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范文」2023届湛江一模作文: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启示意义【原题再现】四、写作(60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儒家是追求入世的哲学,鼓励人们奋发图强、勇于进取、敢于担当,这可以概括为“拿得起”;佛家是追求出世的哲学,鼓励人们放下自我,摆脱私 心的困缚,超脱对外物的追逐,这可以概括为“放得下”;道家追求“不妄为”的智慧,鼓励人们依道而行,顺应规律,这可以概括为“想得开”。 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儒、佛、道三家各有所长又互为补充,共同构筑了中华传统文化之魂。以上材料对我们读书治学、成才修身,甚至是洞悉 社会、治国理政,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范文参考】博采三家之长,方致人生至境有人说,儒家教我们“拿得起”,佛家让我们“ 放得下”,道家教我们“想得开”。三家思想不仅构筑了中华传统文化之魂,还蕴含着吾辈青年为人处世的智慧。故博采三家之长,方致人生至境。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对于时代青年来说,只有“拿得起”,肩负如山的责任,生命才能厚重。作家鲁迅,感愤于旧中国民众 思想麻痹的现状,遂弃医从文,用文学发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水稻专家袁隆平,目睹过上个世纪老百姓食不果腹的“民瘼”,遂立志为中国人都能 吃饱饭而奋斗一生,如今袁老的“禾下乘凉梦”仍是中国粮食安全最坚实的依靠;物理学家钱伟长,听闻震惊中外“九一八事变”消息后,作出了“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的人生选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他们来说,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拿得起”,其背后是儒家文化内核里的家国 情怀。“拿起来”是要有分量的,需要和时代联系在一起,和老百姓联系在一起。新时代新征程,呼唤广大青年扛起如山的责任,把个人奋斗融入民 族复兴的洪流中,只有这样,才能答好新时代的“青春之问”。人生风雨兼程,有高峰也会有低谷,我们除了要葆有积极“有为”的思想,也要能兼 容佛道两家“想得开”和“放得下”的智慧。经历了“乌台诗案”,死里逃生的苏轼,当时可谓处于人生低谷,但他没有自怨自艾,一蹶不振。而是 在佛与道的精神世界里寻找内心的安宁,试想如果没有“放得下”的智慧,哪有文学世界里那个爱吃猪肉、豁达乐观的苏东坡。无独有偶,触怒朝中 权贵,被贬莽荒之地的王阳明,如果没有“想得开”的智慧,何来“致良知”“知行合一”的人生顿悟和后来的东山再起。常言道:“忍一时风平浪 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一句话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处理,同时也是一种和自我“握手言和”的方式。生命中有两个自我,一是进取的自我,代表 “拿得起”,二是放下的自我,代表“想得开”和“放得下”。只有把握好这两个自我,才能在上升期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处低谷时也能“乱云 飞渡仍从容”。由此可见,博采三家之长,方致人生之境。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价值呼唤多元的今天,我们这代人往往容易陷入“躺平”的自我舒 适感中。可事实上,未经“拿得起”考验的“佛系”,只是生命的懈怠;“拿得起”若“放不下”,一方面会让周围人陷入“内卷”的漩涡,另外一 方面,自我遭受挫折后会导致人生意义的”失踪”,对生命而言,这也是一个潜藏的定时炸弹。哲人有言,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我们要“想得 开”——自己为什么而“拿”,何时该“放”。如果把岁月看作是一场远行,“拿得起”给予我们初期以明确的目标和动力,“放得下”警醒我们中 途要注意节奏,欲速则不达,而“想得开”则告诉我们顺应规律,谋势而动。以古人之规矩,开新时代之生面。从传统思想中汲取人生智慧,愿无知者有力,愿有力者前行。小窗语文:日积·思考·格局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