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208提高艾灸疗效要素——灸量足够
2023-02-28 | 阅:  转:  |  分享 
  
提高艾灸疗效要素——灸量足够播报文章针灸微创肿瘤科黄金昶2022-08-22 14:48北京黄金昶,中医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
院,优质健康领域创作者已关注目前关于灸量的界定标准尚无规范可循,多数报道均认为艾灸疗效与灸量有关,即与艾柱大小、壮数、灸治时间、频
率、疗程及患者耐受程度有关,但尚无界定灸法治疗有效病症的最佳灸量标准,造成灸法疗效的不确定。但不可忽视的是,艾灸灸量的积累,是灸法
起效的基本前提。古代医家重视这个问题,强调在大病的治疗中,要重灸。《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说: “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愈”,
说明艾灸取效的关键在于充足的灸量。灸量充足与否怎么判定呢?概括起来说,可通过灸感和灸后反应两方面的内容明确灸量,并以此评判艾灸的临
床效果。重视灸感先看灸感:灸感是机体对艾灸所产生的反应,艾灸过程中务必让病人产生灸感,包括温热舒适感、风吹样、蚁行感、温热的循经感
传、微汗、肌肉震颤、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等反应。通常,施灸部位可在局部出现温热或烧灼感;少部分患者可出现风吹样、蚁行感;部分患者连续
较长时间施灸,可能会有温热感循经脉向远处部位传导,感传路线的宽窄与灸量、患者体质有关;感传所到的部位可见微汗、肌肉震颤,以及某些脏
腑器官的功能活动,如胃肠蠕动、鼻腔通畅等。更值得关注的是,不同证型、病程的患者,灸感亦不尽相同,而不同的灸感可以判断疾病的轻重、性
质和施灸的剂量。如寒湿严重、病程长的患者,其灸感通常不强,或难以出现灸感,此时应加大灸量;而寒湿不重、病程较短的患者,往往容易出现
灸感,或灸感较强,施灸时可减少灸量。此外,艾灸时患者若出现难以忍受的的烧灼、疼痛感,提示施灸部位经络不通,可更换施灸顺序,先艾灸其
他穴位,最后再艾灸该穴,若异常灸感仍存在,可采用局部用通幽散或局部刃针松解等方法,先疏通经络后再灸。艾条悬灸作用温和,患者接受度高
,临床运用广泛,一般来说,单次单穴艾条悬灸的灸量至少需要半小时以上,多者两三个小时,甚至最多7-10小时,有的持续20小时。2.灸
后反应再看灸后反应,包括灸斑、灸疮、水疱等。灸斑是指艾灸后的皮肤色素沉着,一般随着艾灸时间延长,灸斑呈浅褐色至深褐色的改变。在临床
中,很多患者抱怨艾灸疗效不好,此时就可以让患者暴露出艾灸部位,通过灸斑判断灸量是否充足,若艾灸数月,艾灸部位皮肤没有任何改变,艾灸
力度肯定不够,这是灸量判断的一个客观指标。另外,古人很重视灸疮的出现,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有言“凡灼艾得疮,所患即瘦,不得疮发,
其疾不愈”,认为只有灸后出现灸疮,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不出现灸疮的患者,应加大灸量,甚至服用辛辣刺激的食物等方法以促使发疮
。然而,由于直接灸形成的灸疮毕竟会有一些小的创伤,影响患者的接受度,其推广性并不高,相对来说,艾条的悬灸更受追捧。
献花(0)
+1
(本文系方下安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