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绿色施工要素评价表(环境保护评价指标)
2023-03-18 | 阅:  转:  |  分享 
  
绿色施工要素评价表 工程名称 编 号 填表日期 施工单位 施工阶段 评价指标 环境保护评价指标 施工部位 控制项 标准编号及标准要求 评价结论 5.1.1 现场施工标牌应包括环境保护内容 符合要求 5.1.2 施工现场应在醒目位置设环境保护标识 符合要求 5.1.3 施工现场的文物古迹和古树名木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符合要求 5.1.4 现场食堂应有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应持有效健康证明 符合要求 一 般 项 标准编号及标准要求 计分标准 应得分 实得分 5.2.1-1 应保护场地四周原有地下水形态,减少抽取地下水。 2 2 5.2.1-2 危险品、化学品存放处及污物排放应采取隔离措施。 2 2 5.2.2-1 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办公区应分开布置,生活设施应远离有毒有害物质。 2 2 5.2.2-2 生活区应有专人负责,应有消暑或保暖措施。 2 2 5.2.2-3 现场工人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3868的有关规定。 2 2 5.2.2-4 从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和强光、强噪声施工的人员应佩戴与其相应的防护器具。 2 2 5.2.2-5 深井、密闭环境、防水和室内装修施工应有自然通风或临时通风设施。 2 2 5.2.2-6 现场危险设备、地段、有毒物品存放地应配置醒目安全标志,施工应采取有效防毒、防污、防尘、防潮、通风等措施,应加强人员健康管理。 2 2 5.2.2-7 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应定期消毒。 2 0 5.2.2-8 食堂各类器具应清洁,个人卫生、操作行为应规范。 2 2 5.2.3-1 现场应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并应有专人负责。 2 2 5.2.3-2 对裸露地面、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抑尘措施。 2 2 5.2.3-3 运送土方、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应采取封闭或遮盖措施。 2 1 5.2.3-4 现场进出口应设冲洗池和吸湿垫,应保持进出车辆清洁。 2 2 5.2.3-5 易飞扬和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封闭存放,余料应及时回收。 2 2 5.2.3-6 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应采取遮挡、抑尘措施。 2 1 5.2.3-7 拆除爆破作业应有降尘措施。 2 1 5.2.3-8 高空垃圾清运应采用封闭式管道或垂直运输机械完成。 2 2 5.2.3-9 现场采用散装水泥、预拌砂浆应有密闭防尘措施。 2 2 5.2.4-1 进出场车辆及机械设备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年检要求。 2 2 5.2.4-2 不应使用煤作为现场生活的燃料。 2 2 5.2.4-3 电焊烟气的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6297的规定。 2 0 5.2.4-4 不应再现场燃烧废弃物。 2 2 5.2.5-1 建筑垃圾应分类收集、集中堆放。 2 5.2.5-2 废电池、废墨盒等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应封闭回收,不应混放。 2 5.2.5-3 有毒有害废物分类率应达到100%。 2 签 字 栏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绿色施工要素评价表 工程名称 编 号 填表日期 施工单位 施工阶段 评价指标 环境保护评价指标 施工部位 一 般 项 标准编号及标准要求 计分标准 应得分 实得分 5.2.5-4 垃圾桶应分为可回收利用与不可回收利用两类,应定期清运。 2 5.2.5-5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应达到30%。 2 1 5.2.5-6 碎石和土石方类等应用作地基和路基回填材料。 2 2 5.2.6-1 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周边应设排水沟。 2 2 5.2.6-2 工程污水和试验室养护用水应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2 0 5.2.6-3 现场厕所应设置化粪池,化粪池应定期清理。 2 2 5.2.6-4 工地厨房应设隔油池,应定期清理。 2 2 5.2.6-5 雨水、污水应分流排放。 2 2 5.2.7-1 夜间焊接作业时,应采取挡光措施。 2 2 5.2.7-2 工地设置大型照明灯具时,应有防止强光线外泄的措施。 2 1 5.2.8-1 应采用先进机械、低噪声设备进行施工,机械、设备应定期保养维护。 2 2 5.2.8-2 产生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应尽量远离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和周边住宅区。 2 2 5.2.8-3 混凝土输送泵、电锯房等应设有吸声降噪屏或其他降噪措施。 2 1 5.2.8-4 夜间施工噪声声强值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 2 5.2.8-5 吊装作业指挥应使用对讲机传达指令。 2 2 5.2.9 施工现场应设置连续、密闭能有效隔绝各类污染的围挡。 2 2 5.2.10 施工中,开挖土方应合理回填使用。 2 2 一般项小计 86 73 优 选 项 标准编号及标准要求 5.3.1 施工作业面应设置隔声设施。 1 0 5.3.2 现场应设置可移动环保厕所,并定期清运、消毒。 1 0 5.3.3 现场应设置噪声监测点,并应实施动态监测。 1 0 5.3.4 现场应有医务室,人员健康应急预案应完善。 1 0 5.3.5 施工应采取基坑封闭降水措施。 1 1 5.3.6 现场采用喷雾设备降尘。 1 0 5.3.7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应达到50%。 1 0 5.3.7 工程污水应采取去泥沙、除油污、分解有机物、沉淀过滤、酸碱中和等处理方式,实现达标排放。 1 优选项小计 8 1 评价结果 控制项: 一般项应得总分 分,分,实得分总分 分,折算分A= 分 优选项加分总得分 分 环境保护评价指标要素评价得分F= 分 签字栏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献花(0)
+1
(本文系知识资料圈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