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中地理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练习题(含解析)
2023-03-15 | 阅:  转:  |  分享 
  
高中地理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下图是主要运输
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运输方式分别为A.①水运、②铁路、③空运、④公路B.①公路、②铁路、
③空运、④水运C.①铁路、②水运、③空运、④公路D.①公路、②水运、③空运、④铁路2.我国南北方向的运输一直非常紧张,目前改善这种
局面的有效途径是A.多开辟南北向航线B.在现有铁路的基础上提高运行速度C.开挖运河或拓宽京杭大运河D.铺设南北向管道运输线3.山西
煤炭运往上海,比较合理的选择是A.铁路——公路联运B.铁路——海运联运C.公路——内河联运D.公路——海运联运4.下图为我国部分区
域略图,读图完成,影响西气东输线路向靖边弯曲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地形C.资源D.市场5.历史上“蜀遭难,难于上青天”,如
今“蜀道不再难”得益于(?)A.环境变迁B.人口增多C.科技进步D.民族团结6.与商业中心相比,商业网点(?)A.多散布于居民区和
广大乡村B.所经营的商品种类更多C.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更高D.服务的消费人群更多下图为世界某岛屿公路干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图示岛屿公路干线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海陆位置B.地质地貌C.社会经济D.科学技术8.该岛上无铁路运输的主要原因是(?)A.
地域狭小,铁路运输成本高B.地质复杂,铁路修建投资大C.物产贫乏,运输需求小D.自给自足,对外联系少拉日铁路全长253千米,设拉萨
、曲水、尼木、仁布、日喀则等14个客运站、会让站。它是青藏铁路的支线,全程单线,最高时速120千米。海拔在3600~4000米之间
,桥隧占总线路的46.69%。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影响拉日铁路选线的主要因素有(?)A.技术、气候B.气候、地形C.聚落、技术D
.地形、城市10.拉日铁路采取单线修建的原因是(?)A.地形地质条件复杂B.受技术条件限制C.提高运行速度D.运输量有限2021年
8月1日,运营了43年的深圳沙井汽车站关上大门。汽车客运站客源、营收断崖式下降,处于严重亏损状态,是其关停的直接原因。全国各地交通
运输部门发布信息显示,2019年至今,广州、深圳北京、南通、济南等多地部分汽车客运站关停。据此完成问题。11.目前,汽车客运站客源
、营收断崖式下降,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高铁发展B.国家政策C.产业转移D.新冠疫情12.为应对低迷的行业形势,仍在运营的客
运站可以(?)①开通客运大巴进校园②大力建设乡村客运站③与康养机构合作④增加高档客车吸引乘客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即将开
工建设的西十高铁由西安东站至十堰东站,穿越秦巴山地,经过汉水谷地。建成后的西十高铁将与武十高铁连接,形成西安至武汉的又一快速铁路客
运通道。西十高铁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建成后,襄阳到西安大约只需要一个半小时。下图示意西十高铁、武十高铁及主要站点。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13.西十高铁建成并与武十高铁相接,对沿线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是(?)A.加快秦巴山区脱贫致富的进程B.促进人才交流和产业优
化升级C.完善城市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D.利于形成中西部重要的城市带14.西十高铁设计速度能够达到350千米/小时,说明(?)A.站
点城市基础设施完善B.沿线地质构造类型单一C.我国高铁建设技术水平较高D.大部分线路穿行于河谷地带格库铁路(格尔木至库尔勒)于20
20年12月9日全线开通运营,为新疆新增一条进出南疆的铁路通道。施工方在全路范围内率先尝试装配式建筑结构工艺,并在新疆段(茫崖镇至
库尔勒)多处采用以桥代路的建设方式。下左图为格库铁路线路示意图。下右图为格库铁路新疆段某处铁路桥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5.格
库铁路茫崖镇至米兰段设计时速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干旱缺水B.风沙肆虐C.高寒缺氧D.地质不稳16.施工方采用装配式建筑结构
工艺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施工成本B.提升运输效率C.减少能源消耗D.节省运营成本17.格库铁路新疆段多处采用以桥代路的建设方
式,其主要原因是(?)A.减轻生态破坏,保护野生动物资源B.减少外界干扰,保障列车运行安全C.节约土地资源,保护农、牧业生产D.降
低线路坡度,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二、填空题18.哈尔滨位于松花江畔,早期聚落发展的轴线是____,随着中东铁路建成,铁路线成为城市发展
的新轴线,城市发展速度也____。1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影响图中乙段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____
_____,制约因素是_________。20.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发展交通运输,可以直接拉动____、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
,增加____。三、综合题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由南澳岛及周边37个岛屿组成,隶属于汕头市
。南澳大桥是广东省内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的通车运营结束了南澳岛与外界单纯依靠舟船往来的历史。简述南澳大桥通车运营对汕头市的意义。参
考答案1.C????2.B【解析】1.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以从门口到门口;航空运输速度快、但是运量小;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
水上运输运量大、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管道运输一般输送石油、天然气、水等液态或气态物质。运量从大到小依次是水运、铁路、公路、航
空;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空运、铁路、公路、水运。据此判断①是铁路运输、②是水运、③是空运、④公路运输,C选项正确。2.空运速度最快但
价格贵;水运运量最大但速度慢且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铁路运量比公路大,且连续性强,运费较低。因此铁路是我国南北方向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提
高运行速度可增加单位时间的运输量,目前对于缓解我国南北向交通运输压力是最为有效的途径。B正确。3.B【分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
合理选择。【详解】由于山西省的铁路外运能力有限,故大量煤炭的运输主要采用铁路和海运联运的方式南下。故选B。4.C【解析】本题主要考
查影响我国西气东输线路路线的区位因素和我国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突出了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详解】读图可知,我国西
气东输路线向靖边弯曲,主要是因为靖边有较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西气东输管道可以在此进行气源的补充,然后继续向东输送。因此影响西气东输
线路向靖边弯曲的主导因素是资源,C正确;管道运输本身不受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A错误;该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地形条形各地差异不大,
B错误;西气东输的主要市场应该是东部地区,且图示靖边有较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D错误。故选C。【点睛】陕北靖边是著名的天然气产区,故
西气东输向北弯曲经过靖边,利于补充气源。5.C【详解】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1)各种交通线路建设与
发展中都会受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2)长期以来,自然因素是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随着现代科
技的进步,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四川盆地的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现代交通的发展主要靠科技的发展。所以本题选择C
选项。6.A【详解】商业中心位于区域核心位置,而商业网点多分散于居民区和广大农村,为居民区和农村地区就近提供相应的服务,A正确。商
业中心对交通要求更高,商业中心所经营的商品种类更多,专业性更强,服务的消费人群更多,BCD错。故选A。【点睛】7.C????8.A
【分析】7.由图可知,公路干线连接众多聚落,说明交通线路修建的主导因素应为社会经济因素,故C正确;海陆位置、地质地貌等自然因素主要
影响交通线的工程量、施工难度、投资大小等,不是交通线路分布的主导因素,故AB错误;科技主要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不是主导因素,故D错
误,所以该题选C。8.根据比例尺可知,该岛屿面积较小,铁路修建资金投入大,短途运输成本高,主要适合长途运输,故A正确;地质状况根据
材料无法判断,故B错误;该岛屿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外联系无法判断,故CD错误,所以该题选A。【点睛】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区位因素:1.
自然因素①地形:a.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b.山丘地区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高、工程量大、造价高②地质
:a.稳定地质可降低施工难度,保障运营安全;b.断层等地质灾害多发区,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③水文:a.河网稀疏的地区,桥涵长度小
,利于施工,造价低b.在沼泽地、冻土层及河网稠密地区技术要求高,桥涵长度大,造价高④气候:高寒地区寒冷缺氧;干旱区酷热缺水;多雨湿
润区、跨海大桥以及海洋地区不利于建设;热带雨林地区蚊虫叮咬。2.社会因素①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地区资金充足,科技发达,对交通的需求大
;经济落后地区劳动力丰富;考虑有些地区资源丰富。②社会因素:如先进的科技为线路建设提供保障③国家政策的倾斜④环境因素。9.D???
?10.D【分析】9.由图可知,拉日铁路主要沿河谷布局,兼顾周边的城市,故地形与城市是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D正确,技术、气候,目
前不再是制约交通建设的主要因素,ABC错误,故选D。10.西藏自治区经济水平较低、人口密度小,运输需求量较小,故拉日铁路采取单线修
建,D正确,地质、地形、技术不是主要制约因素,AB错误;运行速度与单线复线无关,C错误,故选D。【点睛】拉日铁路是中国西藏自治区境
内一条连接拉萨市与日喀则市的国铁Ⅰ级客货共线铁路,呈东西走向,为青藏铁路的延伸线,也是西藏铁路网中承东启西的一条区际干线铁路。20
14年8月16日拉萨至日喀则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以来,全长253公里的拉日铁路彻底改变了西藏西南部地区依靠公路运输的历史,为各族群众和
国内外游客进出日喀则提供了极大便利。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及南亚大通道建设的推进,拉日铁路这条“雪域新天路”在推动日喀则乃
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11.D????12.C【分析】1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高铁发展、产业转移、新
冠疫情等均会影响汽车客运量,但导致客源、营收断崖式下降的只有新冠疫情。新冠疫情发生后,人们的出行需求明显减少,而高铁发展、产业转移
等对汽车客运量的影响是渐变的,故A、C错误,D正确;汽车客运站的客源、营收下降是市场影响的结果,与国家政策关系较小,故B错误。故选
D。12.根据所学知识,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开通客运大巴进校园直接服务在校学生,与康养机构合作,直接服务康养人群,有明显竞争优势,故
①③正确;乡村客流量较小,大力建设乡村客运站会加重亏损,故②错误;高档客车对乘客的吸引力较小,且增加成本,易造成亏损,故④错误。故
正确的是①和③。C正确。故选C。【点睛】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1)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2)社会因素——主要因素,(3
)技术因素——保障性因素,(4)自然因素——限制性因素。13.B????14.C【解析】13.根据图示可知,高铁主要停靠的是大中城
市,可以推断出该高铁建成通车后,会缩短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人们出行更加便利,可以促进城市间的人才交流和产业分工协作以及优化升级,
B正确。“加快秦巴山区脱贫致富的进程”、“形成中西部重要的城市带”,都不是对沿线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A、D错误。建成高铁,有利于完
善城市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但这不是对沿线所有城市的影响,C错误。故选B。14.高铁时速与站点城市的基础设施关系不大,A错误。根据“
穿越秦巴山地,经过汉水谷地”可知,西十高铁沿线地质地貌类型复杂,但设计速度仍高达350千米/小时,说明我国高铁建设技术已经达到较高
水平,B错误,C正确。高铁时速快,是因为我国技术水平高,不能说明大部分线路穿行于河谷地带,D错误。故选C。【点睛】在交通运输建设中
,地形是交通建设的限制性因素,而技术因素则是保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形对交通的限制越来越小。15.D????16.A????1
7.A【分析】15.格库铁路茫崖镇至米兰段设计时速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地质不稳,D正确。干旱缺水、高寒缺氧跟速度没有关系,风沙肆虐是
沿线都是如此,可以采取其它的防护措施,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施工方采用装配式建筑结构工艺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施工时间和劳动
力,降低施工成本,A正确。运输效率、运营成本是以后的事情,跟能源消耗没有关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格库铁路新疆段多
处采用以桥代路的建设方式,其主要原因是减轻生态破坏,保护野生动物资源。A正确。当地是荒漠,外界干扰少,不需节约土地资源、降低线路坡
度,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等都不是主要目的。【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铁路建设有关知识。18.???? 河流???? 加快【详
解】哈尔滨位于松花江畔,早期聚落发展主要依靠河流运输,所以早期聚落发展轴线是河流;中东铁路建成以后,运输速度和运输效率大幅度提高,
使得城市发展速度随之加快。19.???? 社会经济? 地形【详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区域之间的人流、物流越来越频繁,交通运输需求不断增加,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交通建设的主导因素,图中乙段高铁需穿越武夷山,地形是该段高铁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20.???? 原材料???? 就业【解析】略21.促进汕头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岛屿与陆地的通达性,拓展汕头市发展空间。【分析】本题以南澳岛及附近的岛屿为背景,涉及交通建设的影响,考查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详解】南澳大桥通车运营可以扩大汕头市的服务范围,拓展汕头市的发展空间;南澳大桥通车运营可以促进汕头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提高南澳岛与陆地的交通通达性,便于居民交通出行等。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