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二三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模拟试题
(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60 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Ⅰ、Ⅱ两卷。第 I 卷(选择题 共 40 分),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 I 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第 II 卷时,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第I卷(选择题 共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小题,共分。每小题分,每小题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烧制瓷器 D.冶炼生铁
2.
A.振荡试管 B.放置洗净的试管 C.胶头滴管放回原瓶 D.添加酒精
3.2021年 月 日是第 个世界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B.C.D.
4.2020年3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发现鲸落。鲸落是指鲸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是深海生命的“绿洲”。在北太平洋深海中,鲸落维持了至少有43个种类1.249万个生物体的生存,促进了深海生命的繁荣。下列有关海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地球表面大约71%被海洋覆盖
海水晒盐利用的原理是蒸发结晶,是物理变化
海水淡化过程中,海水中溶质质量分数在减小
D.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
5.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用途不一致的的是( )
干冰 CO2 用于人工降雨 B.苏打 Na2CO3 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等工业生产
C.烧碱 NaOH 改良酸性土壤 D.碳铵 NH4HCO3 常用作氮肥
6.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要尽量减少外出,因有事外出回家一定要及时消毒,75%的酒精能有效杀死病毒,酒精的化学式为CH5OH,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04%
C.酒精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酒精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微观粒子与物质的构成
8.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所以它不属于盐类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C.化学反应前后由于原子种类不变,所以元素种类也不变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9.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B.甲和丙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7:22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没有变化
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我们可以将其产生的热量加以利用
10. 向硝酸亚铁、硝酸铜、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亚铁
B.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C. 滤渣中一定有银、铜、铁,可能有锌
D. 滤液一定为无色
11. 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相应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铁制品表面少量的铁锈 用过量的稀硫酸长时间浸泡 B 检验NaOH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C 鉴别氢气和甲烷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D 检验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将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 12.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至b点之间的溶液中溶质种类最多,c点的溶液所含的溶质种类最少
B.d点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C.c至d段,溶液pH不断增大
D.ab段的反应无明显现象,bc段的反应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分)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小题,共3分).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1)豆浆已成为众多家庭的饮品,下表是豆浆中部分营养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请回答:
成分 蛋白质 油脂 糖类 钙 铁 维生素 质量分数/% 1.8 0.7 1.1 0.01 0.0005 0.015 豆浆中含有的 (填“微量元素”或“常量元素”),缺 导致病
②豆浆所含的营养素中能供给人体能量 (填字母)
蛋白质 B.油脂 C.糖类 D.维生素
(2)材料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①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塑料制品属于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40%,其中最容易锈蚀的是产量最多的钢铁材料。钢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 发生了化学反应
A.B.C...小明时,用瓶装了一些,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取水后先加入明矾,其作用是________ ②进行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③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④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14.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写出相应的符号
的微粒符号 元素
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 (填化学符号)
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的是 (填字母)
在一定的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若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则F的化学式为 (3)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甲烷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生成物属于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单质的物质名称是____。图中所表示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上述转化反应前后,碳、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4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水的质量大小顺序为 。(用甲、乙、丙表示)
(3)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温度由50℃逐渐降低到20℃时,
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改变。(用甲、乙、丙表示)
(4)50℃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至6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5)要配制140g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乙物质溶液,配制时溶液的温度需要控制的范围是 。≥50℃”或“≥40℃”或“≥30℃”或“≥20℃”)
16.2020年6月23日,我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Ⅰ.火箭中液氢燃料通过氢泵涡轮高速输送到发动机燃烧室,与液氧混合燃烧产生推动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Ⅱ.人造地球卫星的结构材料常用镁合金等,金属镁可从海水中提取,工艺流程如下: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小题,共分)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下图装置一所示是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图;装置二是某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0mL 15mL 6 ml (2)该实验中反应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______(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请列举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图1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发生装置要能达到“控制反应速度”,需要选用的仪器和用品有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明用AD装置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导致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了导气管。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_____(说出一种)。
()装置H中,向干燥石蕊试纸的a端滴入蒸馏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为_____。
()小明同学以废弃的“棒棒冰”塑料管为材料,制成的气体发生装置(各部分连接紧密后,如图2所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有:_____。(写一点即可)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分Cu与Zn的合金称为黄铜,有优良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可用作各种仪器零件。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黄铜的组成,取20g该黄铜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分5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20 17.4 第2次 20 14.8 第3次 20 12.2 第4次 20 12.0 第5次 20 m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 ;
(2)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
(3)所用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写出计算过程)
化学试题 8 / 8
减少水污染 — 使用无磷洗衣粉
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使用乙醇汽油
减少酸雨的发生 — 使用新型能源
进入深井先做灯火
D.元素与物质的组成
组成水的元素 — 氢元素和氧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铝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氮元素
金刚石 — 由碳原子构成
氧气 — 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 — 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