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治水英雄大禹的归葬之地,大禹陵
2023-02-23 | 阅:  转:  |  分享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治水英雄大禹的归葬之地,大禹陵大禹,相传是上古黄帝玄孙颛顼之后,姒姓。他受舜帝
之命治水,吸取父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之法,治平了水患,因功受封为“夏伯”。舜死后,禹即位,缔造了中国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大
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朝见四方诸侯,铸九鼎,封有功,爵有德,命曰会稽,取盟会和考核功绩的意思。禹死后葬于会稽山。大禹陵由禹陵、禹祠
和禹庙组成,地处绍兴会稽山麓。禹陵九龙潭绕过九龙潭到达陵区入口,牌坊下横卧一青铜柱,名龙杠。龙杠两侧各立一柱,名拴马桩。意即上至皇
帝,下至百姓,须在此下马、下轿,步行进入神道,以示对大禹的尊崇。神道350米,原列5对石像生,扩建后扩大到12对,相传这些神兽曾经
都帮助过大禹治水,大禹死后又守护着大禹陵。神道尽头是祭祀大禹的祭禹广场。禹庙前有一水池,唐贺知章定为放生池,名禹池。跨过禹池必须经
过一座古石桥,名告成桥,意即大禹十三年在外治水,终于大功告成。进棂星门过百米甬道达大禹陵碑亭。碑亭后建享殿,行太牢之礼。禹祠位于禹
陵左侧,是夏王朝第六代君王少康时创建,原为定居在禹陵的姒姓宗族祭祀、供奉大禹的宗祠。咸若古亭建于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也叫
鼓乐亭。相传是祭禹时奏乐之处。“咸若”出自《尚书·皋陶谟》中大禹的话,意思是万事万物能够顺其自然,就能得到它的好处。咸若古亭右前方
碑廊有一“会稽刻石”,又称为“李斯碑”,篆刻于秦代。据载秦始皇东巡登会稽山祭大禹,命宰相李斯撰文颂秦,刻于石上。禹庙位于禹陵北侧。
早在夏代,禹的儿子启就建禹庙,祭祀大禹。禹庙为历代帝王、官府和百姓祭祀大禹的地方。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棂星门、岣嵝碑亭、午门(包括
宰牲房、斋宿房)、拜厅(包括碑房)、正殿、窆石亭、菲饮泉等。岣嵝碑亭是1541年,绍兴知府张明道根据湖南衡山岣嵝峰上“岣嵝碑”原刻
拓片翻刻而来,后人推测为大禹治水的叙事碑,因此也叫“禹王碑”。拜厅又称祭厅,是古代帝王及文武百官参拜大禹的地方。大殿是整个禹庙建筑
群的最高建筑物。大禹的葬处被称为“禹穴”。窆是下葬的意思,窆石上有洞,是古代用来牵引棺椁下墓穴的石头。禹穴/石纽禹王庙山顶大禹铜像
献花(0)
+1
(本文系一个虫虫的...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