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瑞兄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形而上学——不被感觉
2023-03-20 | 阅:  转:  |  分享 
  




形而上学

——不被感觉





  形而下,看得见,真实有;形而上,摸不着,存在否?

  一、形而上学

  一代人,直接受到的教育是,批判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为它是脱离实践的,用孤立、静止的观点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作于公元前4世纪。安德罗尼柯全书14卷,142章。所有事物的共同点及此共同点所拥有的特性。因研讨对象为超物质、超感觉或超现象之物,《形而上学》分析批判了以前哲学家思想,重点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阐明了作者的实体、质料和形式等理论。其任务是描述实在的最普遍、最抽象的特征,以及普遍有效的原则。《形而上学》奠定了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古希腊人,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如果所有本体都具有变化性,那么所有事物都具有变化性。但是,时间和运动是不能既存在又停止存在的,这说明,存在某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因此,他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不变的推动者,也就是上帝或神。《形而上学》是对泰勒斯以来的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历史性总结,它创立了以本体论、四因论、潜能和现实为中心的哲学体系。《形而上学》权威,仅次于《圣经》。  智慧是关于本原与原因的科学求知是人类本性。人类通常使用感觉来认识事物,而在诸多感觉中,视觉最受青睐。因为通过观看,们能够辨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从而更准确地认识事物。人类凭借记忆的多次积累而形成经验,并将经验转化为科学和技术。  经验是一种个别知识,技术则是一种普遍知识。那些有技术的人要比那些有经验的人更有智慧,因为他们不仅知道事物的所然,还知道物的所以然,即原因。而那些有经验的人却只知道事物的所然,而不知道事物的所以然。知其所以然者能教授他人,不知其所以然者则不能教授他人。在这本书中,亚里士多德主要考虑两个问题:其一,一门最高的形而上学是可能的吗?其二,是不是正像有可感觉的实体一样也有不可感觉的实体呢?
献花(0)
+1
(本文系瑞兄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