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修志方法刍议》(八)“文存”存什么?
2023-03-25 | 阅:  转:  |  分享 
  
修志方法刍议(八)“文存”存什么?问:“文存”是不是一定要?答:“文存”在志书篇目中常被视为小二子而被忽视,但有识之士却对此情有独钟,认为它
可反映一个地区自古至今的历史文脉,折射出该地经济发展与政治氛围,因而不可忽视,不管它依附于哪一部分,总该有它的一席之地。问:“文存
”存什么?答:“文存”这个篮子,是装珍珠玛瑙还是萝卜青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存者,顾名思义,应紧扣一个“文”字。历代志书,也
大多遵循这一原则,选录了一些诗词歌赋,大多反映文人间的遊冶唱和以及对风景名胜的吟咏,只有极少数志书兼及奏章国策及坊间话本。问:“文
存”怎么写?答:这问题空对空不大好谈,结合最近看到的一些志稿,谈谈我的看法吧。问: 好啊!答:有的志稿将“文存”列为文化章中的一节
,开始以几百字作概括式简介,接着就分成诗文、文献、史志等门类分别加以记述。在这里,要注意内容选择的恰当与命题的妥贴。如有的志书将家
谱也选录进去,从内容上讲,似无必要。有的命题称之为“诗文辑录”“文献选存”“史志钩沉”这就有了需要研究的问题了。因为“帽子”是“文
存”,其义就是将原来的文章存下来。这个“存”,或全文或节选,都是原套原地搬进来,不加利息,也不扣手续费,甚至原来错字或缺字,你都不
要动,不要二次加工。照这个理儿讲,若是变成“钩沉”或“简介”就跨出了这个“文存”的大门,因此“史志钩沉”的命题不妥。。在选录古人作
品时,我们常碰到一个麻烦的字——问:什么字?答:这个字叫做“赋”! “赋”是什么呢?放到哪里呢? 今天写“赋”的人不多,因此我们不
常碰到。“赋”其实是一种文体,在历史上有一段时间很盛行。她属于诗还是散文?今天有些人不容易分得清楚,分类时搞错了的也屡见不鲜。只有
当我们将她的词义彻底搞清楚了,就自然明白该投宿哪家客店了。前人是怎么理解“赋”的呢?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于《两都赋序》云:“赋者,古
诗之流也”。这是对“赋”所下的总定义。后来,虽然赋的文体有发展变化,有的成为接近于骈文的“骈赋” 、“律赋”, 有的成为接近于散文
的“文赋”,但终究也只是“接近”而已,应该将她划在“古诗之流”才算对其本义有了准确的真正的理解。由此可见,“赋”还是归类于“诗”比
较恰当。有的人将她列入“散文”一类与序、铭、记并肩为王,愚见难得使人“臣服”。问:“文存”中选存哪些人的作品为好?答:先要把前提弄
明白,也就是将什么人的作品选进来。综合常见到的情况,有四种:一是当地人在当地工作期间所写的作品;二是客籍人在其工作当地所写的作品;
三是本籍或外籍人在外地工作期间所写的与修志地有关的作品;四是本地人在外地工作期间所写的内容与修志地(籍贯所在地)无关的作品。这一摆
,情况就清楚了,第四种常常是排不上号的,即使有幸挤进去,终究也是个“小四子” !问:你说的这些人是健在还是已经作古?答:一般以作古
者的优秀作品入选。也有人主张厚今薄古,健在者作品照选,为防止产生矛盾,对健在者入选作品定一个出版或发表的标准,免得相互间纷争不爽,
但不要以获奖作为唯一标准,大家共知,近年来有些评奖活动“铜臭”味太重。问:志书选录时要注意什么?答 :我看到《如东县志》(重修)录
用作品时注明出处并将作者做简要介绍,有助人们对作品理解,实是一种极好的形式。如选录七律“宋·孙觉《过掘港营寨》”一诗后标注“(选自
清嘉庆《如皋县志》)”及作者简介“孙觉(1028-1090)字莘老,高邮人,进士,曾任通州知州。”如选录七律“清·刘文玢《文园即事
》” 一诗后标注“(选自汪自珩《皋东诗存》)”及作者简介“刘文玢,字湘云,号樗村,如皋县白蒲人,廪生,‘文园六子’之一。著有《潇湘
旧馆文园诗集》”再有“唐·日本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节选)”一文后标注“(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并注“圆仁(794-864),俗姓壬生氏,日本下野都贺郡(历本县)人,幼诵经典,心慕佛乘。其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对其时掘港
的国清寺、街道、附近村庄、盐业、运输、河道以及生活习俗均有记述,为如东最早文字记载。” 这些诗文辑录与文献选存的辅助资料文词简练,
交待清楚,可视为史家精品。问:他们的成功经验我们一定学习吸取,但他们工作中有没有疏漏之处需要我们引以为戒的东西?答 :在已定稿中我
没有找到,在初稿本中曾找到两个问题,为使大家撰写时得以避免,特提出来以引起注意。这两个问题:一是将一个标题下的两首或几首诗误以为一
首,如民国年间沙元炳《一柱楼外集》因分行不明将两首误为一首。二是选录的诗、词、文、赋有一些人名、地名的专用字,不要轻易地用今天的简
化字代替,如玢与分、蠙与宾等等。还些问题虽是无碍大局,但也要以“小处不可随便”为好。问:你把这个麻雀解剖得好!答 :我这不是对某某书稿搞评论,人家是书稿嘛,没有评的必要,只是为便于说明问题举例而已,希望大家理解。 问:这个自然,哈哈!1
献花(0)
+1
(本文系双月楼书斋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