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2023-04-11 | 阅:  转:  |  分享 
  


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人:



批准人:













年 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测量监理的指导思想和实施依据 2

三、测量专业特点 2

四、测量控制要求及要点 3

五、测量工作重点及难点分析 8

六、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11

七、测量资料收集整理 12





































一、工程概况

随着天府国际机场的开工建设,空港新城的建设也随之兴起,起步区(核心区)作为先行实施的绛溪南组团先行实施的片区,为空港新城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空港新城的有序建设。起步区(核心区)配套道路及综合管廊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综合管廊工程、电力隧道、排水工程、交安工程、绿化景观工程、电力工程、照明工程、通信工程等附属工程。本项目共包含汇流南路等8条道路,其中主干路5条,次干路3条,总长约12.9km,红线宽34m、40m和45m,设计车速均为40km/h。

本项目分批次实施道路及配套设施。第一批次包含南一线、绛

溪南路、南山大道、涧溪南路等4条主干路,兴隆街横街、汇流西路、丘岳路等3条次干路;第二批次项目包含汇流南路1条主干路和兴隆街纵街1条次干路;第三批次项目包含9条支路。

二、测量监理的指导思想和实施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6—91)

《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GB22021-2008)

业主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资料及相关图纸。

三、测量专业特点

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第一步,贯穿整个工程建设过程,涉及工程的各个时期,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质量。在测量监理工作中,要求专业监理工程师不但具有操纵仪器的能力,还必须具有计算、分析测量数据的能力。

四、测量控制要求及要点

(一)、控制要求

1、审核施工单位报验的测量设备检验证书,其检验精度是否与标称精度相符合,能否满足工程要求;仪器是否贴有检验标识,与检验证书是否相符,时间是否有效。

2、复核业主方提供的测绘资料是否与现场相一致,精度是否能满足工程要求。

3、复核设计平面布置图与大样图几何尺寸是否一致,弄清与控制点的相关关系。

4、核验施工单位对起算数据的复核结果,其符合精度是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能否满足工程要求。

5、核验施工单位施测的控制网精度是否符合相应等级控制网精度要求,检查施工单位定位放线报验资料是否与设计图相吻合。

(二)、控制要点

施工控制测量:根据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等级控制网。

1、场区平面控制

控制网依据场区地形条件及构、建筑物的布置情况选用建筑方格网、导线网、三角网、三边网,控制网应椐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

控制网的等级和精度确定依椐:

①、场地面积≥1km2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②、场地面积<1km2或一般工业区,可椐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①建筑方格网

等级 备

边长

(m) 测角中误差

(度) 边长相对中误差 角度测回数

DJ2 点位

中误差

(cm) 交点角中误差

(度?) 直线度

(度) 距离测回数 测距仪 钢尺 长轴 短轴 Ⅰ级精度 Ⅱ级精度 Ⅰ 100-300 5 1/30000 3 5 2.5 180±5 90±5 4 -- 2 Ⅱ 100-300 8 1/20000 2 5 2.5 90±5 90±5 2 2 1 ②导线网

等级 总长

(km) 平均

边长

(m) 测角中误差(度)

测距

中误差(mm) 量边误差

(mm) 角度

测回数

DJ2 距离测回数 方位角 闭合差

(mm) 导线全长闭合差 测距仪 钢尺 Ⅰ级精度 Ⅱ级精度 Ⅰ 4.0 100-300 5 15 1/30000 2 4 -- 2 10√n 1/15000 Ⅱ 2.4 250 8 15 1/14000 1 2 2 1 16√n 1/10000 Ⅲ 1.2 100 12 15 1/7000 1 2 2 1 24√n 1/5000 注:n为测站数。



③三角网

等级 平均边长

(km) 测角中误差(度) 起始边中误差 最弱边

中误差 测回数

DJ2 三角形闭合

差(度) 备 注 一级小三角 1.0 5 1/40000 1/20000 2 15 夹角30°~100°,最小夹角≥25°。 二级小三角 0.5 10 1/20000 1/10000 1 30

④三边网

等级 平均边长(km) 测距中误差(mm) 测距相对误差(mm) 备 注 Ⅰ 1.0 25 1/40000 夹角30°~100°,最小夹角≥25°。 Ⅱ 0.5 25 1/20000 2、高程控制

场地水准点间距<1km。距离构、建筑物≥25m,距离回填土边线≥15m。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不宜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其技术要求见表。

等级 每公里高程中误差(mm) 水准仪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测较差(mm) 视线长

(m) 平地 山地 三等 6 DS3 双面 往返各1次 12√L 4√n 75 注:n为测站数。L为水准线路总长,单位为km。



3、桩基、界桩

灌注桩定位误差≤±5cm,精度要求高的,需建立矩形控制网,其技术要求见下表。

平均边长(m) 量距相对中误差 导线相对闭合差 测回数DJ2 测角中误差(度) 多边形方位闭合差(mm) 高程闭合差(mm) 量距(Ⅱ级精度测距仪) 100 1/20000 1/10000 2 10 20√n 10√n 往返各一测回 4、沉降观测

(1)、水准点布设

水准点数目≥3个,并形成水准网。水准点点位离管线、滑坡≥5m,不在松软土上,冻土区埋深在冻土线下0.5m。

(2)、观测点布设

观测点距水准点≤100m,点位设于墙角、纵横墙连接处、沉降缝两侧,设于±0上10~50cm,高层每15~30m设一点。

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点位能立尺,通视良好。

(3)、观测要求

观测工作要求“四定”----定人,定设备,定水准点,定观测时间、方法、线路。仪器望远镜放大率≥24倍,气泡灵敏度≤15"/2mm。作业时成像清晰、稳定,视距≤50m,且前后视距大致相等,前后视距用同一水准尺,并尽可能与水准点闭合。







观测时间要求见下表

高层建筑 一般建筑 基础 基坑 水 坝 竣工初期 稳定期 讯期 观测时间及次数 增加1~2层1次 总观测次数≥5 浇灌前、后各1次 开挖前、后各1次 30天/次或15天/次 季/次 讯期前、后各1次 (4)、观测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

连动生产设备和动力设备基础、高层砼框架结构、地基土质不均匀的重要建筑物,沉降点观测完成后回视后视点的容许差≤±1mm,一般厂房、基础和构、建筑物≤±2mm。

其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见下表

等级 观测点的高差中误差(mm) 相邻点高差中误差(mm) 适用范围 一等 ±0.3 ±0.1 变形特别敏感的高层建筑、工业建筑、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精密工程设施等 二等 ±0.5 ±0.3 变形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工业建筑、高耸构筑物、古建筑、重要工程设施和重要场地的滑坡监测等 三等 ±1.0 ±0.5 一般性的高层建筑、工业建筑、高耸构筑物、滑坡监测等 四等 ±2.0 ±1.0 观测精度要求较低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滑坡监测等 注:n为测站数。



(5)、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



内业计算取值的精度要求见表。

等级 高程 位移量 一、二等 0.1 0.1 三、四等 1.0 1.0 观测结束后提交下列资料:

①垂直位移量成果表;

②观测点位置图;

③位移速率、时间、位移量曲线图;

④荷载、时间、位移量曲线图;

⑤等位移量曲线图;

⑥相邻影响曲线图;

⑦沉降分析报告。

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见下表。

等级 高程

中误差(mm) 相邻点高差

中误差(mm) 往返较差、附合或闭合差(mm) 观测方法 一等 ±0.3 ±0.15 ≤0.15√n 除宜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外,尚需设双转点,视线≤15m,前后视视距差≤0.3m,视距累积差≤1.5m; 精密液体静力水准测量;微水准测量等 二等 ±0.5 ±0.30 ≤0.30√n 按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

精密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三等 ±1.0 ±0.50 ≤0.60√n 按二等水准测量;

精密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四等 ±2.0 ±1.00 ≤1.40√n 按二等水准测量;

精密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五、测量工作重点及难点分析

(一).下穿隧道放样的主要工作内容及难点

1、底板轴线放样;难点在于线型的控制。

2、基础开挖放样;难点在于承台尺寸的控制。

3、侧墙轴线的确定。

4、底板预拱度的设定,及满堂支架沉降观测。

5、各阶段的高程放样。

极坐标法放样工作程序控制

1.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入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

2.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对算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3.在各待定测站点上架设脚架和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测量、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以上步骤为测站点的测量。

4.在测站点上按步骤1安置全站仪,照准另一立镜测站点检查坐标和高程。

5.记录员根据测站点和拟放样点坐标反算出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6.观测员转动仪器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位角,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至仪器视线方向上,测量平距D。

7.计算实测距离D与放样距离D°的差值:ΔD=D-D°,指挥司镜员在视线上前进或后退ΔD。

重复过程7,直到ΔD小于放样限差。(非坚硬地面此时可以打桩)

9.检查仪器的方位角值,棱镜汽泡严格居中(必要时架设三脚架),再测量一次,若ΔD小于限差要求,则可精确标定点位。

10.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

11.重复6~10的过程,放样出该测站上的所有待放样点。

12.如果一站不能放样出所有待放样点,可以在另一测站点上设站继续放样,但开始放样前还须检测已放出的2~3个点位,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

13.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随机抽检规定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

14.作业结束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

15.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同时检查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记录,以验证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

16.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且要满足下表

(四).土方开挖工程的精度指标

序号 项目 内容 精度指标 说明 平面位置中误差(mm) 高程中误差(mm) 1 土方开挖 轮廓点放样 +(50~200) +(50~100) 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 土方明挖之前先进行纵横断面测量。从起点开始量距,沿轴线每隔20m钉一木桩(即设置里程桩),地形变化较大的地方加设木桩,用红漆在木桩侧面标上桩号。测量人员联合进行断面测量,测量成果双方核签。

由横断面设计开挖图计算出左右两侧边桩与轴线桩的水平距离,用钢尺量距,钉立边桩。根据相邻断面同侧边桩的连线,用石灰撒出灰线。采取同样办法将施工范围及红线、绿线放出。河堤段施工开挖坡比采用水平拉尺、立标尺的方法确定。

综合管廊开挖至设计基底高程上20cm时,停止机械开挖,将水准仪移入基坑,人工跟进抄平。土方回填前实测出基槽开挖后的平剖面地形资料。

开挖过程中,随时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五)综合管廊内测量控制

 根据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书面文件资料复测各控制点的数据并设立自己的复测控制网。

 综合管廊支护桩、冠梁完成后根据挖掘机的施工进度提前2天放样,综合管廊左侧、右侧均要提前放样,保证挖掘机施工正前方至少有两组以上的放样断面,利用全站仪定位,插杆放样,用水准仪放出高程控制桩。

河堤段施工开挖前在河道河底、齿槽、仰斜式挡土墙均需放出开口线、开挖起点、弯道顶点设立清晰的标志,包括标杆、浮标或灯标等。施工作业区内沿平直河段每间隔25-50米设立横向标志。沿河道分段设立便于观测的水尺,水尺零点与设计高程一致,便于挖掘机日常施工时控制开挖深度。水尺要设置在便于观测、水流平稳、波浪影响最小和不易被挖掘机及汽车碰撞的地方,水尺要满足五等水准精度要求。

(六)竣工测量复测内容

1)主要包括综合管廊竣工测量、电力隧道竣工测量、道路竣工测量、桥梁结构竣工测量。

2)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图式等应与原施工测量相同。

3) 竣工测量时,对于施工中无变动的项目应采用调查和检测的方法。对于已变更施工设计的项目应按实际位置进行竣工测量。竣工测量的基本方法和精度要求应与施工测量相同。

4)竣工图应正确反映竣工工程物的位置、高程以及形状、材质等内容,并能作为工程验收的重要技术资料。

5)竣工测量成果超过设计限差时,除应在现场明显标示外,还应上报项目部。

6)竣工测量完成后提交下列成果:竣工测量成果表;竣工图;竣工测量报告。

7)竣工测量作为工程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严格按规范实施,确保其准确性、标准性。

六、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监理工作方法有:平行测量,复测。

平行测量

施工单位进行测量时,现场检查其测量方法及操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其记录是否按相应等级规范要求进行,并记录相关观测成果。

㈡、复测

检查施工单位报验资料,对有疑点的进行全面复测;对没有疑点的则进行抽查复测。

㈢、测量资料报验检查

1、进行控制网测量的,需具有以下资料:

①测量原始记录:

②测量控制网图;

③测量平差过程及采用的计算软件说明;

④观测精度评估分析:

⑤测量坐标成果表:

2、施工定位放样,需有以下资料:

①测量定位放线略图;

②放样数据计算结果;

③放样过程叙述;

④检验数据计算及检验结果。

七、测量资料收集整理

1、 测量工作各项记录要求记注明显,没有涂抹,计算成果和图标准确清楚,所有测算资料要签署完善,未经复核和验算的资料不得使用。

2、一切观测值与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核对清楚,不得凭回忆补记测量成果。控制测量应至少两人同时记录。

3、测量记录应用统一表格,并注明页次、观测者、记录者、日期、天气及测量仪器名称。

4、测量原始记录、资料应收集管理齐全并按类、按项派专人管理,以备查阅。

5、各种重要放样记录。交接桩记录及竣工测量资料应随竣工文件统一移交。

6、及时完善监理复测复量工作和复测记录书面资料。









































- 1 -









献花(0)
+1
(本文系青山艺酒首藏)