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八年级下册语文《经典常谈》笔记02 叶圣陶读《经典常谈》
2023-03-01 | 阅:  转:  |  分享 
  
初中资料 语文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

读《经典常谈》笔记

读书笔记 1

《经典常谈》是著名学者、语文教育家朱自清介绍中国古代经典的入门书。对于经典,

朱自清认为,“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部集。”

叶圣陶在《重印〈经典常谈〉序》中把经典概括为“我国文化遗产中用文字写记下来的东

西”。

翻阅我国悠久的历史,你会发现:历史长河里到处泛着经典的瑰丽浪花。《诗经》的

朴素浪漫,《离骚》的奇谲飘渺让我们神往;先秦散文的汪洋恣肆与纵横捭阖让我们叹服;

建安风骨的清俊慷慨,盛唐气象的新制迭出让我们啧舌;宋明小品的挥洒自如,明清小说的

流光溢彩让我们称道。在经典的长河里,如若不能撷取一两朵灿烂的浪花,实乃人生一大憾

事!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篇首即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

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朱熹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究理之要,必先于读书。”经过历

史积淀而流传下来的经典,是在波涛沉浮的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锤炼、整合而成。这

些经典往往承载着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蕴含着丰厚的思想哲理和人文内涵。

阅读它们,可以陶冶情操、塑造品德、净化心灵、启迪人生。叶圣陶在《读〈经典常谈〉》

中形象地比方经典阅读,“有些人不怕旅行辛苦,道路几千,跑上峨眉金顶看日出,

或者跑到甘肃敦煌,看一窟寺历代的造像跟壁画。在专讲实用的人看来,他们干的完全没有

实用,只有那股傻劲儿倒可以佩服。可是他们从金顶下来,打敦煌回转,胸襟推广了,眼光

深远了。虽然还是各做他们的事儿,却有了一种新的精神。”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阅读经典的优良传统。饱读诗书的古代先贤似乎都学富五车,满

腹经伦。他们阅读经典或许是仕途的需要,但这也在无形中肩负着中华文化传承的使命。朝

代的更迭不能阻断文化的传承,而文化的传承却推动着朝代的前进。秦始皇“焚书坑儒”的

暴行让秦王朝很快宣告覆灭,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善举让汉朝逐步走向辉煌。

数千年来,封建王朝频烦更迭,但中华文化的传承却在经典中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到了近

代,文学经典也依然闪耀着她那应有的魅力。冰心在《忆读书》中能清晰地回忆起 7 岁读

《三国演义》时的喜怒哀乐。巴金在谈到散文创作时,也称受益于少时记在脑中的《古文观

止》。鲁迅虽然曾旗帜鲜明地反对读文言书籍,但我们读他的杂文,仍然能感受到先秦散文

的气势。他的文论《文化偏至论》和《摩罗诗力说》都是用文言写就的巅峰之作。

而《经典常谈》中的朱自清,不仅自己常读经典,而且还鼓励和争取让更多人常读经

典。他在 1942 年撰写此书时,社会上反对读古代经典的呼声不绝入耳。但他却能敏锐地意

识到经典阅读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他说,“在中等以后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

初中资料 语文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

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而对于经典阅读,他认为,“我国经

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为了能让更多人

亲近经典,他用自己深厚的古文学养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良苦用心编写了《经典常谈》。他通

俗而严谨的话语,让我们对经典多了些亲近,少了份畏惧。叶圣陶在《重印〈经典常谈〉序》

中形象地把朱自清称为向导。“假如把准备接触这些文化遗产的人比做参观岩洞的游客,他

就是给他们当个向导,先在洞外讲说一番,让我们心中有个数,不至于进了洞去感到迷

湖。”而向导在我们接近古文经典中的作用确实不可小觑。

近年来,从“百家讲坛”上刘心武讲《红楼梦》,易中天品《三国演义》,于丹谈《论

语》 《庄子》心得等经典解读的受人欢迎程度来看,我们不是拒绝经典,而是渴望有一个

好的向导把我们引向经典。就像《经典常谈》中的朱自清,“他可真是个好向导,自己在里

边摸熟了,知道岩洞的成因和演变,因而能够按真际讲说,决不说这儿是双龙戏珠,那儿是

八仙过海,是某高士某仙人塑造的。求真而并非猎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好向导。”

当然,要想走近经典,全靠向导是完全不够的。就像进岩洞观景,能看到什么样的美

景,能收获什么样的心情,向导无法左右,只能靠游客自己去发现,去思索,去体悟。就如

作者在序中所言,“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

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

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孤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反观我们现时的经典阅读,乱象丛生。反 对阅读经典的认为这是开历史倒车,恨不

能一棒打死,前不久网上要求删除经典课文的呼声此起彼伏;赞同阅读经典的又是全盘皆收,

不顾优劣囫囵吞枣,各地遍地开花的读经班即为明证。而这都违背了经典阅读的初衷。拒绝

经典阅读是对中华文化的漠视,而全盘接收则又是对经典的盲从。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

明确指出,“现代学生应该读些古书”,即前人经典不必全读,要有先择地读,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而且,既然是学生,就不必如学者专家那般苦心孤诣。另外,就阅读经典的读本

来说,“我们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该是选本节本,—应该尽可

能地采取他们的结论;一面将本文分段,仔细地标点,并用白话文作简要的注释。每种读本

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如此这般,我们读经典就不必盲人摸象,枉耗精力。

当然,随着学识的增长和学力的加深,到了大学,我们便可直接面对经典,与大师对话,涵

养性灵,滋润生命。

而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更有肩负起传承经典这一重任的必要。我们不仅自己要常

读经典,善读经典,更要引导学生走进经典,享受经典。而且,对于经典的阅读不应该只是

某时某处的坚持,而应当是一生不渝的自我修行。

白日诗作茶,洗却骚人三千烦恼;晚间书当枕,唤起墨客一怀幽思。

初中资料 语文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

读书笔记 2

皓首穷经典,青灯书常谈——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读后感

脑子和书都是好东西,脑子是天生的,经不起折腾,书是别人写的,总归是该拿来多读。

我读书有个习惯,有趣的书大多坐着读,一口气读完,腰不酸腿不疼还特有劲。而不有趣的

书我得躺着读,读着读着也许就困了,刚好把书和被子一起盖上。机缘巧合或者不巧,朱自

清先生的一本《经典常谈》落入了我床头的待读书堆里。大概是出于对书名的理解不够透彻,

亦或是心中遗留着求学时对“熟读并背诵全文”的敬畏,一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打开这本书。

然而刚刚翻过序,我就被“仓颉泄露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这样的句子吸引,之后便像瘾

君子吃到久违的鸦片一样,一口气把它读完——并且读完后发现自己是坐着的。

以上便是这篇读后感的由来了。

但凡是读后感,写的人总是会例行公事一般地介绍一下作者,一来显得做学问严谨有序,

二来可以表一表对著作版权的尊重,三来——三来不可明说,要是作者生平颠沛起伏又多风

流往事,还能加上一两段纪实描写,不仅能吸引那些喜好八卦但不知《周易》的读者,无形

中还能起到凑篇幅的妙用。

依我浅薄的阅历,大体上人们说起朱自清先生,往往都会说到《荷塘月色》和他那背影

苍老的父亲,就好像一说起鲁迅,则都说《狂人日记》和他那会使钢叉的好哥们闰土,一说

起钱钟书,则都说《围城》和他那很会写书的夫人。思之原因也非常朴素——他们都是中小

学教材上的红人,他们所作的那些课文大多数人没背过也抄过,没抄过也读过,没读过也听

语文老师苦口婆心地拿着考卷讲解过。至于《且介亭杂文》《管锥编》《人·兽·鬼》这些

有趣的书集,自然是读者甚少也不被“流行”的,这便是我们过去教育的风格。

朱自清先生著这本《经典常谈》,也许正是认识到了在他那个时代,我们过去的教育在

某一个方向有所缺失,或者太超前,或者太落后——总之不在中间。朱先生在序里说:“经

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这句话放在哪个时代都是受用的。不论是学生还是学

者,平民还是教授,在求知的路上,人们总会错过一些,迷失一些。而这本《经典常谈》,

正是引导那迷途之人,迷茫之人,去“见识经典一番”的指明灯。

《经典常谈》可以算是一部“指南”,朱先生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精粹一一梳理成篇,

仿佛列了一个书单。而他对这份指南的度把握得也非常耐人寻味。论《尚书》,他不征引这

部被称为“中国最古的记言历史”的古典中的人言,却不惜笔墨地叙述《尚书》流传的曲折,

探究今古文之争的渊源,让人不禁好奇,是怎样的一部《尚书》,能在千百年里演绎出如此

惊心动魄的史迹。谈《史记》,他也不拿那些流传千古的列传本纪说事,却讲太史公一生如

何坎坷,如何发愤,如何终成一家之言,在史记的大身影下画出了司马迁的小身影——他和

《史记》一样伟大。这也让读者不禁想去窥一窥那部“无韵之离骚”的华彩。

朱先生无疑是很懂人心的,他的这部《经典常谈》,虽为“指南”,却只告诉你南方很

有趣,而不告诉你南方的具体模样。他只跟读者介绍经典,却不把经典直接搬出来给读者看,

初中资料 语文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

既保留了原著的神秘,又从更立体的角度推广了那些著作,引导更多的读者去向往经典,读

后感去研读经典,足见其用心之良苦,笔力之精道。在读完《经典常谈》后,我就去把书柜

里积灰了的那套《史记》重新翻了出来。很久以前对它只是粗粗略读,如今我依着朱先生所

说,去书中品读那些作者对“天道的无常,世道的无常”有感而发的抑扬之辞,体会到了过

去未曾感悟到的、历史之外的情韵。“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我想我所体

会到的那种意外的情韵,也许正是朱先生所指文化里的一部分。经典不仅是学术的,历史的,

它更是人文的,智慧的,是一个民族的情怀。

朱先生是作家,也是诗人,更是一名学者,他对经典的理解,以及在著书时的考究都非

常严谨。因此对于这本《经典常谈》,我觉得光拜读是不够的,拜读完了还要百度——去找

寻那些原著篇章、青史典故细细品味。书中提到的《四书》《五经》《战国策》《史记》

《汉书》等典籍,任何一部都是常人穷毕生之力也难以研读透彻的。一叶可障目,一叶亦可

知秋。朱先生敢于编撰这样一本《经典常谈》,足见其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的底气,也能让

人感受到他对国学、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坚持和珍爱,实乃学者典范,让我十分敬佩。

在这样一部充满“学术”气息的著作中,朱先生的文笔还时不时地透露出一种智慧和幽

默。不像钱钟书式的机智戏谑、讽刺辛辣,朱先生的幽默平缓轻松,又通俗有趣。他在《战

国策》里写到苏秦连横失败,“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发奋努力,夜里读书

“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后来合纵功成,“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

嫂嫂爬在地下谢罪。”在朱先生笔下,寥寥数行就把“引锥刺股”的故事讲得通俗易懂,妙

趣横生。他写屈原著《离骚》,因为屈原“是个富于感情的人”,悲愤而发,“东一句,西

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就像人在疲倦或痛苦的时候,叫‘妈呀!’‘天哪!’一

样;心里乱极了,闷极了,透一口气,自然是顾不到甚么组织的。”也是几句俏皮易懂的话

语,就把《离骚》的韵律特点和屈原的感性形象丰满地展示了出来。书中类似的桥段还有许

多。如今《百家讲坛》栏目中红极一时的易中天、王立群等教授都以平民视角、通俗风趣的

方式来谈历史、谈文化、谈学术,朱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在自己的书中开展了,我对先

生的这份敬佩之情不禁又加十分,达到了二十分。

《经典常谈》是一部有趣、丰满的书,它讲历史,讲古人,讲文化,它是“常谈”而不

是“长谈”,不啰嗦也不说教,只是告诉你,那边放着一些书,它们很老,很旧,里面沉淀

着许多东西,欢迎你去看。皓首穷经典,青灯书常谈。

在读《经典常谈》的那个夜晚,我仿佛看到一位学者,他伏在案前,耐着性子,把那些

宏伟而磅礴的羁绊,一笔一划地写到纸上。他单薄的身形摇曳在光里,那仿佛是巨人的背影。

献花(0)
+1
(本文系初中资料大...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