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2023学年济南市天桥区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副本
2023-03-06 | 阅:  转:  |  分享 
  
天桥区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我国是世界上人类起源最早的
国家之一,下列属于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
顶洞人 D.半坡人2.考古工作者在某原始居民遗址发现了干栏氏建筑遗迹,还发现了大量稻谷,稻壳和稻草相互混杂,形成
0.2—0.5米的堆积层,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舟轩辕自古转,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文中轩辕指的是( )A.黄帝 B.
炎帝 C.禹 D.启4.《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明的崛起》一书中写道,早在西周王朝建立前数百年,
最早的中国已经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书中最早的中国指的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5.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这一年属于( )A.11世纪40年代
B.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C.公元前10世纪40年代 D.10世纪40年代6.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造就了如图两件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7.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正确的是( )A.商朝→夏
朝→西周 B.西周→商朝→夏朝C.商朝→西周→夏朝 D.夏朝→商朝→西周8.春秋时期,任用
管仲为相,大胆改革,最先称为霸主的是( )A.齐恒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吴
王阖闾9.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历史事件发生于(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10.某同学画了古代某制度的思维导图,这一制度创立于( )A.秦朝 B.汉朝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11.在封建时代,农民为反抗统治者的残暴压迫和剥削,不断奋发斗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是( )A.国人暴动 B.黄忠起义 C.陈胜吴广起义
D.楚汉之争12.唐朝诗人在诗句“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材料反映西汉的建立者是( )A
.陈胜 B.项羽 C.刘邦 D.刘秀13.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B.实行修
养生息政策C.推行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 D.为汉武帝大一统打下基础14.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诗经》
《尚书》《轧记》《易经》《春秋》作为材料,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从此,历代王朝推崇的思想是(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15.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政权延续210年
,其鼎盛时期在( )A.汉高祖统治时期 B.汉文帝统治时期 C.汉武帝统治时期 D.汉景帝统治时期16
.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开始有效管理西域(今新疆)地区,其依据是( )A.派张赛出使西域 B.开通丝绸之路
C.派班超出使西域 D.设置西域都护17.东汉中期以后,即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诸侯
王势力谋反中央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大批贫民流离失所 D.黄巾起义18
.对下列丝绸之路示意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长安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B.这条路以葱岭为终点C.这条路从玉门关出发,穿
过河西走廊,经西域前往中亚,西亚等地区D.这是一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19.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李时珍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20.以下示意图中①的时代特征是( )A.中华文明的
起源 B.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名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
族交融2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图中①处政权名称是( )A.东晋 B.前秦 C.宋
D.陈22.“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一成语出自古代东晋与前秦的一次著名战役,该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
.巨鹿之战 C.长平之战 D.淝水之战23.江南之为国盛......一岁或捻(丰收),则数郡忘饥
。《宋书》这段史料对江南地区的描述反映了(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北方地区的战乱 C.北民南迁的背景
D.江南商业的发展2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牧民族喜食的乳酪称为中原地区汉人广为流行的食品,而汉人的汤饼也在内迁游牧民族中广为欢
迎,反映出这一时期( )A.政权分立 B.战争不断 C.民族交融 D.经济繁荣2
5.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 )A.华佗 B.蔡伦 C.
祖冲之 D.王导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中①②两处应填
入的制度分别是什么?材料二材料三诸侯国在建立之后,在分封的土地上建立骑了与西周相同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实际上扩大了周文化影响,使得人
们逐渐形成了趋同的文化和政治观念,并在相近的观念下逐渐产生了对周王室的认同感,实际上为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打下了一定基础。(2)依据材
料二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依据材料三概况分封制有何进步性。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
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材料体现了他哪些措施?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2)材料二中秦王扫六合反映了秦始皇的哪一历史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与材料一中的商君的变法有何关系。28.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辉煌的时代,先秦诸子百家的论道与成就,就是那个时代智慧的结晶,这是一场历史三
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可谓智慧纷呈,它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留下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至今仍然受益。(1)材料
一中“跨世纪大辩论”指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局面,依据材料概括这一大辩论的影响。材料二: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使大一统成为社会文化的
主旋律,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持中华民族领土的
统一,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文化的一统,政治的一统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鼎立时期,无论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
前进一步,也为后面的全国统一准备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过国力,促进了部分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
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1)依据材料一指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材料二材料三:北魏孝文帝通过
祭孔的仪式性表演确立所代表的北魏政权以及君权的合法性基础,实现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整合,有效控制人士阶层和底层民众,最终促成北魏政权
由军事政权向封建国家政权的成功转型。(2)材料二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哪些改革措施?根据材料三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答案解析1.A
2.C 3.A 4.A 5.B 6.B 7.D 8.A 9.D 10.A
11.C12.C 13.B 14.A 15.C 16.D 17.B 18.D 19
.B 20.C 21.A22.D 23.A 24.C 25.C26.(1)禅让制 世
袭制(2)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分封制意义:1.加强对国家的统治,使国家与地方紧密联系,促进国家繁
荣,社会发展进步。2.促进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使汉族技术得以推广3.巩固了奴隶制政权27.(1)商鞅 措施:①废井田,
开阡陌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2)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关系:商鞅变法是废除奴隶制建立封建制的深刻的社会变
革,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奴隶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被剥夺。新的制度和规定,使秦国上下形成了崇尚耕战的风气,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秦国很快成为国富兵强的封建国家,为此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28.(1)跨世纪大辩论是指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百家
争鸣事件。春秋战国时期。 影响:1、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2、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3、基本上形成了中
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4、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文化统一: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政治统一: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国的势力。29.(1)为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2)政治上:整顿吏治、变革税制、颁俸禄制、改革官制、迁都洛阳。经济上:行均田制、创三长制、改革租制。文化上:禁胡语、改汉姓、尊孔子。意义:促进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北魏政权由军事政治权向封建国家政权成功转型,巩固统治。1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88675...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