浅源地震危害大)。地
震的震中距观测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离。?中国地震,地域特点中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的交汇处(太平洋板块、亚欧板
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因此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为强烈(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属于地震多发区。中国地震灾害呈现出以下基本特点
:一是分布范围广,大部分省区市都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二是地震频率高,强度大,平均每年发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的地震。三是地震震源浅,
危害大。四是地区差异明显,大陆东部地震活动比西部弱——主要发生于台湾、西南(川滇藏黔)、新疆和华北(京津冀等)等地区。??天灾地震
,类型成因地震,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种可怕的“天灾”,许多人一提到它就谈虎色变。其实绝大多数的地震都很小,只有灵敏的仪器才能察觉到。而
那些人们能感觉出来的地震大多发生在人迹罕至的山区。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每年都要发生数百甚至上千次的地震,但像唐山地震、汶川地震
这样破坏性大的强震,则平均要几十年或上百年才能遇到一次。地震主要是一种自然现象,依照成因的不同可分成几种类型。?地震的形成、分布与
板块构造有着密切的联系,构造运动是大多数地震形成的最初动力,即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壳和地幔上部的刚硬岩石层受到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地应
力的作用,发生断裂或原有的断层重新活动而引起的。构造地震的发生往往是很突然的,然而它的孕育过程却很漫长。在地应力作用的初期,岩层具
有一定的强度并不马上断裂,逐渐地应力不断加大,到达一定限度,当岩层经受不住强大的地应力作用时,产生断裂。日积月累的巨大能量一瞬间释
放出来,形成了地震。这类因断裂或断层活动形成的构造地震占据了世界上地震总数的90%。?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叫做火山地震。炽热的岩浆喷
发前在地壳内聚集膨胀和喷发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都能造成岩层断裂或断层错动而引起地震。火山地震的特点是影响范围较小,而且以成群的小地
震的形式出现。据统计,全世界约有7%的地震属于火山地震。在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分布的地区,还时常会发生塌陷地震。这是因为易溶岩长期受
地下水侵蚀形成了许多溶洞,洞顶塌落造成了地震。一般说来,塌陷地震影响范围小,危害不大,只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此外,许多人类活动
,也能引起地震。这有两种不同的情形:一种是人类活动直接造成地震,像爆破、打桩以及重型车辆通过时都能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之为人工地震。
这类地震一般不会造成危害,但对那些要求有高精密度和高稳定度的仪器设备来说则有很大影响。另一种是人类活动触发或诱发的地震。例如进行地
下核试验所产生的巨大冲力能引起断层活动。水库蓄水也能引起地震,这是因为水库大多建造在峡谷中,地下往往有断层。水库蓄水,一方面增大地壳的压力,另一方面水渗进断裂带起了润滑剂的作用,减少了断层两侧的摩擦力,使得岩层易于滑动,发生地震。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