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3年中国锂电铜箔行业投资前景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2023-03-24 | 阅:  转:  |  分享 
  
2023 年中国 锂电铜箔 行业 投资 前景 分析 、未来发展趋

势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一、产业链:下游产业需求量旺盛,带动上游行业锂电铜箔的发展



从产业链来看,锂电铜箔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铜料、硫酸等等;中游环节是指锂电铜箔

的生产环节;下游环节主要是应用到锂离子电池当中,由于锂离子电池应用广泛,最终

可应用到新能源汽车、 3C 数码产品、电动自行车、储能应用等方面。锂离子电池作为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其需求量也将在新能源汽车扩张的影响下不断增加,而锂离子

电池上游材料锂电铜箔的需求量也将进一步得到增加。



二、发展现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持续增长, “ 薄化 ” 将成为锂电铜箔行业发

展趋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 池将保

持高速度的增长态势,进而拉动作为锂离子电池成分之一的锂电铜箔需求量的增长。对

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是影响汽车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因此,锂电铜

箔的厚度逐渐向轻薄化方向发展,这是因为锂电铜箔的厚度更小,锂电的质量减轻,也

意味着更小的电阻,相应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等性能也将得到提升。



三、企业格局:提高 6μm 以下的锂电铜箔生产技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锂电铜箔赛道竞争日益激烈,从嘉元科技和铜冠铜箔两家企业来看,嘉元科技主要从事

锂离子电池用 4.5~ 12μm 各类高性能电解铜箔及 PCB 用电解铜箔的研究、生产和销

售,营业收入整体呈现增长状态,毛利率在 2019 年有较高的增长幅度,这主要是因为

6μm 极薄锂电铜箔技术优势带来超额利润,因此,企业在研发投入上加大力度,提高

极薄的锂电铜箔的生产制造技术;铜冠铜箔生产的锂电池铜箔产品主要为动力电池用

锂电池铜箔、数码电子产品用锂电池铜箔、储能用锂电池铜箔,从其营业收入来看,铜

冠铜箔营业收入在 2021 年上升幅度较大,毛利 率也呈现增长态势,为增强企业核心竞

争力,研发投入整体处于上升状态。



四、发展趋势:锂电铜箔的需求量较高,轻薄化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锂电铜箔是锂电池负极材料载体和集流体的首选材料,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消费电子、储能电池等方面,随着锂电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锂电铜箔的需求量也将得

到不断增长。锂电池尤其是动力锂电池对能量密度的要求高,而锂电铜箔也成为了突破

口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锂电铜箔越轻薄,锂电的质量也就越轻,相应的所

受到的电阻也就越小,但单位质量电池所含有的活性物质的量在新增,锂离子 电池容量

就会更大,能量密度等性能将会得到提升,因此, “ 薄化 ” 逐渐成为锂电铜箔发展的主

流方向。



关键词:锂电铜箔、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发展趋势



一、产业链:下游产业需求量旺盛,带动上游行业锂电铜箔的发展



锂电铜箔是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主要材料,作用是汇集电池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从产业

链来看,锂电铜箔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铜料、硫酸等等;中游环节是指锂电铜箔的生产

环节,根据应用领域不同,电解铜箔可以分为锂电铜箔和标准铜箔,电解铜箔是将铜原

料制成硫酸铜溶液,再利用电解设备将溶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沉积而成;下游 环节主

要是应用到锂离子电池当中,由于锂离子电池应用广泛,最终可应用到新能源汽车、 3C

数码产品、电动自行车、储能应用等方面。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铜材产量在 2018-2021 年中保持增长态势,为

下游锂电铜箔产量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在 2021 年度中国的铜材产量达到了 2123.5 万

吨,较 2020 年上升了 3.8 个百分点,到 2022 年 1-11 月,我国铜材产量已经达到了

2081.9 万吨,超过 2020 年的 2045.5 万吨,与 2021 年整年相比差距较小,由此可见,

未来 2022 年将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





随着环保政策趋严,针对汽车尾气的排放管理 ,也是越来越严苛,传统的柴油车因此受

到限制,而新能源将顺势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数据显示,从 2021 年开始,整

个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增长速度明显,在 2021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 354.5 万辆,

较 2020 年上升了 160 个百分点;销量为 352.1 万辆,较 2020 年上升了 158 个百分点。

2022 年 1-11 月也保持产量 76%、销量 72%的增速发展,可见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

广阔。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其需求量也将在新能源汽车扩张的影响

下不断增加,而锂离子电池上游材料锂电铜箔的需求量也将进一步得到增加。





二、发展现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持续增长, “ 薄化 ” 将成为锂电铜箔行业发

展趋势



锂电铜箔根据厚度的不同可以分成 8μm 、 6μm 、 4.5μm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采用 6μm 铜箔可将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 241Wh/kg,提升幅度 5%;采用 4.5μm 铜箔

可将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 251Wh/kg,提升幅度 9%。由此可见,更加轻薄的锂电铜箔

将能更好的提升能量密度,这是因为锂电铜箔的厚度更小,锂电的质量减轻,也意味着

更小的电阻,相应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等性能也将得到提升。





“ 薄化 ” 是锂电铜箔行业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对于新能源汽车而

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是影响汽车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数据显示,在 2018-2021 年

间,厚度在 6μm 及以下的锂电铜箔产量占比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其中 6μm 从 2018

年的 26%上升到 2021 年的 58%, 4.5μm 从 2020 年的 3%上升到 2021 年的 6%。





据统计,我国锂电铜箔出货量处于逐年增长的状态,特别是在 2021 年中国锂电铜箔出

货量达到了 28.5 万吨,较 2020 年上升了 128 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因为下游行业新能

源的不断发展,增加了储能电池市场需求,锂电铜箔作为重要原材料出货量陡然上升。

未来国家依然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锂电铜箔的需求量必然会大幅上涨,其市场规模将呈

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锂电铜箔是锂电池负极的关键基础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既是负极活性物质的载体,又

是负极电子的收集体和传导体。由于具备良好的导电性、柔韧性、机械加工性能、成熟

的加工技术、低廉的加工成本,铜箔是锂电池负极材料载体和集流体的首选,起到传导、

汇集锂电池电流以产生最大输出电流的作用。数据显示,铜箔的占比达到了 13%,仅次

于排名第三的电解 液,由此可见,铜箔对锂离子电池的影响较大。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锂电行业保持着高度景气,锂离子电池需求量

旺盛,其出货量从 2017 年的 81GWh 增加到 2021 年的 327GWh,其中 2021 年新能源汽车

发展较快,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增长速度迅猛,为 129%。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

以及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将保持高速度的增长态势,进而拉

动作为锂离子电池成分之一的锂电铜箔需求量的增长。





三、企业格局:提高 6μm 以下的锂电铜箔生产技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锂电池铜箔是锂电池制造中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其赛道竞争日益激烈。其中嘉元科技

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用 4.5~ 12μm 各类高性能电解铜箔及 PCB 用电解铜箔的研究、

生产和销售,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集流体、 PCB 电路板。从其营业收入来看,嘉元科技

营业收入整体呈现增长状态,但在 2020 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锂电铜箔销售收入占比

有所下降,整体营业收入处于下降趋势, 2021 年国内疫情得到控制,锂电铜箔的营业

收入较高,导致营业收入呈现向上走势。铜冠铜箔生产的锂电池铜箔产品主要为动力电

池用锂电池铜箔、数码电子产品用锂电池铜箔、储能用锂电池铜箔,最终应用在新能源

汽车、电动自行车、 3C 数码产品、储能系统等领域。从其营业收入来看,铜冠铜箔营

业收入在 2021 年上升幅度较大,从 2020 年的 22.76 亿元增加到 2021 年的 40.82 亿

元,同比增长了 66%,;其中锂电铜箔作为企业重要的产品之一,在 2021 年锂电铜箔

的营业收入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增长,较 2020 年上升了 143.63%。





从两家企业毛利率来看,嘉元科技的毛利率比铜冠铜箔的毛利率高,这主要是因为铜冠

铜箔营业成本较高的缘故,在 2017-2021 年间,嘉元科技毛利率在 2019 年呈现较高的

状态,这主要是因为该公司 6μm 极薄锂电铜箔技术优势带来超额利润, 2020 年受疫情

影响毛利率下降,到 2021 年毛利率又再度回升,达到了 30.03%,其中锂电铜箔的毛利

率也从 2020 年向 2021 年增长。铜冠铜箔的毛利率自 2017 年起就处于下降趋势,到

2020 年跌至 8.53%, 2021 年则呈现上升趋势,从 2020 年的 8.53%增长到 2021 年的

15.65%,同比增长了 83.47%,锂电铜箔的毛利率也呈现增长态势。





从企业研发投入来看,嘉元科技研发投入在 2017-2021 年间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 占

总营业收入的比重整体较铜冠铜箔的比重高,在 2021 年其研发投入为 1.47 亿元,较

2020 年增加 0.75 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5.24%。铜冠铜箔研发投入整体处于上

升状态,但 2020 年受到疫情影响,总营业收入较低,其研发投入降至 0.49 亿元, 2021

年又逐渐增加到 0.79 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1.93%。由于铜箔生产对工艺技术

要求极高,高端铜箔产能是行业内企业的重要竞争壁垒,为此,相关企业不断加大研发

投入,提高锂电铜箔的生产技术,研发出高性能铜箔并实现量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 《 2023-2029 年中国锂电铜箔行业竞 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发展

研究报告 》



四、发展趋势:锂电铜箔的需求量较高,轻薄化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1、受锂离子电池快速发展的影响,未来锂电铜箔需求量也将快速增长



锂电铜箔是锂电池负极材料载体和集流体的首选材料,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消费电子、储能电池等方面,随着锂电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锂电铜箔的需求量也将得

到不断增长。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随着新能源汽车市

场的高速增长,锂电铜箔将持续受益。在消费电子方面,消费电子在动力电池普及之前

是锂电池的主要需求端,虽然目前传统消费电子的渗透率逐渐趋于饱和,但是随着健康

监测、蓝牙耳机、智能手表、 AR/VR 等可穿戴设备的日益普及,消费锂电池迎来另一需

求增长推动。在储能电池方面,储能市场在 “ 碳中和、碳 达峰 ” 大背景下展现出高成长

性和高确定性,由于锂电池在储能电池的占比较高,因此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2、锂电铜箔逐渐 “ 薄化 ” ,极薄铜箔的渗透率不断提高



锂电铜箔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锂电池尤其是动力锂电池对能量密度的要

求高,而锂电铜箔也成为了突破口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锂电铜箔越轻薄,

锂电的质量也就越轻,相应的所受到的电阻也就越小,但单位质量电池所含有的活性物

质的量在新增,锂离子电池容量就会更大,能量密度等性能将会得到提升,因此, “ 薄

化 ” 逐渐成为锂电铜箔发展的主流方向。但是由于锂电铜箔生 产技术要求较高,对于

6μm 以下厚度的锂电铜箔生产难度较大,国内仅有少数几家企业能实现批量生产,因此,

为了更好的迎合市场的需求,获取更高的盈利能力,相关企业纷纷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提高锂电铜箔的生产制造技术,实现锂电铜箔的高品质、规模化生产。随着 4.5μm 铜箔

的产业化技术逐渐成熟及电池企业应用技术逐步提高, 4.5μm 锂电铜箔的应用将逐渐增

多。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 www.chyxx.com)发布的 《 2023-2029 年中国锂电铜

箔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智研咨询 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的信息与情

报综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

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 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

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 等。提供 周报 /月报 /季报 /年报 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

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

险分析等。



献花(0)
+1
(本文系智研咨询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