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河口区实验中学-2023年东营市化学中考试题
2023-04-08 | 阅:  转:  |  分享 
  
开考前秘密 试卷类型:A

二O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Ⅰ、Ⅱ两卷。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第II卷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N:14 Mg:24 Zn:65 S:32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1. 说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一点也不为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经

B. 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

C.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D. 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2.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分离获得的是( )

A. 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 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C. 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 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3.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它是造成阴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吸入人体后能直接进入支气管,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 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 鼓励燃煤火力发电

C. 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 鼓励焚烧秸杆节约能源

4. 下列对物质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能量、间隔、相互作用均不变

B.水的天然循环只发生物理变化

C.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变化是由构成物质的微粒决定的

D.研究化学变化的意义在于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5. 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干冰、二氧化锰、氧化铁

B. 碱:烧碱、纯碱、生石灰

C. 混合物:空气、石油、碳酸钙

D. 合成材料:塑料、羊毛、橡胶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加入催化剂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增加

B. 凡是氧化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 呼吸作用、食物腐败和铁生锈都属于缓慢氧化

D. 利用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比较环保、安全的方法

7. “辣条”等劣质食品中常添加过量的“甜蜜素”,有害人体健康。工业上由环己胺(化学式是C6H11NH2)与氢氧化钠反应合成“甜蜜素”。下列对环己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类别上看:环己胺属于有机化合物

B. 从性质上看:环己胺可以与碱反应

C. 从组成上看:环己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6∶7

D. 从结构上看:环已胺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

8. 某同学认真分析“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图后,产生了下列想法,其中一定错误的是( )

A. 动植物呼吸和燃料燃烧过程中都发生了有氧气参与的化学变化

B. 森林里空气的氧含量高于沙漠中的空气

C. 教室中的某个氧原子有可能来自上世纪的欧洲田园

D. 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9.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了改变

B. 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 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

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Z的化学式为XY3

B.若m克X2和n克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克Z

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克X2完全反应生成b克Z,则同时消耗(b - a)克Y2

11.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 称取3g氯化钠固体溶于47mL水中 B 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反应 取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盐酸至溶液变为无色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 D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点燃 12.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镁、锌两种金属,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综合以上信息得到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

A. 从图象可以看出,金属镁比金属锌的活动性强

B. 若两种金属都有剩余,二者得到的氢气质量相同

C. 若硫酸有剩余,二者得到氢气的质量相同

D. 若两种金属完全溶解,二者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第II卷(选择题 共0分)









18、(5分)实验装置:



(1)原理:铜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使装置内压强 ,因此注射器活塞自动移动至装置内外压强相同,装置中减少的气体体积就是 的体积。

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25ml,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15ml,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9ml,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

19、洁厕灵的有效成分为HCl,李强同学测定某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他将100.0洁厕灵倒入锥形瓶中,逐次加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测出每次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g 20.0 20.0 20.0 20.0 20.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118.9 137.8 M 175.6 195.6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M的数值为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CO3的质量是多少

(3)该洁厕灵中HC1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条件未写或写错、“↑、↓”多写或漏写的,扣1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40分。1至8题每小题3分,9至12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 D B C A A B D D B C D B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5分)

13. (5分,每空1分)(1)压强(2)+4 (3)NaCl(4)醋酸(或乙酸)

(5)SO2(或CO)

14. (5分,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1) (2)单质 (3)SO3(4)

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

15.(8分,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1)38;4;③;三;(2) HCl + NaOH NaCl + H2O H+ + OH— H2O

16.(17分,每空1分)

(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电子 原子可分,原子内部存在带正电荷的粒子

核式(有核行星)

原子核(质子和中子) 核外电子(或电子)

()不完全正确(或不正确)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H2、O2 H、O

ABC

() ②+3 盐(化合物)

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氖原子可以直接构成氖气;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先构成氯化氢分子,再间接构成氯化氢这种物质;氯原子和钠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先变成氯离子和钠离子,再间接构成氯化钠这种物质

2Cu+O2 2CuO;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15%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

19、【答案】(1)156.7;(2)10.6g;(3)7.3%

第五次后累计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20g+20g+20g+20g+20g -195.6g=4.4g,故第四次加入碳酸钠溶液后,恰好完全反应,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CO3的质量为x,HCl的质量为y,则





x=10.6g,y=7.3g;

(3)HCl的质量分数为:;

答:表格中M的数值为156.7,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CO3的质量为10.6g,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为7.3%



化学试题 第 4 页 共 9 页





















化学试题 第7页(共7页)







献花(0)
+1
(本文系深冬入心88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