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博览群书 心泉自清
2023-02-28 | 阅:  转:  |  分享 
  
博览群书 心泉自清

蔡宏伟??????今年暑期应朋友之邀,在上虞白马湖小住数日。消夏纳凉,话题总离不开本世纪初春晖园里或与之结缘的那几位先生:经亨颐、夏丐尊、李叔同、朱自清、叶圣陶。这几位先生不仅专业知识非常精深,而且广收兼蓄,触类旁通。深厚的学识修养,澡雪其精神,修炼其灵魂,使他们心灵莹澈。虽寄身滚滚红尘,但他们因此能烛照万象,无忧无惧,泰然相向,宠辱不惊。虽然他们形容消瘦,似无缚鸡之力,可在精神上委实是一个个“无故加之而不怒,卒然临之而不惊”的伟丈夫。??????他们拥有的这份独特的习性和气度,我想大概就是所谓的书卷气吧。因为博览群籍,“腹中贮书一万卷”,明察了世间万象。这样的人,“洞悉世事胸襟阔”,处事方圆自如,轻重判然。因为精研学问,“炼成锋锷真关学”,对专业知识了如指掌。这样的人,自然“岩泉滴久石玲珑”,“心源开处有清波”,教与学如鱼入江湖,冷暖自知。?????? 有了这样的书卷气,李叔同做老师时,便是个好老师;做艺术家时,便是个好艺术家;做和尚时,便是个好和尚。现代文化史上的沈从文,也是这样的突出个例。博学深思,使他们的灵魂始终处于一种“清泉石上流”的境界中。不管世事如何翻云覆雨,心泉“年年长自清”。躯体的泰与否,境遇的顺与逆,精神的荣与辱,都无法使灵魂屈服。鲁迅说:“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从书卷气盎然的人的言行举止中流露出来的则是圆通精深的嘉言懿德。跟这样的人交往,自然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而春风风人,夏雨雨人,精妙处全在于自身的学养。?????? 在向新的世纪迈进的时候,我想,我们现在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重任的教师,是否也该好好沾些这样的书卷气?
献花(0)
+1
(本文系枫泾蔡宏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