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3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04-05 | 阅:  转:  |  分享 
  
二○二三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考试总分:120 分 考试时长: 120 分钟)积累与运用(共20分)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
音写出汉字。(2分)邓稼先隐姓埋名几十年,升起的蘑菇云见证了他的伟大,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就算在临死前,他也始终想着祖国。“碎首
黄尘,燕然lè 功,至今热血犹殷红”,这就是真正的中国男儿写照。①lè ②殷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2分)英雄是中华民族的 ,是时代的引领者。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英雄们信仰坚定、 ;在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 、坚忍不拔;在和
平时期,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崇敬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 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磅礴力量。A.栋梁 视死如归 不依不饶 缅怀 B.栋梁 大义凛然 不依不饶 沉湎C.脊梁 大义凛然 百折不挠 沉湎 D.脊梁
视死如归 百折不挠 缅怀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只有你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命运才舍得把美好的事物回馈给
你。即使是碰上从天而降的幸运,也一定是妙手偶得的结果。B.我们非常反对那种专注于艰深晦涩、矫揉造作的文风。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
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D.不管别人怎么说,他有他的主见;不管别人怎么做,他依然墨守成规。就凭着这样的执着和坚守
,他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
,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B.中国虽然已成为世界轮胎制造基地,全球第一耗胶大国,但天然胶的生产却不能自给。C.正是因为有了武汉
人民的牺牲和奉献,有了武汉人民的坚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的积极向好态势。D.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填空。(5分)①为坚定抗击疫情的信心,请用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为抗战在武汉前线的医务人员鼓劲:??,??。②《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刘禹锡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怀,蕴涵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③《渡荆门送别
》比喻描写楚地江水澄澈水雾弥漫的句子是: , 。④茅盾的《白杨礼赞》,炼字精妙,文辞流畅,描写白杨树的词语富有阳刚之美。如,“
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 , , , , , ,它是树中的伟丈夫!”6.名著阅读。(2分)我对他知之甚少。无法知道这个人来
自何方,是何种身份,为何移居此地,甚至无法知道他的姓名——“希”字不大像是一个姓。他讲话“打乡气”,就是有外地口音,不大让人听得懂
。比如“碘酊”。又比如“碱”,言指肥皂,也一直在这里流行,后来影响到周围方圆很广的地方。他喜欢吃蛇,有人用蛇或者米换他的洋药洋布洋
火,买卖很公道。村里人对希大杆子生喝蛇血、生吞蛇胆是惊惧不已的,总觉得是不祥之兆......他还可以诊病,甚至可以给妇女接生,娃仔
们喜欢和希大杆子玩耍,他对孩子们很热情。但是村里的人对他一直好感不起来,都看不起他的懒,他腿上一层密密的汗毛,就是懒的证明。也不能
容忍他的奢侈:居然给笼子里的鸟喂鸡蛋和肉片。更不接受他一脸的阴青:冷淡而且傲慢,从来不懂得让座,更不敬烟敬茶。以上文字选自当代作家
的小说《 》,选文中的他是 ,小说通过丰富的情节内容,展现了他 的特点。7.综合性学习。(5分)新冠疫情侵袭我神州大地,84岁
再次出征的无双国士,不计生死的白衣精锐,“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硬核英雄,接种疫苗的探路勇士,和无数奋战一线的无名斗士......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勇”的精神内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们世代传颂。请你参加“‘勇’在身边”综合性学习
。源流追踪(1)勇,金文(用,使,操作)(戈,武器),表示英武之士,敢打敢拼,无所畏惧。有的金文(甬,“用”的误写)(力),表示农
业时代在家庭里起关键作用的大力壮丁,敢做敢担。“知死不辟,勇也。”便是用其本意: , “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则引申为: 。(
1分)(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勇”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2分)①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②率义之
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③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篇》) “勇”行天下班级举办“
勇”文化传承活动,请提出一项倡议。(2分) 阅读欣赏(共50分)(4分)书 事 王维轻阴阁①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 欲上
人衣来。① 阁:同搁,停止的意思。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9.这首诗与《辋川集》中的许多同类作品有差别,短短四
句下笔饶有情致。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2分) (8分)【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
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
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
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
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
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注:① 施衿结缡: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②择
:通“怿”,败坏。③清浊无所失:交友不问善恶,都不错过。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淫慢则不能励精 励: ②吾欲汝曹闻
人过失 汝曹: ③忧人之忧 忧: ④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是以: 11.家书,是亲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同为家书,甲乙两文
分别对孩子寄寓哪些深情厚望?(3分) 12.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3分) (8分)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
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
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
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范进一面自绾了头发,一
面问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脸。一个邻居早把那一只鞋寻了来,替他穿上。见丈人在跟前,恐怕又要来骂.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
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的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又一个
道:“老爹,你这手明日杀不得猪了。”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
,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
。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
,哈哈大笑,众人都笑起来,看着范进洗了脸。郎中又拿茶来吃了,一同回家。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
,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13.结合全文,重点品味选文中画线句子,分析作者塑造“众乡邻”的作用。(4分) 14. 品析对比的讽刺
手法,思考本文是怎样运用对比进行讽刺的? (14分)网上学习是在浪费钱么?①有用的东西常常会带来副作用——这种情况不只医学中存在。
汽车给人类交通带来福音,但会导致肥胖、车祸伤害、死亡和污染。矿物燃料也会助力经济发展,但从长远看会破坏气候稳定。同样,在教学领域,
过多使用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也会带来副作用——不论是育儿课堂还是演讲大厅,情况都是如此。最近一项对全世界25万名学生的国际性调查发现
,学生的卧室中如果放着一台电脑,那么他在学校的表现就比较糟糕(比如迟到、瞌睡等等)。在以色列和罗马尼亚,过多接触了电脑的中、小学生
成绩普遍比不上没有电脑的那些。②数字信息技术的效果为什么不尽人意呢?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对此一点都不奇怪。在研究了记忆的层次模型后
,心理学家早已得出结论: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内容被大脑处理的越“深层次”,学习的效果就越好。但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学习时使用数字
信息技术很容易导致大脑对信息进行“浅处理”,与读书和读报纸相比,浏览网络更不利于大脑进行记忆编码。而且,数字信息技术所使用的电子课
本和纸质课本相比,干扰更多。那些嵌入的视频和超链接很容易使学生分心并妨碍学习。③另外,美国科学研究了键盘键入和手写对于学习效果的影
响。他们得出了“笔要比键盘更有用”的结论——手写的学生在做笔记时倾向于先听、再想、再优先记录更有用的信息,而键盘使用者则更倾向于做
逐字记录。④最后,数字信息媒体应用于教育时,可能导致网瘾泛滥、失眠和培养注意力不集中的恶习。许多铁一般的事实已经证明,智能手机和网
络充斥着大量无聊的、脑残的内容,投资数字信息媒体可能会给这些“阴暗面”开出“后门”。⑤现在,是时候让公众们重新考虑要不要花钱在教育
界“引狼入室”了。(选自《大科技百科新说》)通读全文,说说数字信息技术的教育效果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4分) 16.第④段中加
点词“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7.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18.你认为网上学习是在浪费钱
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简述理由。(4分) (五)(16分)谈谦虚 朱光潜①谦虚并非故意自贬身价,做客套应酬,像虚伪者所常
表现的假面孔;它是起于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已知的比起世间所可知的非常渺小,未知世界随着已知世界扩大,愈往前走发现天边愈远。他发现宇
宙的无边无底,对之不能不起崇高雄伟之感,反观自己渺小,就不能不起谦虚之感。谦虚必起于自我渺小的意识,谦虚者的心目中必有一种为自已所
不知不能的高不可攀的东西,老是要抬着头去望它。这东西可以是全体宇宙,可以是圣贤豪杰,也可以是一个崇高的理想。一个人必须见地高远,知
道天高地厚才能真正地谦虚,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就老是觉得自己伟大,倘若未曾望洋,就以为“天下之美尽在己”。谦虚有它消极方面,就是自我
渺小的意识;也有它积极方面,就是高远的瞻瞩与恢阔的胸襟。②看浅一点,谦虚是一种处世哲学。“人道恶盈而喜谦”,人本来没有可盈的时候,
自以为盈,就无法再有所容纳,有所进益。谦虚是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一切自然节奏都是一起一伏。引弓欲张先弛,升高欲跳先蹲,谦
虚是进取向上的准备。老子譬道,常用谷和水。“谷神不死”“旷兮其若谷”“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谷虚所以有
容,水柔所以不毁。人的谦虚可以说是取法于谷和水,它的外表虽是空旷柔弱,而它的内在力量却极刚健。这道理比打太极拳,极力求绵软柔缓,可
是“四两拨千斤”,极强悍的力士在这轻推慢挽之间可以望风披靡。③看深一点,谦虚是一种宗教情绪。宗教都有一个被崇拜的崇高的对象,我们向
外所呈献给被崇拜的对象是虔敬,向内所对待自己的是谦虚。虔敬和谦虚是宗教情绪的两方面,内外相应相成。这种情绪和美感经验中的“崇高意识
”以及一般人的英雄崇拜心理是相同的。我们突然间发现对象无限伟大,无形中自觉此身渺小,于是栗然生畏,肃然起敬;但是惊心动魄之余,就继
以心领神会,物我交融,不知不觉中把自己也提升到那同样伟大的境界。对自然界的壮观如此,对伟大的英雄如此,对理想中所悬的全知全能的神或
尽善尽美的境界也是如此。在这种心境中,我们同时感到自我的渺小和人性的尊严,自卑和自尊打成一片。(节选自《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19.请简述第①段的论证思路。 (4分) 20.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4分) 21.依据文本内容简要
概括谦虚的作用。(4分) 22.结合选文和下面的材料,说说你对“谦虚”的看法。(4分)[链接材料] 在一次科研实验的关键环节中,导
师要求一位同学独立去完成,可是这位同学却说自己不会做。在导师的坚持下,他无法推脱,结果实验完成得很成功,导师就问:“你为什么说不会
做呢?”他说:“谦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导师听了哈哈大笑:“会就会,不会就不会,为什么要如此谦虚呢?” 作文 (50分)阅
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生活就像一朵沾着雨露的花,娇嫩芬芳,让你爱上它的美;生活就像旅行,每一次出发,每一种经历,都让你品尝生活
不同的滋味;生活又像一只生命的行囊,里面装满不同的趣味、观点和态度。泰戈尔说:“我们在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世界上。”上面的
材料,引发了你哪些回忆和思考?请选择你感悟深的一点,按要求完成作文。要求:1.以“ 生活就像 ”为题,补充完整题目,写一篇具有真情
实感的文章;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600字;3.行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书写要工整,文面
要干净。二○二三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及解析一、积累运用(共20分)1.答案:①勒 ② yān评分
:每小题1分,共2分。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
典的好习惯,更要注意根据积累准确书写。答案:D评分:选对得2分,共2分。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依次填词语,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
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
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3.答案: B评分:选对得2分,共2分。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
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
相一致。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使用有误,妙手偶得:指技术高超的人,
偶然间得到的灵感或作品。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这里应该是指长期付出努力而不是偶然间得到的。
所以该成语不合句意。B.使用正确,矫揉造作:形容很不自然地故意做作。 C.使用有误,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此处理解
为“一马当先”的意思。C项,望文生义。与句意不合,所有该成语使用有误。D.使用有误,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属褒
贬不当。与句意不合,所以该成语使用有误。故选:B。4.答案:C 评分:选对得2分,共2分。解析:A.一面对两面,应该在“一个人能”
后面加“否”;B.关联词位置不当,把“虽然”移至“中国”前;D.词义重复,“溺爱”本身就已经有“过于”的意思,与前面的“过于”构成
重复。5.答案: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③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④伟岸,正直,朴
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评分:①-③每小题1分,第④小题2分,共5分。①-③小题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
该小题不得分;第④小题答对连续的四个空得1分,全答对得2分。解析:做好本题要考熟练地背诵,积累,还要注意字形不出现错别字,一些经典
名句要深刻理解,做好本题关键平时要扎实积累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诗文名篇。答案:韩少功 《马桥词典》 希大杆子 富有爱心,热心助人,买卖
公道,淡定、执着而且孤傲。 评分:每空0.5分,共2分。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及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学生必须对名著内容
熟悉,才能准确把握所给语段出自哪部名著,文中人物是谁,人物性格怎样,与之相关还有什么故事情节。通读文段,我们知道文段出自当代作家韩
少功的小说《马桥词典》,文段中的希大杆子是小说的一个人物。回顾有关故事情节,结合文段概括人物的性格即可。答案:(1)本义:力大胆大
,敢做敢担,无所畏惧。引申义:强壮英武的壮丁,无所畏惧的士兵。示例一,①勇敢的人敢做敢担,无所畏惧。②小勇,血气所为;大勇, 义理
所发。③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有勇有义才能造福百姓。 示例二,①勇敢是美德,勇敢的人无所畏惧,敢作敢当。②以正义为先的勇敢才是
大勇。③好勇斗狠,是无义之举。君子有勇无义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3) 示例一,开展讲述古今君子忠勇的逸闻轶事活动,讲述疫
情之下各行各业涌现出的义字当先的勇士们的感人故事,学习他们的勇敢精神。示例二,开展“勇”文化思想宣讲活动,阐释的“勇”的思想内涵。
示例三,开展“率义之为勇”为主题的征文活动,阐述当今时代传承“勇”文化的意义、途径、措施等。评分:第(1)题每空1分,共2分。意思
对即可。第(2)题答对两个方面得1分,答对三个方面得2分。第(3)题1分。(2)(3)两题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本题共5分。解析:
(1)本题考查字义分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可知,“知死不辟,勇也。”出自左传,意思就是形容一个人非常勇敢,在正义面前,勇往直前,
不畏生死。符合本义:敢做敢担,无所畏惧的意思。“带甲百万,非一勇所抗。”这里的“勇”引申为名词,强壮英武的壮丁,无所畏惧的士兵。(
2)本题考查材料探究。根据材料的内容分析“勇”字的内涵即可。(3)本题考查提出倡议的能力。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符合题
目的要求,言之成理即可。作答本题时可围绕多读一些古代名人的传记,结合疫情时期涌现出的勇士们的英勇壮举,结合他们身上的义和勇来表述。
二、阅读欣赏(共50分)8.答案:一场小雨洗亮了绿苔,一扫庭院深深的沉闷,也让作者慵懒的情绪为之振奋,欣喜、赞叹之情油然而生。评分
:答对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通读全诗,找到可以直接表达作者感情
的词语;如果没有直接表情,就圈化出诗中的意象,品味体悟所包含的情感;注意结合注释提示、题目等有关有关作者和背景的简介探究信息。9.
答案:构思: 构思巧妙。本诗为五言绝句。短短四句,下笔欲扬先抑,饶有情致。前两句与后两句之间有微妙的明暗对比。一是环境气氛上的。天
色轻阴,庭院深深,光线阴暗,而地上的青苔被小雨洗涤后,泛出绿光,打破了封闭小天地的沉闷气氛,致使满院生色,让作者眼前一亮。二是情绪
上的。作者本来很慵懒,白天也懒得开门,现在发现苔色青青。那么新鲜可喜。精神为之一爽。幽静的环境和主人公之间不再是清冷相对的关系,而
是亲切相依的关系,这是这首小诗的独到之处。写法一:欲扬先抑。首先写了天色轻阴,庭院深深,光线有些晦暗,接着又写了封闭的小天地沉闷的
气氛,诗人的情绪也是非常慵懒、沉闷的。第三句描写小雨洗涤之后的青苔的绿光,打破了这沉闷的气氛,使满院生色,作者此刻眼前一亮,本来慵
懒的情绪变得振奋欣喜。欲扬先抑的手法,使诗词显得饶有情致。写法二:对比。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之间有微妙的明暗对比。前两句写到了天色阴
暗,庭院深深,光线晦暗。后两句写小雨洗涤之后的青苔泛着绿光,让庭院生色,让作者眼前一亮,心情也为之一爽。明暗对比中体现出诗人心情的
变化。写法三:化静为动。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青苔本是静态的植物,因其绿意逼人,其中蕴含的生机使静景幻化成动静,其鲜润可人的绿意
活灵活现,颇有稚趣,饶有情致。给人以亲近感,怜惜感。语言:?巧用修辞。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欲”“上”赋予青苔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
地写出滋润闪亮绿茸茸的青苔想要漫上人的衣裳,这是苔对人的亲近,也是人对苔的怜惜。诗人感到幽静的环境不再是清冷的,而是多了一份亲切相
依的温馨。评分:答对得2分,共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并结
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比、用典、渲染衬托、乐景反衬哀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欲扬先抑、借景抒
情、比喻、拟人、双关等等,从构思、写法、语言等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答案:①振奋 ②你们 ③以……为忧,对……感到担忧 ④因此评分:
每小题 0.5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
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句意为:放纵懒散就不能振奋精神。励,振奋。②句意为: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汝曹,你们③句意为:把别人
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忧: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忧,对……感到担忧,把……当作忧愁④句意为:因此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是以,因
此。?11.答案:甲文从静心学习,俭朴养德方面告诫孩子治学做人的道理。乙文告诫侄子们不要妄论别人的长短,要敦厚周慎、谦约节俭。评分
:答对一点得2 分,答对两点得3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两文都是家书,通过讲道理、摆事实、正反对比
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情真意切地告诫后辈做人治学的道理。先弄懂文意,抓住能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进行分析,即可概括文意。
甲文诸葛亮开门见山,直接点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表明自己希望儿子能做一个静心学习,俭朴养德的君子。乙文马援先指出两
个侄儿的缺点,情真意切地希望他们不要妄论别人的长短;然后用自己身边熟知的两个人龙伯高和杜季良的作为得失来正反对比说理,教导侄儿们要
学习龙伯高做一个敦厚谨慎,谦逊节俭的人。12.答案:都采用正反对比论证。作用:【甲】文开篇先从正面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观点
,然后指出“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从反面阐述其危害,从而突出强调了静俭这种修身之道的重要性。【乙文】用龙伯高和杜季良的
作为得失来对比说理,结合自己观察人生的经验,来警示侄儿们要学忠厚谨慎,而不要学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而陷自己于轻薄。评分:答对得3 分
,写法1分,作用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及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明确说理类
文章的写作方法。细读甲乙两文可知,甲文除了提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观点,还从反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阐述其危害
,这是正反对比论证方法。从而突出强调了静俭这种修身之道的重要性。乙文中用自己身边熟知的两个人龙伯高和杜季良的作为得失来正反对比说理
,警示侄儿们要学忠厚谨慎,而不要学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而陷自己于轻薄。由此可见两文在写法上都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13.答案:①
从人物塑造上看,烘托(丰富)了范进的形象,众乡邻的嫌贫爱富、冷漠势利与范进对科举制度的痴迷相互映照、互为表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
受);②从情节设置上看,丰富小说情节内容,推动情节发展;③从环境上看,揭示了范进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让读者清晰地看到封建科举制度深
深影响着这会各阶层的人。④从表现主旨看,起突出主旨作用,揭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科
举制度的讽刺和批判。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4分。14答案:①人物的种种丑态和“高贵”的身分对比。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举人被
人们认为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高贵之极;而眼前的这个范进的形象却是穷酸、疯狂、荒唐,丑态百出。②通过人物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因情势的
不同而态度截然不同的对比,达到讽刺的目的。胡屠户两次贺喜的表现,同一地点、同一对象,评价完全不同。范进中举前,胡屠户骂他:“像你这
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范进中举之后,胡屠户却说:“我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
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通过这一对比,使得胡屠户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
侩性格跃然纸上。③通过人物的言词与截然相反的事实之间的对比来揭示人物的丑恶灵魂。范进中举前,“家里饿了两三天”“抱着鸡”“寻人买”
,无人理睬他的生死。而范进中举后,张乡绅来了,口口声声“世先生”“亲切的世兄弟”“你我年谊世好,就如亲骨肉一般”,而且又送银子,又
送房子。这一对比,那丑恶的灵魂、卑劣的形象昭然若揭。评分标准:4分,每点1分15.答案: ①学生在校表现糟糕,迟到、瞌睡,学习成绩
下降。②不利于大脑进行记忆编码,思考力减弱。③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易分心。④导致网瘾泛滥,失眠。⑤网络充斥不好的内容,影响学生的身心
健康。评分: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其中4点即可得满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的基础上,迅速找到文中相应的段落,从中筛选关键语句,加以概括整合即可。从文中抓住关键语句概括出来即可。答案:(1)不能删去,“可能
”表推测,不确定。(2)说明数字信息媒体应用于教育有可能导致网瘾泛滥,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并不是绝对会导致。如果删去“可能”,意思
变成一定会导致上述现象,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与句意不符。(3)“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评分:答对一点得1分,
共3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注意结合本句含义理解加点词在句中的作用,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作答。说
明文语言的特点:①准确严密②生动形象,根据语言的特点进行赏析。答案:示例一:⑴例句:第②段“与读书和读报纸相比,浏览网络更不利于大
脑进行记忆编码”(2)说明方法:作比较。(3)作用:把读书、读报与浏览网络对大脑的影响进行比较,突出强调浏览网络更不利于大脑进行记
忆编码,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示例二:(1)例句:第②段“数字信息技术所使用的电子课本和纸质课本相比, 干扰更多,使学生分心并妨碍学
习。”(2)说明方法:作比较。(3) 作用:把使用电子课本和纸质课本对学生施加的影响进行比较,突出强调 电子课本嵌入的视频和超链接
很容易使学生分心并妨碍学习。使说明更具 说服力 。 示例三:(1)例句:第⑤段“是时候让公众们重新考虑要不要花钱在教育界‘引狼入室
’了”。⑵说明方法:打比方。(3)作用:把投资数字信息媒体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比作引狼入室,生动形象地说明数字信息媒体在教育界的应
用存在隐患和弊端,令人堪忧。使说明形象贴切,更具说服力。评分:方法、例句、作用各占1分,共3分。举例句可以引用文中原句,也可分析或
概括句意。只写例句不得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作答本题时,细读文本,然后根据不同说明方法的特点从中找出说
明方法,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作用即可。18. 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19. 答案:先分析谦虚的内涵,再分析谦
虚的内因,然后和不知天高地厚者对比,点出谦虚消极和积极的意义。为下文进一步论述铺垫。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议论文论证思路的能力。?
首先应该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一分析问题(本论)一解决问题(结论)。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
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第①段的论证思路:作者首先阐述什么是谦虚,它不是自贬身价,
做客套应酬;接着分析谦虛的原因是知道人类知识是有限的,意识到自我是渺小的;然后进行对比论证。20.答案:运用了比喻论证。通过通俗的
比喻论证了“人的谦虚,它的外表虽是空旷柔弱,而它的内在力量却极刚健”的观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
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这是运用了比喻论证,将“道理"比作“打太极拳”,生动形
象地论证了“人的谦虚可以说是取法于谷和水,它的外表虽是空旷柔弱,而它的内在力量却极刚健”的观点。21. 答案:谦虚必见地高远,知道
天高地厚;谦虚“知不足然后能自强”;谦虚是对崇高意识的虔诚和向往。解析:本题考查信息师选与概据能力。要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抓住关健信
息进行概括。从第①段“一个人必须见地高远,知道天高地厚才能真正地谦虚”可以知道谦虚必见地高远,知道天高地厚;从第②段“谦虚是知不足
,‘知不足然后能自强’”,可以提取出谦虚“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从第③段“谦虚是一种宗教情绪。宗教都有一个被崇拜的崇高的对象,我们向外所呈献给被崇拜的对象是虔敬,向内所对待自己的是谦虚。虔敬和谦虚是宗教情绪的两方面,内外相应相成。这种情绪和美感经验中的‘崇高意识’以及一般人的英雄崇拜心理是相同的”可以提取出谦虚是对崇高意识的虔诚和向往。22. 答案:谦虚是一种优良品质,它让你面对成就不张扬,面对不足而自强。生活、工作中我们应该保有这种精神品质。但我们也要恰当地发扬它,过分的谦虚就会让我丧失自信和斗志,实事求是地面对自己的工作、学习才是正确的选择。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需要结合上下文,并结合链接材料来理解分析。从文章所写的内容来看,“谦虚”就是要知道天高地厚;“谦虚“是知不足,谦虚是进取向上的准备;“谦虚”是一种宗教情绪。从链接材料来看,过分的谦虚也是不对的,谦虚并非故意自贬身价,做客套应酬,像虚伪者所常表现的假面孔,而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谦虚过度,谦虚过度就是骄傲。写作(50分)23.分项分等评分标准。项 目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① 内容20分20—18分17—15分14—13分12—11分10分及以下② 表达25分25—23分22—21分20—19分18—16分15分及以下③ 文面5分5分4分4分3分2分及以下写作评卷建议:①作文试卷评阅应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写作课程目标与评价建议的精神与要求,切近初中学生学习实际,不宜要求过高。②建议两人评阅一份试卷,求和的平均数,得分四舍五入。两人评判同一份试卷差距在7分以上者,需仲裁。③宜于在及格线(30分)以上拉开档次,赋分不宜于集中在某狭小的分数区间,具体分数分布建议如下: 50分——46分 约占试卷总量的20%,其中满分卷不少于1%。 45分——41分 约占试卷总量的25%。 40分——36分 约占试卷总量的25%。 35分——31分 约占试卷总量的20%。 30分及以下 约占试卷总量的10%。④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者不计;扣至5分为止。5
献花(0)
+1
(本文系深冬入心886...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