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储罐作业过程事故风险分析
2023-03-23 | 阅:  转:  |  分享 
  
储罐作业过程事故风险分析该工艺系统中发生可燃物质泄漏的可能性为:储罐、机泵、装卸油设施、管路、阀门、垫片及其他密封件遭到破坏时,油品泄漏的可
能性较大。若由于油品泄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花后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泄漏及火灾爆炸储罐可能由于以下原因导致泄漏:
(1)由于腐蚀造成穿孔、裂纹、焊缝开裂出现裂纹;(2)若地基下沉导致储罐基础严重下沉,尤其是不均匀下沉,将直接危及罐体的稳定,撕裂
底板及罐壁,造成油品泄漏;(3)液位较高,罐底压力接近最大极限,导致罐体焊缝处撕裂;(4)储罐制造质量缺陷。(5)油罐与外部管线相
连的阀门、法兰、人孔以及排污等,若由于安装质量差,或因储罐底板焊接不良而产生疲劳造成的裂纹等,亦可引起油品泄漏;(6)油品中的杂质
、含硫物质对储罐、泵及管线会产生内腐蚀,严重时会因腐蚀穿孔而造成油品泄漏;(7)当管线、储罐外保护层存在缺陷或被破坏而使管线、储罐
被水浸泡时,在失去防护底漆的情况下,易产生局部点腐蚀,而造成油品泄漏。(8)油气通过油罐的呼吸阀、量油孔,或检修时通过油罐人孔等处
,向外扩散。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易存留在地表、沟坑、低洼、死角处,较长时间聚集不散,遇明火会引着回燃。油
品泄漏到地面或水面上形成液池后,被点燃产生的池火;管道内装带压油品泄漏,被点燃产生的喷射火;油品泄漏后经蒸发、扩散,在开阔地带形成
可燃性蒸汽云,然后遇到点火源而引发的闪火;障碍/密闭空间内可燃爆蒸汽云被点燃产生的蒸汽云爆炸事故;含硫油品对储罐的腐蚀产物发生氧化
自燃引起的储罐火灾爆炸事故;变配电所(间)等场所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等等。雷电直接击中储罐区将产生危险火花放电。储油罐呼吸阀、导气
管的排出口周围存在的油气,遇到雷电火花时,将会引燃油气,若呼吸阀未设阻火器或阻火器出现故障,将导致储油罐火灾、爆炸事故。雷电击中储
罐区附近产生的雷击电磁脉冲可能会使储罐内部系统出现故障或火花放电,严重时可能引发次生事故,甚至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该罐组存在的毒
性危害主要为密闭空间作业时产生的中毒、窒息危害。当吸入大量的油蒸汽时,也能引起人的神经麻痹。沥青混合物、稀释沥青、轻质蜡油是混合物
,含有很多有毒的物质。例如,含有的硫化氢、苯和汽油煤油等烃类,均可引起急性中毒或者慢性中毒,甚至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癌症或者直接导
致人员的死亡。工作中吸入、误服或经皮肤接触一定时间以后出现中毒症状,使人慢性中毒或感染慢性病的石油成分,称为低毒油料,包括煤油、柴
油、燃料油、石油沥青类,以及含有毒添加剂的润滑油等。矿油和添加剂对人体有刺激、麻醉、腐蚀、致癌作用。例如皮肤长时间接触煤油有灼热感
,出现红斑、疤症长时间接触汽油、柴油会引起皮肤干燥、龟裂及变红。沥青混合物、稀释沥青中含有各种有机挥发物,这些物质能刺激人体与皮肤
,其中对人体危害性较大的有以下几种:1)吖啶。对皮肤及粘膜均有刺激性,腰椎盘膨出的症状,其尘粒及气体极易使人打喷嚏,皮肤与之接触时
有发痒及烧灼感。吖啶是光感作用的重要因素,故在阳光下接触时症状更加剧烈。2)酚类主要是石碳酸,对人体组织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与皮肤、
粘膜接触时,能造成严重的烧伤,引起皮肤及粘膜发炎。3)苯的蒸汽可使人发生头痛、晕眩、抽搐及昏迷等症状。4)啶。该物质对皮肤有较强的
干燥作用,易引起皮肤炎及眼炎,甚至使人呼吸及脉搏增快、头痛、恶心等。5)蒽类。其毒性与吖啶相似,粗制的蒽可以引起皮肤损伤和皮肤癌。
6)沥青混合物、稀释沥青含硫化氢,有剧毒危险。工艺、设备检修、检查等需进储罐内作业,没有申报批准、没有佩带呼吸器等安全防护器材、没
有专人现场监护、设备没有进行化验分析并合格,储罐没有进行置换或置换不彻底,或违章进入储罐内作业,有发生作业人员中毒窒息的危险。设备
、管道检修时,若被检修的设备、管道没有有效地与系统断开,并加盲板与系统进行有效地隔离,在检修的过程中,作业人员误操作打开了阀门或阀
门内漏,存在检修人员中毒窒息的危险。机械伤害1)机泵暴露在外的传动部分,没有安全罩等防护措施或安全罩损坏等因素,导致安全性能差,存
在作业人员受机械打击伤害的危险。2)作业人员没有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来操作,或者设备操作规程不完善,作业人员作业时,存在受到机械伤害的
危险。3)检修转动设备时,电气开关按钮没有悬挂“禁止启动”警示牌或没将开关封锁,检修人员在检修时,其他人员不慎启动开关,存在造成检
修人员受到机械伤害的危险。物体打击/高处坠落1)在设备检修过程中,因工具、零部件存放不当,维修现场混乱,违章蛮干,而发生工具、设备
和其他物品的砸伤。2)高处作业现场没有监护人、没有设立警示牌,高处作业位置下有无关人员通过,有高处作业人员失手造成工具等重物坠落,
砸伤无关人员的危险。3)操作人员、电工、维修人员在登高作业时,因倾倒、打滑或钢梯、护栏年久强度不足,有发生人员高处坠落的危险;4)
设备、设施和梯台、栏杆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私自改动原有的结构,有发生高处坠落的危险;5)登高作业无安全防护措施(安全带、安全绳),或扶
梯、护栏年久失修,易导致作业人员发生坠落危险;6)在阴雨天气或冬天因结冰造成钢梯、扶手、检修平台路滑的条件下,作业人员登高作业,有
滑倒摔伤或高处坠落的可能。7)工作平台没有防滑措施、护栏高度不够、没有踢脚板,钢斜梯踏板厚度不够4mm、扶手高度不够、扶手直径不在
30~50mm之间,有发生作业人员高处坠落的危险。触电若空气湿度较大,不利于电气设施的维护,因此在电气线路、用电设备、电器箱柜、设
备电机以及配电室等处易出现触电危险。接线端、电线接头、电缆头、灯头、插座、接触器、熔断器分支线等处,易发生短路、接地、闪络和漏电。
触电事故的种类包括:在下列情况下,都可能发生触电:1)人体接触带电体,如裸露的导线、带电操作等;2)人体接触发生故障(漏电)的电气
设备,如绝缘破坏或无绝缘,接地故障等;3)使用的电动工具电压不符合安全要求或与带电体的防护距离不够等。4)跨步电压触电。5)在生产
过程中由于作业人员不能按照电气工作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或缺乏安全用电常识等原因。6)电工无证上岗、停电时不挂警示牌、送电时有人未撤
离、人员劳保穿戴不全等,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作业人员不能按照电气工作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或缺乏安全用电常识等原因。7)各种泵及电器
设备、转动设备无触电保护接地,一旦发生露电有引发触电事故的发生的危险。8)电气设备或设施不能定期检查、检验引起绝缘失效,机构失灵,
造成触电事故等;或者电气设备设施在安装、检修过程中,因操作不慎,有可能发生触电或火灾爆炸事故。另外,雷雨天气在室外操作或在防雷设施
周围停留,有发生触电、雷击的危险。灼烫储罐设蒸汽盘管加热油品,清罐过程中用少量蒸汽,蒸汽温度高达200摄氏度,若蒸汽管道阀门、法兰
等处密封不严,发生泄漏,或保温层破损,有造成人员灼伤的危险。腐蚀1)含硫油品等对输送管道和储罐有腐蚀作用看,其次还存在硫化亚铁自然
危险。罐内腐蚀表现为:罐底腐蚀大多为溃疡状的坑点腐蚀,主要发生在焊接热影响区、凹陷及变形处;罐顶内腐蚀为伴有孔蚀的不均匀全面腐蚀;
罐壁腐蚀较轻,为均匀点蚀,主要发生在油水界面、油与空气交替接触处。2)金属设备及输送管道的外壁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相对而言,罐
底部的外腐蚀更为严重,主要发生在边缘板与环梁基础接触的一面,一旦腐蚀穿孔油品泄漏,介质遇到火源,极易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坍塌坍塌是
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若发生大型地震或在其它外力的作用下,罐区储罐可能会发生坍
塌。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坍塌的原因如下:1)地质情况不明,地基不牢,下
沉所致;2)设计错误;3)建筑结构不合理,计算上发生错误,建(构)筑物抗震设防能力不够,结构强度、刚度严重不足;4) 砂浆、混凝土
标号低于设计标号要求,材料未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5)施工质量低劣; 6)地震、飓风、台风、风暴潮等其它外力作用。高/低温危害夏季高温露天作业环境中,人员受到环境热负荷的影响,作业能力随温度升高而明显下降。夏季接卸油和巡检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露天长期作业,日晒高温,可能造成人员中暑。在冬季寒冷天气里室外存在低温作业危害。冬季气温低,露天作业随着温度降低,人体触觉、感知鉴别能力下降,手脚僵冷,动作不灵活,操作能力必然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时间延长,作业失误率增多,易引发事故。
献花(0)
+1
(本文系知识资料圈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