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怎样修家谱》(二)编修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023-04-02 | 阅:  转:  |  分享 
  
怎样修家谱(二)编修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类进入氏族社会,逐渐出现了姓氏。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世系计算辈分,这就为家谱的萌芽提供
了可能。古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的研究表明,中国家谱的起源应自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开始,其标志是口传家谱和结绳家谱。进入商代,出现了刻
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家谱和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青铜家谱。这些家谱构成中国最古老的家谱形态。到了周代,基于严密等级身份制的需要,用来“奠
世系、辨昭穆”的家谱有了相当大的发展。王朝和诸侯国设有专门史官,负责贵族家谱的记载和管理,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谱学著作。其中最完备的是
《世本》,记录了黄帝至春秋战国历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的姓氏起源、世系源流、迁居本末等,是谱牒学开山之作。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
、《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
展起来。那时,没有家谱,被视作“无名少姓之人”,难以通过仕途进入官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政府官员实行“回避制”,待用人员须向吏部
如实呈报自己的谱名、原籍、祖籍、寄籍等详情及亲属脉络关系,没有家谱,怎么上报?怎么实行“回避制”?家谱如此之重要,修谱之风自然广为
流行,以至遍及各个富家大户,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到了宋代,修纂家谱进一步从官方走向民间,成为中国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是家族内一件隆重的大事。明代中后期,家谱的体例更趋合理,内容也更加丰富,而且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的惯例一直沿续到民国年间
,许多文化名人也加入到这个行列,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家族志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兴起编写家史的热潮,其内容则是某个家庭在旧社
会受剥削压迫,在革命斗争中翻身解放,开始走向自由幸福生活的历史。其中以《我的一家》为代表作(陶承口述、何家栋、赵洁执笔,1959年
出版)。这类回忆录,不合志体,没有世系图表等基本的东西,称不上“家谱”或“家庭志”。但它们仍是“家谱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它们反映了
家庭的历史,而且让千万个最基层的工农兵家庭冲破传统束缚,登上家谱舞台,使穷家小户也能记载入志,这是家谱领域中的一场革命,一次历史性
的飞跃!“文化大革命”时期,家谱虽一度被作为“四旧”遭打击,很多存书被销毁,但“根基”未断,很快为文化界及企业界有识之士所重视,特
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宽松的思想氛围和与日俱增的崇祖寻根意识的日渐浓烈,一些地区官方和民间达人编修家谱的热情日
益高涨,而且,从成书情况来看,承袭了家谱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摒弃了其中的封建的、落后的东西,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尚
有族谱6万余种。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比较大的国家,如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也都存在浓厚的祖先信仰。韩国保存了很多完好的家谱,他们的总统
卢武铉、卢泰愚都曾经到我国山东来认祖寻根。1
献花(0)
+1
(本文系双月楼书斋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