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
2023-04-03 | 阅:  转:  |  分享 
  
第2单元 百分数(二)第 3课时 税 率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可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
税款。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
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教学重难点】重点: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难点:税额的计算【教学过程】一、
情景导入1、口答算式。(1)100的5%是多少?(2)50吨的10%是多少?(3)1000元的8%是多少?(4)50万元的20%是
多少?2、什么是比率?二、新课讲授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2、税率的认识。(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
,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
表示什么意思。A商店按销售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3、税款计算。(1)出示例3:一
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中需纳税部分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中需纳税部分的9%缴纳增值税,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增值税多少万元?(2
)分析题目,理解题意。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中需纳税部分的9%缴纳增值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9%是增值税与营业额中需纳税部分比较的
结果,也就是缴纳的增值税占营业额中需纳税部分的9%,题中“10月份的营业额中需纳税部分是30万元”,因此10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中需
纳税部分就是30万元的9%。(3)学生列出算式。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30×9%(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30×9% = 30×0.09 = 2.7(万元)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10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14页练
习二第6~8题和第10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教学反思】课程一开始, 让
学生充分体会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同时, 理 解我们现在生活中税收的重要性,为本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在启发
引导出算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是一个生活化、 应用化非常强的习题,它的算法是约定俗成的,所以我认为应先探索方法。有
了正确的方法后,再让学生应用计算, 减少了练习的盲目性和对接受正确方法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正确算法的巩固。
献花(0)
+1
(本文系聂宏勇的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