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三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模拟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4页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4页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编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一位同学搜集了如下的成语: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和纸上谈兵,从这些成语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之一是
A.经济快速发展 B.国家实现统一 C.学术思想活跃 D.军事战争不断
2.七年级(3)班的同学在排演历史小话剧《汉武帝》,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A.汉武帝与大臣主父偃商讨颁布“推恩令”B.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汉武帝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 D.汉武帝派大将蒙恬修筑长城
3.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改革,下列内容属于后者的改革措施有
A.奖励军功B.迁都洛阳C.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D.说汉语、改汉姓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下面有关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共分四段
B.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修建的
C.隋朝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D.大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5.两宋时期对外贸易十分活跃,政府设机构专门来管理外贸,该专门机构为
A.市舶使 B.港务局 C.东厂 D.市舶司
6.《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写到: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对外商的活动和进出口货物的数量进行限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闭关锁国 B.开放海禁 C.轻徭薄赋 D.重农抑商
7.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①《本草纲目》——李时珍 ②《天工开物》——徐光启
③《三国演义》——罗贯中 ④《水浒传》——施耐庵
⑤《红楼梦》——曹雪芹 ⑥《西游记》-吴承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8.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列强的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是客观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从中国掠走大量白银
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D.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9.某同学将以下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 ②辛亥革命 ③ 西藏和平解放 ④红军长征 ⑤重庆谈判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⑤③ C.②①⑤④③ D.③④②①⑤
10.按照下列思想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自强”“求富”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民主并重”
④“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11.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思想的是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京师大学堂 D.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
12.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同点有
①张学良都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申纪兰是全国唯一的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9月她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可能亲历的活动是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表决通过《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4.国计民生反映出国家大计立足于民生。下列哪些政策措施体现了我国在农民生计问题上的关注?
①土地改革 ②一五计划③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④民族区域自治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⑤
15.为了引导同学们从历史角度关注“三农”问题,老师让大家思考了如下问题: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之间有哪些共同点? ①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②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 ③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④都是对以前生产关系的调整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出自
A.两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17.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公民塔克里和妻女居住在一个小山村,一家之主的塔克里
A.因家庭贫困没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 B.派奴隶哈比代表他出席公民大会
C.因担任政府公职获得补贴 D.与妻子一起参加公民大会
18.规定: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由议会决定。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议会的权力受到限制 B.国王的权力不断扩大
C.英国实行民主共和制 D.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19.说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市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B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和范围 C.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繁荣
20.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相同的历史功绩是
A.领导并赢得了民族独立斗争 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统一
C.打击了本国封建势力 D.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21.《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中这样一段文字:“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政策的灵魂在于给农民发展经济、谋求生计的应有的自由自主的权利。”该政策指的是
A.废除农奴制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2.1935年初,新政成为美国公众热议的焦点,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新政
A.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与发展
C.缓和了经济危机,改善了人民生活 D.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23.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②雅尔塔会议召开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 ④德国闪击波兰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24.科学改变世界,技术优化生活。五一长假期间,家住临沂的张先生去三亚旅游,他一路享受的方便条件,哪一项源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发明
A.乘火车到达广州 B.转乘轮船游览琼州海峡 C.通过电子邮件向家人报告平安 D.乘飞机从三亚返回临沂
25.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下列不属于这一趋势的表现是
A.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B.殴盟、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联盟等区域合作组织的成立
C.中国海尔公司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本地化
D.2009年以来为应对新的经济危机,一些大国实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1分, 第27题13分, 第28题13分, 第29题13分,共50分。
26、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 “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
(1)材料一人名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据此你可以推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1分)这一现象引发了急剧的社会变革,由此导致了当时思想领域怎样的局面?(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君治秦”的历史作用。(2分)
(3)材料三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2分)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27、2017年10月18日﹣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制定了重大的方针和政策,引领了中国发展的方向,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一大是在什么地点召开的?(1分)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2分)
(2)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召开的具有转折性的会议分别是哪两次?(4分)
(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创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和正确的建设道路,分别是什么?(4分)
(4)回顾党的奋斗历程,你有何感想?(2分)
28、日本是中国的邻国,它的侵略曾给近代的中国带来战争的伤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实难预料。……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二: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
——《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如图是中日GDP发展对比示意图。
材料四: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1)材料一中日本向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正确吗?(1分)为什么?(2分)“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总结抗战胜利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3)分析材料三图片中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超过中国以及21世纪初中国经济超过日本的原因。(4分)
(4)中日关系恢复正常以来,日本右翼分子仍不思悔改,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这些行径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请你结合日本右翼分子的行径,谈一谈自己的感想。(2分)
29、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重要方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材料二:2009年2月12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材料三: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四:……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 (2分)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2分)
(2)材料二中,奥巴马特别感激林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3)依据俄国1861年改革的有关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 (2分)
(4)材料四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
(5)美、日两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2分)
二〇二○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5DDCAD 6——10ADDBB 11——15DBDDA 16——20ACDBD 21——25CCDCD
26、(1)牛耕(1分);百家争鸣。(2分)
(2)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2分)
(3)人口南迁;(2分)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2分)
(4)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恰当的经济政策(治理);战乱;人口增长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27、答案:(1)上海;(1分)领导工人运动。(2分)
(2)遵义会议(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
(3)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井冈山道路);(2分)建设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富强之路;中国共产党是一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等等。(2分)
28、(1)理由:不正确;(1分)日本向美、英两国宣战不是为了东亚的安定,而是为了争夺霸权;(2分)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2分)
(2)实现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2分)
(3)日本重视科技和教育,还得到了美国的扶持,而中国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经济发展出现了挫折;(2分)中国被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2分)
(4)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必须做到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提高警惕。同时,也警告日本右翼分子,任何背叛历史的行径终是徒劳的,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面向未来,才能促进中日关系健康发展。(2分)
29、(1)因为美国独立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或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2分)政治:英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或法国在殖民争夺的道路上被英国打败;经济:英国已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2分)
(2)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奴制度。(2分)
(3)官员: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1分)列宁:农奴必须出钱赎买才能获得土地。(1分)
(4)“变革”:明治维新(1分)。措施:“废藩置县”。 (2分)
(5)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统一;重视教育;坚持改革开放。(2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