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中历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练习题(含解析)
2023-03-24 | 阅:  转:  |  分享 
  
高中历史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康
乾盛世”大约出现在 ( )A.15世纪中后期到16世纪末B.16世纪中后期到17世纪末C.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末D.1
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末2.乾隆时实施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停靠在( )A.泉州B.广州C.福州D.
明州3.对于清朝入关后皇帝的称谓,习惯上多用( )A.尊号B.庙号C.谥号D.年号4.下列重大举措,反映了清朝(?)168
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62年清朝设立伊犁将军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A.封建经济繁荣
B.实行闭关锁国C.内忧外患严重D.加强边疆管辖5.各大呼图克图、僧俗官员集会,用满文和藏文书写名签,核对无误后,由一名官员封签(
用黄纸包裹),放入金瓶中。在场的呼图克图及高僧等诵咒祈祷,由另一名官员摇动金瓶,掣出一签,当众宣读掣中者名字,并将掣签的情形和结果
由驻藏大臣上奏皇帝,得到皇帝批准后,向呼毕勒罕宣读圣旨,才算完成全部程序。这段记载反映的是清朝(?)A.拓展西北部的疆域B.加强对
西藏的管理C.与俄罗斯划定边界D.派郑成功收复台湾6.清道光帝曾颁布《防夷八条》,其主要内容下图所示(节选),这表明当时清朝(?)
禁止内地民人借领外夷资本禁止夷人雇请内地之人为其传递信息派兵于洋船收泊进口处加强稽查,俟其出口后方能撤回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放
弃闭关锁国政策C.禁绝一切中外交流D.鼓励民间对外交往7.《清史稿》载:“机务及用兵皆 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大臣相见,无论宦寺不
得参,即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空格处当填( )A.尚书B.中书C.内阁D.军机8.明清之际,有
识之士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但在清代康、雍之后,少有人能达到之前的水准。中国只剩下一个依靠习惯反射神经维持的躯体,却没有主导
神经中枢的思维能力。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军机处的设立与完善B.人地矛盾逐渐加深C.清王朝皇帝勤于政事D.思想领域专制
强化9.南书房设立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原本是康熙读书的地方,在当时,南书房“非崇班贵檫、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只有“词臣才品
兼优者”才能到南书房当值,俗称“南书房行走”,他们按照康熙的授意起草诏令,“撰述谕旨”。由此可见,南书房(?)A.具有笼络汉族士人
的作用B.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C.取代军机处成为权力中枢D.利于进一步加强皇权二、填空题10.密折制度(1)臣下向雍正进呈秘密奏折,
派亲信送往京师, 直达御前, 中间不经任何人。(____、监督性)(2)和军机处相辅而行,辅助决策,提升政务效率;11.康乾盛世
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19世纪前期,_______、_______两位皇帝在位时,衰象更为明显。三、简答题12.聚焦
古代边疆中国古代的边疆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特点。(1)在下列方位示意图上,填写古代王
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措施 (1)(2)(3)(4)(5)(6)(7)(8)(9)(10)A.辽阳行省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驻藏
大臣E.修筑长城F.西域都护府G.雅克萨之战H.台湾府I.平定准噶尔部叛乱J.伊犁将军K.安西都护府L.平定回部叛乱M.河西四郡(
2)根据上述史实归纳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乾盛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
帝,是清朝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其开始于17世纪中后期止于18世纪末,故选C;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故排除ABD。2.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乾隆时期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进行对外贸易,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
选B。3.D【详解】清朝入关后皇帝的称谓,习惯上多用年号来称呼,如康熙、雍正等,D正确;尊号、庙号、谥号均不是清朝入关后皇帝的习惯
称谓,排除A、B、C。4.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朝在东南、东北、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分别设置机构进行管理,加强了边疆管辖,D项
正确;材料未体现经济繁荣的内容,排除A项;闭关锁国强调对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1840年鸦片战争后才开始内忧外患,排除C项
。故选D项。5.B【详解】根据材料中“用满文和藏文书写名签,核对无误后,由一名官员封签(用黄纸包裹),放入金瓶中。在场的呼图克图及
高僧等诵咒祈祷,由另一名官员摇动金瓶,掣出一签,当众宣读掣中者名字,并将掣签的情形和结果由驻藏大臣上奏皇帝”可知,这段记载反映的是
清朝在西藏地区实行的金瓶掣签制度,金瓶掣签制度体现并强调了在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大活佛转世问题上中央的权威,加强了清政府对西藏
的管理,B项正确;西藏位于西南,和拓展西北疆域无关,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清朝与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分了中
俄两国东部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郑成功忠心于明朝,不会受
到清朝派遣,而且材料强调的是西藏,和台湾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6.A【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清朝时期政府禁止内地人借领外国资
本、同时禁止为外国人传递信息、严格监查外国船只进出港口,说明清朝严格限制对外贸易,A项正确;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清朝时期
还保留着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故禁绝一切中外交流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内容表明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故鼓励民间交往的说法错
误,排除D项。故选A项。7.D【详解】材料中“皆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大臣相见”、“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
间也”,根据所学,清朝军机处作为中枢机构,负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一切听命于皇帝,故D符合;清朝的尚书基本无权,不可能天天与天
子相见,排除A;清朝中枢机构中无中书机构,排除B;清朝设立军机处以后,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无权参与决策机构,排除C。8
.D【详解】根据“中国只剩下一个依靠习惯反射神经维持的躯体,却没有主导神经中枢的思维能力”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说明清朝时期的人们
丧失了独立思索的能力,这与清朝时期实行文字狱等思想领域内的专制措施有关,D项正确;清朝时期的人们之所以丧失独立思索的能力,主要是思
想领域内专制强化的结果,和军机处的设立、人地矛盾加深以及皇帝勤于政事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9.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康熙帝将其读书的地方,作为接见亲信,起草诏令、“撰述谕旨”的重地,反映出南书房有利于皇权的进一步加强,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南书房
具有笼络“汉族士人”的作用,排除A项;南书房并未成为清代法定的中央机构,排除B项;军机处直到雍正帝时期才建立,排除C项。故选D项。
10.保密性【详解】根据所学,雍正帝时期实行密折制度,臣下向皇帝进呈秘密奏折,派亲信送往京师, 直达御前,中间不经任何人,具有保密
性。11.???? 嘉庆???? 道光【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19世纪前期,嘉庆、道
光两位皇帝在位时,衰象更为明显。12.(1)(1)(2)(3)(4)(5)(6)(7)(8)(9)(10)EFMKIJLAGCDBH(2)军事斗争(武力)设置机构管理【详解】(1)结合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措施相关所学即可进行作答。(2)根据上述史实结合第一问作答即可归纳得出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军事斗争和设置机构进行管理。试卷第11页,共33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