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广播电视新闻学》复习重点
2023-03-27 | 阅:  转:  |  分享 
  
广播电视新闻学复习重点

一、广播电视史前史

大众传播特征:

(1)拥有广大受传者;

(2)信源是机构或组织;

(3)采用某种技术大量复制信息。

电视制式:



人类信息传播方式经历了怎样的演进过程 ? (五次革命 )

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



二、广播电视新符号系统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符号分类:

语言符号

人声语言

A.播音语言:广播电台播音员或主持人的口述语言;

B.现场语言:记者采录的现场语言,包括记者口播报道和采访对象的言语。

广播语言的基本要求

1.播音语言必须达到普通话一级标准,现场语言尽量达到普通话二级标准。

2.广播语言必须口语化、通俗化。

?口语化:指从群众的习惯用语出发口述宣传。

广播语言如何做到口语化?

a)尽量把书面语改为口语;

b)要用双音词,不用或少用单音词;

c)多用短句子,少用或不用长句子;

d)少用关联词、虚词;

e)尽量不用倒装句

?通俗化:从群众的接受能力出发口述宣传,要用明白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报道事实。

广播语言如何做到通俗化?

a)尽量少用行话、专用名词和术语;

b)不用同音异义词。

c)少用或不用简称;

d)不要让听众算账;(数字运用上要形象)

e)要有适当的重复。(关键的人名、地名等)

3.广播语言要有明晰性,要具体形象生动。

明晰性:有声语言在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层面上表达的清晰和准确。

广播语言如何达到明晰性?

①纯正的普通话语音,清晰的吐字是广播语言明晰性的基本要求。

②注重语句的停连。

广播语言如何做到具体形象生动?

i.要用具体形象的事实说明抽象、空洞的概念化论述;

ii.要巧用修饰手法,把所报道的事物形象化;

iii.多采用现场语言、音响。

非语言符号

(一)音响

1.音响的含义

音响:指除了人的语言、音乐之外的其它声响,包括自然界的声音、机器的声音、人的动作

发出的各种声音等。

实况音响(还原)

音响效果(渲染)

2.音响的分类

(1)、按音响来源分:真实的音响和模拟的音响

真实音响(实况音响):实地采录地完全真实的音响,多用于广播新闻性节目中。

模仿音响(效果音响):虚构、模仿、制作出的符合社会生活的音响,多用于广播文艺性节

目中。

(2)、按音响采录的时间上分:现场实况音响和音响资料。

(3)、按音响在报道中起的作用分:主题音响、辅助音响

主题音响:在报道中揭示主题、阐明中心的音响,在报道中起“骨干”作用。

辅助音响:用来体现事件发生的场景、气氛,给人以现场感;

用来起内容的转换、过渡作用;

有时单独使用,有时作为解说的背景音响压低混用。

3.音响的作用

1)增强内容的真实感。

2)表现时间和空间。 (如蛙鸣表明夏夜,雷声隆隆、暴雨沙沙暗示着夏季,鸟儿啼啭意味着

清晨,车声轰鸣表明在路上。)

3)渲染、烘托环境气氛(如球赛)

4)刻画人物形象及其心理。(如心急如焚,则吃饭时有急促吞噬声;单调的钟表声可以反

映人物的孤独;酒酣时心情舒畅有划拳行令的喧嚣声等等)

(二)音乐

人类的第二语言,通过旋律、节奏、音色等律动组合表达情感。

1.音乐的分类:

标志音乐、间隔音乐、背景音乐

2.作用:

充当广播电台和节目的标志(开始曲);

节目内容的间隔过渡;

渲染情绪,烘托气氛;

作为语言和音响的有机补充,深化节目主题,强化节目感染力。

实况语言与现场实况语言的区别 ?





电视新闻文字符号(画内文字 屏幕文字)

1、画内文字——出现在画幅内的文字

画内语言出现在画面凸显位置时,力求达意完整。

作用:揭示事实;表达观点

2、屏幕文字

根据新闻内容需要,后期制作时叠加在屏幕上的文字

屏幕文字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四类:

1.标题式或提要式字幕。

2.插入式行进式字幕,即滚动字幕新闻。

3.整屏文字阅读式字幕。

4.注释式字幕(如同期声字幕)。



三、广播电视新闻体裁、类别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涵义、特点、分类

1、涵义

广播深度报道是运用声音符号体系,以及广播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声情并茂地全面深入记

录、反映、解析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并揭示其实质、因果关系及发展趋势的新闻报道

样式。

电视深度报道是运用画面与声音符号体系,以及电视媒介的综合优势手段,形声并茂地全面

深入记录、反映、解析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并揭示其实质因果关系及发展趋势的新闻

报道样式。

2、特点:透视解析立体化,表现手法多样化,传播语境真实化

趋势:

第一,在选题方面,不再局限于曝光式的批评性报道,更多地将眼光投向富有建设性的议题。

立足于领导关心、群众重视、社会普遍存在这样三个方面的统一性。

第二、深度报道在采制渠道和方式上得到了更大的自由和灵活性,进一步掌握了主动。

第三、电视现场直播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技术手段,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第四、通过栏目的连续性建立长期整体的效果,同时培养其固定的受众群体。

3、分类:

调查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

调查性深度报道就是对大量表面现象掩盖之下的事实真相的揭示。

注重挖掘新闻事件的内在的、隐蔽的关系,并向公众分析这些内在联系的重大意义,在报道

中为了探寻实际情况,必须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并提出公正的证据。

根据内容和样态特征可分:主题性 舆情性 历史揭秘 事件性 记录式 内幕

评论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

是一种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于一体的广播电视评论形式。

它虚实结合,有说有评,既有对事件的介绍,又有对事件的分析和评论它以典型事件为基础,

就事论理,从而实现正确的舆论导向。

应具备要素:新颖观点 广阔背景 宏观的观照 微观事实佐证 不同意见反馈

访谈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

访谈性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是以访谈对话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的剖析和展开,阐述对

某个问题、某一新闻事实的立场和看法。

它讲究大众性、互动性和公开参与性,而且访谈类报道是广播电视媒体所特有的形式。

要领:以“人”为核心 题材选取

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的区别





特别报道与专题报道的区别





谈话类节目与脱口秀的区别



民生新闻的概念、特征

概念:民生新闻是以关注民众生计、民众意愿、民众立场为主要价值取向,并致力于以民

众视角、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与民众生计、民众生存、民众日常生活、民众切身利益密

切相关的新近变动事实的传播。

特征:

(1)价值取向的民众接近性

新闻题材所属空间的本地域性

新闻题材对广大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性

(2)传播形态上的平民可亲性

说新闻 开拓新闻源 话语权转移 编排理念

(3)舆论监督性上的公众平台性



四、广播电视新闻策划

电视新闻策划的概念、特点、作用

概念:策划人以新闻传插的基本规为指导,以电视传播的基本特性为依托,以创意为核心,

以创优为自标,对传播坏境、对象和内容进行全面析,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和具体思路与方

法。

广义电视新闻策划:频道资源配置、频道定位和形象、栏目定位和结构的优化设计。

主体:电视媒体管理者与决策者

狭义电视新闻策划:对频道中电视栏目的策划和电视栏.目下的具体节目策划,以及一般性

的电视新闻报道的采编、评论与制作等业务手段的具体设计。

主体:具体栏目、节目照片人及编辑、记者等

特点:创新性、前瞻性、可行性、系统性

作用:利于新闻传播方式有效创新

利于新闻信息资源深度开掘

利于激发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主体精神



开放观念 整合观念 互动观念 职业观念

电视新闻策划为什么会兴起:

(1)

(2)

(3)

(4)

外围环境:国外媒介渗透

竞争格局:多种媒体并存对峙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驱动

不断分化的受众:有针对性传播

预采访的功能:

(1)确定事实是否准确,是否与大家得到的信息一致,和大家分析的情况是否一样,有

没有错误,甚至有没有可能是完全颠倒的。

(2)找到可以充分支撑选题的事实证据。

(3)确定影像、取景等拍摄细节。

(4)节省费用。除了偶尔的暗访外,前前期调查一般不带机器,两个人先去,发现不可

行就撤回,这样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开销。



五、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

主持人的角色特征(最后一棒代言人明星)

(一)最后一棒

1、主持人的人格化传播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关系

2、主持人对各部分内容的串联增强了节目的整体感与灵活性

(二)机构的“代言人”

1、广播电视台的代言人

2、栏目的代言人

3、相关节目类型的代言人

(三 ) 大众明星

得益于广播电视在受众中所产生的广泛影响, 许多节目主持人凭着在各自领域的突出成就和

个人魅力获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成为媒介“明星”

(四 ) 公众“代言人”

1、公众的支持率左右着节目的视听率 ,而视听率是广告商的指挥棒

2、媒体与公众在长期的“合作”中建立了一种默契

新闻节目主持人与新闻、节目、电视媒介、受众的关系。







六、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概念、特点、选题来源

概念 : 是广电媒体新闻工作者深入社会生活发现新闻及其相关背景、解释材料的调查研究

活动 ;或者说,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获取新闻信息而开展的调查活动。

特点 :

1.时空制约性

①广播电视新闻报道采访有很强的现场性、时间性

②广电记者在采录声音和画面时,一定要身处现场

③广电媒介特性、报道方式决定了其新闻采访的时空制约

④ 无法补拍,不能补拍 ,虽然常补拍

2.采录一次性

①声音、画面转瞬即逝 ,广电新闻采录要一 次完成

②即使是有预见性的事件 ,也需一 -次完成

③即使补录补拍 ,也影响采访效果

④ 无法补拍 ,不能补拍,虽然常补拍

3.采录技术性

①采录音响需录音设备,拍摄需摄像设备

②广电新闻素材的采访及传播效果 ,不仅取决于记者的观察、询问、分析、报道 ,以及被采访

者的现场表现 ,还取决于摄录设备的记录效果

③访团队的采录、摄录技术要求

④受访者对摄录设备的不适心理

4.采制的集体性

①平面记者采访单独行动——广电记者采访集体行动

②广播 电视新闻采访 的多工种参与:记者、编导、摄像师、灯光师、录音师、剧务、司机 ....

③后期制作:影视后期等技术人员,

④ 无法补拍,不能补拍,虽然常补拍

选题来源 :

?上级领导或编辑策划部门 ]指派的选题

?自己发掘的选题

?在采访中或其他场合不期而遇的选题

?社会人员提供的选题

动态采访:动态采访是记者与被访者在相对自然的语境下形成的交流。这种采访方式的

核心是不让被访者与其自然的生活状态割裂 ,能够以相对轻松的状态与记者交流。

(这种方式最适合没有充分准备、 没有被访经验容易在摄像机前紧张的被访者。 它的目的是

记者帮助被访者忘掉摄像机、 忘掉灯光、 忘掉所有与电视有关的事物而完全沉浸在现场的交

流之中。 )

隐性采访: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

的身份, 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

的采访形式。

在采访过程中如何接近被采访者?





出镜报道功能与意义以及如何体现电视媒介优势





现场采访报道中涉及到的非语言信息有哪些?

环境的选择 物件道具 体态语言 采访情绪 多工种密切配合

七、广播电视新闻编辑

电视中声音、画面的关系以及画面组接的匹配原则

声画关系 :

( 1)声画同步

?又称声画合一,是声画关系中最基本的形式

?声音和画面同进同出, 二者同步发生发展 ,视听高度统一

?电视上的 画面、同期声、文字、解说 ,四种符号传播的是同一个具体内容,共同呈现同

一事物, 这种组合方式反映的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习惯的感知经验, 真实可信, 所以最

容易被人们接受

( 2)声画对位

?指镜头画面与声音对立, 按照各自的规律表达彼此不同的内容, 但又在有机地围绕或阐

述同一个内容 ,造成单是画面或声音都不能达成的整体效果

?声画对位的形式使声音和画面不再互为依附、 重复表现同一事物, 而是 多种信息同时推

进 ,各自发挥,大大扩张了传播的容量,产生了较强的冲击力,打破了画面的时空局限。

画面组接的匹配原则:

画面组接基本要求: 自然流畅、不产生视觉的间断感和跳跃感

1、 位置匹配原则

?主体是内容的中心, 也是画面的中心: 不合理的空间位置易让观众困惑, 影响对画面内

容的了解和判断

?前后画面中的同一主体所处的位置要有空间上的统一性

视觉心理上,让前后画面建立关联

2、 方向匹配原则

(1)现实生活中主体运动的方向

(2)摄像机拍摄角度的变化

(3)屏幕上运动主体方向的假定性

补充:轴线

方法:

组接镜头同轴

跳轴时技术处理:插中性镜头 (骑轴镜头 )、 特写、全景、主体运动镜头

3、 景别匹配原则

为了能给观众平稳流畅的视觉感受,避免景别变化太大

对于同一主体,同机位同景别的镜头不能相接

符合日常体验

方法 :

景别逐渐变大或变小

连续运用远景——特写组

积累蒙太奇:相同景别镜头组接

表现叙述性、介绍性内容时,景别变化要平缓

表现情感、思想或空间的突变时,可使用跳跃式的景别来传达不同的情绪和感染力

如何确定镜头的长度、选择编辑点

确定镜头的长度

宗旨: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思维规律和期待

目的:满足观众的收视需要



镜头的长度首先应保证让观众有足够的时间了解其中的信息、意义

镜头的长度不应短于观众看清画面的时间,但是也不能太长

应综合考虑三方面因素,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 :

镜头的 内容长度 :

内容长度是指把画面主体内容显示清楚的镜头的时间 。

长度受到 画面主体 、 陪体位置 、 状态 、 造型的繁简 以及 画面明暗 因素影响。

① 因主体位置不同而时间长度不同 : 根据人的视觉特征, 近处景物要比远处景物看的清晰。

因此,主体位于画面前部,镜头可短一些,如果主体位于画面后面,镜头可长一些。

② 因主体运动状态不同而时间长度不同 :

运动主体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引发兴趣刺激强度大,镜头可短些

静态主体传递给观众舒缓的情绪,视觉反应也迟钝,镜头给的时间相应长些

③ 因景别不同而时间长度不同 : 不同景别包含的内容繁简程度不一样, 其时间长度应有所不

同。

远景、全景包含景物多,观众要看清楚画面内容,需要时间长些

近景、特写包含信息量少,画面景物相对单一而且醒目、突出,观众容易理解。不需要

很长时间。

④ 因画面亮度不同而时间长度不同 :

?亮度好的画面,明快醒目,易一目了然,时间长度可短些

?灰暗的画面,压抑低沉,视觉反应相对迟钝,所给停留时间应比亮度好的画面长些。

镜头的情绪长度:

?情绪长度就是镜头所表现的主体的情绪(包括情感、气氛等)发展所需要的时间长度,编

辑时间可以此为依据确定镜头的长度。

?内容长度主要由人们的视觉特点决定,而情绪长度则主要由人们的心理特点决定。

镜头的节奏长度:

?电视节目的节奏与镜头长度:

在节奏缓慢的段落,镜头可稍长些

在节奏较快的段落中,镜头则可短些

?也可以利用镜头的长度来控制节目的节奏:

在单位时间里,单个镜头越长,镜头间的转换就越慢,节目节奏就越慢

镜头越短,镜头间转换就越快,节目节奏就越快

确定镜头长度的要点小结:

?主体置于画面前景醒目的位置,镜头长度要短

?主体处于画面景物之中时,镜头要长

?主体处于亮处,镜头要短;处于暗处,镜头要长

?运动的主体,镜头要长;静止的主体,镜头要短

?表现主体动作的画面,镜头要长

?反映主体情绪的画面,镜头要长

?根据抒情和节奏快慢的需要,高潮前后和段落结尾时的镜头较长,节奏快时镜头短

选择编辑点:

?编辑点:剪辑点,指能将前后两个不同内容的镜头组接在一起,而具有连贯性的声画

位置

?把不同内容的镜头画面选取恰到好处的地方相互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动作或概念

?具体操作上:入点、出点

?恰当选择编辑点能够使作品动作连贯、形象逼真,镜头转换自然流畅

1、动作编辑点

?动作编辑点可选择动作的起始点、动作进行过程中或动作终结点

?清息类新闻节目一般不主张对人物动作重复拍摄

动作编辑点的规律:抓住主体动作的瞬间停顿处。这种方法既可以使画面流畅,又可以防止

镜头呆板。

2、情绪编辑点

?以人物的心理情绪为基础,根据喜怒哀乐等外在表情的表达过程来选择

?情绪编辑点的选择往往注重对人物情绪、气氛的夸张与渲染

?镜头宁长勿短:动作、语言或许停止,但心理活动、情绪仍在继续

3、节奏编辑点

?节奏指节目内容和形式的长短、起伏、轻重、缓急、动静等有规律的交替变化,给观众

一种激动或平静、或紧张或松弛的心理感觉

?节奏编辑点是运用不同长度镜头的组接来创造节奏,在专题片、文艺片.以及故事片的

过场

?戏中应用广泛

?利用镜头的长度来控制节目的节奏

?常和声音配合使用,达到有机统一

?

?

根据音乐的风格决定镜头长度,根据音乐的节奏选择编辑点,这在广告片、宣传片中十

分常见

演唱会、综艺晚会等文艺节目的后期编辑其实主要就是对节奏编辑点理论的应用

广播电视节目编排概念、类型

概念:从广义上讲,节目编排是指广播电视机构在自己的主体立场上,对传播最后产品——

节目的各种条件予以选择和决定的一切活动;

从狭义上讲,是指决定具体的节目条数、播送时间、播送顺序和播送结构等。

类型:

1.节目编排

主要倒重于节目内容(完整表达一个内容的镜实组合和声开组合)的编辑,即如何更好地对不

同内容进行整合、组织,以达到

2.栏目编排

?要考虑各板块的排列顾序

?要做好板块间的串联

3.频道编排

将要播出的节目提前编排组合成播出流程,是对节目播出架构的综合规划,体现为节目播出

表的安排。

4.台节目被排

在所辖各个频道之间进行节目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同类节目或是吸引同一目标受众的节目

在不同频道的同一时间播出。

八、广播电视新闻专题

新闻故事具备的特质

?好故事以“人”为灵魂(人物语言、人物动作)

谁是新闻主角?

是新闻事件最核心的参与者

是对新闻事件有着最关键影响的人

是最能代表新闻事件本质的人

好故事以“情节”为主体

好情节具备的特质

新闻主角的代表性言语和行动

是典型的时空环境

是新闻主角的言行与典型环境之间的戏剧冲突

情节如何展现?

1.新闻主体人物的言行

2现场环境(现场声画当事人描述记者现场报道)

3.辅助包装手段

好故事以“细节"为血肉

1.细节首先是可视的形象

2.细节折射事件的本质

3.细节往往是情节中的兴奋点

好故事有戏剧冲突 (冲突推动情节发展)

?

?

?

什么是电视新闻直播、什么是真正的直播

电视新闻直播:是一种与电视新闻录播相对应的新闻报道形式,是指“在新闻演播室或新闻

事件的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以及记者对事件的报道(包括现场采访、解释、评价)转

化为电视信号并直播发射的报道方式”。

真正的直播:要具备现场和连线两个要素

现场:事件正在发生的过程、进入报道过程的现场。

连线:异地同时的信息共享。

突发事件电视新闻直播的报道优势及存在问题是什么?

答题方向:确保新闻的时效性 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最大化地发挥电视媒体应承担的

社会职能

融合新闻直播:是基于融合媒体平台,利用多平台、多渠道、多终端,即时采集、加工、

分发、互动,与新闻发生、发展同步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

相较于传统直播,融合新闻直播的优势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环境中构建媒体传播影

响力。

新闻移动视频直播:是基于“移动直播+新闻信息”而出现的一种

新的传播模式,即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生产者通过直播应用,实时制作并同步播出多媒体

格式的声像和影像,为用户提供全方位、身临其境的新闻视听体验,使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

设备上随时随地观看新闻现场直播。

直播带来了哪些改变?

答题方向:传播模式 传播语态 叙述方式 制作流程 技术设备 思维方式 监管体系

移动直播给新闻生产带来哪些变化?

答题方向:生产主体社会化生产流程简单化组织结构扁平化:

献花(0)
+1
(本文系合同范文资...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