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中化学电离能和电负性练习题(含解析)
2023-04-07 | 阅:  转:  |  分享 
  
高中化学电离能和电负性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具有下列电
子排布式的基态原子中,其元素的第二电离能与第一电离能相差最大的是 ( )A.B.C.D.2.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A.
第一电离能:I1 (P)>I1 (S)B.离子半径:r(Al3+)>r(O2-)C.分子中的键角:H2O>NH3>CH4D.电负性
:K>Na>Li3.下列有关电离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越大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越强B.第一电离能是元素的原子
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C.第三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越来越大D.可通过一种元素各级电离能的数值,判断元素可能的化合价4
.按F、Cl、Br、I顺序递增的是( )A.价电子数B.第一电离能C.电负性D.原子半径5.下列各组元素按第一电离能增加顺序
排列的是( )A.Li、Na、KB.B、Be、LiC.O、F、NeD.C、N、P6.2020年11月6日,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
功将New Sat9-18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提供动力的化学反应为:C2H8N2+2N2O4=3N2+2CO2+4H2O.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N2的电子式:B.CO2的空间充填模型:C.CO2是氧化产物D.电负性大小:O>N7.5B、6C、7N、8O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C在周期表中位于第2周期Ⅳ族B.N2H4中氮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sp2C
.第一电离能:N>O>C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3BO3 > H2CO38.氮气可以作食品包装、灯泡等的填充气。一种实验
室制备氮气的原理是,反应发生后即停止加热,反应仍可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其
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一定越大B.第一电离能:O>N>NaC.元素的电负性:Cl>O>HD.①和②示意图表示的钠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
子所需要的能量:①>②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I1I2I3I4I5I6I75781 8172 74511 57514 830
18 37623 293A.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B.在①P、S,②Mg、Ca,③Al、Si三组元素中,每组
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41C.某主族元素的电离能I1~I7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kJ/mol),可推测该元素位于元
素周期表第ⅤA族D.按Mg、Si、N、F的顺序,原子半径由小变大10.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最易失去的电子一般能量最高B.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C.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 D.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
电子能量11.已知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常温下,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1)的pH
和原子半径、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X2Y2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
定性:Y>WC.简单离子半径:Z>Y>W>XD.这四种元素中,元素X的第一电离能最小12.关于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下列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A.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有两种基本类型:σ键和π键B.不同成键原子间电负性差异越大,共用电子对偏移的程度越大,共价
键在反应中越容易发生断裂C.乙醇分子中碳氧链极性较强,所以在与钠反应时会断裂碳氧键D.相对无机反应,有机反应一般反应速率慢,副反应
多,产物复杂13.一种工业洗涤剂中间体的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短周期元素X、Y、Z、Q、W原子的半径依次增大,X和W同主族但不相邻,
Y和Q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Z原子L层电子数的两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Y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极性共价键B.简单离子半径
:Z>Y>WC.第一电离能:Z>YD.Q的氢化物沸点不一定比Z的氢化物低二、填空题14.三价铬离子(Cr3+)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
TF)的重要组成成分,GTF能够协助胰岛素发挥作用。构成葡萄糖耐量因子和蛋白质的元素有C、H、O、N、S、Cr等。回答下列问题:(
1)Cr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2)O、N、C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3)SO2分子的VSEPR模型名称为_
___,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4)化学式为CrCl3?6H2O的化合物有多种结构,其中一种可表示为[CrCl2(H2O
)4]Cl?2H2O,该物质的配离子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为____,配位数为____。15.氰化钾是一种剧毒物质,贮存和使用时必须
注意安全。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中所含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电负性从大
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2)与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_______(任举一例),其空间构型为_______。16.按要求回答下
列问题:(1)研究发现,在低压合成甲醇反应()中,Co氧化物负载的Mn氧化物纳米粒子催化剂具有高活性,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Co是
第_______号元素。元素Mn与O中,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_______。(2)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五氮阴
离子盐。①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②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
。第二周期部分元素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其中除氮元素外,其他元素的自左而右依次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氮元素的呈现异常的原因是_
______。(3)已知As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A.推测As能形成多种氧化物B.热稳定性:逐
渐减弱C.As的一种核素表示为,中子数为40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As、Cl、Si参考答案1.C【详解】A.电子排布式为的元
素基态原子失去的第1、2个电子均为2p轨道上的电子,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与第二电离能相差不大;B.电子排布式为的元素基态原子失去的第1
、2个电子均为2p轨道上的电子,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与第二电离能相差不大;C.电子排布式为的元素基态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后,形成2p
轨道全充满的稳定状态,较难失去第2个电子,故其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和第二电离能相差较大;D.电子排布式为的元素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
最外层剩余的1个电子较易再失去,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故其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与第二电离能相差不大;综上所述,第二电离能与第一电离能相
差最大的是C;答案选C。2.A【详解】A. 同一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第VA族第一电离能
大于其相邻元素,P、S位于同一周期但P位于第VA族、S位于第VIA族,所以第一电离能:I1(P)>I1(S),故A正确;B. Al
3+与O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B错误;C. H2O为V形结构,NH3为三角锥形结构,CH4为
正四面体结构,则分子中的键角:H2O<NH3<CH4,故C错误;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弱,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睛
】同一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第VA族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3.D【详解】A.元素原子
的第一电离能越大,表示该元素的原子越难失去电子,A错误;B.第一电离能是基态的气态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需要的
最低能量,B错误;C.同周期自左至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ⅡA族最外层全满、ⅤA族最外层半满,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C错误;D
.一般来说,元素的电离能按照第一、第二……的顺序逐渐增加,如果突然增加的比较多,电离的难度增大,这里就是元素的通常的化合价,所以可
通过一种元素各级电离能的数值,判断元素可能的化合价,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4.D【详解】F、、、I的价电子数相同;F~I第一电
离能依次减小,电负性依次减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选:D。5.C【详解】A. Li、Na、K ,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A错误;B.B、Be、Li,Be的2s全满,故第一电离能大于Li,B错误;C.O、F属于同一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第一电离能
依次增大,同一周期中稀有气体的第地电离能最大,所以O、F、Ne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C正确;D. C、N、P,N、P同主族元素从上
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D错误;故选C。6.B【详解】A.N2的结构式为NN,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故A正
确;B.二氧化碳的分子式为CO2,由模型可知小球为碳原子,2个大球为氧原子,氧原子半径大,但实际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故B错误
;C.反应C2H8N2+2N2O4=3N2+2CO2+4H2O中N2O4为氧化剂,C2H8N2被氧化,生成的CO2是氧化产物,故C
正确;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O>N,则电负性:O>N,故D正确;答案选B。7.C【详解】A.元素C在周期表
中位于第二周期ⅣA族,A错误;B.N2H4中氮原子形成3个σ键,还有一对孤电子对,为sp3杂化,B错误;C.同周期自左至右第一电离
能呈增大趋势,但N原子2p能级轨道半满,更稳定,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N>O>C,C正确;D.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
至右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增大,所以酸性:H3BO3<H2CO3,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8.D【详解】A.
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电离能变化有特例,如第一电离能:ON,A错误;B.N元素的
2p轨道为半充满结构,第一电离能为最大,第一电离能N>O>Na,B错误;C.在化合物中,O呈负价,Cl呈正价,说明O的电负性比Cl
强,C错误;D.图①所示的钠原子为基态,而图②所示的钠原子为激发态,即图②所示的钠原子已经吸收了一部分能量,由于3s轨道的能量比3
p轨道的低,故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①>②,D正确;故答案选D。9.B【详解】A.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
性F>Cl>S>P,所以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减弱,故A错误;B.①P、S中由于P原子3p能级半满,所以第一电离
能较大;②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小,所以Mg、Ca中Mg的第一电离能较大;③同周期自左至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所以Al、Si
中Si的第一电离能较大,P、Mg、Si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5+12+14=41,故B正确;C.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该元素的第三电离能和第
四电离能相差较大,所以应为第ⅢA族元素,故C错误;D.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按Mg、Si
、N、F的顺序,原子半径由大变小,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10.D【详解】A. 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可知,通常离核越远的电子,其能
量越高,其越容易失去,因此,最易失去的电子通常是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A正确;?B. 能量越高的电子,其电离能越小,故电离能最小的电
子能量最高,B正确;C. 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可知,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C正确;?D. 不同能层的电子,其能量不同,能
层越高,电子的能量越高;同一能层中,不同电子亚层的电子,其能量也不同,同一能层中,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因此,p轨
道电子能量不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D错误。答案选D。11.D【分析】由图象和题给信息可知,浓度均为0. 01 mol.L-l的溶
液,W、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pH都小于7,W、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酸,说明W、Y、Z都是非金属元素,W
、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pH=2,为一元强酸,根据原子序数Z>W,Z是N,W是Cl;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pH<2,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二元强酸,为硫酸,Y是S,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pH=12,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一
元强碱,X是Na,可以判断出W、X、Y、Z分别为N、Na、S、Cl,由此回答。【详解】A.化合物X2Y2为Na2S2,为离子化合物
,硫原子之间为非极性共价键,S22-和Na+之间是离子键,A错误;B.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氮的电负性大于硫,非金属性
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Y,B错误; C.电子层数越多,原子或离子的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
越强,半径越小,N3-、Na+、S2-、Cl-的半径大小为S2-> Cl->N3->Na+,即Y>Z>W>X,C错误; D.第一电
离能数值越小,原子越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四种元素中Na最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元素X的第一电离能最小,D正确;答案选D。【点睛】从图表
中得出W、Y、Z都是非金属元素,X是金属元素,具体的pH值可以得出W、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pH=2,为一元强酸,Y的最高价
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pH<2,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二元强酸,为硫酸,需要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正确推断出元素。12.C【
详解】A.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有两种基本类型:σ键和π键,原子轨道以“头碰头”的形式相互重叠,形成σ键,原子轨道以“肩并肩”的形式相
互重叠,形成π键,A正确;B.由于不同成键原子间电负性的差异,共用电子对会发生偏移,电负性差异越大,共用电子对偏移的程度越大,在反
应中共价键越容易发生断裂,B正确;C.乙醇分子与钠反应时断裂的是羟基中的氢氧键,C错误;D.共价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而且有机化合
物分子中共价键的断裂位置存在多种可能,因此相对无机反应,有机反应一般反应速率较慢,副反应较多,产物比较复杂,D正确;答案选C。13
.A【分析】短周期元素X、Y、Z、Q、W原子的半径依次增大,X和W同主族但不相邻,再结合该物质的结构式可得X为H,W为Na,Y和Q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Z原子L层电子数的两倍,结合给出的结构式,则Y为O,Z为N,Q为C,据此来作答。【详解】A.X、Y形成的化合物常
见的有和两种,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分子中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错误;B.W、Z、Y分别是Na、N、O,其简单离子的核外电
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大的离子半径小,故简单离子半径:N>O>Na,正确;C.Y为O元素,氧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最外层失去一个电子,
2p能级达到半充满的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比较小,Z为N元素,氮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2p能级已达到半充满的稳定结构,故第一电离能:N
>O,正确;D.Q为C元素,由C、H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中的一大类物质——烃,有固态、气态、液态三种状态,Z为N元素,其氢
化物常见的有常温下是气态的和常温下是液态的两种,所以C的氢化物沸点不一定比N的氢化物低,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以一种工业洗涤剂
的中间体为背景,考查元素推断和元素周期律,主要考查化学键类型的判断、简单离子半径大小比较、第一电离能大小的比较、氢化物沸点高低的判
断,意在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规律的理解及综合应用。14.(1)3d54s1(2)N>O>C(3)???? 平面三
角形???? sp2杂化(4)???? O、Cl???? 6【解析】(1)Cr是24号元素,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d54s1,故答
案为:3d54s1;(2)同一周期元素,其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第VA族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
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3)SO2分子中S原子孤电子对数==1,价层电子对数=2+1=3,VSEPR模型的名称为平
面三角形,空间构型为V形,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sp2杂化;(4)[Cr(H2O)4Cl2]Cl?
H2O中配离子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为O、Cl,配位数为6,故答案为:O、Cl;6。15.(1) (2)(或等)???? 直线型【解
析】(1)C、N、O属于同一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同一周期元素的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的第
一电离能大于第VI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O>C;同一周期元素的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大,故电负性从大到小
的顺序为O>N>C;故答案为:N>O>C;O>N>C;(2)含有3个原子,价电子总数为6+4+5+1=16,故其等电子体的分子为(
或等);中心原子为碳原子,配位原子为O、N,价层电子对数为,孤对电子数为0,则其空间构型为直线型;故答案为:(或等);直线型。16
.(1)???? 27???? Mn(2)???? 2s22p3 同周期主族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变小,得电子能力增强
,故结合一个电子释放出的能量依次增大???? 基态N原子的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相对稳定,不易结合一个电子(3)BD【详解】(1)
Co是27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O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所以其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是2,而Mn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其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是5,故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Mn。(2)①N为7号元素,基态N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②由题意可知,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越容易得到一个电子,所放出的能量越大,即第一电子亲和能越大,同周期主族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的电负性增大,得电子的能力增强,故结合一个电子释放的能量逐渐增大;基态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则N原子的2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相对稳定,不易得电子;(3)A.N和As是第ⅤA族元素,As性质与N有相似之处,N能形成等多种氧化物,据此推测As也能形成、等多种氧化物,A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简单氢化物越稳定,则的稳定性逐渐增强,B错误;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则的中子数为,C正确;D.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往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错误;故答案选BD。答案第11页,共22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