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输管道作业过程事故风险分析泄漏及火灾爆炸在油品输送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油品泄漏事故,管道泄漏主要原因有管道腐蚀穿孔、焊口等密封点泄漏、管道材料 缺陷、人为破坏等,管道为高压输送,一旦发生泄漏,轻则造成环境污染,重则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1)重质化工原料含有硫组分,原料中的硫会 对管道内表面产生腐蚀。2)焊接质量不合格、焊口没有进行防腐处理等因素也会导致管道腐蚀速率加快,引发管道泄漏事故。3)防腐层在施工工 程中若防护措施不完善,导致防腐层出现破口而没有发现并及时补口,防腐层破坏后的管道埋地会导致管道腐蚀加剧,以至于被管道腐蚀穿孔。4) 管道为高压输送,运行过程中管道受内压较大,对管道材质和管道焊接要求比较高,若是管道材质出现严重问题或者管道焊口出现问题,会导致管道 发生破裂甚至断裂事故。5)场站的输送泵突然停泵,或场站出口阀门突然关闭,管输流量突变,导致管道发生水击,引起管道超压,紧急泄压措施 失效的情况下,会在管道强度薄弱点发生泄漏甚至导致管道发生断裂事故。6)换热器由于换热介质造成内部腐蚀,而且温度不均,高温侧腐蚀更为 严重,导致泄露;开停车时,进入换热器的冷热流体速度和流量不稳定,可能造成管道振动,导致管道疲劳断裂;夹紧紧固螺栓紧固不均匀,密封垫 片断裂、厚度不够、老化等也会造成换热器泄露。7)在管道输送过程若温度过低,使重质化工原料发生凝固现象,将导致管道无法输送,发生凝管 事故,会造成管线憋压,使输送压力升高,如超过管道或设备的承载压力,可能导致管道或设备超压破裂,使油品大量泄漏。8)现场工作人员在作 业过程中,由于思想麻痹或违章操作导致油品泄漏。9)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引发的油品储运设施破裂导致油品泄漏。10)因第三方破坏、设备 设施故障等原因造成的油品储运设施发生油品泄漏。管道泄漏油气遇火源容易引起火灾爆炸,火源一般包括:1)明火火源,如违规携带的火柴、打 火机、灯火等违禁品,在危险场所吸烟,使用气、电焊对管线维修时,焊接、切割等动火管理不善或措施不力而引起。2)静电点火源,如管线静电 接地不良、消除静电措施不完善;当作业人员身着化纤衣服,同时脚穿胶鞋、塑料鞋之类的绝缘鞋时,由于行走、活动和工作产生摩擦,人体极易带 上能引起爆炸、火灾事故的高电位静电。灼烫、中毒窒息输送管线采用电伴热加热,若保温层破坏,容易引起操作人员灼烫。工艺输送管道检修时, 若被检修的管道没有有效地与罐区储罐断开,并加盲板与之有效隔离,在检修的过程中,作业人员误操作打开了阀门或阀门内漏,存在检修人员中毒 窒息的危险。在接收及外输油品时,可能会进行采样化验。化验员采样时没有站在采样口的上风处,自身防护不当,容易导致有毒物质挥发气体中毒 、窒息的危险。高/低温危害夏季高温露天作业环境中,人员受到环境热负荷的影响,作业能力随温度升高而明显下降。夏季巡线人员和现场管理人 员露天长期作业,日晒高温,可能造成人员中暑。在冬季寒冷天气里室外存在低温作业危害。冬季气温低,露天作业随着温度降低,人体触觉、感知 鉴别能力下降,手脚僵冷,动作不灵活,操作能力必然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时间延长,作业失误率增多,易引发事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