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2023-03-24 | 阅:  转:  |  分享 
  
2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11课 种子发芽实验授课时间2023年3月3日 累计1课时课题种子发芽实验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种
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2.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验计
划开展实践研究,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状况的活动。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对种子发芽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2.感受对比实验对变量控制的
严格要求,发展严谨的科学思维。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科学地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种
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难点: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设置对比实验中的公平条件。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玻璃皿、绿豆种子、土壤、滴管、水
、纸巾、标签纸、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苹果、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 (教学提示:出示从中间切开的苹果剖面。
)大家看到苹果中间几颗小小的黑色物体了吗?你们认为它们是什么?(预设:苹果的种子。)2.提问: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种子发芽需要条件吗?(预设:需要。)需要哪些条件呢?(预设: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空气、水、土壤、阳光;……)3.揭题:大家的想法
有些不同,到底谁的观点正确呢?看来我们需要通过实验研究去寻找答案了。(板书:种子发芽实验)【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观察过凤仙花种子
的萌发,对种子发芽的条件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再通过常见的苹果种子来引发学生思考会更具有针对性,也将学生引向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种子发芽
的条件,揭示了课题。探索与研讨探索一:预测绿豆发芽所必需的条件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绿豆种子。)如果想要这些绿豆种子发芽,你们
刚才提到的那些条件中哪些是必需的呢?(预设:水、阳光、土壤和空气。)2.追问:大家的回答中提到土壤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你们打算如
何用实验去验证呢?(预设:将一部分绿豆种子种在土壤里,另一部分不种在土壤里,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3.讲解:看来,我们需要设置两个
实验组来进行对比,而且在实验中我们只能改变要研究的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像这样的实验叫作对比实验。接下来请大家分组讨论实验方
案。【设计意图】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对种子发芽的条件猜测也会有所不同。保留学生的不同猜测,从而激发学生用实验进行验证的兴趣。探
索二:设计并制订实验方案1.交流:请大家分组讨论,如何探究土壤是否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2.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小组的讨论结果确定研
究方案,并参考教材P2的实验计划范例写出自己小组的实验计划。【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讨论两组实验条件的异同,再通过对
实验细节的分析,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操作做到心中有数。探索三:实验并持续观察和记录1.过渡: (教学提示:出示玻璃皿、土壤、滴管和水等
材料。)完成了实验计划,准备好了实验材料,接下来让我们根据实验计划动手操作起来。2.活动:给各小组分发材料,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操作
完成后提醒学生坚持每天观察和记录。【设计意图】观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探究的基本方法,其中持续性观察可以引导学生有效地进
行科学探究,发现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拓展:对于种子发芽必需的其他条件,我们可以怎样制订实验计划呢?请大家组内
商量选定一个其他条件,讨论并制订实验计划。【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设计对比实验,再以研讨的形式将问题逐一解决,培养学生在设计实验过程
中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板书设计1.1种子发芽实验猜测种子发芽的条件:土壤、水、空气、温度、阳光……对比实验:设置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实验
,且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不变教学反思本课先引导学生对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进行大胆猜想,再引入对比实验的概念,指导学生对“土壤是否
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进行交流,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实践,然后对这个实验计划进行充分讨论,加深学生对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的理解。有了前
面的充分讨论,最后设计探索其他因素的影响的实验时,学生基本能做到举一反三了。课后作业见对应课时训练。第2课 比较种子发芽实验授课
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比较种子发芽实验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
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科学探究目标能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在与同学的交流研讨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1.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2.当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
,而是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植物要依赖环境生存。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
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难点:学习整理、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发芽的绿豆种子、花盆、勺子
、土壤、水、实验记录表、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相关视频、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我们上节课
已经对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进行了讨论,大家也通过对比实验观察了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状况。(教学提示:出示学生进行实践研究活动的相关
照片。)2.揭题:通过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比较各组的实验结果,我们又能发现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开一场“集体探讨会”
。(板书:比较种子发芽实验)【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对种子在不同条件下发芽的情况进行了对比观察,因此,在本课一开始,通过发布“集体研讨
会”来帮助学生快速聚焦于“种子萌发”主题,引导学生在关注自己的实验结果的同时也关注他人的实验结果,从而营造“集体研讨”的氛围。探索
与研讨探索一:整理我们的发现1.布置任务:请大家翻看上节课课后的实验观察记录,回顾观察到的现象并从“种子总数”“已发芽数”“未发芽
数”三方面整理数据。2.活动: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在组内展开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组内研讨,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探索二:和做相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1.布置任务:请做相同实验的小组互相交流数据,并汇总在实验记录表中。2.活动:指导学生组内交
流,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并得出结论。【设计意图】和做相同实验的小组进行分享和交流,旨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观点的可靠性,进一步发展
证据意识与关注结论科学性的思维倾向。探索三:和做不同实验的小组分享和交流1.展示:课件出示做不同实验的小组的汇总数据,引导学生观察
。2.交流:指导学生梳理在探索二中达成的共识,并开展集体汇报。【设计意图】和做不同实验的小组进行分享和交流,使学生将在“相同实验学
习共同体”中达成的共识呈现在全班同学面前,并展开集体论证研讨,让学生在分享各自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丰富对种子发芽条件的认识。探索四:种
子发芽需要的条件1.提问:根据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预设: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
空气。)2.活动:大家得出的结论和科学研究结果是否一致呢?请大家观看视频。(教学提示:播放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相关视频。)3.小结: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设计意图】从全班研讨中得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基于多个
实验结果的总结和概括。本环节将研讨和探索相融合,使实验发现和实验数据的交流活动更有效。拓展与小结1.活动:(教学提示:出示发芽的绿
豆种子。)绿豆种子已经发芽,为了给绿豆芽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我们需要将它们移植到花盆里。(教学提示:指导学生根据绿豆芽的移植方法动
手操作。)2.拓展:种好了绿豆芽,接下来我们把它们放在哪里比较合适呢?(预设:教室里等温暖的地方;阳台上等阳光、空气充足的地方;…
…)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到底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呢?让我们下次课继续探讨。板书设计1.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种子发芽的必需条
件: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种子发芽的非必需条件:土壤、阳光教学反思在本课之前,学生经历过对比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发芽状况的科学实践活
动,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他们将基于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分享、研讨并最终形成共识。四个探索活动中,学生通过整理、分析自己和他人的实验数
据,并进行组内、组间以及全班三个不同层次的研讨,然后通过查阅资料,建构起对种子发芽必需条件的新认识,同时也提升了合作交流、认真倾听
、科学分析的能力。课后作业见对应课时训练。第3课 绿豆苗的生长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
题绿豆苗的生长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2.知道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
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科学探究目标设计绿豆苗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方案,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对比观察并记录绿豆苗的
生长状况。科学态度目标表现出对植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
习性是同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探究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方案,认识光合作用。难点: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及
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植物能适应环境。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尺子、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提前一周准备的绿豆苗、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谁来说说是哪些条件?(预设: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阳光不是必需条
件吗?(预设:阳光不是必需条件,土壤也不是。)2.提问: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预设:需要。)3
.揭题:光对植物的生长起什么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绿豆苗的生长。(板书:绿豆苗的生长)【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回顾绿豆种子发芽
所需的条件,再引发学生对“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光对植物的生长起什么作用?”的思考,从而聚焦本课主题。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设计
实验1.提问:要探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我们需要进行什么实验?(预设:对比实验。)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预设
:设置至少两组实验,一次只改变一个条件,注意同时要确保其他条件保持一致。)2.交流: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3.活动:指导学生根
据讨论的实验方案写出各组的实验计划。探索二:观察并记录1.过渡:由于我们设计的实验需一周左右才会有明确的结果,老师一周前为大家准备
了两组绿豆苗,一组放在有光照的环境中生长,一组没有光照。(教学提示:出示生长了一周的两组绿豆苗。)2.活动:给各小组分发阳光下生长
的绿豆苗和黑暗处生长的绿豆苗,引导学生从“高度”“茎、叶的颜色”和“茎的粗细”三个角度进行比较观察,并形成自己的解释。3.提问:观
察完两组绿豆苗,大家有什么发现?(预设:阳光下的绿豆苗生长得更好。)这说明了什么?(预设: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到底光对植物的生
长起什么作用呢?让我们继续探究。探索三:光合作用1.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资料,了解空气以及光对植物的作用。2.讲解:空气是由
多种气体组成的,其中的氧气能供给呼吸,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气体。资料中说到的“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
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作光合作用。自然界的氧气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粮食、煤炭中所含的能量也是通过
光合作用贮藏起来的。3.小结:植物的叶子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和养料,所以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拓展:阳光
在多个方面影响着植物的生长,除了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对植物的生长还有哪些影响呢?我们可以做这样一组对比实验。2.布置任务:准备两
个一面敞开的纸盒,一个在纸盒左壁挖个圆孔,一个在纸盒右壁挖个圆孔,使光能从圆孔中透入。将两盆绿豆芽或其他植物分别放在两个纸盒正中间
,一个星期后,观察两盆植物的生长状况。(教学提示:提醒学生从茎和叶的颜色、茎的粗细以及茎叶的朝向等方面观察。)【设计意图】拓展实验
是延续“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研究,本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植物生长的兴趣。板书设计1.3绿豆苗的生长绿豆苗的
生长需要阳光教学反思在探索一部分,学生已经经历过绿豆种子发芽条件的对比实验的计划制订、实施、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因此可以
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制订实验计划。探索二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比较观察并形成自己的解释,可以引导学生用画图、文字描述甚至拍照的方式进
行记录。探索三以及研讨部分需要教师适时地补充资料和答疑,引导学生发现植物的生长对周围环境的需求以及植物的生长也会影响周围的环境。最
后通过拓展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探究植物生长的兴趣,完善学生对植物与其生活环境间关系的认识。课后作业见对应课时训练。第4课 蚯蚓
的选择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蚯蚓的选择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认识到动物生存需
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研究,探寻蚯蚓对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对动物的结构与
生活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2.能基于事实证据进行合理分析。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难点:在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举例说明不同动物对环境的需求不同。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长方形
盒子(内侧涂黑)、吸水纸、塑料薄膜、干泥土、湿泥土、蚯蚓、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其他动物的相关资料、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
课聚焦1.回顾:前面三节课,我们研究了植物的发芽和生长条件,请大家说说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预设: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植物
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呢?(预设:水、空气、土壤、阳光和适宜的温度。)2.过渡:由此看来,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那么动物也是这样吗
?(教学提示:出示蚯蚓的图片。)3.揭题:对蚯蚓来说,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蚯蚓的选择。(板书:蚯蚓的选择
)【设计意图】由植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类推动物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环境,设问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思考,最终聚焦本课
的研究主题。探索与研讨探索一:推测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1.提问:我们通常是在哪里发现蚯蚓的?(预设:花坛的土壤里;菜地里;下水道边;
……)2.交流:根据自己的经验,你们认为蚯蚓适宜怎样的生活环境呢?请大家进行组内讨论。3.过渡:大家的推测和依据都比较合理,那么到
底是不是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呢?我们如何验证?(预设:做对比实验进行验证。)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实验来一探究竟!探索二:观察蚯蚓对光照的
选择1.提问:刚刚大多数同学认为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如果我们用对比实验验证,那么改变的条件和不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预设:改变的条
件是光照,不变的条件是空气和潮湿的环境。)该如何进行实验呢?(预设: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蚯蚓放在一边明亮一边黑暗的盒子里,一段时间
后,观察蚯蚓的移动方向。)2.活动:分发实验材料,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3.提问:盒子的内部为什么要涂成黑色?(预设:
盒子的内部表面会反光,涂成黑色能更好地模拟黑暗的环境。)盒子底部为什么要铺一层吸水纸?(预设:吸水纸能很好地模拟潮湿的土壤,保证环
境的潮湿性一致。)4.小结:大多数蚯蚓待在黑暗的一端,说明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探索三:观察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1.提问:接下
来我们要用对比实验验证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那么实验中改变的条件和不变的条件又分别是什么?(预设:改变的条件是土壤的干湿,不变的条件
是空气和黑暗的环境。)该如何进行实验呢?(预设: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黑暗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等量的干泥土和湿泥土,将蚯蚓放在盒子中间
,一段时间后,观察蚯蚓的移动方向。)看到什么现象可以证明我们的猜想?(预设:大多数蚯蚓移动到了铺有湿泥土的一端。)2.活动:分发干
泥土和湿泥土,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3.提问:我们可以只用5条蚯蚓做实验吗?(预设:不可以,蚯蚓活动的可控性小,所以我
们要多放几条蚯蚓,这样可以让实验结果更准确。)为什么每次实验都要反复做几次?(预设:反复做几次可以使我们的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你们有更好的改进方法来减少实验的偶然性吗?(教学提示: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呈现。)4.小结:大多数蚯蚓待在铺有湿润泥土的一端,说明
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设计意图】动手之前先动脑,应该成为学生科学探究中的基本行为习惯。制订实验计划时,指导学生围绕自己的推测,选择
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掌握、运用实验技能,将传统的模仿实验变为由学生主导的设计实验,变关注技能的形成为
关注思维品质的养成。拓展与小结1.小结:适宜蚯蚓生活的环境具有潮湿、黑暗的特点。2.活动:阅读其他动物的相关资料,思考这些动物对环
境的不同需求。3.拓展:小组内每位成员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归纳总结,然后用“××动物能适应××的环境是因为××”的句式在组内
分享。(预设:天鹅能适应湖泊的生活是因为它有宽大的蹼,善于游泳,颈修长,嘴基部高而前端缓平,可以很容易地在水中获取食物;青蛙能适应
潮湿的水洼是因为潮湿的环境可以让它的皮肤保持湿润;企鹅能适应南极寒冷的环境是因为它的脂肪很厚,可以抵御寒风;蜥蜴能适应炎热的沙漠是
因为高温可以刺激它的消化和对营养的吸收。)【设计意图】补充的阅读资料可以引导学生更直观、多角度地认识到不同环境中的动物的身体结构不
同,其对环境条件需求也不同。板书设计1.4蚯蚓的选择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不同动物对环境的需求不同教学反思在学习了植物的生存需要
一定的环境的基础上,本课主要探究动物的生存是否也需要一定的环境,并且选择了学生较熟悉、便于观察的蚯蚓。探索一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原有
认知推测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并思考如何用实验验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探索二和探索三是结合了学生的推测、运用之前学过的控制变量的思
想进行的对比实验,并通过一系列提问来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意识。最后通过阅读其他动物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环境中的动物的身体结
构不同,其对环境条件需求也不同。课后作业三、选择题。1.我们通常能在( )发现蚯蚓。A.土壤的表面B.植物的根系周围C.潮湿有光照
的院子角落2.下雨天我们经常会看到路面上有蚯蚓出现,这是因为( )。A.土壤里太潮湿了B.土壤中的温度太低C.土壤中缺少空气4.如
果在“了解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实验中,出现了和猜测不一样的结果,我们应该( )。A.改变实验方案,重新做B.记录下来,再做
一次C.放弃实验参考答案三、1.B 2.C 4.B第5课 当环境改变了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
_课时课题当环境改变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2.知道动物为适应环境的变化,
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分析动物在环境改变后的行为研究动物是怎样适应新环境的。科学态度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能依据
事实独立思考,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分享。2.表现出进一步探究动物与其生活环境联系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动物要依赖于环
境而生存,保护环境就保护了许多动物。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动物在环境改变后的行为,研究动物是怎样适应新环境的。难点:通过分析发现动物
的许多适应环境的行为都与“食物”有关。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提问:(教
学提示:出示青蛙的图片。)在春天的田野里,我们能看见青蛙吗?(预设:能看见,但是比较少。)2.追问:为什么青蛙在春天会比较少见呢?
(预设:因为青蛙要产卵,春天小蝌蚪比较常见。)冬天呢?(预设:冬天一般看不到青蛙,因为它们要冬眠。)3.揭题:看来,青蛙在不同的季
节里会有不同的行为,那其他动物在环境改变时也会有类似的变化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当环境改变时,动物会有哪些行为?(板书:当环境改变
了)【设计意图】以“在春天的田野里,我们能看见青蛙吗?”的设问引入,引导学生基于原有认知来分析青蛙在不同季节的不同行为;以“其他动
物在环境改变时又会有哪些行为?”来揭示课题。探索与研讨探索一:青蛙在不同季节里的行为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11与青蛙有关
的4幅图片。)大家认为这4幅图分别描述了青蛙的什么行为?(预设:图1中的青蛙在挖洞;图2中的青蛙在洞里冬眠;图3是正在成长的青蛙,
还是蝌蚪形态;图4中的青蛙在捕食。)2.布置任务:(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11春、夏、秋、冬的图片。)我们知道青蛙在不同的季节里会有
不同的行为,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想法,将青蛙的行为和季节对应起来。3.讲解:在大家的印象里,春天有什么特点?(预设:天气开始变暖,草木
开始发芽……)没错,这样的气候正适合青蛙卵孵化,而且很多虫卵也开始孵化成幼虫,为青蛙提供充足的食物。这就是我们在春天能看到很多小蝌
蚪而很少看见青蛙的原因,所以春天对应图3。4.布置任务:那么,其他季节能为青蛙提供哪些生存所需的条件呢?请大家分组讨论,并完成活动
帮助卡5.小结:我们知道动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而不同的季节能给青蛙提供不同的环境条件,所以青蛙在不同的季节里出现不同的行为
。【设计意图】以春天为例,引导学生从环境中的生物条件、非生物条件、青蛙相对应的行为等方面展开深度交流,使学生初步认识环境与动物行为
之间的联系,也为学生后面进行的自主交流做示范。探索二:丹顶鹤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1.过渡:青蛙是我们相对熟悉的动物,那么丹顶鹤在不同
的季节又分别有哪些行为变化呢?它们的这些行为是为了适应环境中什么条件的变化?让我们通过阅读来了解。2.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2
资料,并搜集有用信息。3.提问:阅读完资料,你们发现丹顶鹤对环境有哪些要求?(教学提示:引导学生从温度、食物、栖息地等方面回答。)
(预设:丹顶鹤需要洁净而开阔的湿地环境作为栖息地,栖息地内要气候温暖、食物充足。)四季变化会造成环境中的哪些条件发生改变?(预设:
当从春夏季变换到秋冬季时,气温会降低,食物会减少,甚至栖息的湿地也会结冰。)丹顶鹤会做出怎样的反应?(预设:迁徙。)4.小结:为了
适应环境的变化,丹顶鹤会进行迁徙。【设计意图】相比青蛙而言,学生对丹顶鹤的了解会少很多。以文字、图片材料呈现丹顶鹤的信息,使学生在
阅读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丹顶鹤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并建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提问:如果在野外遇到正在冬眠的动物或
迁徙途中“掉队”的鸟,我们可以如何帮助它们?(预设:如果发现正在冬眠的动物,我们应该不要去打扰;如果发现在迁徙途中掉队的鸟,我们可
以帮助它归队。)2.追问:帮助它归队容易吗?(预设:不容易。)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它也可以顺利完成迁徙,有什么途径呢?(预设:补充体力
后加入另外的迁徙群体;补充体力后,追赶原来的群体。)所以,我们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呢?(预设:顺其自然,不要干扰。)3.小结:科学
家和我们很多同学的建议一样,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帮助。【设计意图】对于拓展部分提出的问题,我们要通过研讨加专家建议呈现的方式帮助学生建
立“不打扰是最好的帮助”的共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于动植物生存需要的条件以及周围环境对动植物生存的影响已有一
定的认识,但都是结果性的认知。本节课主要通过分析、研讨的形式,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建构概念。这节课的活动中,学生没有做实验,要让学生
明白分析、研讨也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课后作业二、判断题。1.当环境改变了,动物的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2
.所有的动物在冬天都会迁徙或者冬眠。( )3.动物冬眠的主要原因是温度的降低和食物的匮(kuì)乏。( )参考答案
二、1.√ 2.× 3.√第6课 食物链和食物网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食物链和
食物网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一定区域内的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
。2.知道动植物所需的能量(养分)在食物链上的生物之间依次传递着。科学探究目标能够通过“模型”的观察、分析与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
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科学态度目标能够正确认识动物间的食物关系,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
的,保护一种动植物就是保护很多种动植物。2.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能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掌握食物链的表示方法。难点: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整体”的认识。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生物
套筒(分别打印有落叶、瓢虫、蜘蛛、蜗牛、蟋蟀、蚯蚓、蚜虫、绿豆苗、小草、小鸟)、不同颜色的棉绳5条(长4~6米)、塑料套圈6个、生
物头环(绿豆苗、蚜虫、蜗牛、瓢虫、青蛙、鸟)、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动物的食性介绍资料、教学课件、“模拟食物网游戏”记录表。流程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我们种在苗圃里的绿豆苗已经生长一段时间了,它们现在长得怎么样呢?绿豆苗丛中有其他生物存在吗?请大家去
观察一下吧!2.活动:带领学生到绿豆苗圃进行实地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生物记录到学生活动手册中。3.提问:你们的绿豆苗长得怎么样了?(
预设:长高、长大了,生出了很多绿叶,但是叶子上有一些小洞。)你们认为这些小洞是怎么形成的?(预设:被虫子吃的。)你们观察到了绿豆苗
丛中的哪些其他生物?(预设:绿豆苗的叶子上有蚜虫和瓢虫;绿豆苗丛中有小草,小草上有蜗牛;土壤里有蚯蚓,有一两只麻雀偶尔落在苗圃里。
)4.追问:你们认为可能是什么动物吃过绿豆苗?(预设:蚜虫。)那蚜虫从绿豆苗那里获得了什么呢?(预设:食物;能量;营养。)蚜虫可能
又会被谁吃掉?(预设:被瓢虫吃掉。)5.讲解: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动
物吃掉。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6.揭题:你们还能找到绿豆苗和周围更多生物
之间的关系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同一区域内动植物之间形成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板书:食物链和食物网)【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自己种
的绿豆苗活动引入,能快速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更直观地发现绿豆苗与周围生物之间的关系,再适时地进行补充讲解,顺利地引
出本课主题。食物链: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一种植物、一种植食性动物和一种或多种肉食性动物。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认识食物链
1.讲解:刚刚我们猜测绿豆苗的叶片可能被蚜虫吃掉,而蚜虫又可能被瓢虫吃掉,它们之间便形成了一条食物链。我们一般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
谁被谁吃”的关系,所以绿豆苗、蚜虫、瓢虫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绿豆苗→蚜虫→瓢虫。2.布置任务:我们的绿豆苗圃中还可能存在哪些食物
链呢?(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13各种生物的图片。)请大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生物或图片中的生物,分组讨论并写出可能的食物链。3.活动:
出示生物套筒,指导学生用套筒游戏与同学交流食物链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4.小结: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吃掉,就相当于给这种生物提供了
能量,能量依次传递。探索二:了解食物网1.活动:出示动物的食性介绍资料,引导学生认真阅读。2.布置任务:请大家根据资料完成《学生活
动手册》上的食物关系。注意如果两种生物间已经有箭头连接了,画第二条食物链时就不再画箭头了。3.提问:观察一下,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关
系联系在一起像什么?(预设:像一张网。)仔细观察这张网,还有什么发现?(预设:有的生物会被很多种动物吃,有些动物能以多种生物为食。
)4.讲解: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相互联系在一起而呈现的网状关系,称为食物网。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是构成生物之间生
命联系的纽带和桥梁。5.提问:如果这个食物网中的瓢虫大幅减少或消失,会对其他生物有什么影响?(预设:麻雀可能会因为食物变少也大量减
少;蚜虫可能会因为天敌减少而大量繁殖,导致绿豆苗被大量迫害;……)6.讲解:食物链或食物网中任何一种生物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
存,所以保护一种生物就是保护了多种生物。【设计意图】在书写食物链的时候,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谁会吃谁?所以,给学生提供绿豆苗丛中
多种动植物图片以及这些生物的食性介绍资料,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从中找到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也提高了课堂效率。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过渡
:大家已经知道了各种生物由于生存的需要相互之间会形成一定的食物关系,但它们之间会怎样相互影响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小游戏来亲身感
受一下。2.活动:给各小组分发生物头环、塑料套圈和不同颜色的棉绳,指导学生做模拟食物网的游戏。(教学提示:根据课堂时间和场地条件酌
情安排课上完成或课后完成。若课后完成,则给学生提供活动记录表。)3.提问:通过游戏,你们对生物间的关系有什么新的看法?(预设:有些
生物之间看似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一旦其中某一种生物大量减少甚至灭绝,那么很多其他生物都会受到影响。)4.小结:在食物网内,一种生物
的生存状况将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最终影响整个食物网的稳定性。【设计意图】通过模拟食物网的游戏,引导学生在“结网”和“破
网”的过程中更加形象和直观地理解同一区域内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板书设计1.6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构成很多的“
链条”状的联系。食物网:生物之间因食物关系而构成的网状联系。食物网内一种生物的生存状况会影响整个食物网的稳定性。第7课 设计和制
作生态瓶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设计和制作生态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
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2.知道生态瓶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平衡,生物才能和
谐生存。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观察池塘的生物环境图片资料,分析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等因素。2.能够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
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探究生态瓶奥秘的兴趣,能听取合理意见、共同协作制作生态瓶。2.能在课后坚持观察,
关注生态瓶的变化并进行管理观察。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动植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建构生物群落
和生态系统的概念。难点:论述生态瓶的设计理由,通过论证完善设计图,制作生态瓶并坚持观察、记录和反思。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生物图片不
干胶贴纸、标签纸、改变生态瓶任务单、水葫芦、金鱼藻、黑藻、小鲢鱼、泥鳅、田螺、小龙虾、大鲫鱼、沙子、石头、池塘水、自来水、捞鱼网、
大塑料瓶、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绿豆苗丛的图片。)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
,我们了解了绿豆苗丛中的生物以及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关系。那么,除了食物关系外,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预设:蚯蚓可以给绿豆苗松
土;绿豆苗给动物们制造氧气和食物,并提供栖息地;小鸟的粪便给绿豆苗提供肥料;……)2.揭题:动物给植物提供肥料,植物给动物提供生存
的氧气,我们把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统称为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组成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设计和制作一个生态瓶
来探究生物群落与环境间的关系。(板书:设计和制作生态瓶)【设计意图】出示学生一直跟踪观察的绿豆苗丛图片,唤起学生的学习记忆,让学生
感受到学习的延续性。通过回顾绿豆苗和其他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引导学生探讨生物间的依存关系,帮助学生建构“生物群落”概念,起到聚焦的
作用。生物群落: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所分布的所有生物物种种群的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其构成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探索与
研讨探索一:认识生态系统1.提问:绿豆苗周围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预设:阳光、水、温度、空气等。)这些非生物因素、植物、动物之间有
什么联系?(预设:这些非生物因素为生物提供生存的条件,植物为动物提供氧气、食物、栖息的环境等,动植物的生长或行为会改变非生物因素。
)2.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形成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图。3.讲解: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例如,森林、草原、湖泊、河流、海洋、农田等。(教学提示:出示对应生态系统图片,并指导学
生完成班级记录表。)4.提问:在不同的区域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系统,你们知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吗?(预设:不知道;可能是海洋生
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作生物圈。那么怎样的生态系统是稳定的,能使里面的生物和谐共生呢?让我们继续探索。探索二:设计模拟池
塘生态系统的生态瓶1.过渡:接下来,我们将通过设计一个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生态瓶来探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条件,这样的生态瓶需要满足一定
的要求:要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达到平衡,让生物很好地生存下去。2.提问:(教学提示:出
示鲢鱼、泥鳅、鲫鱼、小龙虾、田螺、黑藻、金鱼藻、水葫芦、沙子、石头、池塘水、自来水等材料的图片。)这些是我们制作生态瓶可能会用到的
材料,你们想在生态瓶中放什么动物呢?(预设:鲢鱼;泥鳅;小龙虾;……)那你们知道这些动物生存需要哪些条件吗?该如何满足它们的需要?
(教学提示:出示植物生长习性,动物食性、生长周期以及繁殖的资料。)3.布置任务:请大家根据资料内容,先完成自己的设想。4.交流:请
养殖意向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大家在组内讨论设计生态瓶需要考虑的问题。5.活动:指导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完成设计方案。(教学提示:为提高
设计与画图效率,可提供生物图片不干胶贴纸供学生选择使用。)探索三:制作生态瓶1.过渡:生态瓶的设计方案已经完成,你们打算按照什么顺
序完成生态瓶的制作?(预设:先做好非生物环境建设,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和生存需要的物质,再放入提供食物和氧气的植物,最后放入动物。)2
.活动:指导学生根据各自小组的设计方案,仿照教材P18步骤图制作生态瓶。3.提问:生态瓶已经制作完成,为了更好地研究生态瓶中的生态
系统,接下来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观察呢?(预设:植物、动物、水的情况等。)4.布置任务:(教学提示:出示生态瓶观察记录单。)请各小组
给你们的生态瓶贴上标签,放置在教室向阳的角落,做好管理并坚持观察与记录。【设计意图】先引导学习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建构生态系统概念,
再分析生物的生存条件,最后进行有依据的设计制作活动,达成概念整合的效果。研讨汇报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含四个基本组成成分,即无机环境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腐生微生物、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生产者:指绿色植物、藻类和一些光能自养及异养微生物,它们能通过光合作
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提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量的提供者。消费者:指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生物
,通常是动物。拓展与小结1.过渡: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种生物可能就是另一种生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
如果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或非生物条件发生变化,整个生态系统会有怎样的变化呢?2.布置任务:请大家组内讨论,制订合理的对比实验计
划,课后展开研究并将观察到的生态瓶的变化记录到任务单中。(教学提示:教师也可以做对比实验,放在教室里,供学生观察。)【设计意图】给
学生提供任务单,明确任务要求,引导学生改变生物数量或非生物条件,观察改变后的生态瓶状况的变化。板书设计1.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群落:
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物种种群的集合,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态系统:群落里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构成的整体
生态瓶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平衡,生物才能和谐生存教学反思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系统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生物的生存需要非生命环境和生命环
境。因此,本课一开始先通过引导学生探讨绿豆苗及其周围生物间的依存关系,帮助学生建构“生物群落”的概念;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动物、植物
与非生物间的关系,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然后通过设计、制作和观察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生态瓶,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并体会到生物
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圆满地为整个单元的学习画上句号。课后作业五、如图是状状改进后的生态瓶,观察并回答
下列问题。1.状状想要探究水量的多少对小鱼生活的影响,以下实验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A.一个生态瓶也可以做这个实验B.一
个生态瓶里放入一定数量的田螺,另一个生态瓶里放入相同数量的小鱼C.两个生态瓶里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均相同的小鱼各5条2.元元也做了一
个生态瓶乙,和状状的生态瓶甲对比发现,甲瓶中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乙瓶的多,可能的原因是( )。A.甲瓶中的水草量太少了,产
生的氧气不够小鱼呼吸B.乙瓶中的小鱼太多,小鱼生活的空间和氧气不足C.甲瓶中的水温太低,使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变多3.(多选)下列因
素中会影响生态瓶中小鱼的生存的是( )。A.生态瓶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B.生态瓶的光照时间C.生态瓶的水量D.生态瓶中生物的
大小参考答案五、1.B 2.A 3.ABCD第1课 船的历史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
船的历史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知道造船的技术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
的发展和文明进程。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不同时期船的特点。2.通过制作独木舟模型的活动,感受“最初的小船”的样子和船的
载重量、稳定性和水阻特性。3.通过“独木舟负载物体”“船型与阻力关系”的实验认识到船的外形、结构和稳定性、阻力之间的关系。科学态度
目标感受船的发展历程,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船的发明和技术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类型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到船的外形、结构与稳定性、阻力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为学
生准备:独木舟模型、船型模型(相同大小形状)、细线、垫圈、钩码、水槽、水、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独木舟制作方法
视频、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21图片。)船是生活中常见的运输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
便利。(教学提示:出示“东风号”的图片。)“东风号”远洋货船是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船,它的性能在当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
平。2.揭题:从两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船在不断地发展,它们的功能及性能也在不断地完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船的历史。(板书:船的历史
)【设计意图】先出示小船的图片唤醒学生对船的原有认知,再出示先进的“东风号”图片,突显船的发展演化,激发学生探究本节课内容的欲望。
船:能航行或停泊在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探索与研讨探索一:交流关于船的知识1.过渡:相信大家都有乘船的经历,或者对船有一定
的了解。说说关于船,你们知道什么?还想研究什么?2.活动:指导学生分组交流对船的认识(教学提示:引导学生从船体形状、材料、构造、动
力系统、功能等角度描述。)和想研究的问题,并将内容简洁地汇总到班级记录表中。探索二:了解船的发展历史1.过渡:大家知道的关于船的知
识真不少!想研究的内容也很多样。那么,我们先从船的发展历史开始研究。2.活动:出示独木舟、摇橹木船、帆船、蒸汽船、现代轮船和潜艇的
图片和文字资料,指导学生认真阅读。3.提问:从船的发展历史中,你们发现船的哪些方面发展了?(预设:船体材料、构造、载重量、动力系统
和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4.活动:指导学生在组内交流、比较摇橹木船与轮船,并完成记录表。探索三:研究独木舟1.活动:(教
学提示:出示独木舟的图片。)独木舟的材料取自天然存在的、能在水中漂浮的树干。接下来,请大家观看视频,了解独木舟的制作方法。(教学提
示:播放独木舟制作方法视频。)2.过渡:船在水中行驶,最重要的是保证稳定、不侧翻。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让我们用独木舟来研究船的稳
定性。3.活动:分发独木舟模型、水槽和水、钩码,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尝试让独木舟负载重物。提醒学生放钩码时要轻放,放置要均匀。4.提
问:大家用独木舟负载重物的情况如何?(预设:独木舟可承载的重物较少;独木舟不稳定,容易侧翻。)那么,怎样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呢
?(预设:增大船体,将重物在船内均匀放置……)5.追问:我们的独木舟的船首是什么形状的?(预设:圆形的。)什么形状的船首比较好呢?
为什么?(预设:尖形的,可以减小阻力。)下面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一下。6.活动:出示船型模型,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7
.小结:尖形船首更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使船行驶得更快。【设计意图】通过组内讨论,调动学生关于船的前认知;阅读6种典型船的
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思考“船的哪些方面发展了”;尝试让独木舟装载重物,引导学生发现独木舟的缺点,并思考如何改进;探究船首形状与阻力的
关系,让学生发现尖形船首更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小结:船使人类拥有了跨越河流、远航大海的能力,极大地
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生产生活资料和文化的交流。船经过不断地发展和改进,载重量、稳定性、动力系统等都得到了优化和完善。2.拓展:简单
介绍中国船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让学生课后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国航空母舰的相关信息。【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我国船舶的发展历史,布置课后
自主学习我国航空母舰发展现状的任务,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保持继续探索的兴趣。板书设计2.1船的历史船的发展:船体材料、动力系统、构造
、载重量等明显进步独木舟存在载重量小、不稳定、容易侧翻等缺点尖形船首更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教学反思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本课通
过对两艘不同类型的船的介绍揭示本课的主题——船的历史,并通过小组交流、阅读资料和探索实验来一步步丰富学生对船的认知。探索一中为了充
分展露学生的前认知,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表达;探索二中通过资料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船,注意准备的资料要尽量简洁,突出重点;探索三
的探究实验要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发现独木舟的缺点以及尖形船首能减小水对船的阻力。课后作业见对应课时训练。第2课 用浮的材料造船授课
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用浮的材料造船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浮的材料可以制
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2.知道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科学探究目标1.经历设计与制作竹筏(木排
)模型的过程。2.根据设计目标,对制作的竹筏(木排)的性能进行测评,并不断改进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3.通过探究,认识到船的
结构与载重量和稳定性有关。科学态度目标能利用新的材料,完成设计和制作竹筏(木排)的任务,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
受船的技术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发现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
和稳定性。难点:竹筏的制作和测试。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竹竿、木条、水槽、橡皮筋、螺母、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材料一套、独木舟
模型、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提前制作好的独木舟模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种材料放在水中
沉浮状况是怎样的?(预设:是木头做的,木头在水中是漂浮的。)2.揭题:古人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制造了独木舟。今天,我们也来研究用浮的
材料造船。(板书:用浮的材料造船)【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独木舟模型,引导学生关注独木舟的材料及其特点,激发学生研究船的制作材料和结构
的兴趣。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设计并制作一个竹筏模型1.过渡:上节课,我们探索了独木舟的载重情况,在活动中你们发现了独木舟有什么不足?
(预设:独木舟在水中不够稳定,可装载的货物也有限。)如果可以,你们打算怎么改进独木舟?(预设:加大船体,增加它的底部面积。)2.提
问:(教学提示:出示竹筏图片。)这是什么?它是怎么制作的?(预设:竹筏,是将竹竿并排连接起来制成的。)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制作一个
竹筏模型。3.活动:指导学生分组活动,设计并制作一个竹筏模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照“思考—画图纸—制作”的步骤开展活动,提醒学
生尽量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如果按设计图制作遇到困难,必须改变制作方法,应该先修改设计图再制作,这是培养“工程与技术”素养的重要内容
。探索二:测试竹筏模型的载重量1.过渡:各小组都制作好了各自的竹筏模型,那么你们的竹筏模型载重量如何?是否稳定?接下来,让我们测试
一下。2.提问:你们打算怎么测试?(预设:在竹筏上放螺母,然后根据装载的螺母数量来判断竹筏的载重量大小。)3.活动:指导学生分组活
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设计意图】通过测试,让学生发现竹筏模型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改进埋下伏笔。探索三:比较竹筏与独木舟的不同1.
过渡:我们分别完成了独木舟和竹筏模型的制作,也对它们做了载重测试,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独木舟与竹筏的不同点。2.活动:指导学生分组讨
论,完成活动帮助卡。3.小结:竹筏的底部比独木舟的底部更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但也存在乘船者和货物容
易浸水等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竹筏和独木舟的不同,引导学生体会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船的发展。研讨汇报载重量:船舶的载重能力,是船装
载的货物、燃料、储备品、船员和乘客的总质量。载重量的计算公式为:载重量=满载排水里一空船排水量,单位是吨。拓展与小结1.小结:用浮
的材料可以造船,改变船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2.布置任务:刚刚我们比较分析了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它们给你们改进竹筏模型
带来了什么启发呢?请大家课后继续改进自己小组的竹筏模型,下节课进行展示、评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鉴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的优点,继
续改进自己小组的竹筏模型,让课堂知识得以延伸,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勤于动手的能力。板书设计2.2用浮的材料造船独木舟 竹筏体积小
体积大载重量小 载重量大不稳定 稳定教学反思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船的载重量、材料、稳定性等有了初步了解,并发现了独木舟存
在的不足。本课通过设计、制作、测试与完善竹筏模型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相应结构对船功能的影响。在制作竹筏模型的活动中,给学生准备
的竹竿除了粗细适宜外,截取的竹竿应该两端有节,避免因为水流进入竹竿内部而降低了竹筏的载重量;在测试竹筏的载重量时,选用的水槽尽量大
一些,过小的容器会限制竹竿的长短,进而影响竹筏的载重量。课后作业三、选择题。1.在制作竹筏或木排模型时,下列材料中不会用到的是(
)。A.竹竿、绳子B.木条、橡皮筋C.螺母、胶水2.下列竹筏最稳定的是( )。参考答案三、1.C 2.C第3课
用沉的材料造船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用沉的材料造船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
知道沉的材料可以造船。2.知道相同质量的橡皮泥、相同大小的铝箔,做成船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3.认识到船的
稳定性与其结构有关。4.了解其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造船技术的发展。科学探究目标1.探索用橡皮泥和铝箔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来承载一定
重量。2.经历“设计—制作—测试—分析—改进—再设计”的工程设计的典型过程。3.通过操作、阅读资料等形式来改进船的稳定性。科学态度
目标1.体会到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2.从船的发展历程学习中,激发创造欲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
,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发现相同质量的橡皮泥、相同大小的铝箔,做成船型后,它们受到的浮力增大,因
而更容易浮在水面上。难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结构来增加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水槽、防水橡皮泥、铝箔、垫圈、学生活
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材料一套、船的稳定性相关视频、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通过上节课的探索,我们知道竹竿和木
头可以用来造船,那还能用哪些材料来造船呢?(预设:塑料、泡沫等。)这些材料有什么共同特点呢?(预设:都能浮在水面上。)2.提问:(
教学提示:出示橡皮泥。)你们认识这种材料吗?(预设:认识,它是橡皮泥。)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怎样呢?(教学提示:演示橡皮泥在水中的沉
浮情况。)3.追问: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吗?(预设:可以。)为什么觉得用它们可以造船呢?(预设:因为现在的轮船大多是钢铁造的,钢铁也
是沉的材料。)4.揭题:(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26船厂用钢铁造船的图片。)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今天,我们就来用沉的材料造船。(板书
:用沉的材料造船)【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并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聚焦船的材料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用沉的材料造船的兴趣。探索
与研讨探索一:用橡皮泥和铝箔造船1.提问:橡皮泥在水中会下沉,你们有办法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吗?(预设:把橡皮泥做成船型、碗形、荷叶
形、空心饺子形等。)2.讲解:(教学提示:出示铝箔。)这种材料是铝箔,生活中通常用它盛装食物。铝箔和橡皮泥一样,放到水中会下沉,是
沉的材料。3.布置任务:请大家分组讨论分别用橡皮泥和铝箔造船的方案,并绘制设计图。要求船至少可以装载20个垫圈,并且不会沉入水中。
4.活动:分发材料,指导各组学生根据设计图分别用相同质量的橡皮泥和相同大小的铝箔造船。探索二:测试橡皮泥船和铝箔船的载重量1.过渡
:我们已经成功地用橡皮泥和铝箔造出了船,下面我们来测试它们是否达标。2.活动:指导各组学生测试船的载重量,并完成活动帮助卡。提醒学
生在测试过程中可以不断改进、完善小船,使船的载重量增加。3.提问:为什么沉的材料做成船型后能浮在水面上呢?请大家再次将船放在水中,
并用手按一按,有什么感觉?(预设:感觉到手被向上托起。)4.讲解:大家感受到的手被向上托的力就是水的浮力。橡皮泥和铝箔被做成船型后
,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随着技术的进步,钢铁也能造船。钢铁制造的船不但坚固,而且载重量也更大。【设计
意图】橡皮泥和铝箔是两种容易加工的材料。让学生经历工程设计的典型过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认识到要使船实现一定的载
重量,需要不断改进设计,提高制作技术。探索实践之后,归纳出让沉的材料浮起来的方法,是对浮力认识的延伸。研讨汇报浮力:指流体(液体、
气体、胶体等)作用于浸在流体里的物体(部分或全部)的向上托起的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与其在流体中的体积和流体的密度有关。拓展
与小结1.拓展:(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28渡船和双体帆船的图片。)渡船是主要用于载运旅客、货物、车辆和列车渡过江河、湖泊、海峡的运
输船。双体船是一种带有两个平行船体的小船,常用作内河或沿海的客船、渡船、工程船等。2.提问:渡船和双体帆船的结构分别有什么特点?(
预设:渡船的底部特别宽阔,双体帆船有两个船体,驾驶舱和甲板的空间较大。)对于增加船的稳定性,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预设:增加船的底
部面积和做成双体船的方法可以增加船的稳定性。)3.过渡:事实是否如大家猜想的那样呢?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4.活动:播放船
的稳定性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5.小结:船的底部越宽阔,稳定性越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操作总结出结论,并播放
相关视频,使学生深入体会形状对船只稳定性的影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认识到可以用浮的材料造船。根据生活经验,
也能理解沉的材料同样可以造船,但他们一般不会深入思考其中的原因。因此,本课通过让学生再次体验“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的技术
与工程学习过程,初步感知增大船的浮力的原理,并总结出实现船稳定漂浮的方法。对于本课的探索活动,教师应该在课前进行下水试验,保证提供
给学生的橡皮泥和铝箔的量跟垫圈的大小匹配,并设置恰当的进阶性目标,使探索过程更富层次性和挑战性。课后作业三、选择题。1.在动手做小
船之前,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找做小船需要的材料B.思考并设计小船C.全班汇报交流船的设计2.要想使沉的物体浮在水面
上,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增大它的重量 B.把它做成船型 C.减小它的重量4.成成制作好铝箔船后,想测试下它的载
重量,当他往小船上放了25个垫圈时,小船刚好没入水中,那么该铝箔船的载重量是( )。A.26个垫圈 B.24个垫圈
C.25个垫圈参考答案三、1.B 2.B 4.B第4课 增加船的载重量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
__课时课题增加船的载重量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技术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推动着船的发展。2.知道船舱中合理放置重物
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3.知道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科学探
究目标1.能够运用具体尺寸进行设计和制作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2.能根据计算和测试结果,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和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
性。科学态度目标1.乐于对铝箔船载重实验进行探究。2.真实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并根据载重数据开展交流研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目标了解人类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发现船的载重量不仅与船的材料、结构
、货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还和船的体积大小相关。当材料相同时,船型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难点:根据计算和测试结果,解决实际问
题,增加船的载重量。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正方形铝箔(边长12厘米、厚度70微米以上)、水槽和水、垫圈、弹珠、刻度尺、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铝箔船制作视频、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上节课,我们在自己做的铝箔船上装载了一定量
的金属垫圈,把自己做的船成功升级成了一艘小货船。那么,船的载重量与什么有关?(预设:船的结构;船的材料;货物摆放的位置;……)2.
揭题:(教学提示:出示各种现代邮轮和货轮的图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越来越大的船来满足交通和运输货物的需要。造船的技术是怎样
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如何增加船的载重量。(板书:增加船的载重量)【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再出示
现代轮船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造船技术与人们生活、生产需求之间关系的思考,再提问“如何增加船的载重量”来揭示课题。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设
计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铝箔。)分别用三张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小船,你们准备怎样增加船的载重量?(
预设:增大船的体积;增大船的底面积;增加船舷高度。)2.讲解:大家的想法都很不错,那么我们就来探究如何利用有限的材料通过改变船的底
面积来增加船的载重量。为了方便制作和计算,我们可以将船设计成方形。(教学提示:出示设计图模板,并讲解如何确定船的底面边长和船舷的高
度。)3.活动:指导学生分组活动,设计三艘底面积不同的船,并画出设计图。探索二:制作铝箔船并计算其体积1.演示:播放铝箔船制作视频
,引导学生认真观看。2.活动:分发铝箔纸,指导学生分组制作铝箔船,并计算每艘船的体积。探索三:测试铝箔船的载重量1.过渡:猜一猜哪
艘船的载重量最大?说说你们这样猜测的原因。(预设:船型1的载重量最大,因为它的底面积最大;船型3的载重量最大,因为它的船舷最高。)
下面我们用金属垫圈模拟货物,来测试船的载重量。2.提问:垫圈如何放置?为什么?(预设:放垫圈时,动作要轻,且垫圈要均匀放置,这样可
以保持船的稳定,防止船倾覆。)如何确定铝箔船的最大载重量?[预设:向铝箔船内逐个放入金属垫圈,直到铝箔船沉入水中,放入的金属垫圈数
(不包括最后使船沉没的一个)即为铝箔船的最大载重量。]3.活动:指导学生分组测试,并将结果汇总到班级记录表。4.小结:船的载重量与
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设计意图】学生在之前虽有设计小船的经历,但是按
尺寸设计仍有一定的困难。通过出示设计图模板并播放铝箔船的制作方法视频,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并测试铝箔船。学生在不断测试与改进的过程中
,慢慢总结出增加船的载重量的方法。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过渡:方形的铝箔船可看成真实船舶的船舱,如果船舱里装的货物是弹珠,想一想会
有什么问题产生?2.演示:选取班中载重量最大的一艘铝箔船,向其中逐个放置弹珠,引导学生观察出现的问题。3.提问:你们发现了问题吗?
(预设:弹珠会滚动,导致船容易侧翻。)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呢?(预设:给船制作分格结构,再在每个舱里均匀地放入弹珠。)4.演示:出示
分格结构,并放入铝箔船中,再次装载弹珠,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两次实验的不同效果。5.小结:船舱分格可以增加船的稳定性,当一个舱或部分
舱进水时,船不会立刻沉没,进而提高了船的安全性。【设计意图】从增大船的体积到船舱分格结构,学生的小船模型逐渐趋向原型,由此让学生深
切体会不断改进船只的必要性。船舱:是指甲板以下的各种用途空间,包括船首舱、船尾舱、客舱、货舱、机舱、锅炉舱和各种专门用途船舱。板书
设计2.4增加船的载重量船的载重量跟它的体积有关,船的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船舱分格可以增加船的稳定性教学反思通过前三节课的学习,学
生知道了把材料做成中空的形状可以增大体积,使其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带数据设计、按具体尺寸制作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并
根据测试改进船体结构以提高载重量和稳定性,将对船的研究从定性转为定量。在制作铝箔船时,要巡视指导,防止学生过度折叠铝箔导致船破损,
影响载重量的测试。课后作业三、选择题。2.关于给船分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实际生活中具有提高船的安全性的重要
意义B.现代游轮根据功能不同进行分舱建造,主要是为了让乘客更舒适C.将船舱分成几个舱后,空间变小,弹珠就不容易滚动了,稳定性更好3
.下列措施不能提高船的载重量或稳定性的是( )。A.把铝箔船做得尽量高一些B.把船的体积尽量做得大一些C.摆放货物的时候摆
放整齐,分布均匀,重的放下面,轻的放上面参考答案三、2.B 3.A第5课 给船装上动力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
____1____课时课题给船装上动力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2.知道
船可以通过舵来控制行进的方向。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不同要求,给小船提供动力。2.通过实验能解释船行进方向与舵之间的关系。科学态度
目标1.在认识船的动力发展史中,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2.体验给船装上动力的成功和乐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感受船的动
力技术的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变化和影响。2.了解人类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教学重难点
重点:基于学生的认知和操作水平,解决给船装上动力的问题。难点:实验验证舵对船行进方向的控制作用。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模型船、水槽、
清水、双面胶、泡沫胶、竹筷、卡纸、橡皮筋、小水轮、小风扇、小马达(带风轮)、电池盒(带电池)、导线、舵、蒸汽装置、长嘴打火机。教师
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关于船舵的介绍和安装方法的视频、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关于船的发展史
图片。)在船的发展过程中,它的动力是怎样发展的?(预设:人力—风力—机械动力。)2.追问:(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31两张大型船舶图
片。)不同的船可能有不同的动力系统,图中的船分别以什么为动力航行的?(预设:风力和机械动力。)3.揭题: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
的体积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了。于是,人们逐步探索出了让船行驶的新方法,给船装上了新动力。今天,我们就来尝
试给我们的小船装上动力。(板书:给船装上动力)【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船的发展史,唤醒学生对船动力的前认知,快速聚焦话题,激发学生对“
如何给小船装上动力”的探索兴趣。动力系统:指驱动船前进的动力,主要包括风等自然力、人力、蒸汽机及其他发动机等。探索与研讨探索一:给
小船装上风帆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简易的模型船。)我们可以用什么给小船提供动力?(预设:风帆;橡皮筋;电动机;……)2.过渡:
(教学提示:出示卡纸、竹筷、橡皮筋、小水轮等材料。)利用这些现有的材料,你们能设计动力装置让小船自己行驶起来吗?3.活动:指导学生
分组讨论,设计小船的动力装置。4.布置任务: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到材料区根据各自的设计图领取材料,合作安装并试航。(教学提示:课件出
示注意事项。)5.提问:靠风帆提供动力的船有什么优点?(预设: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又有什么缺点呢?(预设:对风的依赖性比较强,一
旦没有风就会停止前进,而且前进的速度和方向也受风的影响。)【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具有操作性的设计,并提供结构化的材料,使学生能高
效地完成风力帆船的制作。试航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风力帆船存在的问题,为后面设计持续动力的船做铺垫。探索二:给小船装上其他动力1.过渡
:帆船的缺点是不能提供持续的动力,我们怎么解决动力的持续供给问题呢?(预设:给船装上发动机和螺旋桨。)2.活动:出示电动风轮、蒸汽
装置等材料,指导学生参考教材P32两种推进装置模型图,小组讨论安装方案。3.布置任务: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到材料区根据选择的动力领取
材料,合作组装并试航。【设计意图】选择电动风轮和蒸汽装置这两种典型的动力装置,让学生熟悉安装步骤,了解装置的大致结构,便于后续设计
和制作小船。探索三:如何让船在行驶中保持一定的方向1.过渡:小船在行驶中容易偏离方向,那么,该如何让小船保持一定的方向呢?(教学提
示:播放关于船舵的介绍和安装方法的视频。)2.提问:通过视频,你们了解到船舵有什么功能?(预设:船舵可以控制船的行驶方向。)下面,
我们就来探究船舵如何控制船的行驶方向。3.活动:给各小组分发船舵,指导学生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设计意图】提供简易的船舵,让学
生体验用船舵来控制船行驶的方向,引导学生在多次实验中寻找船舵方向与船的偏转方向之间的关系。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拓展:出示潜艇的图
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32“潜艇”资料。2.提问:潜艇是如何控制沉浮的?(预设:是靠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的。)它
又是靠什么动力驱动的?(预设:一般用柴油做动力,也有用核能做动力的。)3.布置任务:请大家课后通过网络、图书等查找更多潜艇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潜艇的相关资料,并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深化本课内容,同时激发学生课后多方位进行知识的获取。板书设计2.
5给船装上动力船的动力发展:人力→风力→机械动力机械动力可以让小船持续行驶船舵可控制船的航向:船舵左偏―→船向左偏转第6课 设计
我们的小船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设计我们的小船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
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2.知道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
—完善”等过程。科学探究目标1.能针对具体任务,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来设计一艘小船。2.能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设计图、模型或实物。
3.能对自己或他人设计的想法、草图提出改进建议,并说明理由。科学态度目标1.在设计小船的过程中,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2.在设计小船的活动中,建立质量和成本等意识。3.敢于对小船的设计方案质疑并虚心听取别人的合理建议。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
会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工程师的工作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制造产品,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并考虑多方
面因素完成船的设计。难点:采纳其他组有效建议,改进本组设计方案;对其他组的设计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适当地温习学过的知识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这个单元
,我们已经对船进行了五节课的深入研究,大家说一说你们有哪些收获吧!(教学提示:可在学生回顾前五课内容时出示对应活动图片,帮助学生梳
理归纳已经学过的知识。)(预设:浮的材料和沉的材料都可以用来造船;体积大的船受到的浮力大,载重量也大;根据不同的需求,我们可以给船
装上不同的动力装置;……)2.揭题:真不错!看来大家已经掌握了不少关于船的知识。在前面的课程中,大家所用的船只都是由老师提供的,现
在你们想拥有一艘自己设计制作的小船吗?(预设:想。)今天,让我们化身“小小造船工程师”,来设计我们的小船。(板书:设计我们的小船)
【设计意图】用相关活动图片引导学生梳理学过的关于船的知识,为开展设计活动做好铺垫。任务1.过渡:要设计制作一艘船,我们必须先做什么
?(预设:明确设计要求。)2.活动:出示设计要求,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学提示:目的地的距离根据准备的材料和学生的水平设定,要能让
大多数小组成功到达。)3.谈话:关于成本,我们用虚拟的造船币来表示各种材料的价格,供大家参考。(教学提示:出示一些材料的参考价格表
。)【设计意图】明确设计要求,使设计活动可以有序开展;设定材料的价格,引导学生树立成本意识,养成节约的习惯,同时使情境更具真实性。
制定方案1.过渡:我们已经明确了设计要求和可用的材料,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我们要先做好设计。2.提问:我们在设计船的时候需要考虑哪
些方面的因素?(预设:船的大小、形状、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制作费用等。)3.小结:大家的想法很全面。除此以外,我们在设
计时还需要画出船的结构示意图,标注结构的名称及所用的材料,并对费用进行计算。4.活动: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小船的设计图。【设计
意图】通过制订方案,引导学生将脑海中精彩的创意转化为工程设计图,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素养。展示与交流1
.过渡:同学们都自主完成了设计,设计里有很多创意。大家想不想让自己的设计更合理?(预设:想。)那我们就要互相学习。接下来,我们就通
过“画廊走”的方式来欣赏和学习其他小组的作品。2.活动:指导每组学生派几名成员按固定的一个走向去观摩其他各组的设计,学习别人设计的
优点,并给对方小组提出建议。同时,每组要留守一名方案解说员,向来到本组的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设计思路和细节,并记录对方给予的建议。3
.布置任务:请大家根据在“画廊走”活动中的收获再次进行组内讨论,修改、完善各自小组的设计。4.小结: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
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等过程。工程设计中,为了满足工程的要求,需要反复优化自己的设计,同时注意控制成本。今天我们完成了前两
个环节,都有了自己的设计方案。让我们期待下节课的动手制作吧!。【设计意图】通过组内讨论设计,再进行组际交流学习,引导学生集思广益,
探索如何用最少的费用造出一艘理想的船,让学生认识到工程设计中方案论证的过程不可或缺。板书设计2.6设计我们的小船需要考虑的因素:船
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制作费用工程设计的过程: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教学反思本课以设计小船为
载体,让学生像工程师一样经历完整的工程设计过程,体会设计对产品制作的重要性。在设计活动中,要关注各小组的分工是否合理,每一名学生是
否都参与讨论和设计,并适时地给予提示,但又不过多地干涉学生的设计想法,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画廊走”活动中,
要引导学生合理学习同伴们的优点,并改进自己的设计方案,同时保留自己小组设计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课后作
业二、判断题。1.用最少的费用造出一艘理想中的船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2.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
试—完善”等过程。( )3.为了让船的载重量符合要求,船身的设计要越宽大越好。( )4.如果发现其他组的设计比自己
组的好,应该放弃自己组的设计,模仿其他组的。( )参考答案二、1.√ 2.√ 3.× 4.×授课时间:_______
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设计—
制作—测试—完善”等过程。科学探究目标1.能按照设计方案制作小船。2.能根据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优化小船。3.能从多个
角度评价小船的制作过程。科学态度目标1.在制作小船的过程中,建立质量和成本等意识。2.在制作小船的活动中,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体验
“做”的成功和乐趣,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技术与工程在人类文明史上与科学有同等
价值和地位,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教学重难点重点:按照图纸来选材和制作小船,在测试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不断调整与改进。难点:在
制作船的过程中,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知识技能,理解产品的工程设计流程。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泡沫板、木板、铝箔、泡沫胶、小电动
机、小风扇、电池盒(带电池)、导线、开关、喷气装置、纸张、木条、钩码、测试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航模水
槽、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制作1.引入:上节课我们完成了船的设计,接下来就可以根据设计图开始制作小船了。(板书:制作与测试
我们的小船)2.提问:小船的制作有哪些步骤?(预设:先制作船体,再组配动力装置,然后将动力装置安装在船体上,最后对照图纸检查。)怎
么安排制作比较合理?(预设:大家先一起商量确定分工,然后按照分工完成各自负责的工作内容。完成自己工作的组员可以帮助其他组员。)3.
小结:为使制作过程有序、高效,我们应该先分工,再制作;先分装,再组装。注意制作时应该按照设计图进行,所以每组选一名材料员和监管员,
监管选材过程,确保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取材。另外,如果在制作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需要改进,应及时在设计图和经费预算上做出调整;若有材
料报废,也应计入船的总造价中。4.活动:出示“船的设计、制作和测试评价量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5.布置任务:
接下来,请各小组开始制作小船,注意考虑评价量表中的各项因素。【设计意图】让学生思考“怎么安排制作比较合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制作小
船的流程,保证接下来的制作活动能够有序地开展。制作前,先进行讨论,明确分工与评价标准,再展开制作,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统筹整个工程设计
,增强质量意识,更高效地达成目标。测试1.过渡:大家都完成了小船的制作,它们是否达标呢?让我们测试一下吧!(教学提示:出示测试标准
。)2.活动:分发测试记录单,指导学生进行实地测试,并将测试数据和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设计意图】通过测试,学生会发现自己设计
的小船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改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与改进1.讨论:针对刚才测试发现的问题,
你们的船还可以怎样改进?(教学提示:指导小组根据测试时发现的问题改进设计图,也可以对制作工艺进行改进。)2.提问:回顾我们的造船活
动,我们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预设:经历了“明确任务—制订方案—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的过程。)这也是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完整过程
。3.活动:出示“船的设计、制作和测试评价量表”,指导学生组内讨论,实事求是地对本组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打分。4.布置任务:下次课,
我们将举办小船展览会。课后,请大家为自己小组的小船写一份300字左右的说明书。【设计意图】组内讨论与自评、为小船写说明书等活动,是
对造船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及评价的过程。拓展与小结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纸船载人”的图片。)这艘纸船为何能承载一个人?(预设:
这艘船的体积很大,因此载重量比较大;船的外面包裹了一层防水纸,能保证船不被浸湿。)2.过渡:大家想尝试坐在自己制作的小船中在水里行
驶吗?(预设:想。)今年,我校的科技节上将有一个“纸船载人”的比赛活动。(教学提示:出示“纸船载人”活动的比赛要求。)3.布置任务
:请大家课后集思广益,发挥各自的想象和才能,为我们班级的造船方案献计献策。期待你们在科技节上的精彩表现!【设计意图】通过预告学校科
技节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让学生课后再经历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动手制作、迭代改进等步骤,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思维。板书
设计教学反思制作一艘船是一个实践活动,学生已经了解到造一艘船要考虑载重量、稳定性、船的大小和船体材料等因素。在指导学生制作小船的过
程中,适时给出一些关键性提示,引导学生理清制作步骤,安排好组员分工,从而快速、高效地完成制作任务。在测试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制作小
船的情况适度修改、增减部分评价项目,引导学生边改进边调试自己的小船。最后的拓展活动,在设计、制作和测试方面的难度都大大增加,对学生
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也让学生的创意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还能锻炼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课后作业三、选择题。1.如图是制作小船时
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先制订出合理的步骤再制作B.制作时损坏的材料不计入成本C.组长一人完成所有的制作2
.如果你是小船测试组的评委,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小船测试内容的是( )。A.小船的载重量 B.小船的稳定性 C.制作小船的
材料4.成成根据设计图制作出了自己的小船,想邀请你帮助测试一下,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船在中途渗水了没关系,只
要在通过终点前没沉没就好B.船速快的优点可以弥补载重量不足的缺点C.测试过程中发生侧翻就算测试失败5.(多选)在给船只制作说明书时
,内容应该包括( )。A.注意事项 B.载重量 C.使用方法参考答案三、1.A 2.C 4.C 5.ABC第1课
地球——宇宙的奇迹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地球——宇宙的奇迹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
目标1.知道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2.知道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3.知道海洋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多种资源。科学探究目标1
.能交流、讨论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的条件。2.能探讨宇宙空间站要为宇航员提供哪些生存条件。科学态度目标感受地球的神奇以及
生存环境的珍贵。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依存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记录、交流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的生
存所必需的条件。难点:通过绘画将地球的环境条件和生命活动关联起来。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地球圈层轮廓图、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教学
课件、班级记录表、地球圈层轮廓图、海洋资源示意图、《神奇的地球家园》视频、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片段。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
入:播放电影《疯狂的外星人》中有关外星人的片段。2.提问:你们认为外星人真的存在吗?说一说你们所了解的“外星文明”。(教学提示:鼓
励学生积极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讲解:目前,所有的“外星文明”故事都是虚构的,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除地球之外的星球存在
生命,地球是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4.揭题:(教学提示:播放《神奇的地球家园》视频。)到目前为止,除地球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
宜人类生存的星球。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它为人类及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我们居住的地
球。(板书:地球——宇宙的奇迹)【设计意图】从学生十分喜爱的电影片段引入,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充分表述他们所了解的
“外星文明”的欲望。然后,明确指出地球是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并播放《神奇的地球家园》视频。最后,通过一系列设问引出本课主题。探
索与研讨探索一:梳理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1.过渡:地球上的物种如此丰富,这些物种能在地球上不断地延续下去,它们的生存有哪些必要条件呢
?2.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各自认为的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3.讲解:我们知道生命离不开水、阳光、空气、食物和土壤。除此之外,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还需要各种能源。阳光是许多生物生存的能量来源,同时也存在对生命有害的辐射,而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有效地阻隔了这些辐射
,也使地球保持着适合生命生存的温度。探索二:画一画我们的地球1.过渡:我们已经知道生命存在的一些必要条件,接下来,请大家根据教材P
39资料,画一画我们的地球。2.活动:给学生分发地球圈层轮廓图,指导学生在图上标出与生命活动有关系的部分。探索三:了解地球是一颗非
常独特的行星1.过渡:(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40太阳系图。)太阳系有八颗行星,但只有地球上有生命存在,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资料
来了解一下。2.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0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情况对比资料,然后出示太阳系八大行星概况对比表,引导学生思考其他行
星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3.小结:太阳系中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不能同时具备水、大气、适宜的温度和气候等生命存在的条件,因此地球是目前
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独特的星球。我们的地球家园只有一个,要倍加珍惜。【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讨论、梳理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然后以绘画
和标注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命存在的条件以及地球具备的环境特点的理解,再让学生阅读资料,进一步理解地球是一颗独特的、唯一适合生命存在的
星球,引导学生建立对地球的认知,树立珍爱地球的意识。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拓展:出示海洋资源相关图片(或播放视频),引导学生阅读教
材P40“丰富的海洋资源”图文资料。2.提问:海洋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预设:丰富的生物、矿产、能源等资源。)哪些是我们在前
面的学习中没有总结到的?(预设:海洋中的生物还是地球上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者。)3.小结:地球上的海洋是个大宝藏,也为人类和其他生
命提供了生存条件,我们同样要珍惜海洋资源。【设计意图】通过图文或视频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地球独特性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海
洋意识。板书设计3.1地球——宇宙的奇迹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地球为生命存在提供的必需条件:水、空气、适宜的温度、食物、
能源和土壤等教学反思在本课的“画一画我们的地球”探索活动中,有的学生画得很迅速,但是很粗糙;有的学生画得太精细而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所以,这里要注意引导学生主要画出地球的生物圈,最好在画之前示范画出一部分,帮助他们利用简图、示意图等形式把地球的环境条件和生命活
动关联起来,把梳理好的生命存在的必需条件形象化。课后作业二、判断题。1.生命生存的条件很复杂,缺少任何一个生存条件,生命都无法生存
。2.地球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宇宙空间站,提供了一切生命必需的条件,并且能自我调节平衡。( )3.[易错题]火星和金星与太阳的
距离适中,所以它们适合人类生存。(参考答案二、1.√ 2.√ 3.×第2课 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授课时间:__________
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有些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的活动引发的,地
球面临着多种环境问题。2.知道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科学探究目标能够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查阅资料、案例分
析等方式获取有关环境问题的信息。科学态度目标关注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树立改善环境问题的信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人类活
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难点:分析研讨人类不合理
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面临的环境问题”班级记录表、有关环境问题的视频及其他资料
、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地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生存环境,现在全球的环境状况怎么样?(预设:环境问题很严峻。)
说一说,除了自然灾害之外,我们的地球家园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预设:草原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越来越多的动植物面临灭绝的威胁
、全球变暖……)2.讲解:有些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例如大气污染。(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41大气污染的图片。)大气污染影响交
通安全,损害人体健康,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3.揭题:还有哪些由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又对人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今天
,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板书: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对全球环境现状和我们的地球家园面临的环境问题
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前认知,再以较常见的大气污染为例,激发学生探究环境问题的兴趣。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
的自然因素的总体,本单元主要指自然环境。环境问题:环境的结构与状态因人类活动而发生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两类。探索与研讨探索一:与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的环境问题1.过渡: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一些我们的地球家园面临的环境问题,相信大家
还有更多的看法想要交流。2.布置任务:请大家列举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思考哪些与人类的活动有直接关系,完成记录表。3.小结:环境问
题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其中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尤为常见,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探索二
: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1.过渡:我们梳理了各种与人类活动有直接关系的环境问题,那么这些问题是如何表现的,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2.活动:播放有关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三种环境问题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认真
观看。3.布置任务:请大家分组活动,各组挑选一种环境问题,讨论其表现及产生的影响,并利用气泡图进行梳理,完成后依次展示、讲解。探索
三:了解全球变暖的情况1.过渡:近年来,全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持续升高,已引起了地球表面的许多变化,例如北冰洋的浮冰减少。(教学提示
:出示教材P42北极熊被困在浮冰上的图片。)2.活动:出示北极浮冰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认真阅读。3.小结:冰雪环境对北极熊的生存至关
重要,而全球变暖导致现在的北极地区浮冰面积急剧缩小,这几乎给北极熊带来灭顶之灾,甚至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4.活动:播放全球变暖的相
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全球变暖的情况并利用气泡图梳理全球变暖会给地球带来怎样的影响。5.小结: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
些临海城市甚至会被淹没。同时,也给空气和海洋带来巨大的能量,导致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变得频繁。环境保护势在必行!【设计意
图】通过列举环境问题,并对一些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研讨汇报资源:自然界中可以用于
生产和生活的物质。环境保护: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替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拓展与小结
1.过渡:大家已经了解了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那你们知道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吗?(预设:我们小区存在噪声污染,如大音量播
放广场舞音乐;学校里存在浪费水资源的问题,如用完水不拧紧水龙头;……)2.布置任务:请大家利用课后时间对周边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存在
的环境问题并通过拜访相关人员或查阅资料,了解其产生的原因。【设计意图】让学生开展环境问题调查,关心社会问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实
践能力,也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板书设计3.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能源紧缺、全球变暖…
…教学反思本课介绍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在介绍每一个环境问题时,若设置适当的情景,并配上相应的文字、图片或视频资料,则学生在探
究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危害时就容易联想。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补充一些容易被学生忽略的信息,并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效果会更好。课后作
业见对应课时训练。第3课 珍惜水资源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珍惜水资源课型新授课教学
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紧缺。2.知道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多。3.知道新技术帮我们节约用
水和防治水污染。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获取有关水资源的信息,通过比较、分析明确我国水资源的状况。2.调查家庭一个月的生活用水
,并利用图表进行比较、分析。3.设计、制作简易的滴灌装置。科学态度目标感受水资源的珍贵,关注水资源紧缺、水污染问题。科学、技术、社
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滴灌装置技术能节约水资源。教学重难点重点:调查家庭一个月的生活用水,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难点:阅读、计算、比较我
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制作简易滴灌系统的材料。教师准备:所在地区的人均月用水量数据、滴灌技术相关视频、教学课件
。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地球是一颗“水的星球”,其表面有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但许多地方却严重缺水。(教学提示:出
示干旱地区人们排队取水、某些庄稼因缺水而干枯等图片。)2.揭题:为什么许多地方的水资源会紧缺呢?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利用水资源?今天
,我们就来探讨如何珍惜水资源。(板书:珍惜水资源)【设计意图】首先介绍地球是一颗“水的星球”,然后用图片介绍世界性水资源的紧缺状况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聚焦本课的核心问题。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认识水资源是宝贵的1.过渡: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资料显示,地球上
水资源总量大约是14亿立方千米。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担忧水资源的问题呢?2.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3~4
4图文资料,计算水资源状况,并分组讨论为什么担忧水资源的问题。3.小结:虽然地球是“水的星球”,但由于地球上大多数的水资源无法利用
或难以利用,因此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多。而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从世界上来看更少,而且分布很不均匀,导致水资源更显紧张,再加上水污
染严重,水资源的问题更值得担忧了。探索二:家庭用水调查1.过渡:前几天,给大家布置了调查家里月用水量的任务,大家完成得怎么样?(教
学提示:请学生出示带来的家庭水费收据或记录的数据。)2.活动:指导学生分组活动,计算每位组员家庭人均用水量。3.展示:将各组统计、
计算的数据汇总到班级记录表,并请学生估算班级每人每月的平均用水量。4.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所在地区的人均月用水量数据。)你们计算
出的人均月用水量与自己预计的相比如何?与本地的人均月用水量相比如何?(预设:比自己预计的要大,比本地的人均月用水量也大。)5.小结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虽然相对较多,但由于人口多,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再加上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很多城市、农
村都存在缺水状况,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探索三:了解正在采取的主要解决措施1.过渡:水资源如此珍贵且短缺,我们应该积极采取解决措施
。大家认为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预设:水污染防治、节约用水等。)2.讲解:关于水污染防治,2017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指出,要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
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节水方面,现已在全社会大力推进节水措施;农业方面,倡导采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例如滴灌、喷灌、雾灌等,其
中,滴灌是目前农业灌溉技术中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3.活动:播放滴灌视频,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5滴灌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当前先
进的农业灌溉节水技术。探索四: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来节约用水1.过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为了节约水资源我们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2
.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5黄色标签资料,并分组讨论生活中更多节约用水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资料,调查家庭用水量,并计算、
分析、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担忧水资源的问题;通过介绍当今社会的节水、防污措施,引导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促进学生建立节
水意识,培养节水习惯。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小结:解决水资源有限和用水需求的矛盾,需要我们持续关注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的环境问题,并
利用新技术帮助我们节约用水。2.拓展:请大家设计制作一个给盆栽植物浇水的简易滴灌装置,要求每分钟滴的水不超过35毫升。板书设计3.
3珍惜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状况:淡水资源少,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更少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人口多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珍惜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推进节水措施,采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等教学反思最后的拓展环节——设计制作一个给盆栽植物浇水的简易滴灌装置,课堂时间可能不够,需要学
生在课后完成,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制作方法越详细越好,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还可以给学生提供针对功能性、方便性、创新性、美观度、综
合性等方面的评价表,这样学生课后设计制作时思路会更加清晰。课后作业见对应课时训练。第4课 解决垃圾问题授课时间:_________
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解决垃圾问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人们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
圾危害环境。2.知道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3.知道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或后续处理处置。科学探究目标1
.能够调查统计家庭一天产生的垃圾的质量和种类。2.经历垃圾的分类分装、回收利用的活动。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破坏的严
重程度。2.关注垃圾的去向。3.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的产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评价堆肥箱设
计。教学重难点重点:调查垃圾问题,研讨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难点:研讨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提前布置各项调查任务、
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空堆肥箱和安放场地。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提前几天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拍摄
住处附近的垃圾堆放点的照片。)展示学生课前拍摄的垃圾堆放点的照片,引导学生介绍照片拍摄的地点,说一说拍摄时的情况和感受。(预设:我
是在街边的垃圾堆放点拍摄的,那里的垃圾堆放杂乱,味道很大,严重影响了街道环境。)2.展示:出示多张垃圾堆和垃圾场的图片,让学生感受
垃圾问题对环境的影响。3.揭题: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已经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环境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怎样解决垃圾问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
来探讨这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板书:解决垃圾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布置拍摄任务并展示学生拍摄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垃圾的数量之多,对环境
的影响之大,体会垃圾问题与每个家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调查垃圾问题1.过渡:要解决垃圾问题,我们先要了解垃圾:什么
地方产生垃圾?产生了哪些垃圾?这些垃圾的质量有多少?它们都到哪里去了?(教学提示:提前一周布置任务,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地点观察该处
产生的垃圾及其种类,估算每天产生垃圾的质量,并查询垃圾最后的去向。)2.活动:指导学生分组交流、整理收集到的有关垃圾的信息,并汇总
到班级记录表中。3.提问: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产生和丢弃垃圾,通过调查,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要重视垃圾问题了吗?(预设:垃圾会污染环境
,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甚至影响生物的生存。)4.小结:垃圾来源复杂、种类繁多、质量大,大多数都会进入垃圾
填埋场,而填埋垃圾并没有完全解决垃圾问题,我们仍要寻找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探索二:家庭生活垃圾统计1.过渡:垃圾来源复杂,我们先从
身边的垃圾了解起。如果一个家庭(按平均4口人计算)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3千克,那么我们全班所有同学的家庭一天会产生多少生活垃圾?
全校所有同学的家庭一天会产生多少生活垃圾?整个城市一天会产生多少生活垃圾?2.活动:指导学生估算全班、全校所有同学的家庭及所在城市
(地区)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总质量。3.小结:一个城市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数量就如此庞大,那么全世界一天会有多少垃圾产生呢?(教学
提示:出示世界各地区每年垃圾的产生量柱状图和“越来越多的垃圾”文字资料,引导学生阅读。)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远比想象的多,全世界的每
一个角落都无法避免垃圾问题,这也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垃圾问题的原因。4.讲解: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我们要学会将垃圾分类。生活垃圾一
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5.活动:出示生活中常见垃圾的图片,指导学生分组模拟对垃圾进行分类。6.小
结: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或后续处理处置,有助于解决垃圾问题。探索三: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1.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8解决垃圾问
题的三种方法。2.提问:结合黑板上的分类垃圾桶图标里的垃圾名称卡片,大家说一说不同类别的垃圾可以用哪些方法解决?(预设:尽量少购买
易拉罐饮品,从源头上减少金属物垃圾;可以将塑料瓶回收利用,制成化纤,变废为宝;过期的药品、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在处理过程中要避免对环
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3.追问: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对于解决垃圾问题,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预设: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减少食
物浪费;用布袋取代塑料袋;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废物利用;重复使用;……)4.小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小的选择,都会凝聚成
巨大的力量。我们要逐渐养成垃圾减量的环保行为习惯。【设计意图】通过调查与交流,让学生明确垃圾来源复杂、种类繁多、质量大,意识到垃圾
问题的严重性。估算的过程,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垃圾数量的庞大。模拟分类活动能够比较直观地展示垃圾的种类,便于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垃圾的分
类处理。再思考交流日常生活中能为解决垃圾问题做些什么,让这些环保知识逐渐内化成学生的行为习惯。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小结:每个人每
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严重危害我们的生活环境。但是处理大量的垃圾是相当有难度的,因
此我们每个人都要想办法减少垃圾的产生,削减垃圾的总量。垃圾分类是有效处理垃圾的前提和基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其中。2.拓展:指导
学生做一个堆肥箱。将厨余垃圾掺入洗菜水或者洗拖把的水,堆积起来,表面覆盖一层土壤,让堆肥慢慢腐熟。提醒学生腐熟时间一般需要1~3个
月。当堆肥腐熟后,可组织学生把堆肥施在花木根部。【设计意图】做一个堆肥箱是很好的动手实践活动,也是一次很好的垃圾再利用的体验活动。
板书设计3.4解决垃圾问题垃圾问题:来源复杂、种类繁多、质量大、处理困难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解决方法: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教学反思本课有较多的调查活动,因此要安排好时间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而更好地意识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
。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和疑问再来学习,兴趣会更大,学习效果会更好。课后作业二、判断题。1.垃圾就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2.
塑料包装袋方便轻巧,便于携带,应该大力推广。( )3.减少丢弃和重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根本办法。( )参考答案二
、1.√ 2.× 3.√第5课 合理利用能源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合理利用能源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有一些能源是有限的。2.知道能源的利用过程会对环境带来影响。3.知道要节约能源,合理使用能源
。科学探究目标1.讨论合理使用能源的方法。2.能够模拟温室效应实验。科学态度目标培养强烈的能源意识,养成合理利用能源、节约利用能源
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地球上的一些能源是有限的。教学重难点重点:研讨能源的利用过程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关注能源问题。
难点:模拟温室效应实验,理解气候变暖的原因。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透明密封袋、温度计、计时器。教师准备:火力发电的视频
、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大家有没有碰到过家里停电或停燃气的情况?(预设:有;没有。)如果没有了电和燃气,会发
生什么状况?(预设:没有了电,所有家用电器都不能使用,夜晚将一片漆黑;没有了燃气,我们将无法做饭、烧水,生活会很不方便。)2.提问
:电和燃气都属于能源。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能源呢?如果停止能源供应会发生什么状况?(预设:开车、做饭、看电影等都使用
了能源,如果停止能源供应,这些都无法实现。)我们每天使用的电、燃气都源于什么?它们来自哪里?(预设:电来自发电厂;燃气来自燃气公司
。)3.讲解:我们使用的电大多数来自火力发电厂,通过煤燃烧发电;燃气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它们能够为
我们的房间调节冷暖或带来光明,也能驱动车辆、烹调食物、转动机器。4.揭题:使用这些化石燃料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吗?(预设:会给环境带来
污染。)那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如何合理利用能源。(板书:合理利用能源)【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使学生联系生活,感受
能源的广泛使用以及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确定使用化石燃料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后,聚焦本课主题。能源:产生机械能、热能、光能、电磁能、化学能
等各种能量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改善人们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基础。探索与研讨探索一:我们为什么要
关注能源1.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9“2017年我国的电能来源”饼状图和小资料。2.提问:大家获得了什么信息?(预设:电能是生
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我国目前的电能来源多样,但火电占最大比重。)3.追问:(教学提示:播放火力发电的视频。)广泛使用化石能源存
在什么问题?(预设: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最终会枯竭;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污染。)4.活动: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能
源问题”,并将结果汇总于记录表中。5.小结: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和能源有着密切关系,而传统的化石能源是有限的,一段时间后会枯竭,并且
长期大量消耗化石能源会加剧环境污染,因此我们要关注并解决能源问题。探索二:模拟温室效应实验1.活动:我们知道过度使用化石燃料会引发
温室效应,什么是温室效应?请大家阅读教材P50图文资料。2.布置任务: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温室效应”,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温室效应模拟
实验。(教学提示: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3.小结:温室气体就像密封袋那样,既能让阳光的热量到达地球表面,又能阻止地
球一部分热量的散发,从而使地表附近大气温度上升,导致全球变暖。探索三:探寻能源问题的解决方案1.过渡:化石能源有限,而且使用过程中
会污染环境,加剧温室效应。因此,我们要探寻解决方案。例如,我们可以从节约每一度电做起。2.活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P51“节约每
一度电”资料。3.提问:研究人员发现,一台1.5匹的空调,如果夏天温度调高1 ℃,每天运行10小时,可节省约1.8度电。按照这个数
据,一个季度(3个月)可以节约多少度电?(预设:1.8×90=162度。)4.讲解:每一度电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化石能源以及排放废弃
物,所以节约用电相当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此外,新技术的利用也可以让我们在享受便捷生活的同时减少电能的消耗。5.活动:出示相同亮度
的普通灯泡和节能灯泡的耗能情况(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功率数据并对比,了解新技术的节能效果。6.过渡:为了应对能源危机,除了节
约用电、利用新技术节能,我们还要开发新能源。(教学提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1“开发新能源”资料。)7.小结:新能源是目前尚未广泛
利用而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它们具有取之不尽、环保清洁的特点。8.提问:为了节约能源,我
们能够做些什么?(预设:随手关灯;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少开空调;建议家里使用新能源;……)9.小结: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依赖于能源的
供给。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枯竭将会引发能源危机,且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会污染环境。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养成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
的习惯。【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资料、小组讨论,使学生知道地球上的化石能源是有限的,而且使用过程中会污染环境。通过做温室效应模拟实验并
阅读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感受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并关注新能源。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小结:能源问题是人类对能源需求的增
长和现有能源资源日趋减少的矛盾,还包括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2.拓展:课
后查阅资料,收集一些合理利用能源的新方法、新技术,在下次课上分享、交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通过提出引发学生共鸣的问题,引导学生阅
读资料,指导学生做模拟实验,并根据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结合资料展开讨论,进而使学生意识到关注能源的重要性。若能在教学前提醒学生查阅资
料,收集更多关于能源的信息,学生在研讨环节中的表现就会更加出色。课后作业对应课时训练。第6课 让资源再生授课时间:________
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让资源再生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有些资源不可以再生利用,有些资源可以再生
利用。2.知道纸的再生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科学探究目标模拟再生纸的制作。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强烈的资源意识。2
.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评价再生纸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造纸流程并制作再生
纸。难点:研讨用废旧纸制作再生纸的意义。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纸巾(或废报纸)、水、水杯、搅拌棒、干毛巾、棉布、塑料片
、自制的再生纸成品。教师准备:多种再生纸样品、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玻璃瓶、塑料瓶上的循环再
生标志。)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标志?它表示什么意思?(预设:循环再生标志,表示这个物品可以回收再利用。)2.讲解:(教学提示:出示教材
P52再生资源背景图。)这些物品都有循环再生标志,可以回收再利用。地球上的有些资源被消耗就不可再生,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这样的资
源称为不可再生资源;有些资源是可以再生的,如塑料、玻璃和纸,这样的资源称为可再生资源。3.活动:(教学提示:出示再生纸。)这是再生
纸,大家看看它有什么特点?找一找它的标志。4.揭题:怎样做一张再生纸呢?再生纸对环境有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张再生纸。(板
书:让资源再生)【设计意图】循环再生标志虽然常见,但学生一般不太关注。因此,先引导学生认识该标志,了解资源分为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
,再提出本课任务——制作一张再生纸。探索与研讨探索一:了解我国古代的造纸技术1.过渡: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凝聚着祖先的智
慧。在制作再生纸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国古代的造纸技术。2.活动:出示“中国古代造纸流程”资料及图片,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中国古代
造纸流程3.交流:了解古代的造纸流程后,你们对制作再生纸有了什么想法呢?请大家分组讨论再生纸的制作方法。探索二:试着做一张再生纸1
.活动:分发纸巾(或废报纸)、水杯、搅拌棒、棉布、干毛巾等材料,指导各组学生分工协作,动手制作到通风晾干这一步骤。2.提问:在制作
再生纸的过程中,大家有什么体会?(预设:搅拌纸浆时要尽可能地搅拌均匀,平铺、挤压时要将纸浆铺均匀,这样做出来的纸才会厚薄均匀。)3
.活动:(教学提示:分发事先自制的再生纸成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再生纸,并体验书写,说一说再生纸的特点。(预设:亮度偏低,颜色灰暗
;表面比较粗糙,存在斑点;有些地方有褶皱,写起字来不那么顺畅;……)4.讲解:再生纸是一种以废纸为原料,经过分选、净化、打浆、抄造
等十几道工序生产出来的纸张。生活中常见的再生纸产品有纸板和纸箱、包装纸袋、卫生纸等。使用1张再生纸可以节约1.8克标准煤,相应减少
二氧化碳4.7克。探索三:了解造纸厂的造纸流程1.过渡:体验了再生纸的制作,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造纸厂是如何造纸的。2.活动:引
导学生阅读教材P53“造纸厂的造纸流程图”和“再生纸对环境的影响”资料。3.交流: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古代和现代造纸流程的异同
,比较再生纸和普通纸的制造有什么区别。【设计意图】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流程,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体验再生纸的制作过程,比较
再生纸的制造和普通纸张的制造的区别。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小结:目前,我国自然资源有限,特别是森林资源不足,使用再生纸可以节约大量
原材料,进而起到保护树林、竹林等生态资源的作用,还可以减少对煤和水的消耗,减少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2.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
与资源回收再利用有关的情况?(预设:玻璃制品可以回收,再生玻璃使用广泛;金属制品可以回收,比新开采矿石节省大量人力物力;一些塑料制
品也可以回收再利用,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3.布置任务:请大家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过程,并调查你们家废弃
物的回收情况,做一份统计表,下节课进行汇报。【设计意图】通过课外活动,拓展学生对资源再生的认识,了解更多的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情
况,进一步感受资源再生的意义。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制作再生纸,引导学生感受资源再生的意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班级或学校建一个
“资源回收站”,让学生定期回收纸张、塑料和金属等废旧材料,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资源再生这个有意义的项目中来,从而培养他们的资源意识。
课后作业三、选择题。1.下列资源中,都属于可再生资源的一组是( )。A.石油、煤、太阳能B.铁矿、玻璃瓶、天然气C.旧布料
、塑料、纸3.下列关于再生纸制作步骤正确的是( )。A.撕碎→平铺→搅拌→挤压吸水→通风晾干B.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
→通风晾干C.撕碎→搅拌→挤压吸水→平铺→通风晾干参考答案三、1.C 3.B第7课 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授课时间:_______
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环境问题是复杂的,各种因素
是相互关联的。2.知道人们的行为可能破坏环境,也能够通过努力改善环境。3.知道处理好环境问题需要有平衡协调的措施。科学探究目标分析
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交流。科学态度目标1.树立改善环境问题的信心。2.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参与家乡的
环境保护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要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
环境问题,提出改善环境的措施。难点:分析环境问题,找出平衡、协调的办法。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反映当地典型环
境治理前后的某一区域图片、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前几课,我们都是探索、研讨某一个方面的环境问题,而现实中的环
境问题往往是综合的、复杂的,不同身份的人对同一环境问题的看法和立场可能也不一样。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2.提问:自然
水域中的大多数生物靠什么维持生命?(预设:干净的水、充足的食物、安全的栖息地。)3.追问:(教学提示:出示某河流或湖泊水体污染严重
和水质恢复后的照片。)生活在自然水域周边的人们是如何对自然水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预设:人们会从水域中获取生活用水,会捕食或养殖
水生生物;可能会将生活、生产中产生的垃圾排放到水域中,造成污染。)4.揭题:接下来,我们以某市的城中湖生态环境成功恢复为例,来思考
【设计意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板书: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通过展示某自然水域水体情况的前后变化,让学生感受污染的触目惊心,
激发他们深入研讨实际环境问题的兴趣。探索与研讨探索一:分析某市城中湖的环境问题1.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4~55资料。2.提问
:早先,未被污染的城中湖是什么样的?(预设:清澈见底,水草茂盛,鱼类繁多。)污染后的城中湖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预设:污染加剧,水体
严重富营养化,水生生物减少。)3.追问:治理后的城中湖又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预设:生态环境全面恢复,成为旅游新名片。)4.过渡:这
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环境破坏─环境治理─环境恢复的例子。从这个实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环境问题是很复杂的,要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找出问题产
生的原因。5.活动:指导学生分组,从湖周边生活的普通市民、湖区渔业养殖户、湖景区游船船主和环湖地区房地产开发商四个角色中选择一个,
分析、讨论城中湖事例中的环境问题,列举本组扮演的角色在加剧城中湖环境问题严重性方面的行为,完成记录单。探索二:提出环境治理的解决方
案1.过渡:不同的人由于居住的地域和从事的工作不同,在看待某个环境问题时会持有不同的态度,对解决环境问题的看法也会不同。2.活动:
请各组同学从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角度提出解决城中湖环境问题的三种方法,进行班级辩论。解决方法可以先从不触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来考虑,但其
他小组如果利益受损,可以提出来。【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分析、平衡、协调,让学生体会实际环
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理解要处理好环境问题需要有平衡协调的措施。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小结:环境问题是复杂的,各种因
素是相互关联的,实际的环境问题需要我们从不同职业、不同群体的视角来分析,处理好环境问题需要我们有综合分析的能力并采取平衡协调的措施
。2.拓展:收集资料,了解我们所在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治理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果。【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真实的环境问题,并
综合地分析、判断、评价当地的环境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通过“了解现状—寻找原因—共商对策”的方式对城中湖环境案例进行探讨,既提
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学之间互相研讨、交流展示,既完成了知识的迁移、思维的碰撞,又培养
了学生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课后作业三、选择题。2.在选择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时,我们最应该考虑的是( )。A.老师的建议B.被
多个小组不止一次提到的方案C.自己组员的意见3.白洋淀死鱼事件(如图)的主要原因是白洋淀上游河道的工厂向白洋淀排放大量污水,此次环
境问题事件中我们可以向( )追责。①排污工厂的负责人②该区环保局工作人员③渔民自己A.① B.①② C.①②③4.请你为以
上白洋淀死鱼事件选择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 )。A.对排污工厂进行罚款、整顿B.对渔民进行赔偿C.整顿排污工厂,治理被污染水
域,适当补偿渔民的损失参考答案三、2.B 3.B 4.C1.《温度与水的变化》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1
课。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要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热学问题,就要从物体的温度变化和测量开始。本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
一部分——聚焦,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我们已经观察过水的沸腾和凝固成冰的现象,水的这些变化与什么有关”。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让学生
回忆并整理水形态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其次是学生设计和进行“在持续加热、停止加热和继续加热情况下,观察和记录水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
的实验。第三部分——研讨,让学生在经历探究与观察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表关于“水在被持续加热过程中,水的状态和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停止加热后,水的状态和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水的沸腾过程跟什么有关”等问题的看法,希望学生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
。第四部分——拓展,引导学生继续探索水从常温持续下降到0℃以下,以及从0℃上升到常温后,水会发生什么变化。作为《热》单元的起始课,
本课以学生的前概念为起点,通过探究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热量在传递,完善“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这一科
学概念,并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学情分析】水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物体,许多学生都观察过水加热的过程。他们知道温度慢慢变高时,水会逐
渐变热、沸腾。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也已经知道了水结冰时的温度和水沸腾时的温度,但是较难理解“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在本节
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探究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了热量在传递。【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物质通常以固态
、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 2.理解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 3.分析物态变化的实
验探究情况,知道水的凝固点和沸点。 科学探究目标1.尝试从事物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角度中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 2.基于所学的知识,
对研究问题做出假设,说明假设的依据。 3.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用酒精灯、三脚架等组成加热装置,开展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探究活动。
4.通过持续加热和停止加热,记录水沸腾后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假设,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5.对探究活动
进行小结,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 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对热量与水的温度变化、形态变化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通过
长时多次的测量和记录,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 3.树立用证据说话的意识,能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 4.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主动研
讨与交流,形成集体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存在。 2.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自然界中
的有关现象。3.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给水持续加热、停止加热和继续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
和形态发生的变化。难点: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水的温度、形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
网、温度计、温度计夹子、热水、护目镜、湿布、记录单等。教师准备:水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课件资料,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1
.出示情景图片:展示自然界中的水以三种形态存在着。提问一:图片中的水以哪些形态存在??提问二:水的这些形态会发生变化吗??2.师生
交流后进行小结:自然界的水是以不同的形态在循环运动着,很多生物依靠环境而生活,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关联着的。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
些水在自然界里运动着,水的形态在发生着变化,水的形态发生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意图:用图片展示自然界中的水以三种形态存在着,引导
学生回忆自然界中有不同形态的水。通过让学生思考水的形态是否会变化,引导学生回顾三年级学习的“水沸腾后变成水蒸气,水凝固后变成冰”等
实验。通过让学生思考“水的这些变化跟什么有关”,引导学生提出“给水加热”“让水变冷”等想法,充分展露学习热学的前概念。探索 1.活
动一:梳理水形态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1)聚焦问题:水形态的变化与什么有关?学生提出:水形态的变化与温度有关,水受冷结冰,水受热变
成水蒸气。 (2)提醒学生回忆并说一说:水结冰的温度,水沸腾的温度。(3)小组讨论:水的温度发生变化时,水的形态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
? (4)揭示课题:温度与水的变化。(板书)2.活动二: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现象。(1)总结学生已有知识:将水加热到 100℃,水开
始沸腾,水的形态会转变成水蒸气。(2)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证实我们的假设?(3)小组讨论实验步骤,制订实验计划。(4)出示实验器材,
师生确定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清水。②给水加热,持续测量水温直至沸腾。③停止加热,持续测量水温3分钟,每分钟记录一次温度。④
再次加热直至沸腾,持续测量水温3分钟。⑤观察、记录水的温度和形态变化。(5)师生讨论,明确注意事项:①杯内加水少于二分之一,以免水
在沸腾时候飞溅出来。②撤走和移入酒精灯时注意安全。③规范佩戴护目镜,以防烫伤。(6)学生分小组开展水加热至沸腾的实验,将实验结果记
录在水沸腾后的变化记录表中。 (7)教师巡回指导,并提示先完成实验的小组,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等会儿跟其他同学交流。设计意图
:给水持续加热,观察加热后水的温度和形态变化,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容易完成的。五年级学生的科学学习,需要让学生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
计划。因此这个实验开始前,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细化实验步骤,强调实验记录和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三、研讨1.水在加热过
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1)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交流。 思考: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停止加热
后,水温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探究记录,研讨温度变化的情况。(3)师生小结并板书:水在吸收热量后
,温度上升。 2.水的沸腾过程跟什么有关?(1)提问:撤掉酒精灯后,水的温度还在100℃,却不再沸腾了;再次加热,水又沸腾了,说明
水沸腾的现象跟什么有关?(2)师生小结:只有提供热量,水才会沸腾。(3)提问:当我们给水持续加热,100℃后水沸腾了,水的形态开始
发生变化,这又是为什么? (4)师生小结并板书:水在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形态发生变化。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希望学生先通过分析实
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得出“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的结论,再通过充分交流研讨,引导学生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得出“水
在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形态发生变化”的结论。四、拓展 1.提问:水结成冰和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是否也存在着热量的作用? 2.学生
提出假设后,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3.师生共同完善探究方案。 4.布置课外拓展活动。设计意图:课后拓展环节,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水
的液态和固态之间的相互变换,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的概念。【板书设计】温度和水的变化受热受冷水蒸气水温
度变化,100℃温度变化,0℃冰冰水在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形态发生变化。水在释放热量后,温度下降,形态发生变化。 【记录单】水沸
腾后的变化记录表停止加热继续加热1分钟2分钟3分钟1分钟2分钟3分钟温度变化水的变化我们经过测量和观察,发现停止加热,水的温度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水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活动手册说明】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并记录水沸腾后的变化
。首先,让学生预测加热后水的温度和形态变化。其次,将烧杯里的热水加热至沸腾后,停止给水加热,观察和记录停止加热 1 分钟、2 分
钟和 3 分钟时水温度的变化以及水的变化。 然后继续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记录1 分钟、2 分钟、3 分钟时的温度,并观察和记录水的形
态变化。最后,学生交流水的沸腾过程跟什么有关。全班根据温度数据和水的形态变化,进行研讨并交流结论。2.《水的蒸发和凝结》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2课。在上一节课中,学生知道了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受热到100℃时沸腾,形态转变为水蒸气。可在
生活中,温度并没有达到 100℃,水也能转变为水蒸气,常常能看到水蒸气也会凝结成水。本节课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物态变化跟什么有
关?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水和水蒸气的相互变换与什么因素有关”。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让学生回忆
生活中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的现象,并交流这两种现象与什么有关;其次是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的关系,学生需要设计实验,通过实验证明温
度高低对水蒸发速度的影响;然后进行“在玻璃杯中加入冰块,将玻璃杯外壁擦干,静置一会儿,玻璃杯外壁又会出现水珠”“用食盐降低玻璃杯里
冰块的温度,玻璃杯外壁的水珠是否更多”等实验,发现水蒸发到空气中,同样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当温度变化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水的蒸
发和水蒸气的凝结现象。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观察与探究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研讨问题“当温度变化时,可以观察到哪些水的蒸发和凝
结现象?”“生活中还有哪些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第四部分——拓展,学生进行了水的沸腾、水的蒸发、水蒸气凝结等探究活动,可以继续联
想水还有哪些物态变化,自然界的云、雾、霜、雪等是怎样形成的?许多物质在循环、再利用、再循环的过程中,其形态也发生了改变。【学情分析
】水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物质,大部分五年级的学生都知道水会蒸发,水蒸气会凝结。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也已经观察了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但
是学生并不理解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设计实验,开展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的探究活动,理解
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过程中的吸热与放热现象,并进一步发现日常生活中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的实例。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知道水在吸收(放出)一定热量后,发生形态变化。 2.理解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过程中的吸热与放热现象。 3.发现日常生活中水的
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的实例。 科学探究目标1.运用以往的经验,对新的问题提出假设。 2.制订比较完整的实验计划,开展水蒸发快慢与温
度高低关系的探究活动。 3.设计实验,开展水蒸气的凝结的探究活动。 4.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分析雾、雨、
雪、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 科学态度目标1.乐于发现新的问题,呈现出对物态变化的探究兴趣。 2.尊重探究的证据,提出正确
的观点,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形成判断。 3.在进行多人合作探究时,能够有效沟通交流。4.养成在探究中、数据中、实践中找到支撑观点的证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讨论气温变化影响了人类、动植物的生活和生存。 2.关注人类一些行为会使地球变暖,从而影响自然环境的
变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实验,开展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的探究活动。难点:理解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过程中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教学
准备】为学生准备:烧杯、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清水、滴管、电子秤、护目镜、湿布、干布、冰块、食盐,记录单。教师准备
:关于自然界的云、雾、霜、雪等课件资料,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1.课件出示图片:生活中的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现象。提问
:水蒸发是怎么回事?水蒸气凝结成水又是怎么回事?2.学生回答后,总结、交流对水蒸发、水蒸气凝结的认识。 3.提问:那么水蒸发、水蒸
气凝结与什么有关?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4.揭示课题:水的蒸发和凝结。设计意图:用图片或视频呈现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回忆水蒸发和水蒸
气凝结的现象,说一说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是怎么回事,进一步唤起学生前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水蒸发、水蒸气凝结的原因是什么。探索1.活动
一:交流水蒸发、水蒸气凝结的原因。(1)聚焦问题:水的蒸发与什么有关?学生提出:水的蒸发与温度有关。(2)小组讨论:推测水温高低与
水蒸发快慢的关系。2.活动二: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的关系。(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关系的实验? (2)小
组讨论实验步骤,制订实验计划。(3)出示实验器材,师生确定实验步骤:①称量两杯水(杯+水)的质量,保持起始质量一致。②将一杯水放在
常温下,另一杯水加热至80℃。③放置3分钟后,称量两杯水(杯+水)的质量。④记录并对比实验结果。(4)学生分小组利用加热装置、烧杯
、水和温度计等开展实验探究。(5)全班研讨:我们观察到相同时间内,两只烧杯中的水减少得一样多吗?说明了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怎样的关
系?(6)师生交流并小结: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温度越低,水蒸发得越慢。(7)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水
沸腾后变成水蒸气,这节课我们观察了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你能说说水的沸腾和蒸发有什么相同点吗?(8)师生小结:水沸腾和蒸发的过程中都在
吸收热量,水变成水蒸气。3.活动三:观察水蒸气的凝结现象。(1)课件出示实验材料,提问:怎样才能看到水蒸气凝结现象。(2)简单交流
后,介绍观察水蒸气凝结现象的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加入冰块,擦去外壁水珠。②将烧杯静置,观察外壁。③记录烧杯内外温度计的读数。 ④在
烧杯中加入食盐,继续观察和记录。(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操作。(4)全班研讨:①通过比较烧杯内外温度计的示数,你觉得
水蒸气凝结需要什么条件?②加食盐前后,我们观察到烧杯内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水的凝结现象是怎样的?(5)师生小结:水蒸气遇冷,释放热
量,凝结成水。温度越低,凝结速度越快。设计意图:本课有两个主要的探究活动,这两个活动都要求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和精确测量,进行定量分析
,用充足的证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同时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的关系时,还要求学生要从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培
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三、研讨1.交流研讨:当温度变化时,我们观察到了哪些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2.举例:我们还能举出生活中哪些水的
蒸发和凝结现象?设计意图:本环节不仅希望学生能根据实验探究结果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还希望他们能进行充分论证,用显著的数据对比和严密的
逻辑推理来进行研讨交流,并进一步发现日常生活中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的实例。四、拓展 1.课件出示图片:自然界中水的形态多种多样
,常见的有云、雾、雨、露、霜、雪等,说说它们是怎样形成的。2.提问:这些现象与水蒸气的凝结有关吗?3.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在三年
级学习水的三态变化时,学生已经对常见的有云、雾、雨、露、霜、雪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在经过本单元一、二课的学习后,引导学生进行拓展交
流,希望学生对自然界中水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云、雾、雨、露、霜、雪的形成原因能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板书设计】水的蒸发和凝结水水蒸气
蒸发(吸热) 凝结(放热) 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温度越低,水凝结得越快。记录单1:水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的关系记录表起始质量
最终质量第1次第2次第3次取值第1次第2次第3次取值烧杯一烧杯二我们经过测量发现相同时间内,烧杯一中水减少了_________克,
烧杯二中水减少了_________克。记录单2:水蒸气凝结过程观察记录表烧杯内加冰块烧杯内加冰块和盐时间烧杯内温度计示数烧杯外温度
计示数水蒸气的凝结现象思考:1.通过比较烧杯内外温度计的示数,你觉得水蒸气凝结需要什么条件?2.加食盐前后,我们观察到烧杯内的温度
是怎样变化的?水的凝结现象是怎样的?【学生活动手册说明】学生活动手册上的内容是让学生观察与记录水蒸气的凝结现象。根据一段时间的温度
变化以及水蒸气凝结现象,交流与研讨水蒸气的凝结过程。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
第3课。教科书引用了生活中常见的温牛奶事例,聚焦问题“热水是怎样使牛奶由凉变热的”。教科书设置了不同温度的水接触后变化的探究活动,
通过试管中的凉水和烧杯中热水接触后的温度变化研究,探究热量的转移和平衡。本课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教科书用平时生活中
常见的温牛奶现象,聚焦问题“热水是怎样使牛奶由凉变热的”。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对聚焦问题表达自己的预测;其
次是让学生进行“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温度会怎样变化”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直观地观察到温度不同的物体接触后温度的变化。第三部分
——研讨,在经历观察与探究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表对以下问题的看法,“凉水温度是如何变化的”“热水温度是如何变化的”“温度变化
是怎样引起的”,希望学生认识到随着温度的变化,热在温度不同的物体间进行传递。作为《热》单元的第3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节课给烧
杯里的水加热,观察了从单一物体吸收热量带来的变化,本节课进一步观察热在温度不同的物体间的传递,从而建构“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
度低的物体,并趋向平衡”的科学概念。【学情分析】许多学生都有过热牛奶的经历,他们知道冷的物体和热的物体接触后,可以使冷的物体变热,
热的物体变冷。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的过程实质是热的传递过程。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观察到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
触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思考热量的传递。【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理解两个系统在发生传
热的条件下趋向于热平衡。 3.发现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生活中存在各种热现象。 科学探究目标1.基于所学的知识,自
主设计实验探究。 2.通过测量获取证据,根据温度变化的记录,制作数学折线图。 3.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
科学探究的结论。 4.获取多个证据支持提出的观点,尝试多方式认识事物。 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对事物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 2.当发现事实与自己想法不同时,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3.在进行多人合作时,主动在小组内沟通交流。 4.能运用探究的证据进行
信息加工,科学地表述探究的规律。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知道观察工具的精密化能使研究更接近于事物的本质。 2.理解温度计能测
量温度是应用了科学的规律。3.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
度低的物体,并趋向平衡。难点:设计实验观察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大烧杯、60℃左右的热水、凉水、试管、温度计
、铁架台、温度计夹子、温度变化记录表、感温纸带或感温粉末、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感温纸带或感温粉末、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
、聚焦教师出示图片:我们把从冰箱冷藏室取出的牛奶浸泡在热水里。 提出问题:热水是怎样让牛奶由凉变热的? 学生提出不同的答案后,教师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来证实我们的猜测? 设计意图:将冷牛奶浸泡在热水中的图片可以让很多同学回忆起热牛奶的经历。冰箱里冷藏的牛奶,浸在
热水里,可以让牛奶从凉变热,这就涉及到热量的传递,科学问题源自生活,激发学生思考温度不同的物体间相互接触可能存在着热量的传递。 二
、探究1.预测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的温度变化。 师生一起交流,将简单的猜测具体化:牛奶温度如何变化?热水温度如何变化?从而形成
完整的假设。继续深入交流之后,达成牛奶和热水接触后温度趋向一致的共识。2.将温度不同的水相互接触。 (1)教师先提出问题:如何来证
实我们的假设? (2)师生交流实验的设计,包括实验的仪器、实验的步骤和实验注意的问题等。 (3)试验之前,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思考:怎
样控制实验材料更简单有效? 3.测量和记录温度变化。 (1)课件出示实验的材料(凉水、热水、试管、烧杯、温度计)和实验装置的组装示
意图,师生交流。 (2)课件出示课堂实验的记录单,师生交流。 (3)在了解探究实验的注意事项后,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教师巡回指
导。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交流和预测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的温度变化,希望学生能注意到试管里冷水的水温变化以及烧杯中热水的水温变化,两
者的温度最终会趋向一致。引导学生直接观察温度变化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热量在不同温度的物体间的传递。三、研讨1.记录并展示。(1
)在小组完成实验探究后,要做好记录,画出凉水、热水温度变化的折线图。 (2)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学生探究过程的照片,以及探究的数
据和折线图。 2.汇报交流。(1)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记录表,交流探究实验后的发现。 (2)引导学生交流:凉水温度是如何变化的?热水
温度是如何变化的?温度变化是怎样引起的? (3)教师引导提问:凉水的温度会一直上升吗?热水的温度会一直下降吗? 3.小结。热通常从
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并趋向平衡。 四、拓展1.提出问题。除了温度计,我们还有什么方法来感知温度的变化? 2.演示观察。教
师出示感温纸带、感温粉末以及温度传感器等。 教师演示:使用感温粉末、感温纸带或者温度传感器来探究凉水与热水的温度变化。 学生观察,
并提出问题。 3.课外探索。学生可以在课外继续开展这样的探索活动。 【板书设计】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凉水 冷 热热传
递热水 热 冷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并趋向平衡。记录单一:温度变化记录表 记录单二:温度变化折线图凉水温
度热水温度2分钟4分钟6分钟8分钟10分钟12分钟14分钟【学生活动手册说明】设计探究温度不同物体相互接触后温度变化的实验。根据温
度变化记录表,2分钟记录一次凉水和热水的温度数据。按照记录的数据,绘制凉水的温度变化折线图和热水的温度变化折线图,总结凉水和热水温
度变化的情况。鼓励学生运用更多的实验方法来探究物体温度的变化。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主要让学生观察和探究
“热传导”相关的问题。通过实验“在金属条的一端加热,另一端是否会热起来”,观察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本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聚焦,教科书再次引用上一节课加热牛奶的例子,引入问题“喝汤时金属勺变热现象中,热是怎样传递的”。第二部分——探索,首先
让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对聚焦问题表达自己的预测;其次是让学生进行“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的实验,直观观察一根金属条上热量的传递;接着
让学生进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实验,从而对热传导过程和方向产生新的认识。第三部分——研讨,在经历观察与探究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充
分发表关于“金属条上的热是通过什么传递过去的?”“热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分别是怎样传递的?”“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热的传递方式有什么
相同特点?”等问题的看法,希望学生认识到现热量的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第四部分——拓展,通过一
张综合的图片展示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递主要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学情分析】在前几节课中,学生充分探究了与水有关的温度变化
实验。将牛奶浸在热水中,牛奶会慢慢热起来,热水会将热量传给牛奶。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使用金属的汤勺,在接触热汤或者米饭以后,勺柄会慢
慢的热起来。这其中的原因就是热汤的能量传递到了勺子的勺口部分,然后又从勺口部分传到了勺柄。这里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靠热传导。学生基于
这样的生活经验对热传导的概念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学生还不能理解抽象的热传导的传递过程和方向。让学生尝试着自主设计实验,观察热在金
属片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然后综合观察结果,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有助于深化“热量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概念的理解,培养动
手实践的能力。还为下一课《热在水中的传递》打下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热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传递方式。 2.
理解热可以在物体内和物体间传递。 3.发现热量的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1.从事物
的结构、变化的角度获取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交流与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3.交流一个研究问题可以设计
不同的实验方法。 4.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对热传递的变化及相关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
趣。 2.分析热传递的原因,养成以事实为依据的意识。 3.在小组合作时,积极沟通与交流,综合考虑小组成员意见。 4.养成认真仔细、
一丝不苟的实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通过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热传递的一些特点。 2.描述各种各样的热传
递和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热量的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难点:从热在金属条和
金属片中传递的两个实验中,归纳概括热传递的方向性,掌握热量传递的特点。【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铁架台、铁夹子、金属条、酒精灯、火柴
、湿布、护目镜、金属圆片、火柴、蜡烛、感温油墨、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热的传递方式班级记录表、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
1.出示图片:教科书 65 页图片 问题一:汤勺的勺柄为什么会烫手? 问题二:你们还发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 2.聚焦问题:热是
怎样传到勺柄的?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金属勺变烫的生活经验,唤起学生的前概念“热可以在温度不同的物体中传递”,启发学生思考在同一
个物体内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二、探索 1.猜测热是怎样传递到勺柄的 (1)出示记录单,学生思考,并用箭头将想法画在记录单上。 (2
)小组交流,说说热在汤勺中是怎样传递的。 2.观察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1)出示实验材料、装置图,学生了解实验的设计。在一根金属条
表面均匀涂上蜡,然后将金属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金属条的中部,观察金属条上蜡的变化;或在金属条上涂上感温油墨,加热金属条,
观察感温油墨的颜色变化。 (2)学生了解实验设计后,引导学生说说实验注意事项。(3)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记
录,师生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3.观察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1)教师出示金属片,学生推测热在金属片中是怎么传递的。 (2)提出问题:怎
样让金属片上的热传递可以“看到”? (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交流实验方案。 (4)小组实验。按照教科书 66 页,在涂有蜡或感温油
墨的金属圆片边缘的一个点上加热,观察变化情况。在涂有蜡或感温油墨的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观察变化情况。 (5)引导学生交流实验中的发
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交流和预测热在勺柄中的传递过程,希望学生能注意到勺柄中的温度变化,对理解热传递的方向性有一定的铺垫。其次,
开展“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实验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实验,希望学生直观的看到热在物体中的传递过程,对热量的传递过程和方向有一定的
启发。三、研讨 1.全班进行交流研讨:(1)热在金属条上是通过什么传递过去的? (2)热在金属条中是怎样传递的?热在金属片上又是怎
样传递的?(3)热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热的传递方式有什么相同热点? 2.整理、概述对热传递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和梳理,进一
步比较热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传递的异同点,在比较的基础上,学生认识到热量的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或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四、拓展 出示图片或课件,学生进一步了解三种热传递的方式。 设计意图:在知道“热量的传递有一定的
方向性,通常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的基础上,了解热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传递方式。【板书设计】【记录单】 日期:
推测热在金属条、金属片中的传递路径,并用示意图或文字记录。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1)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1)我的
发现:【学生活动手册说明】推测热在金属条、金属片中的传递路径,并用示意图或文字记录。 观察金属条上蜡(或感温油墨)的变化,用示意图
或文字记录出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观察热在金属圆片中的传递,根据蜡(或感温油墨)的变化情况,画出热的传递过程。1.在金属圆片的边缘
上一个点加热。 2.在金属圆片的中心加热。 填写我的发现时,可以参考教科书第 67 页拓展部分三种热传递方式的手绘图。5.《热在水
中的传递》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进一步根据生活经验推测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方式,最后让学生
了解热对流在生活中的应用。水和空气都是能流动的物质,热对流是流体各部分之间由于冷、热不均匀而产生宏观上相对位移的一种物理现象,是热
传递的基本方式之一。探究活动共分两个部分:一是探究试管中发生的热对流现象,二是探究烧杯中发生的热对流现象。教材中还拓展了冬天在房间
使用取暖器时,房间里空气是怎样变热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画出空气受热后的运动路线图。在研究水的对流实验中,使用了感温粉末、红
墨水等,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知认识对流现象,使探究活动显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情分析】许多学生都观察过水加热的过
程。他们已经知道水受热后温度会升高。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也已经知道了水结冰时的温度和水沸腾时的温度,但他们不清楚在加热试管和烧杯底
部时,热量在水中是怎样传递到各个部分的。在本节课中的学习中,学生将在感温粉末或红墨水的帮助下,观察、了解到热在水中传递的方式,进而
分析热在空气中传递的情况。【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热在水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发现热对流的应用。2.理解热可以在物体间和
物体内传递,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递热。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熟练操作热对流的实验;运用图形表示自己的研究结果。2.能够熟练开展小
组合作交流活动,体验到通过合作与交流能更好地完成认知;运用掌握的科学知识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现象。3.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
实验设计的能力。4.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科学态度目标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2.能和别人一起
合作交流,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想法。3.形成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研究思路的习惯,愿意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科学、技术、
社会与环境目标1.明确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需求是科技发展的动力。2.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热在水中传递的过程。难点:热对流的形成机制,冷水受热后,密度变化而向上运动。【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试管、大烧杯、滴管、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铁架台、试管架、感温粉末、红墨水、清水、湿布、护目镜、实验记录表。教师准备:热在水中传递的课件资料,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1.聚焦。 出示课件,提出问题:我们常常把一壶水烧开,你知道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吗?与在金属中的传递方式相同吗?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做出猜测。 师生交流后,完善猜测。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烧开水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在三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做过水的沸腾实验了,学生对于热在水中的传递是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但是学生还不了解热在水中传递的方式。学生在上节课学习了热在金属中传递方式,他们可能会把这个认识迁移到热在水中传递上,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聚焦“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这个问题。2.探索。(1)加热试管里的水。想象一下,在试管中加入三分之一的水,给试管的底部加热,试管上面的水是否也会热起来?学生研讨热在试管中的传递。教师介绍加热装置,学生说说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因为水是无色透明的,很难观察到水变化的过程,让学生思考有什么办法可以观察得更清楚。学生提出,既然金属上面可以涂感温油墨观察,往水里加感温粉末或红墨水,是否有助于观察?师生交流:往水里加感温粉末或红墨水,能有助于观察水的变化。学生开展探究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提问:试管中的水是如何传递热的?师生交流:水受热后向上方流动,上方的冷水向下方流动,水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运动。(2)加热烧杯里的水。提出问题:如果在烧杯底部加热,烧杯里的水都会变热吗? 学生研讨热在烧杯中是如何传递的。根据出示的示意图,学生了解实验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开展探究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师生交流:冷水受热后向上方流动,上方的冷水向下方流动,水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设计意图:水是无色透明的,在实验前需要重点探讨“怎样观察清楚水中热的传递”的问题,学生很容易联想到上节课借助的感温油墨,教师适时提出感温粉末或者红墨水的使用。在实验中,学生还观察到水会流动,这与上节课的金属传递热的情况有所不同,要指导学生在实验中记录好。3.研讨。根据实验现象和观察记录,师生交流:热是怎样传递到烧杯的各个部分的?师生小结:(1)水受热后向上方运动。(2)上方冷水向下方运动。(3)水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使整个容器的水都变热。小结并板书:热对流。设计意图:因为水是流体,会流动,所以跟金属中的热传递不一样。在研讨中,根据热的传递方向和水的运动的情况,师生研讨小结出三点情况,学生达成共识后,明白了水中的传热方式是热对流。4.拓展。在生活中,我们发现过这样的热对流现象吗?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展示家里煮汤圆或馄饨时,在加热过程中汤圆的运动情况。空气跟水一样,是会流动的。冬天,我们在房间里用取暖器时,房间里的空气是怎样热起来的?将我们的推测在示意图上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来。我们可以通过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来证实我们的推测。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生活中煮汤圆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水中的传热方式为热对流。探究学习可以继续迁移到各种流体,如,空气是无色透明的,也会流动,在使用空调或取暖器时,热是怎样在空气中传递的?学生除了假设和推测,还可以交流如何证实这些推测。【板书设计】 热在水中的传递 热源 热源下方的冷水受热后向上方流动 上方的冷水向下方流动 水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运动【记录表】热在水中的传递记录表1.推测热在试管中的传递路径,并用示意图或文字记录。2.推测热在烧杯中的传递路径,并用示意图或文字记录。 7.《做个保温杯》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旨在探究保温杯和保温瓶内胆的原理,揭示其中关于热的物理规律。保温杯一般是陶瓷或不锈钢的,设计有真空层,顶部带盖,密封严实,是从热传递的多个方面去研究设计的,做到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从而达到保温的效果。 本课所设计的活动其实是观察常用材料的导热性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活中保温、散热等技术的应用。本课有三个活动:活动一是将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倒入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中,测量哪一杯水凉得慢,让学生认识到金属吸热快,散热也快,是热的良导体;塑料吸热慢,散热也慢,是热的不良导体。活动二是测量比较各种方法的保温效果,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各种材料的保温效果进行观察比较,明白制作保温杯该选用什么材料比较合适。第三个活动是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并通过存放冰块,检测保温杯的效果。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可以作为本单元的一个嵌入式的评价内容。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任何设计都不是完美的。一个设计在某一方面是最好的,在其他方面可能就有缺陷。在设计时,如成本、安全性、外观、环境影响以及方案失败等其他因素也是需要考虑的。【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课对热传导的深入观察研究,学生们已经认识到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认识了热在固体中的传递特点,并比较研究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的导热性能。本课所设计的活动其实是对热的良导体与不良导体的解释和运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哪些材料是热的良导体,哪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2.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3.保温、散热技术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科学探究目标1.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2.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3.尝试自主设计产品,在研究后改进产品。4.创作科学小论文等呈现保温杯探究的过程与结论。科学态度目标1.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2.关注他人的探究成果,乐于分享自己的探究经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保温制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2.讨论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3.感受到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工作可以推动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难点: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温度计、配套的杯盖、泡沫塑料、毛巾、一些包裹杯子的材料、冰块、实验记录表、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保温瓶内胆。【教学过程】一、聚焦1.出示教科书73页图片:冬天喝热水,让我们更舒适。 2.提出问题:怎样让热水盛在杯子中不容易变冷?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熟悉的图片,激发研究热传递的兴趣,并由学生自己提出想研究的问题,避免学生被动学习,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二、探索(一)活动一:测试比较各种保温效果的方法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种杯子,知道这些杯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2.如果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你们觉得哪个杯子中的热水会凉得慢一些?3.学生做出猜测,并说出理由。4.学生实验,交流汇报:用手捂在不同材料的杯壁上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5.小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水温降得慢。6.讨论:怎样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有哪些方法?7.小组交流,老师板书。(预设五种方法:无盖、加盖、外包毛巾、加盖+外包毛巾、嵌入泡沫塑料)8.提问:你们认为哪种保温方法最好? 9.讨论:实验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比较才公平?(预设:倒入杯内的水量和水温、测量水温的时间、放入温度计的时间、温度计的初始温度是否相同)设计意图:学生依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设计方案,探讨制作保温杯的方法,体验设计的程序和方法。10.课件出示实验注意问题,实验记录表。11.学生开展实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时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2.师生交流实验结果。(1)不同材料的杯子保温效果研讨(组内不同材料的比较)。①展示实验记录表,观察数据,发现了什么?②思考:这些发现能说明什么?③生活中有哪些实际运用?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内不同材料的杯子在相同时间里降温实验的比较,了解不同的材料传热能力也不同,进一步认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2)相同材料保温效果研讨(不同小组间相同材料的比较)。①展示实验记录表,观察数据,发现什么?②思考:这些发现能说明什么?哪种保温方法是最有效的?③生活中有哪些实际运用?设计意图:通过相同材料不同保温方法的比较,了解保温杯的保温原理,并对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进行解释和运用。(二)活动二:制作一个保温杯 1.提出问题:如何制作一个保温杯? 2.课件出示材料与制作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杯外包裹物厚度不超过3厘米。 3.讨论:小组讨论制作保温杯的方法。 4.交流:交流各组制作保温杯的方法,并交流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5.制作:小组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6.测试:在杯中存放冰块,测试和比较各组保温杯的保温效果。7.展示:观察比较各组保温杯的制作方法,分析自制保温杯的优缺点。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经历设计——制作——测试——展示等一系列完整的活动过程,逐步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实践能力。三、研讨1.提出问题:制作保温杯时,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考虑减少热量的传递? 2.师生交流设计的内容,并动手检测实际效果,交流分析观测的效果。 3.进一步设想,我们还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改进?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和记录,学生获得了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保温只能减缓物体温度的变化,而不能保持原来的温度。四、拓展1.教师出示保温瓶的内胆以及课件图片。 2.学生了解保温瓶内胆的设计原理。 3.教师提出课外科学调查任务,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保温技术和散热技术。设计意图:把保温瓶的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不仅增加了学生对于科学的探究兴趣,更让知识的整理和技能的培养有了实实在在的可行性。【板书设计】做个保温杯改进设计→选材→制作→测试→展示【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活动目的:帮助孩子记录不同方法的保温效果;记录自制保温杯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比较测量五种不同状况的杯子保温效果。记录初始温度和10分钟后的温度,并计算出降温幅度。尝试创作一个保温杯的设计图,根据设计图,说明制作的方法和所用材料,并对原理进行阐述。用感温油墨或者温度传感器,测量不同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实验测评后,师生需要思考如何对保温杯进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状元成才路
献花(0)
+1
(本文系gghhxyj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