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2023学年山西省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2023-04-03 | 阅:  转:  |  分享 
  
2022-2023学年山西省高考化学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
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 化学科学与技术在宇宙探索
、改进生活、改善环境与促进发展方面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020年12月3日,中国在月球表面首次
实现五星红旗的“独立展示”。这面闪耀月球的国旗,是一面真正的“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正负150摄氏度的温差下仍能“保持本色”,它的主
要成分是蛋白质B. “神舟”和“天宫”系列飞船使用的碳纤维,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C. 2020年春季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该病
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杀菌消毒是防止疫情蔓延的重要措施,84消毒液与酒精混用杀菌消毒效果更好D. 血液透析是利用了胶体的物理性质,“
人工肾”利用血液透析原理救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2.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是(????)A. CaCO3B.
ZnC. Cl2D. KNO33.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常温下,1m3pH=4的溶液中由水
电离出的H+数目一定为0.1NAB. 1L?1mol?L?1CH3COONH4溶液中CH3COO?与NH4+数目均等于NAC. 1
mol?IBr与H2O完全反应生成溴化氢和次碘酸,转移的电子数为NAD. 含有NA个Fe(OH)3胶粒的氢氧化铁胶体中,铁元素的质
量大于56g4.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S2?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 HClO4的电离方程式:HClO4=H+
+ClO4?C. N2电子式为:D. 氯气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Cl2+H2O=2H++Cl?+ClO?5.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目
的的是(????)A.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B. 比较Ksp(AgCl)和Ksp(AgI)的大小C. 制备并收集干燥的NH3D. 制取
和收集少量CO2、NO和O26. 如图所示烧瓶中充满 a气体,滴管和烧杯中盛放足量b溶液,将滴管中溶液挤入烧瓶,打开止水夹 f,
不能形成喷泉的是(????)A. a是Cl2,b是浓NaOH溶液B. a是NO,b是浓NaOH溶液C. a是HCl,b是NaOH溶
液D. a是CO2,b是浓NaOH溶液7.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
的是 (????) 选项操作、现象解释A向KI?淀粉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蓝Fe3+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B向2支盛有5m
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2O2溶液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常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
.1mol?L?1的NaF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比较HF与HClO的酸性强弱D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浓HNO3不稳定,生成
红棕色的NO2能溶于浓硝酸A. AB. BC. CD. D8. 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A是周期表中原子
半径最小的元素,它们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甲、丙和戊是单质,乙、丁和已是氧化物,其中丁是两性氧化物,戊是紫红色
金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①、②均是置换反应B. 戊的单质在空气中久置易生成氧化物C. 丁可以用来制取耐高温坩
埚D. 乙在高温下加热生成砖红色物质9. 现有Na2SO3、Na2SO4混合物样品Wg,为了测定其中Na2SO3的质量分数,设计
了如下方案,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A. 将样品配制成V1L溶液,取其中25.00mL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消耗标准KM
nO4溶液的体积是V2?mLB. 将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cg
C. 将样品中加足量H2O2,再加足量BaCl2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bgD. 将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
成的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测得干燥管增重ag10. 无水AlCl3极易升华和潮解,某同学用两种浓酸制取HCl气体,并利用置
换反应2Al+6HCl(g)2AlCl3+3H2制备少量无水氯化铝,其装置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b、B
中所盛试剂分别为浓硫酸、浓盐酸、浓硫酸B. 先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待排尽空气后再将装置C中铝箔加热至红热C. 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
过量的HCl,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中D. 经装置E吸收污染性气体之后,剩余气体可以直接排放至大气中11. M、W、X、Y、
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它们形成的化合物可用作新型电池的电极材料,结构如图所示,化合物
中除M+外其它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的单质通常保存在煤油中B. 上述五种元素中Y的原子半径
最小C. Z的氢化物的沸点一定低于X氢化物的沸点D.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三元酸12. 常温下,已知:CH4(g)+2
O2(g)=CO2(g)+2H2O(1)△H=?980kJ/mol2H2(g)+O2(g)=2H2O(1)△H=?560kJ/mo
l现有CH4和H2组成的混合气体共0.4mol,使其在O2中完全燃烧,恢复至常温共放出252kJ的热量,则CH4与H2的物质的量之
比是(????)A. 1:1B. 1:2C. 2:3D. 3:213. 二茂铁()广泛应用于航天、化工等领域中,其电化学制备原理
如图所示,其中电解液为溶解有溴化钠(电解质)和环戊二烯的DMF溶液(DMF为惰性有机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Fe
与电源的正极相连B. 流程中生成催化剂金属钠,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反应,因此DMF溶液不能用水代替C. 该过程中理论上产生11.2L的
H2消耗1mol环戊二烯D. 二茂铁制备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为2H++2e?=H2↑14. 常温下。向10m0.1mol/L?C
uCl2溶液中滴加0.1mol/L?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lgc(Cu2+)与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 Ksp(CuS)的数量级为10?35B. 曲线上各点的溶液均满足关系式c(S2?)?e(Cu2+)=Ksp(
CuS)C. a、b、c三点中,由水电离的c(H+)和c(OH?)的积最小的为b点D. c点溶液中:c(Na+)>c(Cl?)>c
(S2?)>c(OH?)>c(H+)15. 三容器内分别装有相同压强下的NO、NO2、O2,三容器容积依次为V1、V2、V3,若
将三气体混合于一个容积为V1+V2+V3的容器中后,倒立于水槽中,最终容器内充满水。则V1、V2、V3之比可能是(????)A.
2:4:5B. 9:5:8C. 7:2:6D. 4:5:616.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将固体完全溶于水,
滴加稀盐酸,出现白色沉淀,则该固体中存在Ag+B. 将气体溶于水,再滴加硝酸银,出现白色沉淀,则该气体为HClC. 向某无色溶液加
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红,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NH4+D.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可能存在Ba2+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0分)17.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我国著名传
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本身对热敏感和消毒剂敏感,56℃下30分钟,75%的乙醇,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
乙酸和紫外线均可杀死新型冠状病毒。最近热销的空气消毒片,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氯,可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阻断细菌传播,杜绝交叉感染,细菌
去除率达99%。 已知:①常温下ClO2为黄绿色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能溶于水,不与水反应。②温度过高,ClO
2的水溶液可能爆炸。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上NaClO3与Na2SO3在浓H2SO4存在下制备ClO2,并以ClO2为原
料制备NaClO2(已知:高于60℃时,NaClO2分解生成 NaClO3和NaCl) (1)实验中逐滴加入浓硫酸的目的是 __
____ 。 (2)装置⑤的溶液中会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其中一种为NaClO2,写出装置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从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中获得晶体,需采用55℃减压蒸发结晶,原因是 ______ 。 (4)ClO2很不稳定,产物溶于水
可以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骤1:准确量取ClO2溶液20.00mL,稀释成100.
0mL试样;量取V1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振荡后静置片刻; 步骤3:加入指示
剂X,用a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mL。 已知:2ClO2+8H++10I?=5I2+
2Cl?+4H2O?I2+2Na2S2O3=2NaI+Na2S4O6 ①步骤1中量取20.00mL?ClO2溶液所用的仪器为 __
____ (选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②指示剂X为 ______ ,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原ClO2溶液的
浓度为 ______ g/L。(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18. KI用于分析试剂、感光材料制药和食品添加剂等。制备原理如下:反应①
3I2+6KOH=KIO3+5KI+3H2O反应②3H2S+KIO3=3S↓+KI+3H2O按照下列实验过程,请回答有关问题。(1
)启普发生器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该装置还可以制备___
________(填一种气体化学式)。(2)关闭启普发生器活塞,打开滴液漏斗的活塞,滴入30%的KOH溶液,待观察到_______
_________(填现象),停止滴入KOH溶液;然后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待KIO3混合液和NaOH溶液气
泡速率接近相同时停止通气。(3)滴入硫酸溶液,并对KI混合液水浴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把
KI混合液倒入烧杯,加入碳酸钡,在过滤器中过滤,过滤得到的沉淀中除含有过量碳酸钡外,还有硫酸钡和___________,其中加入碳
酸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并滤液和洗液,蒸发至析出结晶,滤出经干燥得成品。(5)如果得到
3.2g硫单质,则理论上制得的KI为___________g。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19. 碱式碳酸铜可用于
生产木材防腐剂等。工业上可用微蚀刻废液(含有一定量Cu2+、H+、SO42?、H2O2和微量Fe3+)制备高纯度碱式碳酸铜,其制备
过程如图:(1)试剂1最好选用______a.Fe2O3?b?CaCO3?c.CuO(2)加入Na2CO3沉淀前须除去Fe3+,否
则Fe2(SO4)3会与Na2CO3反应,产生一种气体,同时生成NaFe3(OH)6(SO4)2沉淀,影响产品质量,写出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______(3)加入Na2CO3沉淀时,反应液pH对产品中SO2的含量以及反应液中Cu2+沉淀效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第二
次沉淀时溶液pH最好控制在______。(4)所制得的碱式碳酸铜的组成可表示为:xCuCO3?yCu(OH)2?zH2O,可采用氢
气还原法来测定其组成,原理为?xCuCO3?yCu(OH)2?zH2O+H2→Cu+CO2↑+H2O(未配平)称取24.0g某碱式
碳酸铜样品,与H2充分反应后得到12.8g残留物,生成4.4g二氧化碳和7.2g水,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为______?(写出计算
过程)。20. 汽车尾气污染、室内污染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某分子筛作催化剂,NH3可
脱除工厂废气中的NO、NO2,反应机理如图1所示。A包含的物质为N2和 ______ 。(填化学式) (2)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
为2NO(g)+2CO(g)催化剂2CO2(g)+N2(g)△H<0。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所列示意图(如图2)中
t1时刻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______ (选填“是”或“否”),原因是 ______ 。 (3)工业合成NH3的反应,解决了世界
约三分之一的人口粮食问题。已知:N2+3H2?2NH3(△H<0),5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N2和3mo
l?H2,模拟合成氨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合成氨的正反应速率与NH3的体积分数的关系如图3所示,若降低温度再次达到平衡时,可能的点
为 ______ 。(从点“A、B、C、D”中选择) (4)将CO2和H2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可以制取甲醇:CO2(g)+3H2(g
)?CH3OH(g)+H2O(g)△H<0。往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Ⅰ
、反应Ⅱ与反应Ⅲ,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4所示。 ①反应Ⅰ、反应Ⅱ与反应Ⅲ中催化剂效果最佳的是 ______ 。(
选填“反应Ⅰ”、“反应Ⅱ”或“反应Ⅲ”) ②若此反应在a点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则此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______ 。(计算
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1. 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
转化关系如图示。(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 (1)若甲为气态氢化物,乙为黄色固体,写出此时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若甲为两性氧化物,乙的水溶液呈酸性,请用离子方程式写出乙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 ______ ,写出此时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_
_____ 。 (3)若甲为金属单质,反应④为置换反应,往乙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变为 ______ 。 (4)若甲为气体单质,
乙为含有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请写出乙的电子式 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依据题干可知五星红旗,
在正负150摄氏度的温差下仍能“保持本色”,可知其主要成分不是蛋白质,故A错误; B.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陶瓷和玻璃,
碳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 C.84消毒液与酒精混用能氧化乙醇,杀菌消毒效果降低,故C错误; D.血液是胶体,不能透
过半透膜,血液中杂质能透过半透膜通过体外循环将杂质除去,血液透析利用胶体粒子与半透膜直径的大小特征净化血液,是利用了胶体的物理性质
,故D正确。 故选:D。A.高温能够使蛋白质变性; B.碳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84消毒液能氧化酒精; D.血液是胶体
,不能透过半透膜,血液中杂质能透过半透膜通过体外循环将杂质除去。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组成和结构、
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运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2.【答案】D?【解析】解:A.CaCO3是
难溶物,部分溶解并完全电离,所以CaCO3加入水中主要以CaCO3沉淀形式存在,故A错误; B.通常情况下Zn和水不反应、也不溶于
水,所以Zn加入水中主要以金属单质形式存在,故B错误; C.通入水中形成氯水,主要以氯气形式存在,Cl2和水反应生成弱电解质次氯酸
、HCl,次氯酸部分电离且电离程度较小,故C错误; D.KNO3是可溶性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生成K+和NO3?,所以KNO3加
入水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故D正确; 故选:D。可溶性的强电解质、与水反应生成强电解质的物质在水溶液中主要以离子存在。本题考查电解
质的电离,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明确电解质及强电解质概念内涵、元素化合物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溶解的碳酸钙在水离能完全
电离,题目难度不大。3.【答案】D?【解析】解:A.pH=4的溶液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强酸弱碱盐溶液,若为强酸弱碱盐溶液,则此溶
液中水电离出的c(H+)水=10?4mol/L,则1000L溶液中水电离出的n(H+)水=10?4mol/L×1000L=0.1m
ol,即为0.1NA个;但若为酸溶液,则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水=10?10mol/L,故1m3即1000L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n(H+)水=10?10mol×1000L=10?7mol,即为10?7NA个,故A错误; B.CH3COONH4是弱酸弱碱盐,溶
液中CH3COO?与NH4+均能水解,故此溶液中CH3COO?与NH4+数目均小于NA,故B错误; C.IBr中I为+1价,Br为
?1价,故IBr与H2O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无电子转移,故C错误; D.一个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故含有NA个F
e(OH)3胶粒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氢氧化铁的物质的量大于1mol,则铁元素的质量大于56g,故D正确。 故选:D。A.pH=4的
溶液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强酸弱碱盐溶液; B.CH3COONH4是弱酸弱碱盐,溶液中CH3COO?与NH4+均能水解; C.IB
r与H2O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一个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应注意公式的运用条
件以及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特点,难度不大。4.【答案】B?【解析】解:A、硫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故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
B、HClO4是强酸,能完全电离为H+、ClO4?,故其电离方程式为HClO4=H++ClO4?,故B正确;C、氮气中氮原子的最外
层有5个电子,故其电子式为,故C错误;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HClO是弱酸,不能拆,故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
++Cl?+HClO,故D错误。故选:B。A、硫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B、HClO4是强酸,能完全电离为H+、ClO4?;C、氮
气中氮原子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HClO是弱酸。本题考查化学用语,题目较为简单,涉及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和离
子方程式的书写等,注意有关概念的积累。5.【答案】B?【解析】解:A.乙酸乙酯与NaOH反应,则小试管中应为饱和碳酸钠溶液,故A错
误; B.浓度相同,Ksp小的先沉淀,由操作和现象可比较Ksp(AgCl)和Ksp(AgI)的大小,故B正确; C.氯化钙与氨气易
结合生成络合物,应选碱石灰干燥,故C错误; D.NO与氧气反应,则不能选排空气法收集NO,故D错误; 故选:B。A.乙酸乙酯与Na
OH反应; B.浓度相同,Ksp小的先沉淀; C.氯化钙与氨气易结合生成络合物; D.NO与氧气反应。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制备、沉淀转化、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
大。6.【答案】B?【解析】解:A.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可以形成喷泉,故A错误; B.一氧化氮难溶于
水且是不成盐氧化物,不能形成压强差,故B正确; C.NaOH溶液与氯化氢反应,HCl被消耗,导致圆底烧瓶中的压强减小,形成压强差,
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能形成喷泉,故D错误; 故选:B。喷泉实验的原理为形成压强差,利用圆底
烧瓶种的气体易溶于烧杯中的液体或者两者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圆底烧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从而形成喷泉现象。本题考查有关喷泉实验
,要明确喷泉实验的原理,题目难度中等。7.【答案】D?【解析】解:A.氯化铁可氧化KI生成碘,淀粉遇碘变蓝,可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
结论不合理,故A错误; B.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无现象,不能探究浓度对速率的影响,故B错误; C.NaClO溶液可使pH试纸褪色,
应选pH计测定盐溶液的pH来比较酸性,故C错误; D.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二氧化氮,NO2能溶于浓硝酸,则溶液变黄,故D
正确; 故选:D。A.氯化铁可氧化KI生成碘,淀粉遇碘变蓝; B.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C.NaClO溶液可使pH试纸褪色; D.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
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8.【答案】B?【解析】解:A.反应①是铝与氧化铜发生的铝热反应,②
为氧化铜与氢气的反应,都为置换反应,故A正确; B.戊为铜,在空气中久置可生成碱式碳酸铜,为铜的腐蚀,故B错误; C.丁为氧化铝,
熔点高,耐高温,则用来制取耐高温坩埚,故C正确; D.乙为氧化铜,可高温分解生成氧化亚铜,为砖红色物质,故D正确。 故选:B。A、
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为H元素;它们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有如图转化关系,其中
甲、丙和戊是单质,乙、丁和己是氧化物,其中丁是两性氧化物,则丁为氧化铝;戊是紫红色金属,戊为铜,根据框图,甲为铝,乙为氧化铜;丙为
氢气,己为水。因此B、C、D分别为O、Al、Cu,以此解答该题。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元素
周期律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丁是两性氧化物,戊是紫红色金属为推断的突破口,题目难度不大。9.【答案】D?【
解析】解:A.只有亚硫酸钠与高锰酸钾反应,由消耗高锰酸钾可计算Na2SO3的质量分数,故A正确;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
入足量BaCl2溶液,生成沉淀为硫酸钡,由沉淀质量可计算硫酸钠的质量,然后计算Na2SO3的质量分数,故B正确; C.加足量H2O
2,可氧化亚硫酸钠,再加足量BaCl2溶液,生成沉淀为硫酸钡,由样品质量、沉淀质量列方程可计算Na2SO3的质量分数,故C正确;
D.碱石灰的增重质量为二氧化硫和水的质量,不能计算Na2SO3的质量分数,故D错误; 故选:D。A.只有亚硫酸钠与高锰酸钾反应;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生成沉淀为硫酸钡; C.加足量H2O2,可氧化亚硫酸钠,再加足量BaCl2溶
液,生成沉淀为硫酸钡; D.碱石灰的增重质量为二氧化硫和水的质量。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
应、含量测定原理、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10.【答案】D?【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的实验过程分析判断,物质性质实验基本操作是解题关键,注意装置和试剂的作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某同学用两种浓酸制取HCl气体,即分液漏斗中盛装浓硫酸,锥形瓶内盛装浓盐酸,浓硫酸滴加到浓盐酸上有HCl逸出,再经B中浓硫酸
干燥后,在装置C中发生反应2Al+6HCl(g)2AlCl3+3H2,制得少量无水氯化铝,收集在D装置中的圆底烧瓶内,含有HCl的
尾气用碱石灰吸收,同时碱石灰还能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圆底烧瓶内,导致AlCl3水解,据此分析解题。A.由分析知a、b、B中所盛试
剂分别为浓硫酸、浓盐酸、浓硫酸,故A正确;B.Al在加热条件下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铝保护膜,则需要先通过打开a中分液漏斗
活塞,待排尽空气后再将装置C中铝箔加热至红热,故B正确;C.装置E中碱石灰主要作用是吸收过量的HCl,同时碱石灰还能防止空气中的水
蒸气进入圆底烧瓶内,导致AlCl3水解,故C正确;D.装置E吸收污染性气体之后,剩余气体中含有可燃性氢气,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则不可
以直接排放至大气中,故D错误;故选:D。?11.【答案】B?【解析】解:根据分析可知,M为Li,W为B元素,X为O,Y为F,Z为C
元素, A.金属Li的密度比煤油小,所以Li不能保存在煤油中,故A错误; B.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五种元素中Y的原子
半径最小,故B正确; C.Z的氢化物为烃,X的氢化物有水和双氧水,碳原子数较多的烃常温下为固态,其沸点大于水和双氧水,故C错误;
D.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硼酸,硼酸为一元弱酸,故D错误; 故选:B。M、W、X、Y、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化合物中除M+外
其它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五种元素位于第二周期,M为Li;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则X为O;Y形成1个共价键,则Y为F;Z形成4个共价键,且与X(O)形成双键,则Z为C元素;W能够形成4个化学键,且原子序数小
于C元素,则W为B,以此分析解答。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及原
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12.【答案】A?【解析】解:由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H2(g)
+O2(g)=2H2O(1)△H=?560kJ/mol,1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280kJ,设CH4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
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4?x)mol,而常温共放出252kJ的热量,则980x+280(0.4?x)=252kJ,解之得x=0.2
mol,所以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CH4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故选:A。由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H2(g)
+O2(g)=2H2O(1)△H=?560kJ/mol,1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280kJ,设CH4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
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4?x)mol,而常温共放出252kJ的热量,则980x+280(0.4?x)=252kJ,由此分析解答。本
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13.【答案】A?【解析】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需要获得Fe2+生成二
茂铁,则阳极为Fe电极,所以Fe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故A正确;B.在整个过程中,由于有钠单质生成,Na是活泼金属、易与水反应,所以电
解质溶液必须是无水的环境,但Na为中间产物,故B错误;C.当气体体积没有说明标准状况时,无法计算物质的量,故C错误;D.阴极为Ni
,阴极上钠离子先得到电子生成金属Na,Na++e?=Na,然后钠与环戊二烯反应生成氢气,故D错误;故选:A。根据转化关系可知,需要
获得Fe2+生成二茂铁,则阳极为Fe电极,阳极上Fe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阴极为Ni,阴极上钠
离子先得到电子生成金属Na,Na++e?=Na,然后钠与环戊二烯反应生成氢气,最后得到二茂铁。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为高频考点,
试题侧重分析能力和灵活迁移运用能力的考查,明确整个反应过程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结合电解原理细心分析电解过程、灵活运用电化学理论,题目
难度中等。14.【答案】A?【解析】解:A.该温度下,平衡时c(Cu2+)=c(S2?)=10?17.7mol/L,则Ksp(Cu
S)=c(Cu2+)c(S2?)=10?17.7mol/L×10?17.7mol/L=10?35.4=100.6×10?36,由于
1<100.6<10,则Ksp(CuS)的数量级为10?36,故A错误; B.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CuS)只与温度有关,并且K
sp(CuS)=10?35.4,很小,所以随着Na2S溶液的滴加,溶液中c(Cu2+)减小、?lgc(Cu2+)增大,二者关系始终
满足c(S2?)?c(Cu2+)=定值=Ksp(CuS),故B正确; C.a、c点均促进水解的电离,b点恰好生成CuS和NaCl,
d点对水的电离无影响,则水的电离程度最小的是b点,故C正确; D.c点时溶质为NaCl和Na2S,n(Na+)=0.1mol/L×
0.02L×2=0.004mol,n(Cl?)=0.1mol/L×0.01L×2=0.002mol,即c(Na+)>c(Cl?),
Na2S是弱酸强碱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即c(S2?)>c(OH?)>c(H+),所以c点溶液中:c(Na+)>c(Cl?)>c(
S2?)>c(OH?)>c(H+),故D正确; 故选:A。向10mL0.1mol/LCu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S
溶液,发生反应:Cu2++S2??CuS↓,Cu2+单独存在或S2?单独存在均会水解,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结合图象计算溶度积常数和溶
液中有关守恒分析解答此题。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为高频考点,把握Ksp的计算、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
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Ksp数量级的确定。15.【答案】B?【解析】解:A.3×2+4≠4×5,故A错误;B.9×3+5=4×8
,符合题意,故B正确;C.7×3+2≠6×4,故C错误;D.4×3+5≠4×6,故D错误;故选:B。根据反应:4NO2+O2+2H
2O=4HNO3和4NO+3O2+2H2O=4HNO3可知,当气体满足14n(NO2)+34n(NO)=n(O2)时,所有气体完全
反应,也就是n(NO2)+3n(NO)=4n(O2)时完全反应,而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V1、V2、V3
满足3V1+V2=4V3。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总反应方程式找出各组分之间数量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分析计算能力和逻辑
思维能力,难度不大。16.【答案】D?【解析】解:A.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也可以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Ag+,故A错
误;B.该气体不一定为HCl,可能为氯气,故B错误;C.向某无色溶液加NaOH溶液,加热,应该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
纸变蓝,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NH4+,故C错误;D.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可能存在Ba2+,故D
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把握离子的性质、检验试剂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
用,试题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17.【答案】控制ClO2的生成速率,使ClO2与NaOH、H2O2溶液充分反应,提高ClO2的
利用率 2ClO2+2NaOH=NaClO2+NaClO3+H2O 高于60℃时,NaClO2分解生成NaClO3和NaCl 酸式
淀粉溶液 当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135aV22V1?【解析】解:(1)逐滴加
入浓硫酸可以控制ClO2的生成速率,使ClO2与NaOH、H2O2溶液缓慢的充分反应,从而可以提高ClO2的利用率,故答案为:控制
ClO2的生成速率,使ClO2与NaOH、H2O2溶液充分反应,提高ClO2的利用率;(2)⑤中是ClO2与NaOH反应,生成等物
质的量的两种盐,其中一种为NaClO2,即ClO2中的Cl元素化合价降低,必然还有元素升高,只能是Cl自身歧化生成NaClO3,化
学方程式为:2ClO2+2NaOH=NaClO2+NaClO3+H2O,故答案为:2ClO2+2NaOH=NaClO2+NaClO
3+H2O;(3)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为NaClO2溶液,高于60℃时,NaClO2分解生成NaClO3和NaCl,由NaClO2溶
液得到该晶体,需采用55℃减压蒸发结晶,故答案为:高于60℃时,NaClO2分解生成NaClO3和NaCl;(4)①ClO2具有氧
化性,可以氧化碱式滴定管中的乳胶管,故量取ClO2溶液应使用酸式滴定管,故答案为:酸式;②I2与淀粉溶液反应显蓝色,故指示剂应选用
淀粉溶液;淀粉?I2溶液显蓝色,随着I2的减少,蓝色逐渐变浅,最终消失,故终点现象为:当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时,溶液由蓝
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根据方程式2ClO2+8H++10I?=5I2+2Cl?+4H2O和I2+2Na2S2O3=2NaI
+Na2S4O6,得到关系式:ClO2~5Na2S2O3,故n(ClO2)=15n(Na2S2O3)=15×amol/L×V2×1
0?3L=aV210?35mol,故稀释后的100mL溶液中含有ClO2的物质的量为:aV210?35V1×10?3mol/L×0
.1L=aV250v1mol,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故稀释前20mL的ClO2溶液中,ClO2质量为:aV250v1mol
×67.5g/mol=67.5aV250V1g,ClO2浓度为:67.5aV250V1g0.02L=135aV22V1g/L。故答
案为:淀粉溶液;当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135aV22V1。(1)逐滴加入浓硫酸
可以控制ClO2的生成速率,使ClO2与NaOH、H2O2溶液充分反应;(2)⑤中是ClO2与NaOH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
,其中一种为NaClO2,即ClO2中的Cl元素化合价降低,必然还有元素升高,只能是Cl自身歧化生成NaClO3,进一步写出化学方
程式;(3)装置④反应后的溶液为NaClO2溶液,高于60℃时,NaClO2分解生成NaClO3和NaCl,由NaClO2溶液得到
该晶体,需采用55℃减压蒸发结晶;(4)①ClO2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碱式滴定管中的乳胶管;②指示剂应选用淀粉溶液;终点现象抓住溶
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ClO2与Na2S2O3的关系式,进行计算即可。本题考查NaClO2的制备实验,具体涉及到氧
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氧化还原滴定问题,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关系式计算,实际应用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难度较大。18.【答案】(1
)ZnS+H2SO4=H2S↑+ZnSO4;H2或CO2等(2)棕黄色溶液变为无色;打开启普发生器活塞,通入气体?(3)使溶液酸化
并加热,有利于H2S逸出,从而除去H2S?(4)S;除去多余的硫酸?(5)33.2?【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涉及方
程式的书写、操作过程、提纯方法、定量计算,难度中等,熟练掌握基础并灵活应用是关键。【解答】(1)启普发生器中发生的反应是硫化锌和稀
硫酸反应生成硫化氢气体和硫酸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S+H2SO4=H2S↑+ZnSO4;启普发生器是块状固体和溶液不加热反应生
成气体的制备装置,可以制备H2、CO2等;(2)关闭启普发生器活塞,打开滴液漏斗的活塞,滴入30%的KOH溶液,待观察棕黄色溶液变
为无色,反应①结束,停止滴入KOH溶液,然后打开启普发生器活塞,通入硫化氢气体,待KIO3混合液和NaOH溶液气泡速率接近相同时停
止通气;(3)滴入硫酸溶液,并对KI混合液水浴加热,其目的是:使溶液酸化并加热,有利于H2S逸出,从而除去H2S;(4)通入气体待
KIO3混合液和NaOH溶液气泡速率接近相同时停止通气过程中发生反应3H2S+KIO3=3S↓+KI+3H2O,把KI混合液倒入烧
杯,加入碳酸钡除去过量的硫酸,在过滤器中过滤,过滤得到的沉淀中除含有过量碳酸钡外,还有硫酸钡和单质硫;(5)反应①3I2+6KOH
=KIO3+5KI+3H2O反应②3H2S+KIO3=3S↓+KI+3H2O如果得到3.2g硫单质,物质的量n=3.2g32g/m
ol=0.1mol,理论上生成KI的物质的量=0.13×5mol+0.13mol=0.2mol,质量=0.2mol×166g/mo
l=33.2g。?19.【答案】c 6Na2CO3+3Fe2(SO4)3+6H2O=2NaFe3(OH)6(SO4)2+6CO2↑
+5Na2SO4 8.5 CuCO3?Cu(OH)2?3H2O?【解析】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试剂1最好选用CuO,不引入新杂
质,故答案为:c;(2)加入Na2CO3沉淀前须除去Fe3+,否则Fe2(SO4)3会与Na2CO3反应,产生一种气体,同时生成N
aFe3(OH)6(SO4)2沉淀,影响产品质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Na2CO3+3Fe2(SO4)3+6H2O=2NaFe3
(OH)6(SO4)2+6CO2↑+5Na2SO4,故答案为:6Na2CO3+3Fe2(SO4)3+6H2O=2NaFe3(OH)
6(SO4)2+6CO2↑+5Na2SO4;(3)由图3所示可知,溶液pH为8.5左右时,硫酸根离子含量最低,溶液中铜离子沉淀效率
最高,因此第二次沉淀时溶液pH最好控制在8.5,故答案为:8.5;(4)与H2充分反应后得到12.8g残留物,生成4.4g二氧化碳
和7.2g水,生成Cu为12.8g64g/mol=0.2mol,生成二氧化碳为4.4g44g/mol=0.1mol,由xCuCO3
?yCu(OH)2?zH2O及原子守恒可知,x=y=1,且24.0g(84+98+18z)g/mol=0.1mol,解得z=3,即
化学式为CuCO3?Cu(OH)2?3H2O,故答案为:CuCO3?Cu(OH)2?3H2O。微蚀刻废液含有一定量Cu2+、H+、
SO42?、H2O2和微量Fe3+,制备高纯度碱式碳酸铜,结合流程可知,试剂1为CuO(或氢氧化铜、碳酸铜等)调节pH,并加偏钛酸
使铁离子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沉淀,加入Na2CO3沉淀前须除去Fe3+,因二者发生6Na2CO3+3Fe2(SO4)3+6H2O=
2NaFe3(OH)6(SO4)2+6CO2↑+5Na2SO4,结合图可知在滤液中加碳酸钠沉淀铜离子时pH在8~9时Cu2+沉淀效
率高,过滤分离出碱式碳酸铜固体,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流程中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提纯为
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20.【答案】H2O 否 t1时刻之后,正反应速率还在
继续减小,并没有保持不变,即反应并未达到平衡状态 D 反应Ⅰ 59.3?【解析】解:(1)根据原子守恒,可以知道A为H2O,故答案
为:H2O;(2)由图2可以看出,t1时刻之后,正反应速率还在继续减小,并没有1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并未达到平衡状态,故答案为:否,
t1时刻之后,正反应速率还在继续减小,并没有保持不变,即反应并未达到平衡状态;(3)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平衡
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H3体积分数减小,结合图象可知,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4)由图4可知,反应Ⅰ在较低的温
度下,就可以达到较高的转化率,说明Ⅰ中的催化效果最佳;a点时CO2转化率为80%,CO2的变化量为0.8mol,根据三段式计算方法
可知起始量、由CO2的转化率得到变化量、平衡量,进一步算出平衡常数。?CO2(g)+3H2(g)?CH3OH(g)+H2O(g)起
始量(mol) 1?3?0 0变化量(mol) 0.8 2.4?0.8 0.8平衡量(mol)?0.2 0.60.8 0.8K=c
(CH3OH)×c(H2O)c(CO2)×c3(H2)=0.4×0.40.1×0.33=59.3,故答案为:反应Ⅰ;59.3。(1)根据原子守恒,可以知道A为水;(2)有图2可以看出,t1时刻之后,正反应速率还在继续减小,并没有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并未达到平衡状态;(3)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H3体积分数减小,故答案为:D;(4)由图4可知,反应Ⅰ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可以达到较高的转化率,说明Ⅰ中的催化效果最佳;根据三段式计算方法可知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进一步算出平衡常数。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图象、分析图象、从图象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属于中等偏上题型,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要求较高。21.【答案】2H2S+O2??点燃?2S+2H2O Al3++3H2O?Al(OH)3+3H+ Al2O3+2OH?=2AlO2?+H2O 血红色??【解析】解:(1)若甲为气态氢化物,乙为黄色固体,甲为H2S、乙为S单,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点燃?2S+2H2O,故答案为:2H2S+O2??点燃?2S+2H2O;(2)若甲为两性氧化物,乙的水溶液呈酸性,则甲为Al2O3、乙为铝盐、丙为偏铝酸盐,铝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发生反应为:Al3++3H2O?Al(OH)3+3H+;反应④为Al2O3与强碱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故答案为:Al3++3H2O?Al(OH)3+3H+;Al2O3+2OH?=2AlO2?+H2O;(3)若甲为金属单质,反应④为置换反应,甲应该为变价金属,可以是Fe,则乙为FeCl3,往乙溶液中滴加KSCN,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结合生成硫氰化铁,溶液变为血红色,故答案为:血红色;(4)若甲为气体单质,乙为含有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则甲为O2、乙为CO2,CO2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示,(1)若甲为气态氢化物,乙为黄色固体,则甲为H2S、乙为S单质、丙为SO2;(2)若甲为两性氧化物,乙的水溶液呈酸性,甲为氧化铝、乙为铝盐、丙为偏铝酸盐;(3)若甲为金属单质,反应④为置换反应,甲应为变价金属,甲可以为Fe,则乙为FeCl3、丙为FeCl2符合条件;(4)若甲为气体单质,乙为含有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则甲为O2、乙为CO2、丙CO为符合题意,以此分析解答。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即可解得,题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情况,注意识记中学常见的连续反应、三角转化、特殊置换反应等,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题目难度中等。第11页,共11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