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六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好玩教学设计
2023-03-17 | 阅:  转:  |  分享 
  
数学好玩 绘制校园平面图执教老师: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51-53页教材分析:这是综合与实践。平面
图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学生学习了位置与方向、比例尺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个绘制校
园平面图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将学过的位置、方向、测量等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还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待校园主要设施之间的位置关
系,从设计的角度理解校园文化的建设,增强学生的设计意识、规划意识。学情分析:尽管校园是一个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场所,但学生只是欣赏、
使用校园带给我们的一切,从未想过要把它画在纸上会是什么样子,也从未思考过校园内设施的购买、摆放的位置等都要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身心
健康等方面的要求。因此,通过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数学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感受、体验、操作、应用的平台。教学目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通过“绘制校园平面图”的实际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并综合运用图形位置、测量、比例、数据收集等知识,积累“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经验。经
历设计方案、动手实践、交流反思的活动过程,发展统筹规划和按方案实践操作等综合实践能力,体验团结协作、获得成功的快乐。在设计、测量、
整理等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发展自我反思能力。教学重点:了解平面图的功能和一般绘制过程。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比例尺的大小。教学准备:教材平面图、多媒体课件教法:谈话法、观察法、演示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操作学习
法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练习1.比例尺=( ):( )2.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320千米,在比例尺是1:400000
的地图上,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3.一个零件长8毫米,画在设计图上是16厘米,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多少?二、谈话导入活动 1.观
看学校校园视频,引入:我们在可爱的学校里已经生活六年了,请大家说说对学校的印象。在毕业前夕,请大家亲手为母校绘制校园平面图吧。2.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平面图,展示课本第51页的两幅平面图。请学生观察,并说说这两幅平面图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你从图中还能获取
什么信息?3.小组讨论交流:在绘制校园平面图前,要做好哪些准备?(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习热情,并为接下来的活动作准备。)
三、设计方案1.学生分组围绕教材提示的问题进行讨论,每组形成一个活动方案。2.全班进行方案的交流,互相启发,完善方案。(设计意图:
在学生动手实践之前指导学生制定方案,有助于学生顺利开展活动,养成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做事的习惯。)四、动手实验1.组织学生按方案
实际开展测量活动。(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场所,提示学生先把建筑物或活动场地的形状草图画下来,再记上相关数据。)2.组织学生整理讨论。交
换有关数据。讨论确定比例尺。分工计算相关场所的图上距离。3.小组内完成“草图”,并把测量、计算获得的数据标在“草图”上。4.小组合
作绘制校园平面图。(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开展活动,既可让全体学生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
)五、展示交流各组分别展示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观察、评价校园平面图。画得是否齐全、准确、合理。是否美观、有自己的特色。2.交流:
在绘制平面图的活动中,运用了哪些知识?采用了哪些收集数据的方法?3.利用所绘制的校园平面图,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什么问题?(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展示交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与成功感,感受数学在生活当中的作用,提高应用意识。)六、自我评价 学生独立评价。2.小组内交
流,同伴互评。七、活动总结说说你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板书设计: 绘制校园平面图 1.确定比例尺 2.计算图上距离 3.制作平面图
数学好玩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执教老师: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54-55页教材分析:莫比
乌斯带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研究“四色定理”是偶然发现的。“莫比乌斯带”有很多有趣的、奇妙的特征,为了帮助学生“莫比乌斯
带”认识并体会其特征,教材通过“蚂蚁是否能吃到圆环内壁上面包屑”的疑问引入神奇的带子,再通过“涂一涂”“剪一剪”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带
子神奇的地方,最后介绍这个神奇的带子叫“莫比乌斯带”,使学生在“莫比乌斯带”魔术般的神奇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学情分
析:学生对“莫比乌斯带”并不熟悉,学生会感觉有点难以理解和有点“神奇”,本节课让学生了解它的神奇,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对“莫比乌
斯带”的神奇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目标:动手操作,验证交流,经历探索和认识莫比乌斯带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动手操作、对比探索中
认识莫比乌斯带,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作成莫比乌斯带,初步体会莫比乌斯带的特征。在数学活动中经历猜想与探索的过程,感受莫比乌斯带魔术般
的神奇变化,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重点:了解、认识莫比乌斯带。教学难点: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
作成莫比乌斯带,初步体会莫比乌斯带的特征。教学准备:长方形纸条,剪刀,双面胶、水彩笔(油画棒)教法:谈话法、观察法、演示法学法:自
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操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刚才一进教室,同学们都对桌上花花绿绿的纸条感到好奇,它们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
的对象。你可别看它简单,其中藏着不少数学奥秘呢!二、认识莫比乌斯带的特点1.提出问题:一个纸环的内侧有一点面包屑,外面有一只蚂蚁。
如果不让蚂蚁爬过纸环的边缘,它能吃到面包屑吗?2.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做一做,进行验证:(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条,一端
不变,另一端拧180度,将两端粘贴在一起。(2)在带子上作一个标记是,表示面包屑。(3)有文具模拟蚂蚁从A点出发,观察是否能吃到面
包屑。3.如果把面包屑标在其他地方还是这样吗?你发现了什么?4.简单介绍莫比乌斯带的来历。(课件出示: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设计意图
:有小活动引入本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究。)三、变化莫比乌斯带1.剪莫比乌斯带(
1)现在,老师拿出莫比乌斯带,我们用剪刀沿中线剪开这个莫比乌斯纸圈,同学们猜一猜会变成什么样子?(启发学生想象力)(2)请同学们自
己动手验证一下(3)验证结果:变成了一个更大的圈。(验证它是否是莫比乌斯带)2.再剪莫比乌斯带(1)请同学们拿出3号纸条,再做成一
个莫比乌斯带。(2)如果我们要沿着三等分线剪,剪的结果会是怎样呢?小组轻声交流一下。(3)学生动手操作,同桌合作帮助。(4)验证结
果:一个大圈套着一个小圈。(5)问题:这个小圈和大圈是莫比乌斯带吗?请用刚才的方法证明一下。3.其它剪法从中间或是从三等分线剪莫比
乌斯带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那你们还想怎样剪?结果会怎样呢?在小组内说说看。(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亲身体会莫比乌斯带的神奇
,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热情与探索欲望。)四、生活中应用1.一个看似简单的小纸圈竟如此神奇,它可不光好玩有趣,还被应用到生活的方
方面面,让我们跟随莫比乌斯带一起走进生活中去吧。 欣赏图片(课件出示)(1) 莫比乌斯茶具 (2) 莫比乌斯爬梯 (3)
工厂传送带(4)莫比乌斯跑道 (5) 2007特奥会会标“眼神”(6)克莱因杯 (7) 三叶扭结2.莫比乌斯
带还会救人呢,大家相信吗?从前,有一个小偷偷了一位很老实的农民的东西,并被当场捕获,将小偷送到县衙,县官发现小偷正是自己的儿子。于
是在一张纸条的正面写上:小偷应当放掉,而在纸的反面写了:农民应当关押。县官将纸条交给执事官由他去办理。执事官不想误判此案,但是又不
敢得罪县官,你们猜他怎么做?聪明的执事官将纸条扭了个弯,用手指将两端捏在一起,做成莫比乌斯带。然后向大家宣布:根据县太爷的命令放掉
农民,关押小偷。县官听了大怒,责问执事官。执事官将纸条捏在手上给县官看,从“应当”二字读起,确实没错。仔细观看字迹,也没有涂改,县
官不知其中奥秘,只好自认倒霉。(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谁来说一说?)(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与故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并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五、活动小结最后,让我们今天的课结束在这首有趣的童谣中吧。 一个长条扭一扭, 两条短边手
牵手, 变出莫比乌斯带, 单侧曲面把路开。 来呀,我的好朋友, 科学探索一起走!希望同学们象童谣中说的那样,在数学王国的大道上越走
越远!(设计意图:童谣不仅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板书设计: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制作神
奇的莫比乌斯带 剪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数学好玩 可爱的小猫执教老师: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
56-57页教材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可爱的小猫”的有趣的探究活动,利用表示“小猫乐乐”轮廓的点的数对的变化进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
比较中感受图形变化的多样性,“可爱的小猫”的活动内容趣味性强、好玩,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且学生在“确定位置”学习时已经
有了有“数对”表示特定的点的知识经验,有利于学生参与活动、体会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对于数对、图形的放缩等
内容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教学时,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学生能很快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同时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尽可
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教学目标:经历将“小猫乐乐”在方格纸上利用“数对”放大的探索
过程,通过“填一填”“画一画”等活动,体会用“数对”的变化进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活动中体验图形的多种变化
,感受在方格纸上利用“数对”进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趣味性,激发数学兴趣。教学重点:用“数对”的变化进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方法。教学难
点:用“数对”的变化进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法:谈话法、观察法、演示法学法:自主学习法、操作学习法教学过
程:一、课前三分钟练习在方格纸上描出下面各点,并依次连接起来,看看是什么图形。A(2,1) B(3,6) C(6,6)
D(5,1)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小猫图,谁能看清上面画着什么?(展示课件出现放大镜,边操作边说:“看清了吗?”最后再调
整至合适的大小。)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刚才还看不清,现在为什么看清楚了?是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今天我们学习活动就从一只神奇的
小猫开始。(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感受图形的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三、实践探究1.根据小猫乐乐图,
学生用数对表示各点位置。独立填一填。全班交流,说说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什么,第二个数表示什么。2.认真观察,寻找规律。(1)学生将小
猫乐乐的轮廓的点的数对填写在表格中。(2)讨论“天天”的点的数对与对应的“乐乐”的点的数对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3)全班交流。找
到规律,填写表格。(40学生独立寻找表示“晶晶”“欢欢”的点的数对的变化规律,填写后交流。画三只小猫的轮廓。(1)猜猜根据三只小猫
的数对,画出三只小猫,哪只最像“乐乐”(2)学生描点,连线验证自己的猜测。(3)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有什么发现?4.结论:表示轮廓的点的“数对”的两个数都乘相同的数,变化后的图形与原图才像。如果乘的数不同,就会“变形”。(设计意图:本环节结合具体的活动与实例,设计了“可爱的小猫”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的放缩,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四、巩固练习 学生自主完成书上第57页画一画。学生思考交流,准备怎样设计让图案“变形”,互相启发,再实际画一画,展示作品,同学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以致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五、课堂总结今天你的收获有哪些?请与同学分享。板书设计: 可爱的小猫 乐乐(X,Y) 天天(2X,Y) 晶晶(X,2Y) 欢欢(2X,2Y) 阳山县小学数学中心教研组1
献花(0)
+1
(本文系紫佑妍岚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