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教学计划--季朝璐
2023-04-10 | 阅:  转:  |  分享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

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有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二、教材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基本的平面图形、整式的整除、相交线与平行线、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变量之间的关系等。

三、教材分析:

1 本书的第五章“基本的平面图形”所研究的是最为基本的平面图形,以后几何对象的研究大多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本章内容围绕了解基本几何元素展开,大致遵循这样的线索:基本几何元素——表示——度量——基本平面图形。力求呈现有关的概念背景,突出数学与生活经验的一致性和对经验的抽象;关注线段与角的度量在方法上的一致性。.养成,都是从这里开始,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几何证明书写的规范性、几何证明的严密与严谨性、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等方面,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开始,有一个良性的开端。

4本书的第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让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现象,从而找出它们中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求出其方差,应该让学生明白它们各自的含义,并能根据具体的数据求出它们。实验是认识实际问题所隐含的数学本质的重要手段,通过自己动手,反复实验,整理分析所收集的数据,体验不确定现象中所隐含的数学规律,用数学语言表述各种正确的见解。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IT教室”,让学生掌握用Excel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对于这个方面,应该让学生通过上机等方式正确掌握,这是实际应用中最常用的知识之一,掌握知识与提升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5. 本书的第九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第三阶段第一次集中讨论变量之间的关系,本章通过大量学生感兴趣的日常生活或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如骆驼的体温、抄袭的升落),使他们体会变量和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本章还通过分析用表格、代数式和图像所表示的关系的活动,是学生初步理解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在现实情境中认识直线、射线、线段、角、多边形、扇形、圆等简单平面图形,了解其含义和相关的性质。能用符号表示直线、射线、线段、角。会进行线段的长短或角的大小的比较,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进行角的单位的简单换算。能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②掌握整式的乘法法则,会进行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熟练地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和化简。了解同底数的幂的乘法、整式的乘法、乘法公式等概念,能正确地利用其基本概念与方法进行幂的乘法、整式的乘法、乘法公式等方面的运算。

③了解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有关概念,理解平移的观念,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掌握垂线的性质及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进行几何证明的正式实训阶段,正确掌握几何证明的书写步骤与思路,本章知识是几何入门的重要且关键的环节之一。

④让学生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有关概念,体会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正确估计总体是十分重要的,会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了解它们各自适用范围,并了解在Excel中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具体方法,为数学适应的信息化学好相关的知识。

⑤能发现实际情景中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确定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能从表格图像中分析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能根据具体问题,选取用表格和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感受模型思想,并结合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2、方法与过程目标:

①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体会并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②体验探索、归纳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初步了解定理与公理的合理性,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体验证明的必要性,初步学会说理。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和画轴对称图形,探究轴对称的性质,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并能通过所学知识,掌握平行、垂直、平移、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③通过实践体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等有关概念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会掌握其计算方法,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学习和探究中,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合作意识;通过欣赏丰富多彩的图案,体验数学美,提高审美情趣;在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索中通过体验成功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增强解决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五 教学重、难点:

1、整式的乘法及因式分解内容,本来是八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这次调整,无疑是将教学难点向前挪移了,对整个初中学习阶段来说,是分散难点,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增加了难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分寸,切忌这一部分的知识学习变成了学生整个初中阶段学习的分水线。

2、相交线与平行线、轴对称与旋转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涉及到平行线的概念、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平移的观点、垂线及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轴对称、旋转对称、中位线、角平分线、图形的简单变换等相关知识。重点是通过观察与操作,让学生感知确认这些知识的合理性、必然性,并掌握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同时辅以数学说理,给学生一定的理性训练与图形变换的思想。难点是数学说理(也就是几何证明)。

3、数据的分析一章,简要地介绍了统计数据分析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相关概念,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这三个有代表性的数值,较为正确地描述所得到的众多数据。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这些数据的具体求法,并让学生掌握在计算机中如何求出它们的具体方法(知识扩展)。

4、课题学习重点是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在实践探索加深理解有关数学知识,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信心与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数学

周 次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第一周 2月16日—2月18日 第五章基本平面图形 5.1—5.2 季朝璐 第二周 2月21日—2月25日 5.3-5.5 第五章复习题 高兴双 第三周 2月28日—3月4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材《比》 季朝璐 第四周 3月7日—3月11日 第六章整式的乘除6.1—6.4 高兴双 第五周 3月14日—3月18日 6.5—6.8 季朝璐 第六周 3月21日—3月25日 6.9—6.12 高兴双 第七周 3月28日—4月2日 6.13—6.16 季朝璐 第八周 4月6日—4月8日 6.17 第六章复习题 清明节 第九周 4月11日—4月15日 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7.1—7.4 高兴双 第十周 4月18日—4月22日 7.5—7.7 第七章复习题 季朝璐 第十一周 4月25日—4月29日 期中考试 高兴双 第十二周 5月5日—5月7日 试卷讲评 人教版六年级教材《扇形统计图》 劳动节 5月9日—5月13日 第八章8.1—8.3 季朝璐 第十四周 5月16日—5月20日 8.4—8.7 高兴双 第十五周 5月23日—5月27日 8.8—8.9 第八章复习题 季朝璐 第十六周 5月30日—6月2日 第九章变量之间的关系9.1—9.3 端午节 —6月10日 9.4—9.5 第九章复习题 高兴双 第十八周 6月13日—6月17日 总复习 季朝璐 第十九周 6月20日—6月24日 总复习 高兴双 第二十周 6月27日—7月1日 期末考试 季朝璐











献花(0)
+1
(本文系深冬入心88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