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考前秘密 试卷类型:A
二O二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化学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Ⅰ、Ⅱ两卷。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第II卷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1 C 12 O 16 Na 23 Ba 137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自然,刻不容缓”。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垃圾分类,节约资源 B.单车出行,健康环保
C.露天烧烤,享受生活 D.种植花草,美化家园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风干成葡萄干 B.葡萄榨成葡萄汁
C.葡萄酿成葡萄酒 D.葡萄脱皮
3.“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中,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 B. C. D.溶解
4
A.尿素 B.磷矿粉 C.碳酸钾 D.磷酸二氢钾
5.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家用汽车引擎失火时,立刻打开车前盖
B.冬季用煤炉取暖时,要保持良好通风
C.误食重金属盐后,应立即喝牛奶、蛋清并送医院就医
D.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6.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
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将灯芯拨得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7. 槲皮素(化学式C15H10O7)是东营盐碱滩上常见的一种草本植物“茶棵子”的主要成分,具有“茶棵子”叶泡水喝具有一定降压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槲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5:10:7
B.槲皮素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
C.槲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2g
D.槲皮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8.归纳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故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铝与空气形成的物质对铝有保护作用,故铁与空气形成的物质对有保护作用
C
D.酸溶液的pH小于7,故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9.
选项 单质 氧化物 混合物 A 水 氧化铜 石油 B 红磷 空气 C 臭氧 二氧化锰 草木灰 D 五氧化 冰水混合物 10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A.碳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
B.
C.
D.
1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两者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40L的钢瓶中 加压时氧气分子变小 C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足量盐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D 食盐溶液能导电而蔗糖溶液不能 食盐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蔗糖溶液中没有 12.人类常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所需要的物质。如图是Mg(OH)2、MgCl2、Mg(NO3)2三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加入氯化铜溶液或稀盐酸可实现①的转化
B.通过一步反应无法实现②的转化
C.通过一步反应可实现Mg(NO3)2向MgCl2
D.通过加入氢氧化钠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5分)
13(4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放松,保障生产生活正常秩序和生命健康。
(1)戴口罩是有效防护新型冠状病毒措施之一。医用口罩(如图)所用材料中,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1个即可)。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患者临床营养膳食指导建议》指出患者摄入充足蛋白质可提高免疫力。下列食物中基本不含蛋白质的是 (填序号)。
A.蛋类 B.肉类 C.蔬菜
D.奶类 E.鱼类
(3)生活中常用84消毒液进行环境消毒。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已知次氯酸的化学式为HClO请写出次氯酸钠的化学式并标出氯元素的化合价 。
14(8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IA 0 1 1 H
1.008 ⅡA ⅢA ⅣA V A ⅥA ⅦA 2 He
4.003 2 3 Li
6.941 4 Be
9.012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写出空气中含量最多元素的符号 。
(2)以下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填序号),A粒子与第二周期 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3)第8号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第8号元素和第13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4)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填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没有什么差别
B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15.(4分)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请结合图,从 。
16.(10分)溶液与人们的生产密切相关。下列常见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填序号)。
A.生理盐水 B.糖水 C.医用酒精 D.牛奶
下图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表是B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B物质溶解度/g 0 32 20 35 40 40 60 45 80 55
①6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g。
5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 B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________(填“饱和”“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请根据表格数据,在溶解度曲线图绘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④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时的温度 ℃。
5%酒精消毒液对手和皮肤进行消毒。请分析酒精浓度与杀死细菌的时间对比表(如下)中的数据,酒精消毒液的最合适浓度应为 。根据酒精的物理性质,你认为两者浓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酒精浓度(%)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90 15小时 30分钟 5分钟 80 1小时 30分钟 5分钟 70 30秒 5分钟 10秒 60 20秒 30分钟 10秒 50 20秒 2小时 20秒 40 22分钟 4小时 2分钟 17.(9分)图为高炉铁、炼钢并用生产的钢来探究白铜的流程图。(已知硫酸镍的化学式为NiSO4)
(1)用炉冶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分析流程,三脱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
(3)向精炼炉中吹入氩气使钢水循环流动,各成分均匀混合,相当于化学实验中________填一种仪器的名称的作用。
(4)铁与镍相比,铁的金属活动性 镍(选填“>”、“=”或“<”),判断依据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通过以上信息,得出白铜 ,其硬度比纯铜 (“大”或“小”)。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6分)
18.(16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室制取,应选用以下药品块状石灰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中的 (填序号)。现有大理石粉末和稀硫酸,你认为 (填“能”或“否”)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实验室有以下装置,根据要求回答问题:Ⅰ.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Ⅱ对比装置B、,有错误的是 (序号,下同)。
Ⅲ实验室要制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 ;利用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能制取一种常见气体,利用此装置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Ⅳ图同学们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性质实验”时的几种操作方式,更能提高实验成功率的是 (填序号)。
(3)有的同学完成上述实验后,提出“铁丝能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呢?”,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已知:在点燃的条件下,镁带能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
方案: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装有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方案: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段镁带,点燃镁带,待镁带快燃尽时,插入装有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你认为方案 (填或)更为科学理由是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19(9分)在实验室发现盛有固体氢氧化钠的试剂瓶瓶盖(如图),根据所学知识,推含有碳酸钠依据是 。
他们取5g白色固体,加水配成20g溶液烧杯中,将氯化钡溶液分成四等份,分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 2 3 4 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g 10 10 10 10 烧杯中所得溶液的质量/g 28.03 36.06 44.09 54.09 (1)第恰好完全反应。()求白色固体中酸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化学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