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河口区六合街道中学2023年东营市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2)
2023-04-08 | 阅:  转:  |  分享 
  
二〇二三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题

(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60 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Ⅰ、Ⅱ两卷。第 I 卷(选择题 共 40 分),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 I 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第 II 卷时,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I卷(选择题 共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40分。1至8题每小题3分,9至12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C. 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改进尾气净化技术

2.2021年4月29日,我国在海南文昌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发射过程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转场 B.点火发射 C.姿态调整 D.帆板展开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称量药品

C. 稀释浓硫酸 D. 量取液体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B.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6

C.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7.李兰娟院士的研究团队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复制。下列有关达芦那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分类上看:达芦那韦属于无机化合物

B.从微观上看:每个达芦那韦分子由74个原子构成

C.从宏观上看:达芦那韦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

D.从质量上看:达芦那韦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7:7

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归纳,错误的是( )

A.2MnO: 表示2个锰酸根离子

B.2Ar: 表示2个氩原子

C.Fe2+中的“2”表示亚铁元素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D.H2S中的“2”表示一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9.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观:硝酸铵溶于水是放热反应

B.转化观:硝酸钠通过复分解反应可一步转化为氯化钠

C.守恒观:依据化学方程式 ,可推测X含有三种元素

D.微粒观: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

10.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是( )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健康 重金属中毒﹣﹣喝鲜牛奶、豆浆等解毒

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糖类、油脂﹣﹣组成元素相同

缺铁﹣﹣会引发缺铁性贫血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材料 蛋白质、淀粉﹣﹣用碘溶液来鉴别

纯棉织物、纯毛织物﹣﹣用灼烧闻气味来鉴别 水泥、玻璃﹣﹣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玻璃钢、铝合金﹣﹣都属于复合材料 11.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H2SO4溶液 HCl溶液 适量AgNO3溶液 过滤 B CO O2 CuO粉末 加热 C Ag粉 Cu粉 过量AgNO3溶液 过滤 、洗涤、干燥 D NH3 水蒸气 浓硫酸 干燥 12.如图是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CO2”的反应能体现C的可燃性

B.“C→CO2”的反应类型只能为化合反应

C.“CO2→H2CO3”的反应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验证

D.“CO2→CaCO3”的反应可以区分CO2和空气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①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②比较铜和锌的金属活动性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写出NH4Cl的另一种用途 。

II.北京冬季奥运会已于2022年2月4日开幕。

①新场馆建筑材料中使用了大量铝合金,铝属于 材料。

②冬奥会12个场馆其屋顶用钢量仅为传统钢结构屋面的四分之一。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

③冬奥会滑雪用品材料中,涉及到金属材料的是(?? )

A、防护镜 B、奖牌 C、橡胶手套 D、 冰刀

III.2020新春之际出现了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消毒剂的选择、利用以及相关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成就了热门话题。常见的消毒剂有:84消毒液、过氧乙酸溶液、双氧水溶液、醋酸溶液。 ①醋酸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②84消毒液和洁厕灵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2HCl+NaClO = NaCl+H2O+X ,X气体有毒,因此二者不能混合使用。那么X的化学式为 。

③ 我们平时要做好防护,出门戴口罩。我们所戴的口罩能够将空气中的尘粒、病毒等进行 和吸附,公共场所要用低温消毒剂C9H16Cl2N4进行消毒,该物质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

14. (11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I.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被誉为“21世纪的电池”,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该元素与第8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利用锂与水的反应可制成锂水电池,作为潜艇的储备电源。已知锂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2020年全国低碳日的主题是“绿色低碳,全面小康”,科学家正在研究二氧化碳转化新技术,使全球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1)通过光催化和光子晶体可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等燃料,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①反应前后的物质中,氧化物的种类共有______种。

②生成物中除甲醇外的另一种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科学家通过研制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将氢气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制得甲醇,同时还生成一种最常见的溶剂,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以CO2作为原料生产甲醇,其意义在于 。

15.(5分)据报道,北京2022年冬奥会氢气新能源保供项目一次开车成功。北京冬奥会将把氢燃料电池车作为赛事期间人员出行服务保障用车投入使用,这将需要大量高纯度,低成本的氢气满足氢燃料汽车使用。

(1)氢燃料电池车能实现交通“零排放”的原因是 。

(2)氢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所使用的“氢”燃料可来自于水的电解。

(3)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分解水制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

16.(7分)请根据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乙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

(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___,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____。

(5)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6)当溶液的浓度都用溶质的质量分数(m)表示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种溶液的浓度也相等

②40℃时,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③50℃的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10℃时,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

④将20℃的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其浓度都不可能发生变化

⑤将20℃的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降温,其浓度都可能发生变化

17.(6分)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期间,消毒剂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以粗盐水(含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为原料,制取ClO2的工艺流程如图:



(1)试剂A为_____。

(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步骤⑤涉及的物质中含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物质是_____。

(5)如图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2分)

18.(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CO2,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气体发生装置可从下图选取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选取的 。



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倾倒在集气瓶中,发现没有变浑浊,测定溶液的pH=5.兴趣小组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查阅资料】(1)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

(2)AgCl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提出猜想】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①石灰水已完全变质;

②___________;

③CO2中混有HCl。

【实验并分析】兴趣小组用原药品继续制取CO2气体。

(1)将制取的二氧化碳通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实验说明:猜想③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2)继续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pH试纸测定澄清石灰水的酸碱度 pH=13 猜想①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___________ 猜想②不成立 【实验结论】制取的气体CO2中混入了HCl,所以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交流讨论】若要除掉CO2中的HCl,并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O2,需将混合气体先后通过饱和___________溶液和浓硫酸。为避免以上现象出现,若从使用的盐酸浓度考虑,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9分)

19.(8分)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 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 NaCl 溶液。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下图所示。

(1)该纯碱样品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

(2)根据条件,此题还可求算出下列中的 (只填字母标号,不计算,可多选)。

A.该纯碱样品中 NaCl 的质量分数

B.反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 NaCl 的质量分数

D.反应生成水的质量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 共分)

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条件未写或写错、“↑、↓”多写或漏写的,扣1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小题,共分。每小题分,每小题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小题,共分)(共分)

III.①金属 (1分) ②含碳量不同(1分) ③BD (1分)(少选错选多选不得分)

III.(3)①CH3COOH(1分) ②Cl2 (1分) ③过滤 (1分) 2:7(1分)

14.(共分)I.(1)二;(1分)失去(1分) (2)Li2O (1分) (3)2Li+2H2O=2LiOH+H2↑(2分)

II.(1) 3?(1分)??? ?(2分)

??(2)? ???? (2分)

(3)减缓温室效应,充分利用二氧化碳资源,缓解能源紧缺(合理均可得分)

15.(共分)氢气燃烧的生成物只有水????(2) 电能???? ???? ????

(3) (2分)吸收????



16.(共分)??(共分)

氢氧化钡溶液????(2)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钡和氯化钙???????(2分)(4) NaClO3?(1分)???

(5)氯化钠、氯气

18.(共分)

CaCO3+2HCl=CaCl2+CO2↑+H2O???? B???(1分)? E??(1分)?? CO2过量生成Ca(HCO3)2???? AgNO3+HCl=AgCl↓+HNO3???? 成立???? 不成立???? 没有气泡生成???? 碳酸氢钠???? 将使用的盐酸稀释(或降低盐酸的浓度)

19.(共分)(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2.5g-163.7g=8.8g解:设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分)

↑ ………………………………(分)



x 8.8g

………………………………(分)

x =………………………………………………(分)

………………………………(分)

答: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0%

(2)ABCD













献花(0)
+1
(本文系深冬入心88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