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药本-《临床药理学》简答题复习资料
2023-03-04 | 阅:  转:  |  分享 
  
临床药理学简述哪些药物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 (P55)1、治疗指数低、治疗窗窄、毒性大的药物2、按非线性药动学进行消除的药物3
、治疗作用与毒性反应难以区分的药物4、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的药物5、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肝代谢的药物或经肾排泄的药物6、长
期用药的患者7、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8、为医疗事故鉴定提供法律依据2、简述药物临床试验的分期、各期的试验目的、受试者及受试
者例数的要求(可列表作答)-- (P68)简述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及概念 ——(P99-101)一、根据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快慢进行分
类根据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快慢,可将药物不良反应分为:(急性药物不良反应,亚急性药物不良反应)二、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程度进行
分类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程度,可将药物不良反应分为:(轻度不良反应,中毒不良反应,重度不良反应)三、根据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制
剂是否相关进行分类根据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制剂是否相关,可将药物不良反应分为:(A型不良反应,B型不良反应,C型不良反应,D型不良反
应,E型不良反应 )四、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性质进行分类药物不良反应性质多种多样。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性质,可将药物不良反应(分为副反
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三致反应和依赖性反应 )简述药源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 (P113)药源性
疾病的治疗答:药源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停用致病药物。致病药物是药源性疾病的根本病因,因此,治疗时首先要停用致病药
物,停药后多数药源性疾病能够自愈或缓解。(2分)(2)排出致病药物。可釆用输液、利尿、导泻、洗胃、催吐、吸附和血液透析等方法,加
速残 留药物的排出,彻底清除病因。(2分)(3)应用药理学拮抗剂对抗致病药物。有些致病药物的作用可被另外一些药物所抵消,如 肝素过
量使用时会出现出血,此时使用硫酸鱼精蛋白能够对抗肝素的致出血作用,从而发挥止 血的作用。(2分)(4)调整治疗方案。治疗药源性疾病
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必须用药时,应该权衡利 弊,调整治疗方案,如延长给药时间间隔、减少给药剂量等。(2分)(5)对症治疗。药
源性疾病临床症状严重时,应注意对症治疗。(2分)简述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 (P191)首先需要了解老年人的疾病史、用药史、家族遗
传史,掌握其病理状态和生理特点,然后进行药物治疗。老年人选药原则如下:权衡轻重,恰当选药。用药方案精简,药物种类少,作用好。优先挑
选最熟悉的药物,避免未知的不良反应,同时减少老年人的经济负担。同类药物可不良反应的程度以及发生率来进行选择。老年人不宜长期使用抗生
素,糖皮质激素,抗菌药,避免使用未经验证的偏方,秘方。2、简述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的原则 — (P241)1、从恶性肿瘤细胞周期增殖
动力学考虑联合用药方案通常以作用于细胞周期各期的药物联合应用,如作用于S期的氟尿嘧啶和作用于M期的长春新碱合用,分别杀灭细胞周期各
期的恶性肿瘤细胞,使其疗效提高。2、从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考虑联合用药方案一般来说,作用于恶性肿瘤细胞不同生化环节的化疗药物联
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其主要通过序贯抑制、同时抑制和互补抑制三种方式发挥协同的抗恶性肿瘤作用。3、从抗恶性肿瘤药物的抗瘤谱考虑联合用
药方案由于抗恶性肿瘤药物的种类及恶性肿瘤的类型均较多,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对不同种类的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在治疗时应先考虑药物的
抗瘤谱。4、从抗性肿药物的药动学关系考虑联合用药方案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体内过程对疗效有较大的影响,因为只有药物进入恶性肿瘤细胞内部才
能起到杀灭作用,且抗恶性肿瘤的疗效与药物在恶性肿瘤细胞内的浓度密切相关。5、从抗恶性肿瘤药物的毒性考虑联合用药方案通常选择不同毒性
的药物联合应用,不但可以减小毒性,还可以提高疗效。由于绝大多数药物对骨髓都有抑制作用,故需要特别考虑是将对骨髓抑制不太明显的药物与
其他骨髓抑制毒性大的药物合用,减少对骨髓毒性和提高疗效。1、举例说明哪几类药物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至少写出五类)。答:药物安全性
用治疗指数(TI)来衡量。TI越大,药物越安全。对于TI小的药物,药效 不能用临床客观指标来评价,应该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主要包括以
下几类药物:(1)治疗指数低、治疗窗(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毒性大的药物。该类药物的治疗剂量与 中毒剂量十分接近,如地高辛、氨茶碱
、氨基昔类抗生素、环抱素等。(2)按非线性药动学进行消除的药物。如苯妥英钠、普荼洛尔、乙酰水杨酸、双香豆素 等。(3)治疗作用与毒
性反应难以区分的药物。如地高辛。(4)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的药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伏立康哩、氯毗格雷、普鲁卡因胺 等。(5)肝肾功
能不全的患者使用的主要经肝或肾代谢或排泄的药物。如利多卡因、茶碱、氨 基昔类抗生素等。2、简述药源性疾病的治疗方法。答:药源性疾病
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停用致病药物。致病药物是药源性疾病的根本病因,因此,治疗时首先要停用致病药 物,停药后多数药源性疾
病能够自愈或缓解。(2)排出致病药物。可釆用输液、利尿、导泻、洗胃、催吐、吸附和血液透析等方法,加速残 留药物的排出,彻底清除病因
。(3)应用药理学拮抗剂对抗致病药物。有些致病药物的作用可被另外一些药物所抵消,如 肝素过量使用时会出现出血,此时使用硫酸鱼精蛋白
能够对抗肝素的致出血作用,从而发挥止 血的作用。(4)调整治疗方案。治疗药源性疾病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必须用药时,应该权衡利
弊,调整治疗方案,如延长给药时间间隔、减少给药剂量等。(5)对症治疗。药源性疾病临床症状严重时,应注意对症治疗。3、简述老年人的
用药原则。答:(1)择时用药。择时用药是指根据疾病、药效学、药动学的昼夜规律,选择最适宜的用药时间。(2)调整生活及饮食习惯。老年
人的吸烟、饮酒、喝茶等生活习惯可影响许多药物疗效或 引发不良反应,应适当调整生活及饮食习惯。(3)提高用药依从性。良好的依从性是治
疗成功的重要前提。老年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 不集中、性格较固执,用药依从性差。(4)加强血药浓度和药物效应监测。针对毒性较大,治疗
窗较小的药物需进行血药浓度监 测,以便调整至合适的给药剂量,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4、简述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的原则。答(1)从
肿瘤细胞周期增殖动力学考虑通常以作用于细胞周期不同期的药物联合应 用;(2)从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考虑联合用药方案。一般来说,选用
作用于肿瘤细胞不同生 化环节的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3)从抗肿瘤药物的抗瘤谱出发考虑联合用药方案;(4)从抗肿瘤药物的药动
学关系上考虑联合用药方案;(5)从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出发考虑联合用药方案。通常选择不同毒性的药物联合应用,不 但可以减小毒性,还可以
提高疗效。5、简述药物代谢的临床意义.答:药物代谢的临床意义有以下五点:绝大多数药物经过生物转化后,药理活性都减弱或消失,称为灭活
;(2分)极少数药物经过代谢后才出现药理活性,称为活化;(2分)代谢是许多药物消除的重要途径.原形药经代谢生成的代谢物通常水溶性变
大,易从 肾或胆汁排出,生成的代谢物常失去药理活性;(2分)代谢也可能是活化过程,有些药物的代谢物仍然具有活性;(2分)有时药物在体内代谢后可能生成有毒物质。(2分)6、简述哪些药物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答:药物安全性用治疗指数(TI)来街量。TI越大,药物越安全。对于TI小的药物,药效 不能用临床客观指标来评价,应该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献花(0)
+1
(本文系无观自在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